开放丹东
- 重视知识产权 助力企业成长2018年12月,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于一身的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丹东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对于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回首过去的一年,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丹东市知识产权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丹东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政策体系利好发展2019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专利奖励办法》(辽政办发[2019]7号),7月,下发《辽宁省专利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辽知奖办发[2019]4号)。同月,开启首届省专利奖评选。2019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印发了《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名称直接以专业命名。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对知识产权保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启新篇章。2019年12月,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联合下发《辽宁省发明专利资助办法》(辽知发[2019]26号),鼓励发明创造,科技创新。这系列文件的出台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推动知识产权治理能力,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能力逐步提升2019年,全市三种专利申请量共209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53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503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34件。全市三种专利授权量共109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9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01件。有效发明专利量904件,2019年万人发明专利拥用量达3.79。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3件。2019年,全市新增商标注册申请量3769件,新增注册商标2839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1833件。2019年,我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地理标志产品2件。商标窗口便民利民丹东市响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措施,积极向商标局申请商标受理窗口。我市成为继沈阳、大连、鞍山后,第二批商标局批复设立的地市级商标受理窗口。2018年9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丹东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启动。窗口设在丹东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二楼,设立专门窗口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业务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工作。2019年6月20日起,我市商标受理窗口转变受理模式,全面采用网上申请系统,商标受理窗口的受理范围扩展至包含商标申请,变更、续展及质权登记等24项商标申请业务。商标受理窗口极大地方便了商标申请人,尤其是小微企业就近办理商标业务,企业申请商标不必再跑北京、沈阳和代办机构,减少了商标申请人跑腿、询问等环节及申请费用。截至目前,丹东商标受理窗口已为市场主体办理商标申请受理量总数530件,其中商标注册申请485件,后续业务45件。解答咨询1000余人次。节省申办费用近100余万元。2020年2月份,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丹东商标受理窗口的注册受理量,位居全国212个地方受理窗口的17名。保护运用效益显现丹东市是辽宁省5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丹东市市场监管局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建设。开展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复核、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年复核、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年度考核、省优势企业的推荐、国家专利奖申报和省专利奖申报工作,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作。2019年,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户,总量达到9户。经过前期培育和申报,市、省层层推荐,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行业影响力和标杆性,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考核。我市企业在本年度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考核中表现突出,16家优秀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我市占了3家,分别是东方测控排名第二,金丸集团排名第五,恒星化工排名十六。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有10户企业成功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我市省优势企业总数达到30户。推行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新增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8户,总量达到10户。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赫荣君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2018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零的突破。通过开展企业大走访、质押融资培训会、加强银企对接等活动,强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2019年10月,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与丹东银行达成一项专利质押贷款,金额300万元,实现了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零的突破。此项工作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第四季度最佳实事。首届省专利奖评选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获得三等奖。市场监管局采取早谋划、早征集、早部署、早培训等措施,将我市25家企业的28件专利通过了省专利奖网上申报初审、推荐参评省专利奖,推荐专利数量名列沈阳、大连、鞍山(32件)之后,受到了省局好评。经过网上初评,我市有4家企业入围,最终,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获得首届省专利奖评选三等奖。实施商标、地理标志促进运用工程。深入挖掘地理人文内涵,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工作力度。协助指导申报了“丹东软枣猕猴桃”、“凤城软枣猕猴桃”、“红旗洋菇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均已被国家局受理,正在等待实质审查,此项工作得到了刘国栋副市长的批示:“对市场监管局积极的工作态度予以表扬”。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梯队建设。经过前期摸底和调查研究,拟申报“宽甸人参”为地理标志产品,拟申报“丹东蓝莓”、“大蒲西瓜”、“汤山城蓝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述申报材料均在准备中,旨在打造一系列叫得响的地域品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丹东市知识产权保护队伍,是由原工商、质监、食药、专利从事专业执法人员组成的,工作人员长期从事执法工作,执法经验丰富,是一只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队伍。执法办案数量连续多年在全省系统排名第一,办案文本质量连续多年在全省系统及丹东市案卷评比考核排名第一。推进全市“双打工作”。制定了“双打工作”方案,建立了有20余个成员单位参与的丹东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联席制度,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全系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执法行动。2018年12月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1月,开展春节期间地理标志使用专项整治工作。1月末和3月末,两次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4月,下发《2019年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方案》。5月,制定了我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加大对重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7月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9月,开展秋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2019年度全地区共办理商标侵权案件21件,办理线下专利侵权案件3件,线上电商专利侵权纠纷30件。2020年,丹东市场监管局(丹东市知识产权局)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加强知识产权的促进和运用。进行地理标志产品梯队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记者戚文04/24
- 丹东市运动户外服装产业将迈上新台阶4月21日,在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准厂房14号楼、13号楼施工现场,运动户外服装创新中心(平台)建设项目正扎实有序推进。“我们这个项目是今年1月开工的,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完工。”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目前正在进行整体装修,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成。丹东高新区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丹东高新区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根据高新区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区发展需求,结合丹东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特点,规划建设一个平台、十大中心。“建设规模主要是租用高新区标准厂房,总面积为5870.9平方米,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斯凯奇等品牌服装东北市场运营中心、定单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大数据中心等。”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建设特种工艺(部件)加工中心等。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斯凯奇品牌服装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该项目实施后,将利用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高技术手段,打造一个设计、制造、销售全产业链品牌服装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丹东纺织服装企业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包括产品的设计平台、智能制造示范平台、电商物流平台和产品展示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就业1000多人,引进中高级设计、专业和管理人才100人以上,每年可为地区创造产值3.7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采访了解到,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平台、六个中心。两大平台包括开放式设计平台和电商平台,为运动服装企业和设计师提供公共设计空间,并搭建公共网上销售平台。六个中心包括智能制造中心(样衣制造中心),主要建设两条智能制造柔性样衣生产线;市场运营中心,打造斯凯奇等品牌服装东北市场运营中心;订单管理中心,主要功能为组织订单、与客户沟通、平衡生产、跟单等;仓储物流中心,主要建设斯凯奇等品牌服装及全市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服务的公共仓储物流系统;数据信息中心及控制中心(大数据中心),为斯凯奇等品牌服装及全市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互联网及大数据服务。特种工艺(共享)加工中心,主要建设绣花、印花、充绒生产线。记者邢漫04/22
- 主动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4月10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自3月份以来,丹东路政执法队在加强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服务、积极协调,助力我市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东港市黄土坎镇石灰窑村草莓种植基地项目是黄土坎镇较大的投资项目,该项目计划兴建40个高标准现代化设施。3月4日,东港路政执法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此项目需开设道口,于是第一时间联合公路部门,对项目开设道口申请进行现场办公,仅用3个工作日就准予许可,压缩许可时限,有效助力我市农业项目复工复产。凤城市青城子镇管网改造项目是今年凤城市重大城市改造项目之一,总投资近亿元。市路政执法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此项目涉及多处破路施工,属于重大涉路工程。3月11日,市路政执法队联合公路部门对此项目进行现场勘查,优化审批程序,容缺受理,压缩审批时间,实施“绿色通道”,采取边施工边补齐手续的方式,全力以赴助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振安区爱河防洪护岸二期工程是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项目,3月25日,市路政执法队对该项目进行现场勘查和论证,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审批,助力我市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尽快实施。自3月份以来,丹东路政执法队结合“路政服务月”活动,主动走访公路沿线乡镇政府、企业、厂矿和沿线百姓等用路服务对象,广泛宣传路政执法服务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探寻服务对象在复工复产中涉及路政执法的相关问题。全地区共走访600余次,其中,走访乡镇政府20余次,走访企业、厂矿180余次,共填制《结对服务登记表》536余份、《路政服务信息登记表》416余份,共发放宣传单2500余份,路政业务联系卡600余份。截至目前,丹东路政执法队已勘查涉路施工项目14处,助力我市复工复产项目7个。04/13
- 41个项目集中开复工 总投资157亿元为落实丹东市统筹两项任务推进“项目年”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丹东市推进“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和“项目开工月”工作安排,我市确定4月8日为“项目集中开工日”。当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分赴各县(市)区、经济区重点项目现场,参加“项目集中开工日”启动仪式,掀起全市项目开复工建设热潮。4月8日,凤城市举行2020年项目集中开工日活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裴伟东,市政协主席宋立跃,市领导李刚、于兵、刘宏昌、林士宽参加活动。在凤城经济开发区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扩能项目现场,挖掘机、运输卡车等各种机械作业设备排列有序,施工人员整装待发。项目集中开工日活动开始前,裴伟东等市领导通过展板,逐一了解凤城经济开发区、蓝旗镇、青城子镇、鸡冠山镇、石城镇、草河街道、凤山街道等地今年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据了解,凤城市今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47个,投资总额220.59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1个,投资总额105.72亿元;续建项目26个,投资总额114.87亿元。截至4月8日,凤城市共开工25个项目。前期,各县(市)区、经济区筛选出计划在4月份集中开复工的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264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42.3亿元。4月8日,全地区开复工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157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包括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扩能项目、安德生物滨海产业园项目、辽宁众合实业有限公司环保再生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宽甸镁鑫矿业有限公司石材加工项目、丹东市蔬菜批发市场移地新建项目、辽宁大洋电力设备制造与研发项目、丹东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辽东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等。预计全地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月底前开复工率可达到50%以上。8日的启动仪式结束后,市领导分别进行工作调研,详细听取企业和项目情况介绍,了解项目开复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项目未来发展前景,并就项目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瓶颈。04/09
- 丹东“云签约”56个项目总投资360亿元四川汇源农业产业化集团东港伊品农业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辽丰食品肉鸡全产业链集群项目、虎山朝鲜族民俗村项目、中发集团丹东五龙背镇优年温泉谷项目……日前,丹东市举行2020年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仪式,56个重点招商项目以视频连线形式落地,总投资额359.12亿元。 线上互联、“云端”相聚,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丹东市依托华为云WeLink技术支撑,采用“主会场+投资方视频连线”形式,参加签约仪式的企业家代表在其所在地与丹东主会场实现线上签约。此次签约项目共56个,涉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服装纺织、现代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总投资额359.12亿元,是近年来丹东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签约。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额345.26亿元;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额303.69亿元。 为切实抓好“项目年”建设工作,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丹东市统筹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项任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保项目企业和重大项目责任制,筛选100个重点项目,由市级领导包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项目立项、办理开工手续中遇到的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与此同时,丹东市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打造“服务优、效率高,成本低、要素全,宜创业、能赚钱”的良好营商环境,靠市场、靠契约、靠服务、靠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优的投资兴业舞台。 积极抢抓东北振兴和国家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等政策机遇,努力把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丹东市多策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两手抓、两促进,取得双胜利。目前,全市有366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复工,开复工率97.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记者黄宝锋王卢莎)04/07
- 规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达97.1%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3月25日,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3月24日,全市37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65户开复工,开复工率达97.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据介绍,市工信局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对工业企业开复工情况实行动态监测和日报告制度,收集复工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预计到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将达到97.9%,到4月末将全部实现开复工。03/26
- 兵贵神速!丹东防疫物资日产数十万件50万件隔离衣、125万件医用防护服、千万片以上的口罩……疫情期间,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知难而上,开创了应急防护物资生产里程碑。“生产医用防护服、隔离衣的设备和能力,我市很多纺织服装企业都有,缺的只是生产资质和面料。”3月20日,市工信局消费品产业科科长刘智瑾说,在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市就为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办理了相关生产资质。春节期间,丹东海合谷服装服装有限公司加班加点转型生产医用防护服市工信局工作人员李楠大年初五前往上海接收由吴江市腾虹丝绸涂层厂捐赠的50卷(2.2吨)面料,于正月初六中午运送回丹,这是我市用于医用防护用品生产的第一批面料,正月初七,我市企业开始正式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生产期间,市工信局随时为企业提供服务。继首批投入生产医用防护服、隔离衣的丹东华洋纺织、大安防护制品、丹东海合谷服装等企业之后,相继有34户企业纷纷加入。目前我市405家服装企业中,有54家获得一类医疗器械设备生产手续,形成了日产隔离衣50万件、医用防护服10万件的生产能力。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丹东华洋纺织服装、丹东海合谷服装、丹东大安防护制品、凤城瑞沃尔制衣等企业,捐赠了2.3万套(件)医用防护服和隔离衣、48.2万片口罩,收到受捐单位感谢信(证书)近百件。03/24
- 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落地丹东3月13日下午,市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及数字丹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携手促进丹东轻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及数字工业建设。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全力推动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加快落地。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华为技术团队保障下,签约仪式采用线上“云签约”方式进行。省工信厅副厅长申世英、市长张淑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政企云常务副总裁王彤出席签约仪式。市领导张睿代表市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政企业务总经理钟家献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张淑萍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以实际行动贯彻国家和省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丹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进入了加快实施的新阶段。张淑萍表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华为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具备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当前,丹东正处在多重利好政策叠加释放形成的黄金机遇期,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方面,丹东与华为公司有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双方必将在促进丹东乃至辽宁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期待华为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以强大的人才、技术和研发实力,全方位、多角度强化集聚效应,积极带动生态圈合作伙伴来丹东布局其他领域项目,为丹东轻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数字丹东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丹东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支持和推进双方战略合作,以最真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为华为公司在丹东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根据协议,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项目将以华为最新ICT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尤其是在我市重点发展的工业领域先行先试,打造轻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样本。同时,双方将联合举办相关技术论坛和产业峰会,促进丹东轻工业名城建设,打响丹东创新发展品牌。记者金龙03/16
- 丹东新受理商标量首次跻身全国前20位3月12日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我市窗口注册商标受理量达到36件,在全国212个地方受理窗口中,首次跻身前20位,位列第17名。据统计,我市新受理商标种类涵盖防护用品、服装鞋帽、食品、食品调味作料、农副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住宿服务等7大类,其中防护用品类占比达到45%。疫情防控期间,丹东商标受理窗口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促企业复工复产,坚持线上指导、窗口预约、分散办理等服务模式,在减少窗口人员聚集的情况下,及时为企业办理商标申请注册,实现防疫和复工复产两不误。截至目前,已为8户生产防疫用品企业申报商标16个。记者戚文03/13
- 精准帮扶助推321户企业复工复产测体温、定时消毒、分时分批就餐……3月10日上午,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295名员工戴着口罩守在自己的岗位,安静有序地工作。该公司运用线上平台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不仅允许员工居家线上办公,还以直播的形式,举办近十期智能矿山大讲堂,每期都有近千名客户参加,业务在不断拓展。而位于金泉工业区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自2月10日复工以来,开通了24小时客户免费服务热线,录制了企业产品仪器操作视频和维护保养视频,编制了仪器维护保养手册,安排专人接收网上咨询等,做到服务客户不断线。在企业内部实施网络会议,实行分散就餐,对出厂货物进行消毒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与东方测控、百特仪器一样,近一个月来,合作区复工复产企业严格执行《合作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的通知》,严格采取封闭管理,车间所有设施定期消毒,为员工提供必需的防控物资等措施。截至3月9日,合作区开复工企业共321户,其中,工业25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户,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5.8%;批零服务业57户;建筑业、房地产业13户。合作区管委会对江湾工业区、金泉工业区、临港东区、仪器仪表园、商贸旅游区的工业及商贸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累计排查企业次数2540次、人数108717人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合作区管委会更多地向企业伸援手,为企业解难题,在疏通发展堵点上出实招、办实事。认真落实省市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扶持政策,为生产医用隔离服和医用口罩的两户企业争取低息贷款合计1100万元;联系水、电、燃气等相关企业,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或缓交相应费用;帮助丹东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解决违约问题,让企业避免了500万元的违约赔偿;帮助丹东希望强大动物营养有限公司解决车辆通行证、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等问题;为企业提供隔离场所信息、帮助企业购置红外温度仪等防控物资。协调市发改委,借助配额帮助59户企业解决口罩8.9万个……一系列精准的帮扶对策,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消除企业复工复产障碍,帮助企业度过这场“寒冬”。记者刁庆峰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