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1-1-8 12:03:12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4%
农机快速发展 生产提质增效
“用机器插秧可比农民手动省事多了。”1月5日,在东港市前阳镇石桥村,种粮大户陈焕文说,他种了1000多亩地,每年春季育苗面积40多亩,使用农机基本上一周就能结束。如果是手工育秧,每天要干12个小时。机械化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育秧在覆土的厚薄、秧苗的间隔上更加科学,有助于提高育秧质量。
东港市新兴街道土房北村种粮大户陈德辉介绍,去年,他采用3架无人机同时给水稻打药,高效便捷。“用无人机打药不仅省时省力省钱,还不会伤到苗。”陈德辉说,给1亩地人工打药要花近1小时,而无人机只需几分钟。3架无人机只需1天多,就可以完成1000多亩的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无人机施药只需遥控操作飞机,避免了作物的损失和药物对人体的伤害。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11月1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了我市农机化工作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高性能、大中型、复式作业机械增长较快,其中玉米(半化)播种机和微耕机等小型设施农业机具得到广泛应用,高性能打药机和植保无人机已在部分区域环节应用,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水平快速提升,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4%,比2004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多年处于全省首位。“我市呈现出畜牧业机械广泛应用,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渔业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四大特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各类农机服务组织85个,农机户4.4622万户,农机维修网点288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5.9万余人,农机社会化服务具备相当规模。“农业机械化发展让俺们实实在在受益。”陈焕文说。记者 邢漫
编辑 邹润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