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1-7 11:07:29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2020年,丹东多举措精准帮扶,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全市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让农户脱贫增收
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新安村7组村民张俊仁是产业扶贫的受益者。在张俊仁的家里,三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干净整洁,屋内地热、洗澡间、独立厨房一应俱全。“以前家里生活困难,根本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张俊仁说,他还买了一辆面包车,平时进城买东西方便多了。新的一年,他给自己定了小目标,继续将蓝莓种好,带动周边的乡亲共同致富。
今年42岁的张俊仁曾是村里的贫困户。3年前,市住建局驻村工作队联合村里与丹东一家龙头企业合作,在新安村建设了280亩蓝莓种植基地,这让勤劳肯干的张俊仁看到了希望。“我在村里的蓝莓基地打工,一干就是3年。这3年,不仅让我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收入,还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张俊仁说,他承包了3个蓝莓暖棚,效益可观。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像新安村这样靠创新工作机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使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的村子在我市不在少数。“今年我市在脱贫攻坚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我市突出产业扶贫这个关键,精心谋划产业扶贫发展方向,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全面推广宽甸“村集体+贫困户”和凤城市“1+N”、东港市“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自种自养、庭院经济,实施产业叠加扶持,带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让群众住上新房
要是在过去, 随着冬天来临,新安村二组村民宋洪德肯定又开始发愁了,因为家中破旧的老土坯房子早已不能遮风避雨、抵御寒冬。但今年,宋洪德一家再也不用担心了。“俺家的新房安装了塑钢门窗,屋顶做了保温层,室内铺上了地热。”2020年12月18日,57岁的宋洪德在暖融融的新房里高兴地说:“有党的好政策,有驻村工作队帮着跑前忙后,俺们一家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
2020年,我市创新开展“提升居住质量助力脱贫攻坚”的“温暖工程”,切实提升困难群众住房质量,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温暖。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实施“温暖工程”974户。凤城市“创新开展脱贫攻坚温暖工程”经验在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向全省推广,这两年,凤城刘家河镇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险房,每一户贫困户建房,镇相关人员都到现场办公,协调村里和施工方,一户户解决问题,一户户协商,尽最大可能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要求。
让电商走进乡村
2020年12月30日一早儿,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牛毛坞村驻村第一书记耿健便和农户们一起忙活起来。正值村里农产品上市,几名村民正在摘、选、剪香菇,精挑细选的香菇将发往省内外,直播带货给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带来新机遇。
耿健说,2020年3月,受疫情影响,村里农户的鸡蛋卖不出去,于是他就研究能否通过互联网帮助农户卖鸡蛋。他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消息很快就引起关注,去年4月份,他受邀参加辽宁卫视大型公益助农节目《点赞我家乡》,为牛毛坞土特产品代言,把当地的土特产品卖向了全国,直播带货已累计帮助贫困户销售笨鸡蛋27000多枚,鸭蛋3000多枚,鹅蛋2000多枚、蜂蜜100多公斤、干香菇500余公斤。在当地,“互联网+农业”扶贫模式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今年,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开展跑山鸡养殖项目,以电商渠道帮助农户销售跑山鸡、笨鸡蛋。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创新手段,形成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扩大城市消费的双重效益。”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我市有效利用电商扶贫带动消费扶贫,以电商企业为牵引,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涌现出一批农特产品电商品牌,电商扶贫示范村、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服务点构成了农村电商网格化服务体系,带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户增收。记者 邢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