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风雨兼程初心不改 七十六载书写华章
    ——《丹东日报》报史回顾(1945-2021)岁月悠悠,时光荏苒,当时代的脚步迈入2021年,具有光荣传统与创新精神的《丹东日报》,已经步入了第76个年头。对几代艰苦创业的丹报人来说,76年,这份报纸为他们、为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留下了太多难以忘却的记忆和傲人成绩。自创刊初期四开两版的小报,逐步发展到今天“两报(《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一网(丹东新闻网)两微(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抖音、快手、电商”媒体融合发展的崭新格局,《丹东日报》现已成为丹东地区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主流媒体,在见证与记录丹东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同时,亦秉承了自身的光荣传统,并续写和创造了今天的杰出成就。76年,从《安东日报》《辽东日报》《辽东大众》《安东市报》,再到如今的《丹东日报》,在代代报人的精心培育下,《丹东日报》与时代共奋进、共成长,为丹东报业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城市传承了珍贵的文化基因,并且培养出了一位位杰出的编辑、记者、作家、摄影家以及新媒体制作等人才。76载春夏耕耘,收获累累硕果,几代人风雨兼程书写华章。《丹东日报》和代代丹报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出色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又积极响应报业改革的时代潮流和媒体走势,顺利实现了媒体融合,报业传媒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今年,我们又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盛事,站在时代节点之上的《丹东日报》,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续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丹东日报社党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英雄城市•红色基因(1945-1953)丹东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最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1945年,山东《大众日报》的部分新闻工作者随着北上的解放大军一起,来到刚刚解放的安东(现丹东),开始了报社的筹建工作。1945年11月22日,《安东日报》正式创刊出版,报面为四开两版,周六刊,陈楚任社长,白汝瑗任总编辑,姜丕之任副总编辑。这是在丹东这片热土上第一份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纸,是今天《丹东日报》的前身。当时安东省政府副主席刘澜波为报纸题词——“说老百姓要说的话,做老百姓要做的事,为东北人民大众的民主自治而奋斗”。自创刊伊始,《丹东日报》就在传播着党的声音,反映着老百姓的心声。红色基因,始终流淌在代代丹报人的血液之中。当年12月2日,中共安东省工委作出《安东日报》为省工委机关报的决定。1946年2月,中共辽东省委决定从安东日报社抽调陈楚社长,带领白汝瑗、刘敬之、吉伟青及编辑、记者、电讯、印刷等方面的新闻干部奔赴本溪,准备出版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辽东日报》。4月14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犯,《辽东日报》没能创刊,就于3月末搬出本溪,转至凤城。5月5日,在凤城的报社全体同志返回安东,《安东日报》发表通告:从5月6日起,《辽东日报》与《安东日报》合并出版《辽东日报》,为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安东日报》停刊于第147期。1947年6月10日,安东二次解放,《安东日报》重办准备工作启动。8月10日,《安东日报》复刊,发行期数接续与《辽东日报》合并前的147期。报纸为对开四版,刘敬之任社长兼总编辑。根据东北局书记陈云同志的意见,10月21日起《安东日报》“翻身农民”专版创刊,两天一期,一直到1948年6月停刊,共刊发152期,书写了翻身农民建立巩固辽东革命根据地的珍贵史料。6月上旬,辽东日报社回迁安东,部分报社同志参与《安东日报》办报工作,直到1949年5月22日终刊,共出版755期。随后,辽东省委机关报《辽东大众》创刊。1949年前后,因为形势的变化和行政的沿革,《安东日报》以《辽东日报》《辽东大众》《安东市报》等报名出版,报社所在地也因为战争原因多次迁徙,辗转于鸭绿江畔、长白山区甚至转移到朝鲜境内。报社地址虽有变动,报纸名字亦多有变更,但不变的,是我们的报纸作为地区党委机关报的性质,是“说老百姓要说的话,做老百姓要做的事”这一办报宗旨,是报社吕晓野、胡良田烈士英勇牺牲,陈楚社长等老一辈丹报人历经炮火硝烟而不改的那份初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多次侵入安东市领空轰炸、扫射。报社印刷厂根据上级指示,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间断出报,采取战时应急措施,印刷设备转移,编辑部人员分散成三部分开展编采工作。编辑部与最近的印刷厂相距5公里之遥,送稿和取样,都是通讯员骑马、背枪来往传递。编辑、记者和印刷厂工人亦工亦兵,保证了《辽东大众》的正常出版。正式定名•重获新生(1954-1983)从1954年《安东市报》创刊,到更名为《安东日报》,再到1965年,现用名《丹东日报》的正式诞生,十余年间,报纸发行量日益增长,屡获荣誉与称赞。1954年8月31日,随着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辽东大众》停刊,大批干部、记者、工人被调往《辽宁日报》和《本溪日报》等省内各报社,留下64名编辑、记者在安东市委的领导下创办《安东市报》。9月2日,中共安东市委机关报《安东市报》创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56年5月1日,《安东市报》改名为《安东日报》,变为周六刊,报头改为拼摹的毛泽东书体。6月1日,安东日报社印刷厂在全国书报印刷厂厂际竞赛中被评为二等优秀单位,荣获文化部和轻工部荣誉奖状。1958年6月6日,中共安东市委发出关于全市动手办好《安东日报》的号召,决定由市级领导12人组成报纸言论小组,市委书记肖纯任组长。8月1日起,《安东日报》发行量由5000份突增到3万份,以至于求援天津日报社支援一台轮转机来缓解印刷压力。1960年1月,报社被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集体。1965年3月2日,随着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安东日报》也改名为《丹东日报》。7月1日,《丹东日报》报头改用朱德同志的手书,并沿用至今。规模壮大•飞速发展(1984-2013)1984年开年,伴随着1月1日《丹东日报•星期刊》正式出版,《丹东日报》由周六刊改为周七刊,自此,《丹东日报》与丹东日报社一道,走上了日益壮大、飞速发展之路。1986年9月15日至22日,丹东日报社举办首次“鸭绿江全国记者采访周”活动,邀请全国28个新闻单位的32名记者前来采访,极大地宣传了丹东的风土人情,提高了丹东的知名度。12月6日,《鸭绿江周报》编辑部成立。1987年1月1日,《鸭绿江周报》正式创刊。1988年7月,丹东日报社新建的11层新闻大厦交付使用。9月,报社向市委提出的“关于《丹东日报》自办发行”的报告得到批复同意,随即丹东日报社发行部成立。1989年1月1日起,《丹东日报》开始自办发行。1991年,报社发行部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全国自办发行协会评为自办发行先进单位。1993年1月1日,第12540期《丹东日报》正式改版为对开四版大报。同时《丹东日报》的印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正式告别了“铅与火”的印刷,实现了激光照排、胶版印刷。《丹东日报》创刊50周年,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安东日报》第一任社长陈楚题贺词:报纸易名,人事兴代,党性如磐,后来居上。同年,在全国自办发行10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丹东日报》发行部被评为1993—1994年度先进集体。1995年7月16日,丹东日报社主办的《鸭绿江晚报》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登记注册出版,编入国家统一刊号。《鸭绿江晚报》为周七刊,四开四版。原国家文化部部长贺敬之为《鸭绿江晚报》试刊号题写报头。1996年1月1日,《鸭绿江晚报》创刊,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报头。1999年,《丹东日报》编校质量在第一届中等城市党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活动中荣获“优胜奖”。2008年,在全国首次地市报评比中,丹东日报跻身“百强”,并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创新十强”称号。11月12日,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主管、丹东日报社主办的丹东新闻网开通,成为丹东市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的第四大新闻媒体,也是丹东地区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网上新闻发布平台。2009年,报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2008—2009年度文明单位”。2010年,在全国124家地方党报子报子刊评选中,《鸭绿江晚报》获“中国地方都市党报最具影响力十强”称号。一代又一代丹报人,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以坚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党的新闻工作中。工厂车间,有他们的声音;田间地头,有他们的身影;车上船里,有他们的目光;山涧海边,有他们的足迹。当大洪水袭来的时候,他们用相机拍下了党政军民团结一心抗洪救灾的一张张难忘的图片;当大项目奠基的时候,他们用笔记录下来一个个历史瞬间……他们走进生活、走进基层、走进一线,倾听民声、关注民情、传达民意,撰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文章,为市民传递信息,为百姓分忧解愁,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一代代丹报人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好传统好作风,也为后来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媒体融合•整装出发(2014—2021)媒体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丹东日报社加快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深化报纸版面改革,拓展新闻传播的新阵地,目前已经形成报、网、微(微信、微博)、端、音、视频等多形态、多平台、多层级互动、互通、互融的“两报一网两微”立体化新闻传播新格局。内容为王:《丹东日报》改版升级报业传媒融合发展面对受众需求多样化的转变,丹东日报社投资重点打造全媒体新闻采编平台,2014年末投入使用,更新制版设备,实现了从“光与电”向“数与网”时代的跨越。2017年,报社在省内率先启动了媒体深度融合改革。以打造“中央厨房”为目标,制定一整套媒体融合机制,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渠道传播”全新工作流程,实现了内部资源力量的优化组合。在当年的抗洪抢险、党的十九大两次大型全媒体融合的宣传战役中,采编发部门齐出动,各种传播手段齐上阵。抗洪抢险两天时间,共采写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稿件240余篇。十九大宣传,共刊发各种稿件920余篇,规模、质量、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强大的全媒体舆论声势,显示了媒体融合的成效。自2020年起,《丹东日报》改版为时下主流的“瘦报”,重新制定版式规范,对报眉进行全新设计,美化版式,字体大小粗细搭配合理,版面风格更规范统一,达到端庄雅致、简洁大气的效果,既美观又便于阅读,受到广泛好评。报社结合工作实际,对采编发内设部门优化整合,进一步发挥新闻中心职能,提高了本土新闻产能。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重大部署先后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开展‘四大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一批影响力大的系列评论和深度报道,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在抗疫新闻宣传中注重宣传策划,突出报道重点,刊发“丹东战‘疫’”专版80个、稿件60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面对媒体融合加速化的挑战,2019年,《鸭绿江晚报》和报社新媒体整合成立丹东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以新媒体带动传统媒体焕发生机,激发了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抗疫新闻宣传中,《鸭绿江晚报》与《武汉晚报》联手推出“援鄂60吨丹东果蔬”公益活动,引发社会关注。打造“鸭绿江晚报•传递生鲜”品牌,启动线上商城和电商助农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为草莓、杏梅等丹东特色农产品创建网络直销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促进产品销量增长,助力本土品牌产品推广,推广本地农特产品十余种,体现了媒体社会责任。融合改革前,丹东日报社面临着自办发行投入大、运行效率低等境况,提高发行投递效率势在必行。2020年,报社党委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做出报纸发行投递社会市场化运作的改革。通过与社会公司合作,签订发行投递服务采购项目合同,发行费率降至15%左右。报社印刷厂现有印刷设备陈旧,在媒体融合大潮中亟须调整发展路径,按照降低成本、顺应社会分工细化、市场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社党委对报社印刷厂进行重大改革,关停印刷厂轮转车间,实行社会市场化运营。通过印刷社会化改革破局突围,实现《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社会市场化印刷,改变现有印刷厂设备投入成本高的现状,为报社生存发展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多措并举:“丹东发布”发展迅速“今日丹东”稳步推进面对传播阵地多元化的挑战,丹东日报社多措并举,加快新媒体建设,2014年开通了丹东日报社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今日丹东”,对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及时推送,月均浏览量超百万次,是丹东地区活跃度最高、订阅户最多的媒体公号,保持在全省媒体微信公众号前十名行列。2017年,丹东日报社抢抓机遇,开通了丹东市委、市政府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丹东发布”,使丹东又一主流新媒体落户报社,保证权威主流声音及时传播发布。“丹东发布”上线后发展迅速,2018年“丹东发布”月均点击量突破200万次,跃居全省政务微信前三甲,获中国报业协会媒体融合创新一等奖。2019年,丹东日报社新媒体共开设新闻栏目30多个,新媒体阵营总用户达到60万,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创收能力位居全省同类媒体第一方阵。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丹东日报社以全媒体阵容上阵,媒体融合发挥重大作用。“丹东发布”把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作为首要任务,精准发声、多元表达、全媒在线,宣传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每天坚持四到五次推送,全年推送H5、海报、短视频等各类新媒体作品1000余条,单条浏览量超过10万的推文达到32个,累计点击量4500万次,最高日点击量220万次,单条浏览量100万次,营造了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疫情暂缓后,“丹东发布”又推出助力本土旅游、餐饮业复苏的“撑你”“宣你”“助你”“品你”公益扶持行动。“撑你”行动针对全市旅游景区、餐饮住宿企业进行免费宣传,深受企业好评;“宣你”行动支持本土品牌,青年记者深入车间、厂房,实地探访本土品牌和企业,用文字和镜头展现特色、呈现风采,参加两项公益扶持行动的企业、商户超过200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助你”行动帮助企业利用抖音短视频和直播叫响品牌;“品你”行动旨在宣传本地美食。系列行动的开展进一步体现党媒的社会责任。2020年“丹东发布”粉丝量增长到33万,两次名列“澎湃政务指数”辽宁榜第一名,夺得全国地市宣传榜第八名,对扩大丹东知名度、影响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表扬,彰显了党媒价值和新媒体传播力量。开放办报:手机新闻APP上线“丹东云播”开播面对传播手段移动化的趋势,丹东日报社开放办报,2014年日报、晚报、新闻网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形成了新兴媒体矩阵。2016年成立“今日丹东”、电商、会展3个工作室,增强了用户导向。丹东日报社电商平台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电商建设示范基地,丹东日报数字报、丹东新闻网手机版的开通,为拥抱“互联网+”奠定了基础。2017年,丹东日报社开通两个微视频节目,开设音视频专栏,进行网络直播。“丹东云播”由丹东日报社投资开办,“现场云”与新华社签约合作,丹东日报社还与人民网签约入驻全国党媒公共平台。2018年,丹东日报社开通了“鸭绿江之声”等新浪微博,开设了“丹东大小事每天100秒”“鸭绿江夜话”“一周新闻回放”等音视频栏目。利用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平台开展“寻找严寒中的丹东暖流”“杏梅花节”等直播活动28次,其中“众星放歌北黄海千年古镇”点击量突破40万;开展“丹东20个景区大PK”等各类策划47个,推出“好歌大家唱,寻找丹东民间歌王”策划,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2019年,利用网络直播等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开展策划活动,推出丹东十大魅力景区评选、《鸭绿江晚报》首届亲子运动会等直播活动10余次。其中,魅力景区评选活动点击量122万次,对宣传丹东特色旅游资源起到积极作用。2020年,丹东日报社注册丹东发布、丹东报业、鸭绿江晚报等抖音号,采用制作原创小视频等形式,通过抖音等平台转发。开展直播60余场,“警护一家人”等两条短视频实现流量破千万,十余条短视频流量过百万。推进丹东新闻网建设。2020年,丹东新闻网刊发抗疫稿件6000余条,全年页面点击量达295万次,访客超100万人次,在传播防疫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向“学习强国”辽宁平台推送各类稿件1.3万余篇。在互联网时代,丹东日报社以形式多样的全媒体传播媒介,建立起全覆盖、立体式、多角度的传播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迈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5月17日,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百家城市党媒看无锡最美湖湾新闻行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丹东日报社因在党报建设和新媒体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本次大会上当选副会长单位。《丹东日报》76年的发展,带给我们诸多启示:要想办好党报,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迈开双腿深入下去,倾听百姓呼声,写出生动鲜活的文章;必须始终坚持建设一支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新闻队伍;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新闻改革,以与时俱进的姿态迎接信息时代给平面媒体带来的严峻挑战。以笔为犁千秋业,只在承前启后中。站在新起点上,丹报人将传承党报基因、勇立时代潮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奋斗,忠实履行党报职责使命,在新时代铸就《丹东日报》的新辉煌!
    05/27
  • 驻守红色遗迹 当好英雄传人
    近日,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安排,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马市边境派出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参观红色遗址,感悟初心使命”主题活动。他们表示,驻守在红色遗迹中,一定要做好英雄的传人。马市辖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渡江遗址所在地,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个红色资源,从学习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派出所党支部组织了这项活动。民警们在马市所党支部书记厍世博的引领下参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跨江路遗址,重温了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背景、历史和经过,感受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随后,厍世博为在场党员民警上了一堂主题党课,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联系派出所实际工作,教育党员民警学习志愿军战士的伟大革命精神。党史学习教育至今,马市所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注重调动全所党员的参与热情,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升温、全面铺开。“通过此次主题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秉承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积极投身于祖国奋进的伟大征程里,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安居乐业呕心沥血,为国家繁荣富强鞠躬尽瘁。知行合一,开拓进取,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民警姜晓飞如是说。本报记者刘作庆
    05/25
  • 分享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5月17日,市总工会组织开展“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史故事分享会,共同感受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奋发图强、砥砺奋斗的光辉岁月,激励全体党员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此次党史故事分享会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人物、历史事件、精彩故事为主干,结合视频、配乐、幻灯片等形式,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党史经典,并结合个人学习党史的情况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窑洞里绽放的革命曙光”“革命先驱向警予”“歌唱祖国歌曲的诞生”“英雄母亲也是英雄”“背着金条乞讨”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生动描述了“筑梦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总工会各支部积极按照学习要求,围绕“百年潮起共读史、砥砺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读书沙龙。各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平台,组织全体党员用多种形式开展读书分享讨论,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学习收获,推荐相关书籍、分享金句、提出问题等。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接地气、有深度、有助于让党史入脑入心”,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学好党史理论知识,用心传承红色基因,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本报记者曲艺
    05/25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五集 李志虎:老秃山最后的战斗
    05/24
  • 丹东有位“寻物达人”马治国,专帮群众找寻遗失物品
    “感谢马警官,您可真是神探!”近日,市民顾女士在乘坐出租车时遗失手机,民警马治国几经周折,最终帮她“锁定”所乘出租车,并在车门夹缝中找到这部处于静音状态的手机。2005年,马治国从企业公安处保卫岗位转制进人公安队伍,现为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因工作缘故,马治国经常遇到游客将物品遗忘在出租车上的事,每次他都不遗余力地帮助寻找。2019年7月,来丹东出差的湖南人周某乘坐出租车时遗失手机,找到出租车司机后,司机否认捡到手机。马治国耐心做思想工作,最终司机承认捡到手机,但因害怕追责把手机扔到了出城送客的路上。马治国立即驱车几十公里赶到手机遗失地,最终在路边花坛里找到手机。渐渐地,帮助群众寻找遗失物品变成了马治国的“份内事”,一年间他共帮市民共寻回了价值百万元的财物。近年来,他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1300余件,收到锦旗和感谢信70余(件)次。因此,马治国被市民和网友亲切地称为“寻物达人”。2020年11月,马治国入选“丹东好人·最美人物”候选人。工作之余,马治国经常思考如何破解失物找寻难、招领难、返还率低等难题。2019年8月,在市公安局支持下,交通公安分局失物招领中心挂牌成立。中心设有办公区、接待区、失物保管仓库,配备流动服务宣传车一台,由马治国带领3名辅警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因此马治国成了一名失物招领“职业人”。马治国制定了《遗失物品招领工作规范和流程》,建立了工作台账,对公安机关、捡拾人、失主等权利和义务进行逐一明确,所有遗失物品统一登记、存放、保管、返还,确保“拾物有处送、失物有处寻”。为方便群众联系,马治国将个人手机号码作为“寻失24小时服务热线”,对社会公开。马治国和失物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失主求助或捡拾信息后,第一时间发布寻物和招领双向信息,形成立体式的宣传,确保捡拾人和失主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提高招领返还效率。不论何时,只要群众电话求助,马治国总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五一期间,马治国巡逻、执勤一天未休,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12件。在多年的寻物工作中,他曾经创造过连续一个月找回12部手机、百分之百找回的记录。通常经过几句问询,马治国就能判断对方是否捡到失物。而对想将失物据为己有的人,他也有妙招。春节前,在丹东打工的王女士回吉林参加女儿婚礼。乘坐高铁到吉林后,才想起装有价值10万余元金银首饰的行李箱遗落在丹东出租车后备箱内。接到求助后,已经下班的马治国一边安慰失主,一边联系车主和司机。但司机到分局后拒不承认捡拾到失物,因视频监控角度等问题,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失物遗落在车上。通过问询,马治国了解到司机即将结婚的细节,便对其女友晓以利害,最终司机认错将行李箱交出。“寻物工作要细心、耐心,更要将心比心、讲良心,群众满意和游客理解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和要求。”马治国常说,“寻物虽然辛苦而忙碌,却充实而快乐,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天下无失、群众无损’”。
    05/20
  • 丹东“好把式” 全国传技艺
    “大家好,这就是软枣猕猴桃,现在已经有花蕊了,大约在6月10日左右就会开花,像这种枝条就留着结果,没有花蕊的枝条就可以逐步剪掉了……”5月18日10点半,在振安区楼房镇孤山村的一片软枣猕猴桃果园里,陆忠志正顶着烈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为观众传授种植技术。据了解,振安区像他这样优秀的小浆果“好把式”不在少数。今年36岁的陆忠志从2014年开始接触软枣猕猴桃种植,之前他一直在工厂做车工。因为当地小浆果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也日趋成熟,他也想尝试一下。经过几年的潜心学习和摸索,他从一个门外汉成了当地知名的种植专家,目前已经拥有60多亩的果园和30多亩的苗圃。近些年,随着丹东软枣猕猴桃的热销,外地种植户对果苗青睐有加,需求量大增。“卖苗的同时,我们也得保障其成活率、结果率,所以就得针对大客户进行上门和网上指导。”陆忠志告诉记者,他这两年基本上每年都会销售五六十万株果苗,前不久一个陕西客商一次性就买了1.5万株苗。每年他都要抽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去河北、河南、安徽、山东、陕西等地走一圈,上门为客户做技术指导。2011年,当时只有21岁的梨树村村民王录强在辽东学院上了一堂小浆果种植培训课,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把小浆果种植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从2014年一棵树只结一两斤果,到现在的一棵树能结五六十斤果,他付出的汗水常人难以想象。如今他的蓝莓和软枣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5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2018年到2019年,他还被区农村农业局推荐到黑龙江伊春市一家大型蓝莓种植企业担任技术指导,年薪超过20万元。“像王录强这样的‘好把式’,我们村也有,不下十几个,他们在卖苗的同时,也走出去传授种植技术,目前蓝莓苗卖到了海南、新疆等几十个省、自治区,‘丹东专家’在外的名声很响。”楼房镇东城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润峰说,振安区的蓝莓和软枣猕猴桃种植面积占丹东地区一半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经常组织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为种植户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前区内有100多家小浆果经济联合体、家庭农场、苗木公司,苗木外销已经占据小浆果产业的很大比重。与此同时,随着小浆果种植“好把式”纷纷走出去,也促进了小浆果和苗木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记者乔戍宇
    05/1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四集 朱贯中:学英雄演英雄的舞蹈兵
    05/18
  • 丹东残疾诗人 北京施展才华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海宁“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5月16日,时值第31个全国助残日,中华诗词学会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在仪式上,丹东诗人季广慧作为辽宁省惟一受邀代表,朗诵诗词《卜算子·咏梅》。本次活动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主办,中国网全程直播。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一批很有才华的残疾人诗词爱好者。成立仪式上多位残疾诗人通过朗诵、手语等形式展现佳作。丹东诗人季广慧充满激情的朗诵,获得现场诗词专家好评。季广慧1958年生于东港十字街镇太安村,自幼患脑瘫,喜爱文学,尤爱古典诗词创作,并有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等作品陆续发表在省、市、县各级文学报刊上,现为鸭绿江诗社会员。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是丹东市诗词学会的郎晓梅副会长推荐我参加活动的,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将20首原创诗词作品投递给中华诗词学会,没想到被选中邀请前往北京。”季广慧说,自己得到了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刘爱红老师和专业朗诵师辛广老师的鼓励,这让他很感动。是孤单和寂寞把他引上了诗词创作路,因为诗词,他的生活有了希望,生活有了乐趣,也使他对学习诗词、熟读诗词、创作诗词产生了强烈的激情。目前已经创作了500多首诗词。“诗词能给残疾人带来陪伴,参加这次活动,看到很多身残志坚的创作者创作了很多生动感人的诗词力作,觉得很受鼓舞,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投身创作,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季广慧说。
    05/18
  • 丹东市登顶珠峰第一人
    5月12日8时41分,丹东攀登者刘森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市登顶珠峰的第一人。在珠峰之巅,刘森亮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我爱丹东,丹东真好”的横幅。刘森在今年5月自费挑战珠峰,不仅为实现梦想,更为在世界之巅宣传丹东。刘森说,照片是在珠峰顶上的狂风中单膝下跪拍摄的,以表示对珠峰的尊重和对家乡的热爱。目前刘森已顺利返回珠峰大本营。记者刘海东文
    05/17
  • 坚守梨园育新蕊
    4月20日上午,在丹东市文化少儿戏曲培训中心姜秋菊的办公室,时不时有学生进来向她问好、展示基本功和唱腔。看着孩子们的坚持和进步,姜秋菊的心头不断涌上暖意,辛苦与疲惫也随之消散。今年69岁的姜秋菊从小就热爱京剧,与京剧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情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姜秋菊发现,由于人们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京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对京剧不了解,更谈不上传承。很多丹东的戏迷,如果想看京剧演出,需要去外地,或是花大价钱请戏曲演员到丹东。2002初,时任丹东文化局产业管理处经理的姜秋菊得知京剧演员李玉明、贾志强、司咏梅、李若兰、付胜轩等老师为了丹东京剧的发展殚心竭虑却后继无人时,她萌生了开展少儿京剧培训的想法。她希望更多的孩子了解国粹、弘扬国粹、传承国粹,体味京剧艺术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2003年初,在姜秋菊和五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丹东少儿文化戏曲培训中心成立了,当时是全国唯一一家民营戏曲培训机构。培训中心开业后,困难接踵而来。首先是招生难。姜秋菊和五位老师走上街头发了2000份传单,但仍无人报名。之后,她组织老师走进校园演出、宣传,受到了师生们的喜爱,当即就有267名学生表示想学。看到孩子们喜欢京剧,姜秋菊和老师们兴奋不已。可没想到,时隔二十多天,却没有一个学生前来。姜秋菊了解到,家长们觉得学京剧又苦又累,对升学也没有帮助。于是,姜秋菊返回学校给家长发出一封信,讲述学京剧对孩子成长的好处,讲京剧艺术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可依然毫无反应。之后,又电话回访了解情况。最终,在大家努力下,有7个孩子报了名,戏曲培训中心才勉强开班。开班后,没有演出服,姜秋菊和老师们拿布料自己做;没有道具,就到废品站捡纸板、铁皮自己做;没有练功毯,姜秋菊把自己家的地毯拿来给孩子们用……开班后,由于资金紧张,五位老师连续三个月没拿到一分工资,但却毫无怨言,每天手把手地教授,除了春节,全年无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举办的全国少儿戏曲大赛上,丹东少儿文化戏曲培训中心5人报名,3人分别获得一金两银,获奖的小演员被央视连续三年邀请参加戏曲晚会。沉甸甸的奖杯给了姜秋菊无限的动力,也看到了本土戏曲发展的希望。第一炮打响后,很多家长纷纷慕名而来。多年来,姜秋菊怀揣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克服人员少、经费缺、场地受限等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她热爱的事业中。2007年,组织少儿戏曲表演进乡村、进军营活动,累计演出近500场,惠及观众12万人。2017年,姜秋菊创办了丹东市艺鸣少儿京剧团。同年启动了“京剧进校园”活动,常态化组织戏曲老师、培训中心学员担任志愿者,进行京剧知识普及和教唱活动;连续15年组织丹东市少儿京剧专场演唱会,扩大京剧艺术培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姜秋菊始终把传承国粹艺术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去年疫情期间,姜秋菊组织老师线上授课,将武生老师刘云凯创作的《抗病毒战瘟疫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捍神州》《万众一心长城牢》等3首抗疫情京剧唱段,通过网上教学、辅导、教唱的方式,教孩子们在家学习,鼓励孩子们用京剧的力量抗击疫情,激发爱国热情。此举引起了中国人民网、中国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辽宁日报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今,在姜秋菊的带领下,已有近2万名少年儿童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传统文化艺术培训。先后向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输送专业人才49人,12人毕业后在全国各大京剧艺术团担任演员;多人留在高校继续从事京剧艺术教育,实现了京剧艺术薪火相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逾花甲的姜秋菊苍松不老,风骨犹劲。她先后获得中国少儿京剧杰出贡献奖、中国“小梅花”少儿戏曲大赛优秀教师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及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殊贡献奖等。丹东少儿戏曲培训中心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少儿戏曲培训基地”;斩获全国各大权威性少儿京剧比赛奖项众多,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大型演出活动;曾赴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并随省市政府团体赴国外交流演出;2018年入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受中宣部邀请,中心的8岁学员作为唯一一名少儿演员参加新年戏曲晚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姜秋菊说,戏曲培训中心和少儿京剧团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帮扶;离不开文广局为他们搭建演出平台、免费提供场地的扶持;离不开为丹东少儿京剧事业不懈努力的老师们……这些是戏曲培训中心和少儿京剧团获得荣誉的根基,更是她保持不竭动力的源泉。胡军记者刚越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