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集孙景坤:赫赫战功深藏功名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集蒋文:102岁的独臂老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集梁瑞林:全歼英军王牌“皇家重坦克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集王弼鹏:激战石桥里坚守马良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集刘克仁:九死一生始终无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集杨柏林:枪林弹雨送物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集何良才:机智勇敢通信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集张恒志:血肉之躯接电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集金裕子:战地救护女兵巾帼不让须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集贺更新:捍卫电力“生命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一集王佐贤:奋不顾身抢修钢铁运输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二集张积慧:长空比翼勇者无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三集郑起:冲锋号响慑敌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四集吕品:白云山团旗血染成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五集徐吉宝:让敌军坦克有来无回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六集武振东:佛国山阻七天七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七集林科:永不中断的电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八集张鹏:人在阵地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九集赫贵礼:机智勇敢担架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集毕乃泽:鸭绿江上飞舟救难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一集李春超:支前模范用双肩担起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二集李生华:不顾危险徒手擒水雷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三集黄宝善:摄影机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四集高玉枝:战场救战友智勇擒俘虏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五集程龙江:炸坦克抓俘虏伤痕累累犹不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六集颜秉衡:文化教员上战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七集李锦华:防化兵抓俘虏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八集曾范英:民兵排长抓获美军上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九集郑洪林:山洞出奇兵 反击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集郝永孝:汽车兵万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一集姜春阳:两过家门而不入音乐作品鼓士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二集 乔树新:我们就是大炮的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三集南启祥:从司号员成长为司令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四集赵国俊:炸不断的红色电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五集靳海芳:万岁军中的尖刀排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六集王天保:首创世界空战史上螺旋桨式飞机击落喷气式飞机的奇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七集李维波:从初出校园的学生兵成长为坚强勇敢的高炮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八集朱诚:用生命守护的记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九集才锦荣:智勇双全领航员国际友爱救儿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集满健:妙笔画长卷编剧数《奇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一集戚长玉:拥军爱民的战地担架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二集王有翰:鏖战马良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三集白清林:敢打会打的“大满贯”连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四集佘树清:和“毒虫”作战的防疫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五集韩德彩:击落美双料王牌飞行员的空军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六集程茂友:日记里的峥嵘岁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七集蒋庆泉:王成原型之一“向我开炮”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八集安业兴:文艺兵的舞台就是战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九集李德文:钢铁运输线上的火车司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集满志成:万里烽火人在车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一集石毅:三弦鼓军心炮弹打敌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二集那启明:空中拼刺刀击落三敌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三集曾国兴:向死而生冲锋陷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四集潘成发:拼刺刀炸暗堡轻伤不下火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五集夏荣忠:随军银行奉献青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六集田光秀:战场上的百灵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七集汪一新:指挥高炮 痛歼敌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八集郝永铨:用镜头定格胜利的时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九集吴桂馥:舍身炸暗堡的无名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集梁玉琳:孤胆破重围杀敌再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一集莫斯文:驾车运物资修车作保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二集沈穆:守备英雄连水淹美一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三集易玉龙:坑道排烟舍生忘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四集顾恒鼎:不分昼夜救死扶伤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五集王世田:穿越火线运物资精准计算打敌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六集郭国连:峥嵘岁月生死考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七集高鹏华:只身穿越封锁区保障通讯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八集荆云山:机智勇敢侦察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九集刘军:10岁年纪最小的志愿军女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集张大力:辅助指挥引机歼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一集姜寿昌: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侦察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二集李英:默默无闻的后勤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三集孔连厚:我是“白云山团”的一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四集邵燕云:绽放在三八线的南国之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五集刘建繁:“速成”的雏鹰英雄的僚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六集周全弟:英雄“冰雕连”中国的“保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七集宋英:出奇制胜打碉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八集陶天冶:定格历史瞬间的战地记者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九集唐章洪:一门炮歼敌425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集丨童志安:我的任务是安葬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一集丨蔡兴海:手榴弹打空炸,鏖战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二集莫若健:敌工交心战翻译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三集赵发林:对空监视哨屡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四集涂泊毅:毁容伤残弭战火自强自立谱新篇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五集毛敬仪:机要员的特殊经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六集叶发坤:破晓之战炸暗堡失去双腿迎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七集林家保:身中八弹不后退血肉之躯炸坦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八集赵振英王耀珍:盛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姊妹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九集范鸿志:智勇双全的工兵参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集钟承敏:胜利肩膀扛老乡情谊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一集王胜华:60天抢建129公里龟殷铁路胜利通车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二集游长禄:从陆地猛虎到蓝天雄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三集邓长会:通信畅通比生命更重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四集朱贯中:学英雄演英雄的舞蹈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五集李志虎:老秃山最后的战斗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六集费景义:默默无闻保运输的铁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七集钟一安:精准歼敌的防空“千里眼”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八集马世勋:“金点子”统计员“铁肩膀”后勤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九集寿楠珍:舍生忘死、能歌善舞的战地护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集何世露:黄继光精神激励我前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一集古文正:四天四夜四易阵地尖刀班鏖战长津湖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二集盘云:阻击飞虎山血战松骨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三集王礼:“万组无差错”报务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四集王宝春:我为祖国守海防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五集于道清:前敌侦察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六集张枝叶:高炮部队显神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七集孙佑杰:刀笔担道义著文作画赞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八集姜文隆:修汽车、修高炮“技术能手”连闯难关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九集刘炳文:火箭炮打出了威风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集陈长岳:鏖战287.2高地的四天四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一集王英海:永远做“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二集范道友:战场上没有前方和后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三集王程远:报道“奇袭白虎团”第一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四集焦进杰:修机场战沙场初心在情未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五集关长义:用身体保护电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六集贾祯:智勇双全的侦察炮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七集李延年:永远的高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八集冯恩民:排雷能手拆弹专家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九集庞工:让“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集高文清:首战出彩、首战挂彩的高射机枪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一集金刚熙:从翻译到将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二集漆学昌:密码本比我生命更重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三集孙福保:“猛”字当先“老虎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四集董兹臣:高炮手打敌机司务长捉青蛙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五集杨学伟:英雄的抗美援朝首列机车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六集丁建文:我们团是尖刀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七集冯汝智:孤胆英雄美名扬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八集张日明:旧火炮抗美援朝立新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九集孙泰镐:对敌广播立奇功的朝鲜语翻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集周云湖:冻掉趾甲坚持战斗转达密令成功突围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一集冯占武:必须找到粮食必须送上弹药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二集胡长哲:黄继光母亲回信激励我前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三集宋光华:在血与火中锻炼成长的文艺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四集宋广学:亲历出国“第一战”血染征衣终无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五集陶伟:“空中拼刺刀”第一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六集刘喜财:机智勇敢的物资库警卫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七集刘德厚: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八集王秀文:战场洒热血电影写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九集覃照群:警卫首长躲空袭送信彭总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集袁辛维:战斗在938.2高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一集陈彩仁:在战斗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二集于超:“兵设重伏”完胜正洞西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三集孙永清:“帽子戏法”“罐头阵”巧打硬仗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四集韩瑞芳:在陈赓身边当警卫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五集李承发:“卫生员也是战斗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六集崔龙福:曾任三军联络员身经百炼意志坚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七集刘吉庆:奔袭三所里血战龙源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八集邹继良:摧毁敌两辆坦克的一炮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九集黄晓兰:在战火与鲜血的考验中成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集陈斌:火线入党的测绘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一集杨兴蓉:我永远是一个不褪色的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二集关明臣: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完成任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三集陈记诗:浴血金城反击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四集赵兴尧:与敌机斗智斗勇坦克兵初展雄风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五集陈宗魁:舍生忘死救伤员一次献血四百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六集黄汇:三打马踏里顽强意更坚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七集杨成瑞:舞台就是我的战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八集魏煕章:用生命驾驶的炮兵汽车班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九集孟自黄:宣传干事能动员文化教员课业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集王凤和:三次重伤不退缩两次入朝勇当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一集李永德:尖刀连长鏖战五次战役六次负伤不下火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二集王树林:神勇炮兵奋战三年战“五役”威震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三集姜铁城:探照灯部队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四集娄贵:“死的烈士是真正的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五集李建勋:战天斗地“倒三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六集王景有:两次负伤不下火线坚守阵地英勇杀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七集刘萤:“怕死不当兵当兵就不怕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八集王洪普:高机射手猎敌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九集解立松:不怕牺牲通讯员传达命令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集魏永嘉:机智果敢的侦察参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一集张锦华:“没有时间掉眼泪活着就要做贡献”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二集怀印风:受伤重返战场的通讯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三集孙德山:枪林弹雨多面手红色展览述情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四集赵纪友:难忘通信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五集丁金明:风雪兼程上甘岭冷炮歼敌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六集肖瑛:画就“不朽勇士”传承英雄精神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七集张合:“指哪打哪”独立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八集万维荒:重机枪手保卫机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九集吴征和:铸就“打不断、炸不烂”钢铁运输线的铁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集邰胜远:回国重返战场激流涉水送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一集李英模:“英雄楷模”铁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二集龚祥福:“耳聪目明”的炮兵观测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三集袁有仁:喝酒御寒下冰河铸就钢铁运输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四集朱俊贤:救死扶伤结友谊红色情怀铸丰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五集杨天吉:修桥押运保运输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六集何文俊:“我为电台生为电台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七集涂雨祥:牺牲多壮志修桥保运输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八集杨慎安:战场通信联络红山堡战斗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九集张继楷:脱下袈裟穿戎装保家卫国扛钢枪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集吴永麟:“油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一集李立德:修路通信防轰炸卫生医疗保平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二集黄辉:扛枪上战场的战地救护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三集王志远:首战告捷擒俘虏艰苦卓绝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四集张建群:多才多艺的汽车修理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五集周朝汉:守护最坚固的钢铁生命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六集陈厚瑜:无线电保障通信指挥坦克重创敌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七集袁素芬:用自己身体实验药剂的护理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八集杨再宏:“杨天乐”带伤作战机枪手勇救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九集周俊余帼华:从冰雪战火中一起走过的革命伉俪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集江春太:百岁老兵追忆冰雪长津湖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一集王登洲:勇闯“鬼门关”的汽车连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二集吴无畏:无畏牺牲、炮火开路的观测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三集刘忠:炮火歼敌抢救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四集杨福林:尖刀班带伤炸碉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五集张亮:抓获美军俘虏的工程设计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六集梁泽俊:缺医少药也要保持部队战斗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七集牟元礼:和杨春增并肩血战541高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八集唐顺银:学习牛保才铭记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九集戴景山:“我为是38军一员而自豪”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集韩远泉:“少云好榜样,精神永放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一集伍巨辉:上甘岭救死扶伤卫生员受伤致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二集蒋永德:没有枪支上甘岭歼敌196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三集王吉春:活捉仨俘虏鏖战七昼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四集周友贤:“骡马炮兵”显神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五集王进才:穿插敌后抓获俘虏铁原阻敌火线入党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六集吴国良:“麻雀战”突袭敌营“口袋战”围歼敌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七集韩良益:上甘岭火线抢水入虎穴探获敌情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八集黄廷海:“我仅仅是一个很平凡的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九集杨志云:在长津湖的冰雪与战火中淬炼成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集尹光顺:挖通山梁建炮位火线入党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一集刘秉臣:浴血奋战老秃山文化教员登上“烈士”名单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二集秦汉荣:出生入死传命令穿越火线扛炮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三集张荣福:炮火掩护攻敌阵身体导电传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四集钟泽明:用生命保卫“炸不断的电话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五集陈锡国:学习黄继光血战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六集于汉清:架桥修路不顾伤以身试险排敌雷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七集邱月杭:“三门”干部三次入朝三张纸片记春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八集李代相:三天四夜严岘山一人歼敌150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九集邬大为:“一辈子要为战士歌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集郑任:讲英雄学英雄争做英雄伟大精神世代传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一集许京先:战火中抢救伤员与死神三次擦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二集杨建华:摸敌情抓俘虏只身一人完成爆破任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三集杨文彦:跳入冰河修桥梁坚持原则保供给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四集师文清:保障空战胜利的无线电通信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五集王发:四次受伤不下火线的机枪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六集杨国章:机智通讯员英勇侦察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七集赵延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地记者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八集蒋耀珊:舞台做战场高歌唱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九集朱开富:全歼坦克营死守白云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集黄昌:侦察兵胆大心细“功劳炮”再立新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一集陈茂芳:“我是党员,干啥得带头啊!”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二集俞继华:冰雪长津湖巍巍五圣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三集王顺秀:金刚川水刺骨寒英雄架桥歌声喧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四集杨廷源:排雷破网工兵英雄血染胜利路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五集张建功:一炮手战火硝烟中的坚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六集金东辉:突破临津江血战釜谷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七集邹本庄:反敌特拦惊马后勤保障“守粮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八集李世煇:勇闯“绞杀”敌阵解决断轴难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九集林树新:“能修的自己修能造的自己造”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集王拥民:身负重伤不下火线的火箭炮排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一集赵光远: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钢铁后勤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二集张培林刘家莉:浴血奋战上甘岭不除强敌不生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三集郭昌文:趟过北汉江血战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四集刘学先:既是卫生员又当运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五集邓彰德:鏖战上甘岭荣立特等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六集张家裕:穿越封锁侦察敌情精准测绘保障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七集薛清明:步炮协同上甘岭两入险境救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八集邢树山:打满五次战役建设“阵地之家”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九集吴发业:战火硝烟中的担运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集张长顺:只有炒面没有雪不败精神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一集罗效孟:政治工作出经验改进战术炮显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二集孙明:担架员保安危司务长知温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三集陈启瑶:孤勇奋战一等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四集苏学福:“只要能动,照样往上冲”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五集朱羽君:在战火中经历青春岁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六集王昌元:坚守上甘岭人在阵地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七集冯殿凯:趟冰河、抓舌头,侦察兵屡建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八集李清扬:领航轰炸三战大和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九集乔立武:爬冰卧雪把信送穿越火线立战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集孙运来:警卫员屡立战功战铁原感天动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一集张启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是光荣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二集张健:长津湖八级伤残“钢少气多”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三集田安化:身体导电保通讯负伤战斗捉俘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四集杨曼真:《火线报》通联员宣传鼓劲救护重伤员荣立大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五集王家熂:恪尽职守出生入死的铁道兵卫生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六集吴代康:上甘岭坚守坑道口三处中弹宁死不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七集刘无暇:新中国第一届女雷达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八集曾伏生:轻伤不下火线宣传罗盛教事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九集李世英:雏鹰展翅试锋芒英雄集体美名扬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集萧志民:15勇士战金城二天三夜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一集胡恒隆:“我的车要快快地跑一切为了打胜仗”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二集潘宗道:“我们想着他们,他们就活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三集权明淑:一心救治伤病员三次输血5000毫升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四集何临弟:活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杂技小演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五集吴潮涌:“这些立功和奖章都有烈士的鲜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六集周锡全:见证谈判扬我国威侦察尖刀智勇双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七集彭纹:两次入朝作战三次死里逃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八集骆秋:志愿军“红小鬼”通信兵立战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九集王建民:“保证桥的畅通,是我作为军人的任务和使命”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集朱俊:炮火连天过元旦杀声震地过新年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一集许万强:血染战旗美如画三山五岳唱军魂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二集钱世荣:宣传鼓动夺胜利铁网人梯见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三集张金永:斗智斗勇保运输勇往直前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四集谭逊勋:两次负伤两次入院两次重返两次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五集呙志功:“这个信念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六集宁进全:“不管有多苦,我们都同样忍耐下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七集李仲元:“我以曾经是志愿军战士为荣”
    02/01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07/23
  • 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举行庆“六一”文艺演出
    岁月悠悠,情怀漫漫。5月9日,“传承四十载童心向未来”丹东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青少年宫)成立40周年暨庆“六一”文艺演出在文化宫举行。500余名学生、家长以及长期以来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意义非凡、值得铭记的时刻。舞台上,伴随着绚丽的灯光,孩子们用舞姿诉说情感表达热爱,用歌声歌唱祖国赞美生活,用乐器演奏出动人的旋律。舞台上的思政课——孩子们与志愿军老奶奶一起追忆红色历史、畅想未来......85岁的青少年宫老教师王桂华,曾经在青少年宫学习的男高音歌唱家田彦,以及从青少年宫启航现就读于各大艺术院校优秀学子的倾情演出,让艺术传承以最完美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情感与情怀在演员与观众中传递。剧场外,一张张展板、一幅幅照片生动地呈现了丹东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青少年宫)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许多曾在青少年宫学习过的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青少年宫诚挚的感谢和衷心的祝福。此次文艺演出,不仅是对丹东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青少年宫)成立40周年的深情礼赞,更是为全市少年儿童送上的一份满含爱意的“六一”特别礼物。丹东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青少年宫)将继续以传承为基、以创新为翼,建设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在思想道德建设和艺术特长培养等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5/16
  • 七旬“工匠” 义务修物暖邻里
    在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71岁的老党员徐振军退休后,凭借精湛的木匠手艺,义务为邻里修缮家具、打造生活用具,用双手编织出温暖的社区互助网络,成为居民心中当之无愧的“社区之星”。近日,记者走进果园沟小区,随处可见徐振军的匠心之作:单元楼门前整齐的木凳、活动室里修复如新的桌椅、居民家中加固的橱柜……这些经他之手焕发新生的物件,讲述着一位老党员的奉献故事。“徐师傅就像我们的‘家庭维修师’,只要在社区群里说一声,他准会带着工具包上门帮忙。”一位居民说。日前,一位居民家的灶台柜架松动,急需木楞支撑。得知消息后,徐振军立即搬出工具箱,测量、画线、切割、打磨,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当崭新的木楞稳稳嵌入柜体,居民掏出钱要支付材料费,却被徐振军摆手拒绝:“都是邻居,这点小事还谈什么钱!”一位老人家的小板凳断裂,正犯愁该如何处理。徐振军得知后,主动上门将破损的板凳带回工作室。他找来优质木料,经过锯、刨、凿、磨等十余道工序,不仅修复了损坏部分,还对板凳进行了加固。在徐振军的家中,各类木工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翻开他的“维修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服务记录,小到修补板凳,大到打造储物柜,每一次服务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徐振军的善举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带动社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如今,在他的影响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共同为建设和谐家园贡献力量。记者:张津硕编辑:邹润
    05/16
  • 完成“基层社”布局 实现服务全覆盖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市城区供销社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全力推进涉农乡镇基层社建设。近日,随着最后一个涉农乡镇基层社的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涉农乡镇基层社服务全覆盖,这一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我市“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市城区供销社将基层社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把强化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此夯实基层基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供销社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各个涉农乡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全面、精准地摸清基层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和严格的时间节点,为基层社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市城区供销社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对原有基层社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仓储、物流、交易等基础设施,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和农民实际需求,优化服务功能,如增设金融服务窗口、农产品质量检测点等,让老旧基层社重新焕发蓬勃生机;另一方面,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尚未建立基层社的涉农乡镇,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基层社,彻底填补了服务空白,构建起了覆盖全域的基层服务网络。为切实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市城区供销社持续拓展基层社服务领域,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在农业生产环节,基层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积极与各大优质农资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精心组织调运各类优质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确保农资供应充足。同时,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价格监管机制,保障农资价格稳定、质量可靠。此外,基层社还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基层社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平台。不仅组织农民参加国内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为农产品“走出去”牵线搭桥,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开设农产品线上销售专区,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这些举措,成功帮助众多农民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为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市城区供销社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基层社服务转型升级。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撂荒等突出问题,基层社开展了土地托管服务。与农民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后,从种子选购、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为农民提供全程托管服务,让农民无需亲自劳作就能享受农业生产的收益,真正当起“甩手掌柜”。这一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市城区供销社以基层社为依托,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联合社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让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记者:张津硕
    05/16
  •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近日,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武营村村民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附近熟食作坊存在排污问题。街道接到反馈后,迅速联系商户,耐心讲解环保要求和规范处理方法。在街道引导下,商户认识到问题,主动修建污水处理沟,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近年来,鸭绿江街道持续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馈问题处置效率,构建“1+2+8”协同管理体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总指挥,统筹热线办理工作;2支专业队伍(热线答复专班与应急处置组)全程跟进;8个职能科室协同联动。每天召开专题研判会,针对热线反映的共性问题、复杂案件进行现场督办,成功推动鸭绿江村水井改造、老旧小区下水管道疏通等民生工程落地。组织人员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专项督导,对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年初至今,已处置影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各类诉求120余件。推行“网格+服务”治理模式,辖区92名网格员每日开展入户走访,变“坐等诉求”为“主动问需”。推动建立“邻里议事厅”“法律咨询室”“矛盾调解室”等服务平台,组织多方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记者:戚文编辑:邹润
    05/16
  • 工人村社区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活动
    5月15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红十字会家园组织开展了关于猝死抢救操作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的培训活动,专业讲师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且全面地为大家普及急救知识。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幼儿园老师的急救意识与技能,也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沈粹编辑:邹润
    05/16
  • “深度参与”激活社区治理新活力
    浪头镇浪头社区辖区内大部分区域处于动迁阶段,房屋老化严重,且长期缺乏物业管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浪头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推行“深度参与”工作模式,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融入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治理困境”到“共建共享”的华丽转身。社区工作人员摒弃被动等待居民上门反映问题的传统模式,主动下沉一线,走进居民家中唠家常、听诉求,用“铁脚板”丈量民情。近日,皇宫小区5、6号楼下水道堵塞,腐臭气味弥漫,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社区第一时间响应,迅速联系专业疏通人员现场勘查,在得知维修需约4000元费用后,工作人员与楼长开启“逐户攻坚”行动。他们挨家挨户敲门沟通,耐心解释维修必要性,协调费用分摊方案,对130户居民(除常年空房外)逐一走访动员。最终,在大家不懈努力下,费用顺利筹集,堵塞多日的下水道得以疏通,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的“心头病”。为破解“居民事不关己”的治理难题,社区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工作人员每日按网格对背街小巷、沿街商铺开展全方位巡视。无论是路面破损、井盖损坏等基础设施问题,还是私拉电线、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或上报,并主动询问聚集人群情况。高频次的巡查让社区工作人员成为辖区内的“熟面孔”,久而久之,居民、商户对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疏离到信任,遇到大事小情都会主动向社区报备,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氛围。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组织议事会、开展志愿服务、举办邻里活动等方式,逐步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服务向主动参与治理转变。如今,浪头社区已逐渐形成“社治+自治”的良性生态,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显著增强,社区治理效能大幅提升。记者:张津硕编辑:邹润
    05/15
  • 断了6年的线他给拧到一起了
    4月23日一大早,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民警夏远亮便带着熟食、蔬菜、水果和写有“家和万事兴”的挂画来到辖区居民宋凤娥(化名)家。夏远亮一边帮着收拾家,一边帮忙张罗中午的团圆饭,宋凤娥高兴地说:“谢谢你小夏,这个团圆,我足足等了6年,大娘今天都80岁了。”宋凤娥的话音刚落,儿媳王春花(化名)便接着说:“妈,其实我们早就想回来了!真的,从搬出家门的那天开始就后悔……”王春花的声音有些哽咽,脸上却满是幸福的笑容。起初,宋凤娥、王春花的婆媳关系很好,可因生活习惯不同,在处理一些家庭琐事时渐渐产生了分歧。婆婆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儿媳主张适度消费,不愿让日子过得太紧,生活失去质感。婆婆习惯早起做饭操持家务,信奉勤劳才能过好日子;儿媳则觉得,平时工作很累,周末偶尔休息是刚需。再加二人性格不同,一个心直口快,一个内向敏感,积存在二人心里的不愉快也随之增多。2019年,二人因生活作息不同,影响了彼此的睡眠休息,大吵起来,闹得街坊邻居人尽皆知。无奈之下,王春花做出让步,和丈夫搬到了院内的厦子里。就这样,大家各过各的,形同陌路地“冷战”了3年。2022年,宋凤娥的儿子出了车祸,头部受伤,落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因照顾儿子,宋凤娥与王春花又重新有了交集,可好景不长,一次争吵中,婆婆拿拐棍砸了小两口蜗居厦子的窗玻璃,儿子一气之下带着王春花彻底离开了家。一走又是3年。2024年11月初,在夏远亮第三次给群众义务理发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而后便以登记居民信息、走访慰问等名义多次到宋凤娥与王春花家中做工作。二人虽然都有重归于好的心,可谁都磨不开面子先开口,也都怕在一起再有矛盾。“大娘今年已经80岁了,一个人生活,其实挺没意思的,万一哪一天人不在了,连个管我的人都没有,但让儿子、儿媳妇自己过了这么多年,挺怕他们恨我。”宋凤娥向夏远亮吐露了心声。“我们其实想回去和妈一起住,但还想再缓缓,万一哪天把妈再气着了,还不如现在这样,不去打扰。”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夏远亮每隔半个月便会到二人家中,将双方生活近况与难以表达的挂念,告诉对方。一来二去,大家的心都软了。4月8日,在夏远亮的帮助下,王春花和丈夫先将行李与一些生活日用品搬回了家。半个月后,迎来了团圆。“谢谢你小夏,他们回来,大娘的生活心里就有底儿了!”“谢谢你小夏,我们终于回家了,我们一定好好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那我祝大家合家欢乐、幸福永远”……一阵欢声笑语,宋凤娥家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家和万事兴”的挂画也满载祝福紧紧地贴在墙上,而她窗台上的几束野花,也在阳光温暖的怀抱中绚烂地绽放,这一家,也将开始新的生活。记者:唐羽廷编辑:邹润
    05/15
  • 中医药科普点亮丹东工人村社区居民健康生活
    5月12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举办了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北京同仁堂的资深中医师从中医的历史渊源讲起,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典故,让居民们深切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互动答疑环节,居民积极提问,中医师耐心倾听,并给出专业解答与建议。此外,现场还贴心为居民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服务。作者:沈粹编辑:邹润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