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七集 钟一安:精准歼敌的防空“千里眼”
    06/08
  • 非遗线刻——丹东有位女匠人
    雕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匠人运用手中的工具,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在他们手中,一块块“璞玉”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景晴正是那个创造“生命”的人。6月4日,丹东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的一间工作室内,传来了雕刻的声响。走进屋中,角落中有一人手中拿着雕刻笔在杯壁之上作画。那人便是景晴。在雕刻这一行,她已经从事了近10年时光。回忆最开始与艺术结缘,景晴要感谢她的父亲。1968年,景晴生于宽甸,她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受其影响,很小的时候,她就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好字画诗文这些中国传统文化。1989年,从辽东学院(前身)毕业后,她即投身与美术相关的工作。2012年的一天,弟弟找到景晴,希望她设计一些玉雕的底稿。在翻阅资料时,她对雕刻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开始试着自己雕刻。“雕刻的工具太重,而且玉石太硬,实在是刻不动。”面对困难,景晴开始翻阅资料,寻找破解之法。最终,她发现玉石雕刻中有一个专业名词:玉石线雕。明确了突破的方向,她开始思考能否将其与绘画相结合。由于缺少经验,她开始遍访宽甸当地的雕刻师傅。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自己雕刻方面的启蒙老师耿保平。与他的交谈中,景晴对雕刻有了新的认知,在思想不断地碰撞中,萌生了采用小型雕刻机,使用线刻技艺雕刻的想法。起初,景晴对这样的尝试并没有信心,但随着不断地练习,她发现将绘画融入线刻之中,用线条的形式去雕刻,可以将题材展现得更为丰富,使画面的层次感更好。2013年,她带着一件以东北雪乡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参加了工艺美术比赛,收获了铜奖。“这是对我的一种认可,说明这种新的尝试方向是对的。”景晴说。载誉归来,景晴又投入到对技艺的钻研中。随着技艺不断提高,2017年,她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宽甸线刻石画技艺”传承人。同年,又被评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开始思考如何去宣传自己的家乡。“从丹东的老照片上,我找到了灵感。”在景晴的工作室中,挂着几件以老安东时期的照片为题材,等比例制作的陶瓷雕刻作品,这些作品是由她和另外两位师傅共同完成,命名为《忆安东》。在2019年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暨中国扬州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该作品获得了“漆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也凭借该作品,许多人认识了丹东。2019年,景晴被丹东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聘为客座教授,开始教授学生们线刻技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很乐意去教。”景晴说,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投身这门技艺,共同将其传承下去。相关链接线刻是以阴线或阳线作为造型手段,以玉石、青铜等为艺术载体,介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独特艺术形式。骨器上线刻是原始社会雕刻的萌芽,是现存最早的雕刻品种。线刻石雕亦称“石刻画”,是介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品种,即石板为雕刻,拓片为画的造型艺术。玉与线雕的结合更是近乎完美的杰作,天作之合,堪称珍品。
    06/07
  • 入围“七一勋章” 鼓舞村民干劲
    “孙爷爷,您最近身体怎么样,祝贺您入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6月3日,在凤城市凤山路的丹东光荣院2号楼2号病房,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党委书记邱大鹏与村工作人员带着鲜花和慰问金,前来看望孙景坤,并向他表示祝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在日前公示的29名“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中,我市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孙景坤在列。“父亲知道后心情非常激动。”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公示后,不断有祝贺电话打来,“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也非常感谢组织上的关心。”邱大鹏介绍说,前几日,他通过“丹东发布”得知孙景坤入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消息后,立即转发至微信朋友圈以及山城村工作群和党员工作群,与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不时有人祝贺、留言,还有人打来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是我们全体村民的榜样,我们为身边有这样一位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邱大鹏说,去年以来,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了孙景坤先进事迹,中宣部授予孙景坤“时代楷模”称号,更让山城村的党员群众与有荣焉,倍受鼓舞。“山城村去年人均收入两万元左右,还被评为辽宁省美丽示范村。我一定和村民一起好好保护孙爷爷这个战斗英雄,让山城村永远保持英雄本色,也一定不辜负‘老队长’的期望,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把山城村建设得更加富足美丽。”连日来,孙景坤入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消息,也鼓舞了山城村的村民们。“我年轻时在生产队亲身感受到孙景坤的实干,他以身作则,整日忙忙碌碌,不图名利,靠的就是奉献精神。”村民吕秀芳回忆说,孙景坤带领村民修沙河大坝,改造荒山,处处带头干,做人做事都是大伙的榜样。“‘老队长’能够入围这个荣誉,够格,名副其实。”吕秀芳说。33岁的丛丽娜是山城村党委委员,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她认为,孙景坤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他的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活教材,是我们对照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把抗美援朝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要像孙景坤一样坚守信念,牢记初心,多付出,讲奉献,干净做人,吃苦在前,不计得失,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包芙蓉
    06/07
  • 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孙爷爷,您最近身体怎么样,祝贺您入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今天,位于凤城市凤山路的丹东光荣院2号楼2号病房,山城村党委书记邱大鹏与村干部带着鲜花和慰问金前来看望孙景坤,并向他祝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在日前公示的29名“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中,我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孙景坤入围。    资料图  “父亲得知后心情非常激动。”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公示后,不断有祝贺电话打来,“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  邱大鹏说,前几日,他通过“丹东发布”得知孙景坤入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消息后,立即转发至微信朋友圈以及山城村工作群和党员工作群,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个好消息,不时有人祝贺、留言,还有的打来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  “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是我们全体村民的榜样,我们为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英雄倍感骄傲和自豪。”邱大鹏说,去年以来,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孙景坤先进事迹,中宣部授予孙景坤“时代楷模”称号,更是让他所在的山城村的党员群众倍感光荣。“山城村去年人均收入两万元左右,还被评为辽宁省美丽示范村。我们一定不辜负‘老队长’的期望,努力把山城村建设得更加富足美丽。”  连日来,孙景坤入围“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消息,也鼓舞着山城村的村民。村民吕秀芳回忆说,孙景坤带领村民修沙河大坝,改造荒山,处处带头干,做人做事都是大伙的榜样。“‘老队长’能够入围这个荣誉,够格,名副其实。”  33岁的丛丽娜是山城村党委委员,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她表示,孙景坤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是大家对照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把抗美援朝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像孙景坤一样坚守信念,牢记初心,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包芙蓉
    06/04
  • 100件书法篆刻作品,快来观展
      6月1日至8日  丹东美术馆举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  欢迎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市民观展    今天,由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共同主办,丹东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丹东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丹东美术馆拉开帷幕。    此次书法篆刻作品展得到我市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的热情参与,不仅有众多小书家、女书家积极响应,更有十几位党龄超过50年的老书家参与其中。    书法篆刻作品展前期筹备3个多月,共征集书法和篆刻作品近800件。经多轮评审,甄选出100件入展。    入展作品紧密贴合主题,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祖国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抒发了参展作者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  记者/王梦露
    06/02
  • 巾帼不让须眉的致富带头人
    “我在隋淑新家干了8年活,每年4月开始10月结束。活不累,轻轻松松就能挣一万多块,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小。”近日,记者来到隋淑新家的甜瓜地,一位名叫李圣杰的村民边把瓜秧上多余的叶子摘掉边乐呵呵地说。“在我们村,隋淑新是大家的致富带头人,无论是技术难题还是销路,只要找到她,她一定会帮忙。”同是甜瓜种植户的孙永君和潘玉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都是乡里乡亲,我只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村民,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评价,蹲在地上干活的隋淑新有些不好意思,随即爽朗地大笑起来。隋淑新今年48岁,家住宽甸步达远镇大牛沟村,是村里第一个种植甜瓜的村民,如今已经26年了。多年来,她凭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闯出了一条致富路。“那个时候为了生活,我和丈夫到宽甸县城做小生意,可总觉得在外漂泊心里不踏实,有了些积蓄后就一门心思想回村里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牛沟人,隋淑新对家乡有着无限的热爱之情。回到村里后,隋淑新和丈夫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始种植甜瓜,获得了不错的效益。第二年,他们决定再接再厉,扩大了种植规模,种了15亩。两个人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精心照顾着每一棵甜瓜苗。辛辛苦苦忙活几个月后,地里的甜瓜成熟了,又大又甜。“第一天,我们把瓜摘了运到周边的乡镇,卖了三千多块钱。万万没想到,从第二天开始连下了好几天大雨,地里的瓜全被淹了、烂了,一下子赔了两万多。”隋淑新坐在地边,看着一大片烂瓜号啕大哭,丈夫则在旁边唉声叹气。村民看到这样的场景,纷纷前来劝说不要再种瓜了,可一向不服输的隋淑新在痛苦了几天之后又重新振作起来,研究失败原因,寻找解决办法。“甜瓜的成熟期正好赶上雨季,如果能把时间错开该有多好。”隋淑新和丈夫苦心研究并多次前往外地学习,最后采用提前育苗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第三年,隋淑新重整旗鼓,继续种植甜瓜,并将甜瓜的成熟期提前了一个月。为了保证甜瓜品质,隋淑新采用了无公害种植,加上价格公道,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每年甜瓜成熟时,她家的甜瓜总是供不应求。种植甜瓜彻底改变了隋淑新家的生活条件,同村的村民看到后就像吃了“定心丸”,备受鼓舞,也开始种植甜瓜,而隋淑新则成了大家的“技术顾问”、“销售帮手”。甜瓜种植对于土地的要求很严格,5年之内不能重茬,还得保证土地不能有农药残留,否则会影响甜瓜的口感。于是,隋淑新把种植甜瓜后的土地采用无公害的方式种上了芋头和地瓜,销路同样好。此外,近两年,大牛沟的云海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隋淑新又借助这一优势发展起了农家乐。多年来,在隋淑新的带领下,大牛沟村有三十多户村民种植了甜瓜、芋头、地瓜等产业,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生活状况,还为其他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共同踏上了致富路。记者曲丹凤
    06/02
  • 孙景坤入选“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名单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景媛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系统)党委(党组)提名的基础上,经过初审、考察和审议研究,产生29名“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其中,我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孙景坤入选“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名单。出生于1924年的孙景坤,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回乡务农,担任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在家庭遭遇困难时,他不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艰苦朴素无所求,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孙景坤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在战争年代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在和平年代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时代的楷模。去年,丹东市委宣传部命名孙景坤同志“丹东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孙景坤同志为榜样,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断汇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为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6/0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六集 费景义:默默无闻保运输的铁道兵
    05/31
  • 红色舞台情景剧《英雄儿女》预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5月26日晚,在悠扬的旋律中,红色舞台情景剧《英雄儿女》在市文化宫预演。全剧共六幕,时长60分钟。由丹东市民族歌舞剧院的60余位演职人员演出。以情景再现和舞蹈艺术结合的方式,还原了志愿军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保障线路畅通的历史场景,利用现代的多媒体视觉传达,营造出绚丽逼真的舞台效果,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力量。“很受触动,特别是看到‘冰雪中的通信兵’、‘坑道里的坚守’等场景时,数度热泪盈眶。感觉舞台剧的形式新颖,让人在充满红色经典的空间里经历了一次思想与精神的洗礼。”观众徐程颇有感触地说。本次预演由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红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为打造高品质舞台剧,出品方邀请专业编导团队,历时两年打磨剧本。今年4月又请来国内知名编导和红色文创团队,精心编排,为创演提供艺术指导。“丹东是英雄的城市,有无数的感人故事可以讲述。因此我们产生编演一部红色舞台剧的想法,带领观众重温历史,感受红色文化,传承英雄精神。”辽宁红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邹先平介绍。该剧的演出丰富了城市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预演结束后,编导团队还将进一步打磨剧目。记者海宁
    05/28
  • 拥军爱国最美家庭
    朱兴亚是丹东毛绢纺织厂退休干部。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她带领“老妈妈拥军队”坚持拥军四十余年,最开始是为军人做鞋垫,一针一线,缝进去的都是老妈妈们对子弟兵的爱。这支拥军队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拥军品牌。如今,朱兴亚虽年近90岁,依然拥军不辍,坚持到部队送爱心、送亲情。2020年,朱兴亚家庭获得丹东市“拥军爱国最美家庭”称号。记者宋永昆摄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