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为烈士寻亲
    今年清明节,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丹东日报社记者刁庆峰来到张建民烈士的墓碑前,小心清扫、擦洗、献花。身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的张建民烈士的侄子张明江,通过视频看到祭奠全过程,并对刁庆峰表示了感谢。2015年,张明江通过为烈士寻亲活动,得知了伯父张建民安葬在丹东,并与家人前来祭拜。2018年,刁庆峰还为张明江的弟弟张明河及其家人来丹为张建民扫墓提供帮助。2011年,刁庆峰从部队转业,自主择业被丹东日报社招录为记者。当年清明节前夕,他在我市几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采访时发现,陵园内安葬的29个省2000多名志愿军烈士中,有60位河南籍烈士没有亲人祭奠过。“英雄们为祖国的和平献出了生命,亲人竟不知他们魂归何处。”刁庆峰决定为烈士寻亲。刁庆峰把60位烈士的姓名、籍贯、原部队番号逐一抄录下来,还为每座墓碑拍了照片。当年清明节前夕,《丹东日报》《大河报》大篇幅报道了60位河南籍烈士60年无亲人祭扫的情况,拉开为烈士寻亲的序幕。随后,《焦作晚报》《洛阳日报》《周口晚报》《平原晚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加入寻亲行列。2014年清明节前,刁庆峰联系吉林、山东等媒体,共同发起“代为烈士扫墓活动”。2016年起,刁庆峰连续多年与丹东“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团”发起“我代异乡志愿军烈士家属扫墓”活动倡议,我市广大志愿者和众多志愿团体主动加入代祭扫活动。“为志愿军烈士寻亲”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相继进行报道,2016年4月4日《解放军报》以《万里携手,只为先烈寻亲人》为题,详尽生动地报道了刁庆峰为志愿军烈士寻找亲人的感人故事。记者包芙蓉
    10/22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二集 王有翰:鏖战马良山
    10/20
  • 传承好家训 创建好家风
    10月18日,市关工委、振安区教育局在五纬路小学举办“传承好家训创建好家风”讲座,中小学生家长80多人参加听课,拉开了开展家风建设系列活动帷幕。针对学校、家长重视孩子文化知识学习,忽视家风教育,缺少家训教育和家风养成等问题,振安区把家风建设作为今年学生主题教育的重点,印发了家风建设活动方案,向老师、家长们印发了活动倡议书,开展家风建设系列活动。当天,讲座的主讲人是“全国五好家庭标兵户”“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娄跃文。讲座中,他结合自己“孝老敬亲利家国”的实践与切身感悟,强调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精神传承,道德传家”,帮助青少年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告诫家长正家风,严律己,要想孩子成为你的骄傲,必须首先成为孩子的榜样,承担起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从点滴做起,言传身教,重在养成,形成良好的家风。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家风建设活动,振安区各学校利用橱窗展、广播、班队会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造家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在全区中小学学生中开展讲述家训、家风传承故事,讲述学生实践家风体会和感悟。在学校开展征集反映家庭生活中和谐、孝道、劝学、劝善、勤俭、励志、修养等方面优良家风家训的作品。董玉池记者包芙蓉
    10/20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一集 戚长玉:拥军爱民的战地担架队
    10/1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集 满健:妙笔画长卷 编剧数《奇袭》
    10/1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九集 才锦荣:智勇双全领航员 国际友爱救儿童
    10/1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八集 朱诚:用生命守护的记忆
    10/16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七集 李维波:从初出校园的学生兵成长为坚强勇敢的高炮手
    10/15
  • 青年大学生重温红色经典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近日,辽东学院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七个一”工程启动,在全校15个学院的3600余名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重温红色经典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学习强国、央视频等网络平台,观看了《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抗美援朝经典影片;在图书馆、教室、宿舍,通过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相结合的方式,阅读了抗美援朝优秀文学作品,撰写观后感和学习体会。大学生们通过活动,努力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红色记忆牢牢根植于心中,在学习、思考与感悟历史中汲取红色营养,坚持知行合一,争做时代新人。
    10/15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六集 王天保:首创世界空战史上螺旋桨式飞机击落喷气式飞机的奇迹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