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最美战疫人】谢谢你,大白!
    他们,身穿防护服卡点执勤、采集核酸白色的防护服、口罩和面罩模糊了面貌、年龄甚至性别……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大白”!“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会继续为群众筑起防疫屏障!”振兴区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广大社区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不分昼夜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守卫辖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实做细做到位。在核酸检测过程中,社区工作者们在维护秩序的同时,还以极大的耐心安抚、劝慰情绪不佳的居民,耐心给予帮助,引导居民遵守防疫规定、听从指挥,保证了核酸检测快速有序进行。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社区工作者带路,在合适时间逐户上门检测。为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每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都拼尽全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连续工作超过100小时。他们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值得点赞和致敬。“我是党员,我要在防疫一线为居民守护健康!”4月24日,毛丰美干部学校(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干部邹本峰主动请缨,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参加战斗,被分派到福春三社区。刚到社区报到,他就发现居民急需生活物资和药品,便主动申请负责保供工作。4月28日,200份蔬菜、50袋大米、30桶豆油和30份药品;4月29日,350份蔬菜、100袋大米、60桶豆油和50份药品;4月30日,463份蔬菜、100袋大米和60份药品……从联系物资到分拣菜品,再到分发物资,邹本峰作为总调度,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将一批批急需物资安全、及时送到封控区居民家中,确保居民吃得饱、吃得好。“谁遇到这种事,都会出手管的!”4月25日,市公安局水务治安分局局长赵辉在支援临江边境派出所开展防疫工作中,见到一名拄着拐杖的男子求助,身边还有一名行动不便、口齿不清的女子,便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原来,该男子彭某系东港市人,4月24日来丹东办事,原计划当天返回东港,却因疫情被困丹东。身边女子高某系他的爱人,身患重症肌无力多年,只随身携带了一天的药量。而一旦停药,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短时间内可能致命。由于市区药店全部关闭,加上交通中断,赵辉立即与指挥部联系,得到许可后,放弃午饭时间,驱车带领二人到安民、前阳交界处,通过车窗交接了药品,之后没有停留,立即将二人拉回临江社区核酸检测点,全程闭环。高某第一时间服用药物,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爸爸,请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和妈妈的期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自力更生、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5年前,在写给“天堂”父亲的信中,13岁的黄弘玮许下的诺言。5年后的今天,当疫情袭击丹东,停课在家的丹东市技师学院学生黄弘玮毫不犹豫地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以实际行动兑现曾经的诺言。整理抗原检测用具,告知居民操作要点……5月1日,在鸭绿江街道绿云花园小区,黄弘玮挨家挨户忙碌着,这已经是他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第7天了。每天4点多起床,为了能够尽早赶到核酸检测现场;白天尽可能地少喝水、少吃东西,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造成的资源损耗;每天坚持上岗,从不喊苦喊累,为了能够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帮助社区高质量完成防控工作……“小家伙特别棒,是个多面手,责任心也强!”绿云社区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现在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激之情,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您这位素不相识的志愿者挺身而出,解了燃眉之急。真诚地谢谢您!”这是振兴区花园街道昆源社区一位老人发给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王忠文的一条短信,感谢他送去的“救命药”。疫情发生后,王忠文主动请缨,下沉到昆源社区,认真做好维护秩序、宣传引导群众等各项工作。4月28日,社区一名身患重病的老人迫切需要去市中医院开药,而老人居住的小区是封控区,无法出门。了解到这一情况,王忠文拿着药方,驱车赶往市中医院,听说有些特殊的药材不散卖,需要整包拿,王忠文又找到相关领导,解决了这个问题。“疫情当前,守住水上交通安全防线,是我的使命和责任!”丹东东港海事处副处长李欣一直坚守在海事监管一线。李欣家里有老人和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爱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也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困难,李欣第一时间到岗,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工作,主动承担了每日的现场执法、数据报送、工作协调和后方保障等大部分工作任务。疫情发生以来,丹东东港海事处安全保障船舶进出港120艘次,安全运输货物79.18万吨,保障重要民生物资运输34.84万吨。“使命担当,‘疫’路逆行!”凤城市四门子镇有这样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她在居住地和派驻地之间“疫”路逆行,她的名字叫陆雪松。陆雪松家住沈阳市浑南区,3月下旬回家探亲时正好赶上沈阳疫情,所居住的小区被封闭。她没有闲着,就地转为志愿者。沈阳解封后,陆雪松得知丹东有疫情,匆匆返回派驻地凤城市四门子镇,再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不在乎此次来丹东后多久才能回家,也来不及顾及家人的感受,只有想起儿子的不解和埋怨时,心里才感到一阵阵酸楚。因为她知道,还不到5岁大的孩子时刻渴望母亲的贴身照顾和关爱。“居民们安全健康,我们再累也值得!”5月1日早,振安区九连城镇的“大白”们已经在逐户抗原检测的路上,一走就是一天。面对老年人、卧床人、孤寡人,“大白”们亲自帮忙操作,确保检测准确、无误。每进一户前,他们都做好消杀,用真情、热情、细心为当地百姓服务。19点57分,九连城镇窑沟村的“大白”们,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回到办公室时已是筋疲力竭,“大白”们还是不能休息,他们需要把当天的检测信息录入。所有工作完成后,大家或躺在条椅上,或靠着办公椅,尽管十分不舒服,但睡得依然香甜。编辑:邹润
    05/05
  • 【最美战疫人】心疼!你们多保重!
    疫情发生后,全市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累倒在岗位上“这事……应该让考试中心来解答。”5月1日下午,躺在市第一医院神经科病床上的市公安交警静态车辆管理办公室主任吴鹏,在神智不清中说出了这句话。吴鹏的妻子朱天娇含泪说,丈夫病成这样,还念念不忘工作。吴鹏是个运动“达人”,平均每天徒步5公里,还经常玩健身器械,没想到会累倒在岗位上。“昨晚他在工作岗位上干到凌晨两点多,今早起来神智恍惚,呕吐不止,被紧急送到医院,医生诊治可能是因劳累过度导致右脑下溢血。”朱天娇说。去年,吴鹏被抽调到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任研判组主任,带领8名同事负责全市涉疫数据信息研判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数据基础保障。疫情发生后,吴鹏带领专班研判组昼夜奋战,与时间和病毒赛跑,对重点地区来丹以及丹东地区阳性病例、密接人员等数据进行研判和整理。他和8名同事吃住在单位,每天分析研判数据数万条,熬夜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昨天,同事发现吴鹏脸色不好,劝他休息一下,他说:“这些数据处理不完,也睡不着觉呀!”一辅警被送往急救中心4月30日凌晨2时许,东港市公安局治安大队辅警鲁佳峰因工作熬夜过度劳累而病倒,被送往东港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疫情发生后,负责疫情防控数据整理汇总的鲁佳峰,每天从清晨工作到深夜,困了沙发上躺一会儿。住院的前两天,鲁佳峰因工作劳累发生过2次眩晕,他并没有当回事,直到深夜把工作干完,才到备勤室休息。28岁的鲁佳峰,2019年选聘为辅警,负责各类涉疫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数据基础保障。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鲁佳峰如同“马达”一样,有时一项工作还没落实完毕,就接到了另一项工作,一干就是一宿。黑眼圈、大眼袋、红血丝,鲁佳峰和同事们常常相视一笑。5月19日,这天是鲁佳峰和未婚妻即将举行婚礼的日子。婚前的琐事需要他来张罗,但当下的工作,鲁佳峰实在无法抽身。于是,他和未婚妻商量,将婚期改到了下半年。骨折不下“疫”线近日,辽宁锦绣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保安部经理王海涛在工作中左臂骨折,打着石膏绷带的他,坚持在岗位上,指挥小区环境消杀、物资配送、门卫执勤分工等工作,保持着一名退役老兵的顽强作风。4月26日13时30分,小区封控后,医疗垃圾及居民生活垃圾无法及时清理。王海涛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带领两名保安员到四道沟附近装运垃圾桶,从车上跳下过程中,防护服被车厢板钩住,身体摔落。他下意识用左手撑地,造成左臂桡骨骨折。王海涛忍着剧痛完成垃圾桶运送后,才到医院就医。编辑:邹润
    05/05
  • 【最美战疫人】闻令而动!分秒必争防控疫情!
    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消除疫情传播风险隐患,连日来,我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丹东社保在行动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对全市人社系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线上业务办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主动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市人社系统下沉党员干部职工与社区干部、医护工作者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投身卡口值守、核酸检测、巡控劝阻等工作,连续奋战,夙兴夜寐,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市社保中心对当月各类养老保险发放情况进行精准测算,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统筹财政、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及时报送各项养老保险待遇的拨款申请单等相关材料,省中心统一调拨资金为疫情防控期间养老保险发放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截至4月24日,全市企业退休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待遇均发放到位。全市涉及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的相关工作人员将统一安排、出具通行证明,随时保证能到单位落实养老金发放事项,确保全市5月份养老金按照省中心统一发放时限足额发放到位。共守“抗疫之堤”市水务局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和基层单位党员干部职工组成抗疫先锋队,分别奔赴振兴区六合社区、六道西社区、新村社区、红房二社区、表厂社区、桃铁一社区、花园社区,协助做好防疫工作。市水务局负责的7个社区大部分为封控区,由于工作繁杂,他们只能抽出时间吃上一口饭,有时一天连一口水也喝不上。饿了就啃面包充饥,晚上打地铺合一会儿眼。即便困难重重,水务人没有抱怨,咬牙坚持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市水务局共计下沉社区党员干部29名,报名参与就近社区志愿服务44人,主动就地转为志愿者10人,累计协助完成核酸检测3万余人次,为孤寡老人送药品及生活物资3000余份。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连日来,东港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听从指挥、连续作战,全面参与疫情防控,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东港市直机关工委第一时间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机关党组织积极响应,迅速集结17支党员先锋队,于24日晚到前阳镇及东港市区3个街道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在采集点负责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有的协助社区党组织做好防疫知识、防疫形势和相关规定宣传;有的到沿街门市、商铺等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巡逻;有的在交通卡点值守……截至4月29日,东港市直机关党员干部1248人下沉基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其他党员干部自发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委会)开展志愿服务,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凝心聚力共战疫情。编辑:邹润
    05/05
  • 【最美战疫人】志愿者,“小布”被你们感动!
    全天值守、入户摸排、接送居民、为核酸检测做引导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在“英雄的城市”丹东,眼下,一个个“大白”遍布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动人的故事!心疼!“小胖”晕倒了4月30日中午,福春三社区的一名志愿者突然晕倒,其他志愿者赶紧将他扶到社区办公室躺平,并撕开他的防护服,帮他扇风、散热。这名志愿者叫张云龙,今年17岁,是和谐家园小区的居民。4月24日,他主动来到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连续多天通宵,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帮助统计、搬运物资,和他一起工作的志愿者都亲切地叫他“小胖”。“‘小胖’人特别好,能干活,他早上就晕倒一次了,起来后继续工作,中午这又晕倒了,他太累了!”社区药品配送组负责人邹本峰说,药品的配送安排已经排到十天后了,为了能尽快把居民需要的药品配送到位,张云龙和组里的另一名志愿者郑子涵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每天都要忙到下午3点左右才能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即便这样,偶尔还会遭到居民的埋怨,有一次张云龙还偷偷掉了眼泪。“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封控区居民提供物资,也希望大家多理解志愿者!”邹本峰说。“作为妻子,不能给他丢脸!”4月26日,振兴区帽盔山街道一封控区1单元门前,振兴公安分局信访科辅警冷昕睿从早8点到晚8点一直在这里值守,确保居民不进不出。2020年6月19日,民警吕赫光、韩煦在救援某居民楼燃气中毒群众时,突遇燃气燃爆,吕赫光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韩煦身受重伤,这两年一直在家康复治疗。冷昕睿就是韩煦的妻子。“韩煦是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最美警察,组织给韩煦这么高的荣誉和暖心的照顾,这个时候我作为妻子不能给他丢脸。”4月24日,冷昕睿把丈夫和孩子交给母亲照顾,支援帽盔山派出所,负责封控区的治安管理。在工作之余,冷昕睿和韩煦视频聊天,互相鼓励。“你不用担心家里,坚守岗位,不能辜负组织对咱们的关心照顾!”韩煦说。休息一下再上岗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市林草局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积极进驻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认领防疫任务。截至4月28日,105名在职党员中,有43人下沉社区,承担道口设卡封控、小区出入口值守、人员排查跟踪、上门采集核酸、环境消毒消杀等工作。道口封控责任重大,尤其是市林草局负责的3处道口为主要通道,防疫物资、保供物资、方舱建设物资等车辆排查量很大。市林草局每个道口安排3名党员干部,不间断排查。没有休息场所,加之气温低、雨雾不断,大家都想办法克服,没有厕所就减少吃饭、喝水量,一班岗一站就是12个小时。很多人都虚脱了,但都没有怨言,简单休息后又投入下一班岗。眼下防疫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市林草局各党支部前移到战疫第一线,党员干部将防疫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用实际行动书写林草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编辑:邹润
    05/05
  • 【最美战疫人】统战力量“疫”线担当
    疫情发生后,在丹侨企克服困难,积极捐赠防疫物资用于基层社区防控工作。协调宗教界筹措调集防疫物资,首批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已捐赠到元宝区委统战部和新华社区、丹建社区、桥头社区,第二批价值14万余元的物资也已调集到位。在市工商联的协调下,浙江省辽宁商会会长号召在浙辽籍企业家为丹东捐赠了价值148万元的防疫物资及2万元现金。市新联会会员企业积极加入所在地区志愿服务团队,坚守在核酸检测、社区排查、卡点值守等重点岗位,化身“大白”构筑战“疫”防线。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中的文艺工作者、自由职业人员中的书画家把笔触对准疫情防控一线,居家创作、线上交流,营造了积极抗疫的良好氛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制作的《加油丹东,加油宽甸》等抗疫短视频播放量达200多万次,持续释放统战“正能量”。编辑:邹润
    05/05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四集 韩瑞芳:在陈赓身边当警卫员
    05/05
  • 【最美战疫人】哪里需要 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
    疫情发生后,丹东市纪委监委闻令即动,迅速抽调27名党员干部下沉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业社区、六道西社区、鸿利社区,协助核酸检测和社区服务工作。在核酸检测现场,丹东市纪委监委党员志愿者做好自身防护,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主动为居民讲解核酸检测注意事项,帮助居民完成核酸检测预约和信息登记,帮助年龄较大的居民联系检测人员入户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同时,丹东市纪委监委党员志愿者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做好封控区管控和出户人员劝导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丹东市纪委监委党员志愿者舍小家、保大家,任劳任怨、担当作为。“群众的需要在哪里,纪检监察党员干部就在哪里!”丹东市纪委监委党员志愿者如是说。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凤城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即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凤城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市直34个部门340名党员迅速下沉到3个街道21个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凤城市还从23家单位抽调30名青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青年党员突击队”,到重点区域协助返乡人员排查、登记外来人员信息等工作。一些乡镇在重点区域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党员24小时轮流值守。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和组织下,许多青年志愿者也加入值守队伍,支援抗疫。目前,凤城市已有两万余名党员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4月24日,毛丰美干部学校(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迅速部署,选派骨干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4月26日,志愿服务队进驻振兴区纤维街道福春三社区,主要负责封控区的物资分配。他们制定了物资统计、运送、消杀、分发和人员消毒等工作流程,在每栋楼选出一名楼长与供应商交接。针对一些老人不会用手机团购物资的情况,队员们与老人子女联系,了解老人的需求,帮助购买。4月25日,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履行“若有战、召必回”的使命担当,发扬奉献精神,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我没困难,志愿到基层支援!”“我家里没负担,我下社区!”退役军人纷纷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他们来到社区,协助进行核酸检测、出入点管理服务等工作,有的衣服鞋袜被雨水浸湿,有的彻夜不眠、连续奋战,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为丹东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贡献了退役军人的力量。编辑:邹润
    05/05
  • 【最美战疫人】共筑战“疫”红色防线
    共筑战“疫”红色防线——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防疫一线纪实4月24日,疫情突袭丹东,我们的城市仿佛按下“静止键”,而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忙碌起来,隔离点、路口、社区网格……防疫一线随处可见党员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不眠之夜的“逆行者”“谁说女子不如男,誓做抗疫战场上的‘花木兰’。”24日晚,市委宣传部党员干部倪珺接到了新婚丈夫宋贵南决定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息后,连夜递交请战书,随后与丈夫双双赶到中富社区核酸检测点,组成了雨夜中的抗疫“夫妻岗”。疫情发生后,我市各级党组织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立即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冲在防疫一线。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1000余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479人连夜上岗,分成5个批次充实到社区网格、交通要道、封控小区等重点区域,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长城”。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党员干部于24日晚10点赶到广济街道县前一社区、二社区和八道社区御景苑小区,协助完成居民核酸检测任务后,又主动参与社区封闭管理工作,不眠不休,直至25日下午5点。有的同志一夜没合眼,有的一天没顾上吃顿饭,但是他们不叫苦不叫累:“我们要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不讲条件、只管奉献!”市医保局的党员干部从24日晚11点一直工作到25日凌晨4点多,结束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后,又立即投入值班值守,坚守阵地,一夜无眠。随着防疫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勠力同心,携手战“疫”。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各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纷纷发出倡议书,号召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各条战线的党员群众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市妇联、市老干部局号召女同胞和离退休干部贡献力量,广泛宣传防疫政策,就地转为志愿者;市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深入普及防控知识,运用专业技术投身防疫一线;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等部门(单位)相继发起“总动员”,尽最大限度调动党员干部源源不断投入防疫一线。每一个抗击疫情的阵地上,每一个服务保障社会运转的岗位上,都有各行各业党员干部坚实的背影和坚毅的神情……抗击疫情的“冲锋队”“小区居民请下楼做核酸,间隔两米以上……”元宝区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专兼职网格员2504人下沉全区1035个网格,按照每个网格员负责户数不超过40户的标准划分责任区,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带领网格员有序组织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成为防疫一线的“主心骨”。各基层党组织把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和专兼职网格员统一编成防疫小组,在核酸检测、出入口值守、运送物资等工作中冲锋在前,织密了防疫网格。振兴区第一时间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火速进入“战时”状态,全体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到村、社区竖起一面面党旗、当起“守门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市交通局迅速加密卫生检疫站点,在原有37处交通卫生检疫站点的基础上新增设19处站点,抽调党员干部全天候值班值守,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市人社局集结党员突击队,6名县处级领导和37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组建12个临时党支部,主动参与入户排查、物资运送、信息登记等工作。市科技局迅速成立了党员应急队和3个突击组,到对接的振安区同兴镇等地,协助开展防疫工作,构筑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派出首批党员干部进驻社区后,又组建党员预备队,提前做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准备。市统计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农业产业集团的党员干部,认真排查所派驻社区的周边情况,详细询问记录出入人员、车辆信息,积极协调解决问题,获得社区居民好评。市自然资源局3名党员干部针对所对接社区住户分散的问题,带领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居民配合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披挂上阵,班子成员值守卡点,不喊“给我上”的口号,只用“跟我上”的实际行动感召党员干部们冲锋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在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攻坚战中,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每一名冲锋一线的党员干部就是一面凝聚人心的鲜红旗帜。整合力量的“枢纽站”“疫情再紧张,也不能让老人饿肚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永昌社区的干部张弘,在巡逻排查中发现独居老人吕大爷家中没有食物储备,主动买了10公斤大米和一兜鸡蛋送上门去。晚上工作结束后,张弘想到吕大爷行动不便,可能没办法自己做饭,顾不上吃饭就又爬上9楼,以社区的名义送去了热腾腾的盒饭。“病毒无情,人有情。”全市多处场所关闭,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不便。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纷纷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协调物资,源源不断供给防疫一线。振安区抽调40名党员组成4个检查组,实时监控市场、药房、餐饮等重点经营场所价格波动情况,收集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违法线索上报执法部门;向辖区内各商超、农贸市场、以及相关经营者发布《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并组织签订《价格承诺书》,切实守好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药匣子”。市委组织部下拨市管党费200万元、市总工会下拨专项资金200万元,全力支持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疫情防控工作。市发改委分两批为派驻干部配备防护服3934套、面罩1967个、口罩16768个、手套2884副。市工信局积极协调10000套防护服,全力保证派驻干部防疫物资供给。市公安局下沉警力到重点区域,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出动交警、巡特警到各交通要道,引导市民合理规划路线返回家中。市编办主任王敬德顾不上吃饭,带着家人为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做饭、送餐。市委组织部紧急从派驻社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抽调102人组成“送菜队”,为振兴区封控区内的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全市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力量开辟了保障物资供给的“后勤战线”,为群众送去温暖。这波疫情的“倒春寒”让人猝不及防。然而,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志愿者、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们忘我付出,用担当、无畏、奉献和牺牲,共担风雨、守望相助,汇聚成战“疫”必胜的磅薄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彰显新时代丹东永不褪色的英雄精神、英雄气概,用战胜疫情的新胜利再次叫响——丹东,“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04/29
  • 【最美战疫人】弘扬“义东”精神,守护万家灯火
    连日来,国网辽宁电力丹东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义东”共产党员突击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心守护万家灯火、保障江城电力平稳运行,全力夺取“战疫情保供电”双胜利。疫情发生后,丹东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4月25日凌晨2点30分,接到为辽宁省核酸检测机动队7台核酸检测车接电的需求后,立即组织“义东”共产党员突击队22人,连夜敷设低压电缆150米、安装电缆分接箱2台。随后又两次接到市卫健委新增移动方舱试验室的紧急通知,突击队员披星戴月,短时间内完成接电任务,及时有效满足全市疫情防控用电需求。在保障全市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丹东供电公司按需优化抢修队伍力量、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用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充分依托“网上国网”手机APP和营业窗口,全面推行“线上+线下”无接触办电服务。组建一线应急服务梯队,采取微信、短信、视频指导等方式,满足居民、客户用电需求,全力保障民生用电。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医疗防疫机构,为核酸检测点、医院、防疫用品生产企业等开辟接电绿色通道。截至4月26日,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车、小区临时核酸检测点的接电任务22项,为疫情防控重要用户建立“一户一策”保电方案,完成安全隐患排查39次,完成安全隐患治理4处,满足不间断供电需求。目前,丹东供电公司已组织136台保电车辆(9台应急发电车)、17支“义东”共产党员突击队坚守岗位。编辑:邹润
    04/29
  • 辽宁东港市龙王庙镇:农家“小”书屋涵养乡村“大”文化
    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镇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创新推出“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系列活动,致力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加油站”,培育文明新风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百姓“点单”,确保“供需更平衡”。龙王庙镇共建成农家书屋9个,实现数字书屋8个村全覆盖,秉持“需要什么、补充什么”的百姓“点单”模式,制定个性化书单,按照政经、科技、文化、医卫生活、少儿等类别进行标识划分,精准配置书籍,满足不同群众阅读需求。精确“算法”,打好“农家书屋牌”。按照“整合资源、流程再造”工作思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在服务质效上做“加法”,对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在工作流程上做“减法”,解决群众阅读所需所盼;在发挥作用上做“乘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在破除陋习上做“除法”,涵养文明乡风。丰富“载体”,实现“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结合全民阅读、主题宣传教育等实践活动,适时开展知识讲座、培训、读书班等活动。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阅读红色经典,学习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开展专题研讨,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感悟党恩、提振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龙王庙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小平台大作用,通过“读书+分享”“讲座+讨论”“授课+实践”等形式,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活”起来,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加油站”。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