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集 钟承敏:胜利肩膀扛 老乡情谊长
    04/19
  • 传承红色家训 倾情奉献社会
    “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家创办了1648期《家庭周报》,它记录了每位家庭成员的进步以及获得的500多项奖励,传承了红色家训,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顾伟说,去年11月20日,他代表辽宁省全国文明家庭到北京出席全国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本月16日,他出席了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全国文明家庭讲话,将励志、文明、向上的家庭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顾伟一直传承着“诗书传家,忠义报国”的家训,带领全家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通过读书、办报打造文明家庭的事迹,先后被省市及国家级媒体报道,在本地和全国都产生良好反响。多年来,顾伟家庭收获了全国家庭荣誉评选“大满贯”,即:“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文明家庭”。30多年前,顾伟和妻儿住在一处6.6平方米的简陋动迁房里。出身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为了解决孩子的启蒙教育问题,他鼓励6岁的儿子创办《家庭周报》,8年后,由于儿子要“备战”中考,《家庭周报》“停刊”了。期间所办的400期报纸,锻炼出儿子的顽强毅力和良好品质。“就在办到269期时,儿子的右手腕不慎摔断,他主动要求用左手又办了5期报纸。”顾伟说,创办《家庭周报》确实是帮孩子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2017年春天,顾伟和妻儿抬着近70斤重的1500多期《家庭周报》走上央视《我有传家宝》栏目,震撼了全国观众。儿子在红色家风熏陶下,从小学到研究生学业期间,获得90多项奖励。“你看,这是我和4岁小孙子办的《家庭周报》,《家庭周报》有人接班了。”顾伟拿着第1648期报纸开心地说,这是爷孙俩合办的第9期报纸,开启了顾家家庭文化的传承之旅。“30多年来有1500多位家长、学生、居民、机关干部来参观过我家书房的万卷藏书。”顾伟说,万卷藏书是家文化建设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打造家文化,多年来,他和妻子省吃俭用,大部分的积蓄都用来买书。如今家中三面墙又加装了20个新书架,12000册藏书让顾家成为我市唯一蝉联三届“十大藏书家庭”的家庭。2018年,80平方米的“顾伟文化书屋”开放了,吸引了更多市民前来学习红色家文化建设经验。帮助更多人提升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顾伟全家响应号召,创作抗疫文章、诗歌、漫画、歌曲、书法等作品20多篇,帮助更多人摆脱焦虑、学会科学防护,当选全市“抗疫最美家庭”。多年来,顾伟创作出版了8部论文集、散文集、诗词集、歌曲集等,发表600万字作品。退休后,他应聘担任站前办事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作为辽海·鸭绿江论坛讲师,省妇联、社科联家风巡讲团讲师,中国好家风全国巡讲团讲师,顾伟在2017年下半年走遍全国6省10市巡讲。他还深入省内外大中小学、机关、部队、企业、社区,讲演400多场,义卖书画作品,捐献给贫困、残疾学生5万多元。此外,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顾伟近几年来自费出版散文集、诗词集、歌曲集等多部专著,无偿向关工委、大中小学、社区、机关捐赠作品4000多本。他创作的世界之最篆书藏头诗,在2015年外交部、文化部举办的东北亚五国书画大赛中荣获最高奖。记者王俊
    04/19
  • 扎根丹东沃土 闯出一片天地
    4月13日4点半,天刚蒙蒙亮,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位于九连城镇窑沟村三组的“丹东市心礼种植专业联合社”里此时已车来车往,公司负责人荆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联合社的村民们驾驶电动三轮车,车上装着土豆、白菜、水果萝卜等当季蔬菜。联合社工作人员边称重,边给村民付款。“土豆卸到这里,共100公斤,马上给您算钱。”荆里一边帮着农民卸车,一边看称。1981年出生的荆里是抚顺人,大学毕业后与姐姐一直在北京打拼,手里有了些积蓄。2017年,姐姐嫁到丹东,荆里辞去了北京的工作,也来到丹东创业。姐弟俩投资了近140万元,改造了九连城窑沟村3组一个废弃的木器厂,种植了各类果树,打造出“小桥流水”的美丽景观,并整合了周边40余户农户成立联合社,开张了集采摘、食宿、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荆里说,自己是城市长大的,在农村创业这几年,看到了农民的不易。“窑沟村的水果和蔬菜都挺好,我就想帮着卖出去,让农民多挣点。”荆里说,为了这个目标,2018年,他又吸纳了种植蔬菜的农户为联合社社员,踏进了为企事业单位食堂提供蔬菜的全新领域。开拓新领域对于荆里来说挺难。“最难的就是招工。”荆里说,每天下午他需要根据食堂需求给农户下订单,然后再去农贸市场询价。第二天早晨农户将菜送到联合社,荆里需要检查蔬菜质量,然后再统一配送。那时候,他招了几名家住市内的员工,结果都是干了几天就辞职了。“那几个月给我累坏了,天天连轴转。”荆里说,为了保证供应,那几个月他每天三点多起床,收菜、检测、送货、询价,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转折出现在2020年春节。荆里说,年初一,受疫情影响,许多单位都有工作人员防疫值班,食堂需要蔬菜。而那阵子市场是关闭的,所以不少人找到了荆里。为了保障各单位防疫值班人员能够吃上新鲜蔬菜,他大年初一中午就到了联合社农户家,亲自收菜、运输、送货。不少村民也纷纷帮忙,愿意按小时工计费,帮助荆里完成供应任务。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荆里在送菜的新领域干得风生水起。“过去我家的土豆白菜都是早晨拉到早市卖,价格不行。”家住窑沟村9组的村民刘桂兰说,自从加入联合社就不用起大早了,只要蔬菜不打药,健康、绿色、质量好,荆里就以高于市场批发价收购。3组村民王日良除了给联合社供菜,还在联合社做小时工,一天收入一百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家里的生活。经过2年多的发展,现在荆里共服务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幼儿园在内的8家单位食堂,联合社成员也从4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155户。不少村民在农闲时还到联合社帮忙,赚些外快。2020年,荆里个人掏腰包4万余元,连续两个多月为振安区多家养老院以及援鄂医疗队家属免费提供菜、蛋、奶等。“我彻底扎根丹东了。”荆里说,他已经在丹东买房、娶妻生子,把父母也接来了。这几年,给荆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就是几年前,一位上海游客到合作社住了几天,说在窑沟村看到那么多的星星。荆里说,丹东人杰地灵,自然条件好,窑沟村山好水好,民风淳朴。“过一阵子我还是想和姐姐将农家乐开起来,再将餐饮配送的质量和服务继续提高。”对于未来,荆里有非常多的打算,他希望能在丹东这片沃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记者姜慕馨
    04/16
  • 传播红色文化 青年冲锋在前
    鸭绿江畔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宣讲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受到青年群体的欢迎,他们就是“丹东青年讲师团”。“丹东青年讲师团”成立于2015年,是辽宁省首支青年红色宣讲队伍。成立6年来,在团市委的指导下,深入丹东多个校园、企业、机关、乡镇以及北京、沈阳、铁岭、抚顺等地开展红色宣讲百余场。疫情期间,开展网上主题宣讲和网络直播10余场,受到广大青年朋友的欢迎。“赤子之心未改,青年冲锋在前。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宣讲,着力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植入青年血脉。”丹东青年讲师团负责人介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讲师团面向广大青年朋友,以真人、真事、真情,重点宣讲和解读红色文化。这是一个充满红色基因和力量的团队。目前,全市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专家学者、青年岗位能手被吸纳为丹东青年讲师团成员。同时,团市委推荐团中央讲师团讲师1人,辽宁省青年讲师团讲师4人,积极提升青年讲师团成员层次和影响力。青年讲师团致力于面向全市各战线青年开展线上线下红色宣讲活动,重点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红色故事进社区”“红色理论进校园”等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组建专业宣讲队伍、丰富活动载体、用好宣传阵地,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群众血脉。宣讲以“青年帮助青年”、“青年宣传理论”、“理论武装青年”的理念为出发点,通过宣讲与互动激励青年奋发图强,鼓励青年创业有为,在全市团员青年中产生了积极和广泛影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受辽东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邀请,“丹东青年讲师团”开展网络宣讲进高校活动,与广大在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进行红色理论知识、理想信念教育,助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丹东青年讲师团还将开展“百名基层青年讲师”乡村行活动,聘请党校、高校、媒体、企业界专家学者和青年典型及各领域青年精英,组成多支“红色宣讲小分队”,分赴全地区各镇村和社区分会场,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抗美援朝精神等内容,以集中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积极拓展红色宣讲传播载体,向基层青年党员团员零距离解读党的各项理论政策,激活红色文化的末梢神经,增强广大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见习记者许秋怡
    04/14
  • 用好用足抗美援朝红色资源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3月23日上午,在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旋律,在多媒体教室里响起,《英雄赞歌——致敬最可爱的人》情境演绎式党课拉开序幕。杨根思用年仅28岁的生命捍卫了小高岭阵地,孙占元再也无法实现穿上皮鞋在天安门前照张相的愿望,年轻的黄继光舍生取义却没有给母亲留下一张照片……课堂上,视频、舞蹈、歌唱、朗诵等多种表现形式,把来这里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学员,瞬间带入历史。“听着,看着,我的眼泪是真的止不住了!”东港市孤山镇谷家屯村村支书邵晓棠说,如此生动的党课,她是第一次体验到。当这堂情境演绎式党课接近尾声时,全体学员情不自禁起立,手执国旗,同台上的教职人员一起唱了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其实,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当天刚刚揭牌成立。此举是丹东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这堂情境演绎式党课,也是丹东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党史教育的一次全新尝试。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丹东充分利用丰富深厚的抗美援朝红色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教材,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同时承接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域外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努力打造富有丹东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用好用足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3月17日,我市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制定了《在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重点对用好抗美援朝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教材。除成立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外,我市还制定了《关于用好丹东抗美援朝红色资源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学习抗美援朝精神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专题培训、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务实效。作为中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坐落在丹东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2020年9月19日对外开放。新馆面积由原来的5400平方米增加到23845平方米,展品从700余件增加到1600余件。抗美援朝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助力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抗美援朝纪念馆紧扣党的百年奋斗史、抗美援朝战争史列出一批重点选题,全力推进《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考证抗美援朝遗址遗迹,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等重点课题研究,集中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党性教育课程。鸭绿江断桥景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鸭绿江断桥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景区正进一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以全面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让前来学习的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和信仰的力量,他们对讲解词进行了重新编辑和整理,力求让听众愿意听、听得懂,增强穿透力和感染力。建好用好红色阵地拓展教育形式近期,我市全面摸排、整理形成了《丹东市抗美援朝战争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名录》,统一制作标志铭牌,制定管理办法,全力做好保护利用工作。同时整合抗美援朝红色资源,打造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志愿军公园“一馆两桥一园”实地教学线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毛丰美干部学校、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等,纷纷围绕抗美援朝精神精心设计课程,统一教学路线、统一培训课程、统一后勤保障,在组织好全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同时,为承接域外党员干部来丹接受学习教育做好准备工作。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采取播放历史影像资料和革命歌曲、壮大志愿讲解员队伍、拓宽线上宣传渠道等方式,不断丰富宣传教育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温红色记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对于上文提到的情境演绎式党课《英雄赞歌——致敬最可爱的人》,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培训学院教研部部长潘媛媛表示,这是学院的一次突破和创新。这堂党课的研发前后历时几个月,排练了很多次,所有的文案都是逐字逐句打磨的,今年3月23日是第一次和学员“见面”。“作为一个党性培训和党史学习教育机构,课程研发是根本,必须有精品课程。”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有充足的师资库、课程库,正是靠这些,才吸引了诸多省内外的学员前来参加培训。据了解,目前学院已经接到超过4000人的培训预约,班次差不多要排到6月份。抗美援朝纪念馆近期也专门开展了党史教学研究。3月19日,“纪念馆里的党史”第一课正式开讲。这堂课程以《学党史解战史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为题,用全新的教育形式,全面回顾了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历史。聆听课程的人员纷纷表示,这堂课提升了自身的党史知识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讲好讲活红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讲好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把百年党史学习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好,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我市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重点围绕抗美援朝红色资源和全国“时代楷模”孙景坤等英模人物,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实践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对此,3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对丹东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行了报道。此外,丹东还组织全市党员干部瞻仰革命遗址遗迹、聆听英模人物讲红色故事、观看情景互动式党课,利用“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江城远教”等网络学习平台上好抗美援朝精神微党课。开发推出一批抗美援朝红色文创产品,打造宣传教育新载体。把学习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思政课重要内容,纳入全市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英雄城市少年学英雄抗美援朝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向青少年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在英雄城市代代传承。毛丰美干部培训学校成立于2016年4月。近段时间,学校开始新的课程研发。教研团队一边寻找对抗美援朝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教师,一边考察丹东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遗址、遗迹等。从河口断桥遗址到毛岸英学校,从河口抗美援朝陈列馆到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从河口火车站旧址到74公里隧道……利用这些现场教学基地,学校研发了一系列现场教学课程。“我们不想让学员只坐在教室里听讲解,要让学员在现场沉浸式学习。这种体验式课程,更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更容易让人受到深入灵魂的教育。”毛丰美干部培训学校校长陈海峰透露,学校研发了一堂体验式课程,名为《志愿军的一天》,就是把学员带到河口,让学员体验志愿军当年的生活,当学员有了切身体会,自然就更能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实质。记者宋琳景媛媛
    04/14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九集 范鸿志:智勇双全的工兵参谋
    04/13
  • 丹东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益文化惠民演出
    4月8日,由市文旅广电局主办的“丹东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益文化惠民演出”走进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市民族歌舞剧院的演职人员精心编排了13个节目,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激情。记者宋永昆摄
    04/13
  • 活跃在创城一线的老党员
    4月7日,振兴区红房三社区福景党支部书记连永华拿着小喇叭在各小区巡回宣讲创建文明城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创城工作。连永华总是千方百计想出新点子宣传创城,她向外孙女学习制作手抄报放在社区宣传栏中,提高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只要有时间,连永华就会带领党员志愿者到临街餐饮、商业网点发放创城倡议书,让更多的人支持创城工作。虽已年过六旬,每次清理环境卫生、栽苗护绿、文明摆放自行车等创城活动,连永华都会积极参加,她常说,“别看我六十多岁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还要为创城多做点事儿。”这就是连永华忙忙碌碌的一天。在全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活动中,有无数个像连永华这样的老党员活跃在创城一线,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文明之花开遍江城。记者宋永昆
    04/09
  • 弘扬英模精神 助力教育整顿
    2人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人两次荣立一等功;2017年,市看守所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看守所”荣誉称号,时任所长王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连日来,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英模资源优势,助力和促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以学为先,坚定信念。支队党委在全地区监管系统下发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定,将中央、省、市媒体刊发的该支队报道文章发到网络及微信群内,在支队网页专设典型库专栏;在办公走廊、生活区等处,设立“学习先进典型”专栏,将王晶同志在人民大会堂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照片挂在看守所大厅墙上显眼位置,让路过这里的民警感受榜样的力量。支队还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撰写学习先进典型心得体会,层层交决心书、挑战书,引导广大干警学先进、赶先进,弘扬“英模精神”。典型为镜,看齐先进。支队努力实现弘扬英模精神与问题导向有机统一,对标典型,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自我审视、换位思考,并展开“三问”和“三查”,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激励广大政法干警见贤思齐、担当作为。榜样引领,见诸行动。支队227名民警、辅警,秉承英模担当作为的好传统好作风,顶着巨大压力,主动承担两类人员羁押风险。面对手持针头威胁、手挠牙咬的涉艾人员,民警毫不畏惧,敢于出手果断制服。面对自伤自残企图逃避打击的涉艾人员,强制送医处置后坚决依法羁押。同时,支队从人性关爱入手,创新“人文关怀+教育矫正+法律援助+生活医疗保障”管理模式,保障两类人员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支队还着眼优化营商环境和为民服务,出台了监管战线便民服务20条措施,践行人性化执法,与在押的企业负责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开辟代理行使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律师会见、远程指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件带到监内阅签“三个绿色通道”,先后10余次组织企业股东与在押的企业法人代表见面,先后帮助20余家企业重整旗鼓,收到感谢信10余封、锦旗4面。围绕监所离市区较远,周围没有酒店和旅店的情况,在大门外接待大厅专设留宿室,解决外地律师、群众会见接见在押人员住宿难等问题,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记者刁庆峰
    04/0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八集 赵振英 王耀珍:盛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姊妹花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