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辽宁:向“冰雪强省”挺进
    在2021-2022辽宁省百万市民上冰雪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出现了一张久违的面孔——温哥华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铜牌得主郭心心,如今,她已是沈阳体育学院的一名基层教练。回顾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郭心心直言,那时候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在国内开展的时间不长,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随着训练手段越发先进、丰富,有了各种辅助系统的帮助,运动员的训练效率、训练质量大大提高。“现在的训练很科学,风洞、传感器等高科技辅助手段大显身手,提升了训练效率和安全性,冰雪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郭心心兴奋地表示。郭心心的切身感受,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辽宁冰雪运动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辽宁以“冰雪辽宁”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冰雪运动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冰雪系列赛事活动,全面推进群众性冬季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以实际行动助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辽宁省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说:“目前,我省每年组织的省本级大型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超过200余场次,直接参与者达数十万人次,覆盖百万人群、影响千万群体。”在场馆建设上,辽宁也逐渐走上“快车道”。据统计,辽宁省目前拥有室内外滑冰场60余处,每年参与滑冰者达到近40万人次。此外,辽宁还拥有滑雪场30余个,场地覆盖全省14个地级市,每年接待滑雪者近150万人次,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相关数据还在逐年增加,发展的潜力空间巨大。“接下来,辽宁省将以冰雪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辽宁体育产业,一是要扩大冰雪运动制造业的规模和服务供给;二是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品牌与规模化战略。”在展望未来时,辽宁省体育局负责人如此表示。
    12/28
  • 辽宁丹东:高新区与阿里云签约
    12月24日,丹东高新区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近年来,丹东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一带一路”倡议、沿边开发开放、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部署,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着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建设。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汇集了国内外云计算领域的顶尖专家。丹东高新区与阿里云公司合作,对丹东市打造“数字丹东、智造强市”的总体目标意义深远。丹东高新区将依托阿里云先进云计算资源和阿里巴巴国际站、菜鸟物流、速卖通等阿里集团生态资源,打造好跨境电商云平台、离岸双创孵化平台,吸引跨境电商人才和跨境电商企业落户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围绕丹东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服装纺织、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面向东北亚地区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扩展海外市场,同时重点对接俄、日、韩等国家的高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引进落地一批境外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12/28
  • 辽宁东港市引入“城市服务大管家”
    12月23日,东港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保利城市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辽宁晖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揭牌仪式后,东港市政府与辽宁晖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东港城市服务大管家”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城市建设与物业服务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城市治理谋新篇、开新局。“城市服务大管家”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趋势推动下提出的概念,主要是以环境治理为载体,链接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工程、特色产业导入等多元化管理服务,帮助政府解决管理难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社会治理结构,为城市发展履行“大管家”职责。引入“东港城市服务大管家”,是东港市政府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径。今后,辽宁晖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以专业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为支撑,实施“城市服务大管家”发展战略,围绕东港市城市治安、交通管理、生活服务等领域,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切入点,实行精细化、网格化、便民化、智能化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采用智能化设备与管理平台,加快“智慧东港”建设。
    12/27
  • 辽宁东港市:精耕蓝色牧场实现业兴民富
    “头些年,海货越捞越少,挣不了多少钱,不少渔民都转行了。这几年,休渔管控、增殖放流的力度很大,海洋资源慢慢恢复起来。”12月22日,望着远去的渔船,从普通渔民到新港码头的联络员,一辈子没离开过大海的董全福见证了东港渔业的今昔变化。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念好耕海牧渔管、养、用“三字经”,丹东东港市走出一条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构建起渔民增收、渔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期,全市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6.61万吨,渔业产值实现50.04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08.27亿元。针对多年形成的海域养殖乱象,东港市加强公共捕捞区的海域治理,依法明晰养殖区和捕捞区界限,从养殖区确权告知、有偿使用到公共捕捞区管理,全面规范海域使用行为。至2020年年底,522户用海养殖户全部完成申报登记,登记海域面积达70万亩,收缴国有资源有偿使用金2.8亿元。同时,整合丹东、东港两级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清理取缔“三无”船舶,梳理完成2577艘登记在册渔船的“一船一档”信息录入。绿色是渔业发展的底色。东港市立足“养”,通过加强8条省控入海河流污水管控、严格审批海洋海岸工程项目、加大海洋环保执法力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宣传教育等举措,从源头上解决入海河流水质超标、垃圾分类处理等问题,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恢复生态资源底色。“近几年,我们实施梭子蟹增殖放流,对恢复种群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持渔业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管理局副局长郑义说。“十三五”时期,东港市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累计投放M型预制构件礁8066座,建成人工鱼礁区667公顷。在黄海近海海域,增殖放流东方对虾13亿尾、大竹蛏6000万枚、梭子蟹3500万只、牙鲆545万尾、底播海参500万头、赤贝5000万枚、海胆40万个……有效促进了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增产增收。“靠海吃海,这些年,我们积极探索立体生态养殖,上层养殖海蜇,中层是对虾,下层是黄蚬子、缢蛏等,收入不错。”养殖户于发春承包了150亩虾池,近几年每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海水养殖业辐射带动了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水产流通业齐头并进,推动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国家级水产品出口基地,东港拥有各类水产品加工企业302家,产值总量超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年出口创汇5亿元。形成了以“东港大黄蚬”“东港杂色蛤”“东港梭子蟹”三大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和十余个知名海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品牌价值体系,同时带动6万余人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12/27
  • 丹东又添智库!签约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
    今天,市人才办与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举行智库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射线应用、自动测试等产业发展方向开展交流合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锚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目标,凝心聚力打造“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专通用设备、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特种矿产品、农产品、水产品资源绿色化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满族医药及健康、防护纺织、新材料规模化创新发展等方面,积极对接先进地区的科技资源,吸引了多个优质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在丹东落户。此次市人才办与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约,将依托“鸭绿江之友”院士专家联谊会、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重点人才科技平台,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开展科技人才政策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聚焦“十四五”,高起点谋划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传感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来丹创新创业,开展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为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2/24
  • 丹东&大湾区联动举办“畅游辽宁四季任我行”冬季旅游推介会
    12月1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深圳举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畅游辽宁四季任我行”冬季旅游推介会,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来辽体验四季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我市以抗美援朝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受当地旅行商瞩目。在城市展示环节,我市以电影《跨过鸭绿江》片断为宣传推介开头,通过PPT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丹东边境、生态、温泉、江海等旅游资源,重点介绍了以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为支撑的红色旅游,展现了抗美援朝英雄城市的魅力。丹东推介一结束,众多深圳旅行社代表来到丹东展台,索要丹东旅游宣传资料。丹东展台工作人员向深圳旅行社代表介绍了丹东,并将《红色热土激情澎湃动力》《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等宣传信息通过微信发给旅行社代表。深圳新景界创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官玉萍表示,丹东有厚重的抗美援朝历史以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过段时间一定要组织游客到丹东游玩。
    12/23
  • 辽宁丹东:路通人和百业兴
    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路面工程655.4公里,完成新建、维修、改造公路636.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路面工程441.7公里,完成省、市十大民生工程任务;整治交通营运环境,优化公交线路,为百姓出行提供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切实兑现市政府作出的承诺,进一步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多年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大民生重点工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在建设“四好农村路”前期工作中,市交通运输局本着“早谋划、早动手”的原则,及时完成计划编制、施工图设计与设计审批工作,出台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10个,建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体系,明确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创建接佛线、套河线、郭马线“四好农村路”规范路样板,通过样板路、示范村引领,以点带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等问题。同时,积极打造“农村公路+”多元化融合发展体系,推进以路兴产、路产融合,不断释放交通综合效益。目前,全市所有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基本建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县乡公路为脉络、通村公路和屯(组)连通公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公路网。公交方面,今年我市积极推进凤城市公铁客运站、东港市客运枢纽站等“十四五”期间重点场站建设项目16项,其中凤城市公铁客运站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7月竣工。在推动公交企业改革方面,我市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丹东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6月9日挂牌成立。今年1月9日,公交101路新车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市进入绿色环保公交的崭新时代。丹东公交投资6000余万元,更新纯电动公交车61台,全市公交车更新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优化调整103、105等多条线路,织密东部城区公交线网。目前,我市拥有公交站亭站牌712个,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覆盖率为100%。此外,我市不断加快公交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步伐。首批25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投入使用,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开通“安东行”手机APP支付功能,升级改造互联互通服务器和电子站牌系统,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创建绿色公交城市项目验收。针对乘客的不同需求,公交累计发放各类老年卡、学生卡、优惠卡等公交IC卡63万余张,增加站前IC卡充值中心服务窗口,增设女人街、六道沟两处充值点和多处IC卡自助充值机。目前,丹东公交还与金融机构合作,安东行、云闪付、支付宝、美团、各手机银行APP及交通部互联互通IC卡都可支付车费,极大方便市民实名制乘坐公交车。
    12/23
  • 辽宁丹东:担保贷款为农民送来“及时雨”
    “有了农担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们对今后草莓产业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冬日,东港市椅圈镇夏家村草莓大棚里一派欣欣向荣的生产景象,丹东和美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广俊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发货。得益于300万元担保贷款,合作社破解了资金难题,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目前,合作社拥有草莓大棚18栋、加工包装车间600余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2017年,辽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在丹东地区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围绕当地的优势产业,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重点服务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为他们提供不需要抵(质)押物、低成本的担保贷款。截至目前,辽宁农担公司累计在丹东市担保项目7997个(次),担保金额达31.05亿元,辐射带动近5.6万人次,拉动农业各类产业增收超90亿元。东港市椅圈镇黄城村的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越光稻米种植、订单稻米收购加工等,有社员880户。近几年,随着稻米订单不断增加,合作社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凸显出来,由于没有有效的抵(质)押物,无法从银行贷款,资金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发展壮大。2019年,辽宁农担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合东港农商银行设计个性化信用担保贷款方案,快速为合作社发放担保贷款200万元。“这些贷款就是助力我们发展的‘及时雨’啊!”丹东鸭绿江农业联合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树立说。3年来,辽宁农担公司累计为合作社担保贷款760万元,大大缓解了合作社的资金紧张问题。目前,合作社以黄城村万亩越光稻田为核心,辐射周边黄海稻区,带动17个乡镇72个村7000余户农民种植优质出口订单稻米,年种植面积达3万亩。合作社年收购水稻2万吨,订单收购价格高于常规稻米30%左右。为进一步促进丹东市涉农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辽宁农担公司积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推进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落实落地。针对包括农村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为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而申请的贷款,公司简化审批程序,免收担保费,最大程度地支持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开展。截至目前,累计在丹东市无偿担保5.82亿元个人涉农创业担保贷款,惠及4188户农民。
    12/23
  • 辽宁丹东:“支部+农户”托起“致富梦”
    当下正值大棚草莓陆续成熟的季节。12月14日,记者走进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瓦房村村民孔庆财家的草莓大棚,看见棚里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孔庆财与妻子正忙着为客户采摘草莓。孔庆财与妻子经营着两个草莓大棚,每天起早贪黑在大棚里干活儿,靠不懈努力走上了致富路。最近,孔庆财学会了网络营销,经常采用直播的形式,介绍自家草莓的优势。由于草莓品相好、口感佳,他家草莓深受各地客户的青睐,一些客户登门收购,还有部分草莓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孔庆财作为一名党员,种植草莓已经五年多了,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他常向周围有需要的农户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瓦房村党总支副书记冯国介绍说。据了解,这个村采取“支部+农户”的模式,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村民走上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增收之路。
    12/21
  • 辽宁宽甸县:经济开发区新增一家“雏鹰企业”
    日前,辽宁省科技厅根据《辽宁省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评价办法》,公布了“2021年辽宁省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拟备案名单”,经初审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宽甸经济开发区内龙头企业辽宁蓝亿实业有限公司凭借突出的创新技术和发展潜力,荣获“2021年度辽宁省雏鹰企业”荣誉称号。近年来,宽甸经济开发区通过引进一批大项目,发展一批大产业,完善一批新配套,培育一批新业态,大力推动新基建与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建设了以禾丰、蓝亿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为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2020年顺利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据了解,宽甸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各项经济指标都超过预定目标,开发区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精准服务为抓手,运用产业发展创新思维,引导企业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使开发区企业整体创新能力逐年稳步提升。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