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牵牢稳就业“牛鼻子” 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8月20日,副省长张立林来我市,就稳就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市长张淑萍参加调研。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哈曼国际投资建设的亚洲最大的生产运营基地;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主导生产“黄海”牌系列大中轻型客车及多用途货车等产品;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依靠自主设计研发的薄型自动机械手表机芯等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外。张立林一行走进三家企业生产车间、产品展示厅,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行、产品销售、就业招聘等有关情况,耐心倾听企业在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稳岗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享受和服务需求,鼓励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化危为机、立足主业、发挥优势,提升科研和技术攻关能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张立林叮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落实落细援企稳岗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张立林在调研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牵牢稳就业这个“牛鼻子”,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各级人社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握就业形势,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多管齐下、协同发力,摸准摸透就业结构、就业需求,千方百计推动援企稳岗、技能培训等政策落地见效,力争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在促进就业、提升职业能力、吸引留住人才等方面持续用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要进一步落实好就业扶贫工作,完善机制、精准施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08/24
  • 免费领到跑山鸡雏 脱贫路上“跑”起来
    “来了,来了,鸡雏来了,快排好队,大家别挤,人人有份。”8月21日一大早,一辆白色厢式小货车缓缓驶进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牛毛坞村委会大院,驻村第一书记耿健一声大喊,让等候已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们欢呼起来,有人提着纸壳箱,有人提着塑料筐,大家自觉排起长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车司机刚把车厢门打开,有村民就急着走上前去看,“呀!这鸡雏真不小,养几个月就能出栏卖钱了!”当天,牛毛坞村驻村工作队今年第二次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了鸡雏,全村4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把4000只跑山鸡雏领回了家。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姜玉文早早就来到了村委会。“去年,工作队给我150只鸡雏,让我尝到发展跑山鸡养殖业的甜头。”姜玉文高兴地说,今年他家还能得到40只鸡雏。等到春节前,公鸡就能长成出栏,他会得到一笔可观收入。母鸡留着产蛋,会源源不断带来收入。今年春天,姜玉文用养鸡赚到的钱,把自家房屋装修一新,铺了地板、地热,室内有了卫生间,卫生间里安上了热水器。在牛毛坞村,品尝到跑山鸡养殖甜头的不止姜玉文一人。去年,为巩固脱贫成果,牛毛坞村的包扶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决定上跑山鸡养殖项目,出钱购买了近2000只1斤重的跑山鸡雏,免费发放给23户贫困户。“鸡雏免费给,鸡蛋、公鸡还有人帮着卖,完全不用我们操一点心。我们就有一个任务,好好养鸡,然后坐等收钱。”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曲荣贵高兴地说,今年他家领到30只鸡雏。“你可别小瞧这30只鸡雏,如果有10只公鸡成活,出栏差不多能卖一千五六百元。如果有20只母鸡成活,每个月就能带来五六百元的收入。”5组建档立卡户何新兴的腿不好,走路吃力,家人不让他去领,可兴奋的他还是拄着拐棍早早来到村委会大院,用3个塑料筐装了30只鸡雏,一手拄着棍,一手拖着筐,和家人把鸡雏抬到小型农用车上。“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驻村工作队,我一定努力把鸡养好、养大,让脱贫后的日子富起来!”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提升他们的自身造血能力,走上可持续增收的脱贫之路,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扶贫工作人员决定继续在村里发展跑山鸡养殖项目,让劳动能力偏弱的贫困群众尽快走上致富道路。今年第一批发放的免费跑山鸡雏共5555只,全部分给牛毛坞镇7个村的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天第二批4000只鸡雏,分给牛毛坞村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给贫困户发放的鸡雏,都是个头大、成活率高、疫苗接种好的跑山鸡雏。”驻村第一书记耿健说,从去年的成果看,出栏的鸡和鸡蛋都卖了出去,效果非常好。今年他们得到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用争取到的扶贫资金购买了4000只鸡雏,再次发放给贫困户。通过“免费送鸡雏”这种精准扶贫方式,他们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家禽养殖,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逐步提升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巩固脱贫增收目标。记者唐莉
    08/24
  • 丹东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运行1年 多个审批环节简化 800家企业受益
    最近几天,为了给即将开工的工厂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市民尤宏强到相关业务办理窗口打听审批手续并办理业务。审批环节由原来的5个减为2个,申请材料由11件减为4件,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减为当日办结,让他感到惊喜:“我几年前曾帮朋友办理过经营许可证,那时候光准备材料就用了两礼拜,现在听说有个承诺制,让很多审批环节得以简化,真是太惠民了。”尤宏强说的“承诺制”,是我市从2019年7月开始推行的丹东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他所感受到的便捷,就是试点运行1年后的成果。去年,辽宁省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丹东成为试点城市之一。方案下达后,牵头单位市司法局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了《丹东市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梳理告知承诺证明事项,在全市3县2区、12个职能部门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所谓行政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行政机关在办理有关许可登记等事项时,以书面形式将法律法规规定证明的义务或者证明条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由申请人书面进行承诺,如果已经符合这些条件、标准和要求,同时也愿意承担承诺不实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就不再索要证明,直接予以办理。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具体执行内容与很多企业、创业人都有密切的联系。市司法局从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难点、堵点、痛点入手,对12个职能部门涉及的58项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开展告知承诺制。其中,民政社会组织审批业务2项,公安2项,教育局17项,自然资源局2项,文广局14项,卫健委1项,应急局4项,林草局1项,市场监管局3项,市委统战部2项,市委宣传部1项。涉及试点事项包括:取消办理校车驾驶资格许可证,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小餐饮许可证选择“承诺制”后,符合受理条件的,当场发放《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在当场或2个工作日内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实施告知承诺办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开展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及复审中体检证明事项改为健康证明工作等。1年来,全市有近800家企业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中受益。试点制度的推行,大幅度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群众办事材料压缩57%,承诺时限压缩比例达到86%,即办率达到78%。记者戚文
    08/21
  • 6个创业创新项目进军全国比赛
    连绵细雨浇不灭“创翼”的火花,更浇不灭参赛者勇于创业创新的激情。8月20日,经过前两天的激烈角逐,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选拔赛进入决赛阶段,创业组和创新组共30名选手厉兵秣马,进行巅峰对决。9时,本次决赛的路演比赛正式开始,各参赛项目逐一登台,精彩纷呈。“肺部的微小肿物,是癌还是结节?如果不做病理分析,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的拉曼光谱肺癌早期筛查的核心技术具有顶级灵敏度和特异性,应用于Ⅰ期肺癌的筛查,准确率高于85%……”“我今天带来的项目是麻醉视频喉镜,是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视频辅助设备,在高清晰度视频图像的引导下,插管过程不再有误差和盲区,一步到位,可显著提高气管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参赛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路演,对自己的参赛项目进行展示和答辩。大家尽可能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自己的项目,每个人都在为晋级国家比赛冲刺。据介绍,今年的参赛项目整体质量非常高,我市有3个项目进入创业组初赛,4个项目进入创新组初赛。经过比拼,最终“5S移动智能汽修服务平台”和“免拆式非触碰电梯按键”分别入围创业组和创新组的决赛。为了选出代表辽宁水平的优秀参赛项目,评审专家从项目的创新性、社会价值、市场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我今天带来的项目是‘5S移动智能汽修服务平台’,它有以下亮点:一是线上物联网+5G对C端车况动态监测,智能诊断、预警下单。二是随时随地上门服务,全程可视,配件保真可溯源,让车主省心省时省钱。三是采用新能源动力系统,维修全程零排放。”创业组决赛现场,“5S移动智能汽修服务平台项目”让参会者和专家评委眼前一亮。“我们这个项目,对退役军人有优惠,他们加盟可免费培训,目前已有37位退役军人签约。同时,我们还优先安置困难群众。”参赛选手路演和答辩环节结束,7位评委均给出90分以上的高分。最终,经过高校、风投机构、企业等方面权威专家的严格评审,创业组和创新组分别有3个项目晋级全国比赛。来自我市的“5S移动智能汽修服务平台项目”以创业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全国比赛,同时晋级的还有“物理气相沉积及3D打印技术应用于5G基站压铸模具”项目和“MR智能手术导航系统”项目。创新组比赛持续到18时结束,“生物质材料高值化闭环应用”、“长寿命抗磨液压油产品的研制”、“高品质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开发”三个项目晋级。据悉,扶贫专项组决赛于8月21日举行,我市的“‘老中医’远程诊断仪项目”参赛,扶贫专项组将产生一个项目晋级全国比赛。实习生栾欣宁记者唐莉
    08/21
  •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
    村集体现有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如何盘活?村民如何参与运营和管理,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日前,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提出,要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着眼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推进改革成果转化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为我市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行动方向。作为“珍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珍珠村90岁的村民任桂兰,每年可以分到1.5万元的股红。在珍珠村,有727位村民与任桂兰一样,成为村资源、资产、资金的股东。珍珠村根据这些村民在村里工作的年限等因素条件,在每年年底为他们发放不同数额的股红。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珍珠村是个城中村,经清查核实,村土地山林等资源价值6000多万元,出租房、厂房等资产达5000多万元,流动资金有2000多万元。近些年,珍珠村将村里的资源、资产、资金由村集体代为统一管理和经营,并将“三资”量化折股,最终以股金分红的形式惠及村民。珍珠村仅是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生动范例。自2018年始,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我市承担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经营权抵押等国家、省试点改革任务,在资产核查、成员甄别、机制完善等方面大胆探索。目前,全市99%行政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核增村集体资产1.1亿元,核减村债务6759万元,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37.09万人,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并登记颁证667个,增加村集体收益3203万元。为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建立一整套富有丹东特色和创新做法的制度体系,我市先后出台了《丹东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纳入对乡镇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举办了改革试点工作培训班,邀请上级部门和业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开展入户走访、咨询调研等系列工作,有力推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建流转中心、县建流转市场、乡建流转站、村建流转点,最终与国家、省对接”的目标,建设丹东市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目前,市本级和东港市、凤城市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80%乡镇建立了流转站,95%以上的村建立了流转点,在全省率先研发了流转交易手机APP软件,搭建了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全市流转面积已达到112.44万亩。下一步,全市还将进一步强化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林地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加快改革成果的转化利用,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激活和挖掘基层群众创造新潜能。张庆海叶威记者刁庆峰
    08/20
  • 招商引资好“嗅觉” 乡村发展有“钱景”
    8月18日中午,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1组村民丛日洪望着挂满枝头、即将丰收的软栆猕猴桃说:“今年能摘果1000公斤左右,少说也能卖2万元。”在汤山城镇的龙泉村、太河村、龙湖村等村,有724户村民像丛日洪一样都有自家的软栆猕猴桃架。汤山城镇政府负责人介绍,全镇发展推广软栆猕猴桃“庭院经济”项目,得益于镇党委第一副书记侯成策。57岁的侯成策在市财政部门工作了35年,2018年3月,他主动报名到汤山城镇任镇党委第一副书记。“我从小是在山东农村长大的,知道农民的辛苦与不易,打心底想为他们做点事儿。”两年多时间,他先后累计为全镇争取多种专项发展资金近2000万元,还主动引进两家企业到镇里,总投资3000余万元。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侯成策用了一个月,把汤山城的9个村、86个村民组跑了一遍,与不少村民混了个脸儿熟。2018年,侯成策率先争取市级专项资金50万元扶持龙泉村发展庭院经济,选户、培训、苗木发放、栽植、棚架搭建等,他都全程跟踪指导。2019年又争取50万元资金将该项目向其他几个村辐射延伸,共计发放栽植软栆猕猴桃9161株。他还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结合起来,倡导村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修筑河坝,新修1处上千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实施垃圾分类,建设文化墙。榆树村有1500亩水田,原来的灌溉提水设施年久失修,多年来村民靠人工提水灌溉,耗时费力,还影响水田产量。2018年,侯成策邀请水利、财政等相关部门专家到现场办公,争取市级水利专项资金80万元,新建一处灌溉提水设施,修缮了部分水渠,解决了困扰榆树村多年的水田灌溉问题。这两年,侯成策积极与市财政等部门沟通,为太河村和榆树村争取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分别在太河村和榆树村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5栋,由村里对外发包出租,村集体坐收租金,让两个村摘去了集体经济“空壳”的帽子。“他有招商引资的好‘嗅觉’。”镇领导这样评价侯成策。2019年,侯成策主动上门,多次拜访,讲汤山城镇的区位,讲镇里毗邻国道和高速公路等优势,最终打动了一家韩国企业。当年,该企业在汤山城镇投资2000万元建厂,主要生产干粉砂浆、防水砂浆等,年产30万吨,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今年,侯成策又得到一家外地企业想在丹东建设生产药食同源饮料加工厂的消息,便托关系联系到这家企业,很快,该企业利用龙泉村闲置的老村部成立了好沃百草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公司正在调试生产设备,年底前将正式投产。记者刁庆峰
    08/20
  •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选拔赛在丹东启幕
    丹东新闻网讯实习生栾欣宁记者唐莉8月18日,鸭绿江畔涌动着创新创业的热潮,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选拔赛初赛在福瑞德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市的116个参赛项目将展开一场充满激情的角逐。“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是国家级重要赛事。本次大赛以“创响新时代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扶贫办、团省委、省残联联合主办,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大赛从今年4月开始部署,全省各市共有793个项目参加了市级选拔赛,经过精心选拔,有116个项目参加8月18日和19日举行的省级选拔初赛。本次大赛分为主体赛和专项赛。主体赛根据项目注册时间不同,分为创新项目组和创业项目组。为期两天的初赛将决出创新项目组和创业项目组各15个项目入围8月20日进行的省决赛。专项赛主要面对助农扶贫的创业企业,8月21日将进行专项赛决赛,入围项目共有12个。本次大赛评委来自高校、风投机构以及企业等多个层面,由创业专家、创业企业家、创业工作者、创业投资者组成。省级选拔赛(初赛)采取“6+6+1”模式,即项目路演6分钟(不超过6分钟),评委提问6分钟(不超过6分钟),1分钟打分时间。比赛要求选手结合路演PPT,在有限时间内流畅、真实、完整地讲解自己的项目,客观呈现项目优势。比赛第一天,现场气氛热烈,竞争激烈。“我们通过多旋翼无人机在道路上实时采集信息,再把回传的数据录入我们自主研发的系统进行实时分析,就能以调整红绿灯时间来间接控制车流量,缓解交通拥堵……”在创新项目组比赛现场,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孙嘉谦展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交通控制系统”项目受到参会人员的关注。孙嘉谦所在的团队此次带来的项目,就好像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路口,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从空中时刻观察车流量,采用智慧调度控制调整红绿灯时间,从而实现最高通行效率。孙嘉谦说,他参加过很多次国内创业创新大赛,但第一次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这次大赛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评委的点评也让他收获颇多。参赛人员中,除了孙嘉谦这样的高校学子,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科研精英。主体赛的参赛者涵盖了留学回国人员、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高校学生(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创业创新群体。参赛者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设计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创业创新项目,彰显了“创业实干奋斗自强”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据了解,我市共有8个项目进入此次省选拔赛,分别是:创业组3个,包括5S移动智能汽修服务平台、社区足护理连锁、焕活“印染生命”;创新组4个,包括轻型多功能销爆机器人、免拆式非触碰电梯按键、以榜样教育为核心的个性化教育咨询平台、生命赫慈能量眼罩及系列产品;“老中医”远程诊断仪直接进入专项赛决赛。创业选丹东,就业在江城。为了更好地烘托大赛氛围,全方位展示就业创业工作,我市依托大赛决赛同时举办两个活动:辽宁省创业扶贫成果展和“心系辽宁情注家乡”离校未就业暨2020年暑假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通过搭建此次大赛平台,全省创业创新人才齐聚丹东,优秀创新企业汇集丹东,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丹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8/19
  •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8月17日,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我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将于近日上线运行。该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线上线下相融合,开启我市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据了解,“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平台采用“外网申请、内网办理”的不动产登记新模式,群众、企业可在线申请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业务,提供网上预约、预审、查询、核验、咨询、进度跟踪等功能,实现“24小时不打烊”,距离广大群众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更进一步。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运行后,实行24小时预约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或登录中心网址(http://www.ddbdc.com.cn/),即可实现在线预约申请办理时间、在线登记信息查询、在线不动产证书查验等功能;通过网站、APP、二维码等形式发布各类登记业务的办事指南,让业务流程更透明、窗口办事更精准;推出“留言回复”功能,群众可与工作人员互动问答,了解关于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提交材料、法规规定等方面的问题;设置信息自助查询机,通过扫描个人身份证,点击屏幕后即可打印出本人《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结果证明》,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为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提速增效,打好便民利企“组合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将尝试提高跨部门数据共享效率,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壁垒,拓展更大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空间。
    08/18
  • 苦干9年 带动60名乡亲增收
    8月7日上午,从市区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凤城市东汤镇的一处拥有20栋鸡舍的养鸡场。场区院子里,为养殖鸡做防疫工作的张艳丽戴着厚厚的口罩,拎着给鸡配好的防疫药品穿梭于鸡舍间。张艳丽忙活完,和记者找了一个阴凉处坐下,摘下口罩的张艳丽脸上全是汗水,眼睛里布满血丝。她今年38岁,2011年开始创业,9年的时间,发展事业的同时,还带动了60名农村妇女就业增收。张艳丽是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人,毕业于辽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刚毕业的她有过迷茫,“去过兽医医院做医生,也在花店和饭店打过工。”张艳丽说,在做过许多工种的工作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做养殖鸡防疫工作的前景。张艳丽告诉记者,我市县区大概有600栋各种规模的养鸡舍,有20栋鸡舍的养鸡场能够养殖3万余只鸡。给鸡做防疫,增加鸡场的养殖效益,是一份挺有前景的事业。说干就干。许多养鸡场都在乡镇的偏远地区,所以干这活儿需要车辆,也需要人手。2011年初冬,张艳丽借了一辆微型面包车,与村里有同样想法的3名妇女开始创业。由于缺少人手,张艳丽又当司机又当配药师又当操作师。她们几乎每天清晨两三点就要从村里出发去往偏远地区的养鸡场,通常22点才能回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正当张艳丽的事业稍有起色的时候,面包车的主人将车收回,这仿佛一下断了她的后路。无奈,张艳丽求助父亲,贷款购买了一辆面包车。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张艳丽不仅跑遍了我市所有的养鸡场,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岫岩和大连。由于张艳丽的服务好,而且配药精准,这几年她的业务越来越多。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她又购买了一辆面包车,从当初的借车创业到现在的5辆面包车和1辆私家车,张艳丽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这几年,随着公司越做越好,张艳丽还将孙家村的60余名妇女带到了自己的团队中。村民张敏跟着张艳丽工作已经8年有余了。“过去在家一分钱收入没有,现在一年最少收入四五万。”张敏说,这几年虽然辛苦,但是家里的日子好了起来,今年儿子上大三了,这几年的学费她一点也不打怵。公司渐具规模,管理日渐正规,但张艳丽的辛苦依旧。“现在除了不用自己当司机了,其他一切照旧。”张艳丽说,为养殖鸡防疫是一份良心活儿,从配药到打针她每一步都得顾到。采访当天,她家的几台车分布在凤城市三个乡镇的养鸡场,她也要随时到三处养鸡场查看,一点也不能松懈。张艳丽说,这几年农村的政策好,不少人办起了养鸡场,她的这门专业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将来,她还会带动更多的人一起通过劳动改变生活,一起走向小康。记者姜慕馨
    08/17
  • 扶贫草莓“冻”出效益
    进入8月份以来,位于东港市小甸子镇的东港市产业扶贫基地16户50余位社员们开始忙碌起来,加紧对30余万株草莓苗进行分苗假植冷冻处理。目的是为了对基地35栋温室大棚即将种植的草莓进行提前花芽分化,提早草莓果实的成熟期,将基地草莓的上市时间提前一个月,提高草莓的售卖价格,收益可比正常种植的草莓增加30-50%。收益主要用于东港市198户4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益分红、增设市级医疗补充保险、建立扶贫救助基金、“孝善基金”、“慈善基金”和“丧葬抚慰金”补助制度等,稳固贫困户脱贫成效。陶良记者刘海东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