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办好民生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今年以来,振安区五龙背镇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一项项扎实举措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依托“环五龙山乡村振兴党建共同体”,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农技服务,为农户提供精准指导。专家们走进特色小浆果大棚,手把手传授定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今年以来,该镇已开办两次“田间课堂”,吸引21位种植户代表学习。“专家的讲解通俗易懂,帮咱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果子长得越来越好!”种植户李女士高兴地说。多元服务改善群众生活。在党群活动中心内新设10余个功能室,举办健康讲座、手工课、法律咨询等活动,已服务超2000人次。针对特殊群体需求,社区工作者化身“跑腿员”和“辅导员”,为空巢老人上门提供养老认证办理、智能手机使用指导等服务80余次;对1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守护他们健康成长;为200余名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在节假日举办秧歌展演等多彩文艺活动,增进邻里情谊,营造和谐氛围。精准发力,消除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社区网格员深入镇内各小区,开展三次细致摸排,精准掌握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情况。经多次现场协调,在4个小区选定6处点位,规划安装60个电动车充电端口,预计今年8月前投入使用,解决180台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居民说:“镇政府真是把事儿办到了我们心坎上。”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营造安全有序的集贸市场环境。开集前一日,市场监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通过走访或电话通知等方式,明确告知商贩相关规定。集市上,镇机关干部、派出所民警耐心引导商贩到指定位置经营。自5月份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该镇已累计出动310人次,设立禁停标识2处,劝导占道经营28次,道路拥堵状况显著改善,群众赶集更舒心。下一步,五龙背镇将持续强化管理,科学制定集市选址搬迁和集期调整方案,满足群众购物需求,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从科技惠农到社区服务,从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到规范集贸市场秩序,五龙背镇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兑现了民生承诺。记者:王一淞
    08/06
  • 乐龄健身共享文体快乐
    日前,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联合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举办的2025丹东市乐龄志愿者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活动,在工人村社区活动广场拉开帷幕,众多老年人欢聚一堂,共享文体带来的快乐。活动现场,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做起了手指操。伴随着轻快的节奏,大家活动着指关节,既简单易学,又充满趣味。随后,舞蹈、戏曲等节目轮番上演,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表演者虽步入老年,却个个精神抖擞,每一个动作、每一段唱腔,都展现了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样的活动太好了,不但锻炼身体,还能展示自己,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对此赞不绝口。本次交流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更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健身形式,营造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社区氛围,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记者:吴琼
    08/06
  • 丹东市一人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市港口航道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健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刘健深耕公路水运一线30年,从技术员成长为道桥专家。他主持起草并参与修订30余项省、市公路行业规章制度,创新研究10余项技术成果并在国家和省、市推广应用。主持完成10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在推进宽甸兴边沿江公路项目中,面对这项全省普通公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前期工作极其复杂、技术难度超高的工程,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实现项目顺利落地实施。此外,他还带领团队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乡镇各4个,实现全市6530个自然村(屯)100%通硬化路。记者:王俊
    08/06
  • 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
    近日,2025年丹东市“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筹集资金20余万元,以夏季露天作业的交通、物流、电力、建筑、环卫、公安、消防等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为重点,深入企业车间、建设工地、户外作业点等一线场所,广泛组织开展系列防暑降温慰问活动。市总工会还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慰问范围,对外卖配送员、快递员、货车司机开展“送清凉”活动。同时,利用工会驿站等职工服务阵地,打造“清凉港湾”,全力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问题,为职工提供避暑歇脚的好去处。记者:刘沙
    08/06
  • 路遇危难出手相救
    7月24日,市民尚先生手拿一面印有“挺身而出救人危善行义举暖人心”字样的锦旗,走进丹东市五道沟专业森林消防队,感谢消防员张诚在危急时刻出手救人的善举。事情发生在7月18日。当日约12时45分,张诚驾车返回单位途中,发现路边非机动车道上,一辆车门敞开的车旁,一名女子瘫坐在地。意识到可能出事了,张诚立刻停车冲上前。此时,女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上肢与脖颈正不受控制地痉挛抽搐。张诚蹲下身,轻轻放平女子身体以便呼吸顺畅,安抚她的情绪,并从她含糊的回应中捕捉到家属手机号。他拨通家属电话说明情况,又拨打120。当时前方交通堵塞,让张诚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等不起!”三次联系120说明情况后,张诚决定用自己的车送女子去医院。他小心翼翼将女子扶上车,一路疾驰赶往市中心医院。在医院,看着医护人员接手救治后,张诚才松了口气,悄然离开。几天后,好消息传来。经及时救治,女子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康复中。“要是再晚一点,真不敢想……”7月24日,女子的丈夫尚先生提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他说,全家商量着一定要当面感谢张诚,“他不仅救了人,更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的担当!”记者:刘响
    08/06
  • “夏送清凉” 慰问一线劳动者
    08/05
  • 向您致敬!最可爱的人
    八一前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荣军优抚医院到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桦树甸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彩超、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目检查,帮助村民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开展“喜迎八一、情暖军休”系列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文艺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军休干部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7月31日下午,市公安局组织优秀复转军人代表来到驻丹某部,重返昔日战斗成长的军营,开展“再回军营忆初心、军警同心铸忠诚”主题党日活动,军警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八一前夕,市关工委联合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开展国防军事日主题系列活动。党员、干部与市实验小学学生代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深刻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增强国防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振兴区精心策划、广泛动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真挚情感致敬军人,用扎实行动服务军属,在全区奏响“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时代强音。7月29日,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党委联合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专程看望辖区内9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杨智庭。老人虽年事已高,但谈及当年的战斗岁月仍精神奕奕,大家围坐在一起倾听老人的军旅回忆,接受红色教育。医护人员还为老人进行了义诊。永昌街道英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红色记忆永不褪、八一精神薪火传”理论宣讲,深刻阐释南昌起义历史及八一精神内涵。八一前夕,元宝区广泛走访慰问功臣模范、老战士、烈军属以及困难退役士兵等重点优抚对象266人。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元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将立功喜报和奖励金,送达到三等功臣施长艳的家中。元宝区此次共为荣立三等功的6名现役军人和14名获得“优秀军(士)官”称号的官兵家庭上门报喜。喜报不仅传递了军人的荣耀,更彰显了社会对军人奉献的崇高敬意,激发广大青年投身国防、建功军营的热情。八一前夕,振安区文明办、区科协特别邀请市老科协讲师团讲师顾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以“峥嵘的军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顾伟以生动的讲述、珍贵的史料和直观的展示,带领在场观众重温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受国防力量的蓬勃发展。近日,丹东市中小学生公益平台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工委策划并推出了“庆八一·老兵军营励志文学作品朗诵会”活动。活动以“学党史、诵原创、传军魂”为主题,将军旅散文诵读与红色旋律传唱相结合,为青少年打造一场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近日,丹东一中的团员代表来到丹东李忠怡励志育人基地,聆听“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忠怡讲述从资助百余名贫困家庭学子到照顾23位孤寡老人,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感人故事。记者:刁庆峰吴琼宋永昆张尧侯春林李冉霞王一淞
    08/05
  • 七旬党员带头 打造洁净乡村
    在东港市大东街道大东村的村路上,人们总能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清扫垃圾,他就是七旬老党员刘延德。多年来,他主动承担起这条村路的清扫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刘延德就与村里的三位村民组长一起,从东边道一直清扫到沟北路。这条近千米长的村路,他来来回回清扫了八年,也义务奉献了八年。“一个人干不如大家一起干。”刘延德的坚持与付出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加入屯组环境卫生整治队伍中。如今的大东村,不仅村路上的垃圾少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显著增强。记者:刘子琦代丹桂
    08/05
  • 同庆建军佳节 共叙“鱼水情深”
    八一前夕,我市各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致敬“最可爱的人”谱写“鱼水情深”的时代篇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荣军优抚医院到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桦树甸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彩超、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目检查,帮助村民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市关工委联合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开展国防军事日主题系列活动。党员、干部与市实验小学学生代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深刻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增强国防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振兴区精心策划、广泛动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真挚情感致敬军人,用扎实行动服务军属,在全区奏响“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时代强音。元宝区广泛走访慰问功臣模范、老战士、烈军属以及困难退役士兵等重点优抚对象266人,详细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为荣立三等功的6名现役军人和14名获得“优秀军(士)官”称号的官兵家庭上门报喜。振安区文明办、区科协特别邀请市老科协讲师团讲师顾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以“峥嵘的军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顾伟以生动的讲述、珍贵的史料和直观的展示,带领在场观众重温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受国防力量的蓬勃发展。市中小学生公益平台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工委策划并推出了“庆八一·老兵军营励志文学作品朗诵会”活动。活动以“学党史、诵原创、传军魂”为主题,将军旅散文诵读与红色旋律传唱相结合,为青少年打造一场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丹东一中的团员代表来到丹东李忠怡励志育人基地,聆听“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忠怡讲述从资助百余名贫困家庭学子到照顾23位孤寡老人,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感人故事。记者张尧侯春林李冉霞王一淞
    08/05
  • 用文艺力量致敬军人、传递家国情怀
    7月30日晚,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艺术团以“铮铮铁骨保家卫国”为主题,在安东老街开展迎“八一”文艺演出,用文艺力量致敬军人、传递家国情怀,吸引众多居民与游客驻足观看。记者:宋永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