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青蓝结对 携手同行近日,振兴区教育局在六纬路小学举行振兴区教育系统2024年度入职新教师“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启动仪式。振兴区教育局、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属各校教学领导、2022至2025年入职新教师和各校师傅代表共计18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活动中,宣布了振兴区2024年入职新教师“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为各校师傅代表颁发聘书,新教师上台拜师并签订师徒协议。活动最后,振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为师徒结对启动仪式活动做总结发言,希望师徒所在学校能高度重视新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新教师成长,共同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驾护航。记者:侯春林06/20
- 千余件作品展现少年儿童艺术风采近日,由元宝区文联、区教育局、区文明办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祖国好家乡美”之第五届“美的记忆”少儿书画展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吸引了全区各中小学学生的广泛参与,共征集作品千余件,通过艺术创作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和艺术才华。记者/于国洪06/20
- 4个考区、12个考点!丹东多部门联合护航中考!2025年丹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将于6月21日-23日举行。全市共有13562名九年级考生踏入人生重要考场,另有13517名考生参加地理、生物学考试。为确保考试公平、安全、有序,我市共设置4个考区、12个考点,其中九年级设459个考场,地理、生物学考试设463个考场,并配备32个备用考场应对突发情况。在试卷安全方面,全市启用6个保密室、12个考点保管室,调度20台试卷押运车(其中12台实时GPS定位),72名押运人员全程闭环护航,确保试卷流转“零疏漏”。通过科技赋能考务管理,全市投入智能安检门25个、无线电屏蔽器566个、金属探测器686个,构建“入场安检+信号屏蔽+人工复检”三重防线,从源头上杜绝舞弊行为。考场内,高清监控设备与巡考系统实时联动;考场外,9辆医疗救护车、12辆电力保障车严阵以待,为考生健康与考点运转提供“双保险”。今年,我市关注特殊考生需求,为23名因身体原因需提供便利的考生开设绿色通道,体现“有温度的教育”。此外,各考点提前布置遮阳棚、候考休息区,并安排心理教师驻场,帮助考生舒缓紧张情绪。2200余名考务人员经过多轮培训,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温馨服务”准则。在考点周边,公安、交通、城管、消防多部门联合行动,划定临时交通管制区,倡导市民“静音护考”,共同营造舒心考试环境。记者/李冉霞编辑/邹润06/20
- 助力残疾人拓宽致富路6月17日,振安区残联组织开展蓝莓种植技术培训活动。84名残疾人学员参与培训。振安区残联邀请专家,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围绕蓝莓的养护特点、病虫害防控、修剪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专家讲得清楚明白,能在大棚里跟着学,心里有底!”据了解,振安区残联为全区有种植意愿、种植条件的45名残疾人免费发放1600棵蓝莓树苗。下一步,区残联将持续跟进残疾人种植户的需求,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回访指导,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积极挖掘更多适合残疾人的特色产业项目,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搭建更多就业创业平台。记者:李冉霞06/20
- 一碗粥温暖老人心近日,在振兴区永昌街道英华社区,一家普通早餐店成了传递温暖的驿站。“85后”店主于辉用一份份免费早餐,温暖了身边的独居老人。凌晨5点,城市还沉浸在静谧中,于辉的早餐店后厨已亮起灯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揉面时,他手法娴熟,力道均匀;调馅时,精心搭配每一种食材。不一会儿,稀粥、包子、烧饼等十余种香气四溢的健康早点新鲜出炉。诱人的香味吸引了周边居民纷纷前来购买。中午闭店后,于辉仍闲不下来。他仔细将未售完的早点分类打包,交由社区志愿者,将这些承载着温度的食物送到周边独居老人手中。86岁的独居老人孙女士感动地说:“这孩子太贴心了,每天都给我们送吃的,真的特别感谢他。”这些免费早点,不仅填饱了老人们的肚子,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关爱与温暖。面对大家的夸赞,于辉有些腼腆。他朴实地说:“周边独居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生活上多有不便,能把这些早点送给他们,既避免了食物浪费,又能传递温暖,这是双赢的好事。只要店开着,爱心早餐就会一直送下去。”一份小小的早餐,凝聚着善意,传递着温暖,照亮了他人的生活,也为社会增添了一份美好。记者:王一淞06/20
- 丹东赵晨雪:从ABC到青春白皮书06/19
- 老旧小区装上“安全充电桩”近日,珍珠街道东升社区积极响应绿色出行号召,聚焦民生需求,在183小区建成电动车集中充电棚,解决居民充电难题。183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此前私拉电线充电现象频发,存在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状况,东升社区联合业委会多次召开协调会,邀请专业企业实地勘察,最终在2号楼北侧闲置空地规划建设集中充电棚。棚内设置20个充电位,配备智能扫码充电装置,可满足多种电动车充电需求。施工期间,社区全程监督,完善线路、雨棚及消防设施。项目投用后,社区制定了管理公约,开通24小时报修电话。记者:张津硕06/19
- 于家小区告别“用水难”日前,于家小区居民饱受自来水水压不足、供水不稳定的困扰。七道街道办事处与于家二社区迅速行动,积极对接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围绕供水管网改造展开多方协调。为精准解决问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与自来水公司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小区实地勘察,最终敲定地下供水管网改造方案。施工期间,社区通过微信群、公告栏等渠道及时发布施工信息,组织网格员入户沟通,向居民说明施工带来的短暂不便,赢得大家理解支持。经过约1个月的紧张施工,全新的自来水管网顺利铺设完成。水流恢复稳定,水压显著提升,困扰居民许久的用水难题得到解决。记者:张津硕06/19
- 网格员帮老人追回辛苦钱“多亏了社区网格员,不然我这辛苦攒的钱就打水漂了!”近日,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一位七旬老人握着网格员的手说。一场针对老年人的“免费安装净水器”骗局被网格员识破,追回了老人的450元现金。日前,三名自称社区工作人员的男子敲开了老人的家门,声称“响应政府惠民政策,免费为老年人安装价值千元的净水器,仅需支付450元材料费”。见对方能准确说出小区名称和自己的门牌号,老人放下戒备,“想着是社区推荐的,肯定靠谱。”尽管平时连买菜都要货比三家,老人还是拿出了450元。对方匆匆安装完一台简陋的净水器后便离开。下午,网格员例行入户走访,老人指着净水器念叨,“这下喝水可放心了。”网格员却立刻察觉异常,“社区近期根本没有组织净水器安装活动,这机器连正规品牌标识都没有。”追问之下,老人这才慌了神,说出了上午的事情经过。“必须第一时间止损!”网格员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掏出手机向社区党委书记汇报,并拨打报警电话。社区启动“老年人防诈应急响应机制”,在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便锁定了对方的行踪,并追回了老人被骗的450元。骗局虽已破解,但社区工作人员意识到,提升老年人防诈意识才是“治本之策”。次日,社区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以该案例为切入点,拆解“冒充公职人员”“免费福利陷阱”“亲情绑架诈骗”等常见套路,提醒辖区居民提高安全意识。记者:张津硕06/19
- 大鹿岛边境派出所:巡逻在海岸线上近日,大鹿岛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海岸线开展巡逻,走访岛上村民,进行安全教育。记者:唐羽廷06/19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