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工人村社区:凝聚多方合力 筑牢安全防线
    为压实辖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1月10日,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召开第一书记安全生产调度会,社区党委与辖区企业代表、网格员代表、党员志愿者代表共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计,明确由社区牵头,联合企业、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成专项排查小组,对辖区全域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一隐患一档案”。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责任方限期完成整改,社区全程跟踪督导。每月组织一次“回头看”行动。作者:沈粹
    11/12
  • 丹东中燃开展燃气设施安全大排查
    近日,丹东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燃气设施安全大排查工作,采取“人工+科技”的方式,对辖区内管线、调压站、阀门井等关键供气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与维护保养,保障燃气供应的稳定和安全。记者:吴琼
    11/12
  • 医保服务暖民心
    近日,市医保局、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红石镇,开展以“机关单位走进基层用心用情解民忧”为主题的医保政策宣传活动。活动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守护公众健康为目标,推动医保政策更好地惠及更多基层民众。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镇、村两级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发放了医保宣传资料,详细讲解参加医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政策宣讲团围绕住院报销比例、门诊慢特病待遇、异地就医结算等群众关切的问题,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宣讲中,工作人员摒弃晦涩术语,用亲切的“乡土话”传递政策要点,让群众直观感受医保政策的惠民温度,有效提升政策知晓度。互动答疑环节气氛热烈。“申请门诊慢特病需要哪些手续?”“居民医保门诊能否直接使用?”村民们踊跃提问,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随后,工作人员将经办窗口前移,现场为村民提供医保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服务,实现“足不出镇、便捷办事”,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活动期间,医保工作人员还深入低保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针对特殊群体的保障需求,精准解读医保帮扶政策。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消除群众的就医顾虑,打通了医保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他们还在集市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广泛普及参保缴费、医保报销等知识,确保政策“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此次活动共发放医保宣传材料7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00余人次,现场办理业务60余笔。记者:刘沙
    11/12
  • 全市社区工作者匹克球大赛圆满收官
    记者:刘馨忆宝林
    11/12
  • 马市岛水果萝卜喜迎丰收 地理标志产品助力农民增收
    深秋时节,振安区九连城镇下尖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这里的特色农产品马市岛水果萝卜喜迎丰收。据悉,今年马市岛水果萝卜总产量预计达6700吨。前来收购萝卜的货车络绎不绝,农民们正忙着拔萝卜、装箱、称重……一箱箱青翠欲滴的萝卜陆续发往全国各地。刚出土的萝卜个头匀称、通体碧绿。切开后,内瓤呈现出通透的翠绿色。“我们这个萝卜,生吃好吃,又甜又脆!”种植户胡永保随手拿起一个萝卜掰开,发出清脆的“咔嚓”声。一口咬下,汁水充盈,口感清甜。马市岛水果萝卜的卓越品质源于独特的生长环境。马市岛四面环水,温润的水汽常年滋养作物;土壤更是罕见的油沙地,兼具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2020年,“马市岛水果萝卜”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振安区将水果萝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各基层党组织采取“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与沈阳农业大学、辽东学院等院校合作,加速马市岛水果萝卜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研发。在种植环节,全部采用冷棚培育,有效规避极端天气影响,精准控制温度。每年8月中旬播种,经过3个月的精心管护,11月中旬集中采收。这套科学管理模式确保了萝卜品质的稳定。九连城镇持续加强农产品宣传推广,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电商、社区团购和线下超市等多渠道销售。精品萝卜售价达每公斤8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以前种普通作物赚不了多少钱,改种水果萝卜,一亩地能多收入好几千元,日子更有奔头了!”村民宋喜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记者:王一淞
    11/12
  • 《抗美援朝文物故事》第6期 | <항미원조 문물이야기 >제6회
    11/12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ㄴ-第27期|<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ㄴ-제27기
    11/12
  • 学说朝鲜语--第50期 |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제50기
    11/12
  • 黄土坎边境派出所:反诈小剧场开播啦
    “竹板一打响四方,各位村民听仔细!今天不把别的讲,专把反诈知识扬……”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联合属地党群服务中心,共同推出的“反诈小剧场”在辖区李家岭村迎来首演。快板表演中,民警夏远亮用诈骗案例编创台词,揭秘“装孙子”“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诈骗惯用话术,呼吁广大群众不要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尤其做好图像、声音、指纹等生物信息的保护。而民警自导自演的情景剧《天降“馅饼”是“陷阱”》则让现场村民绷紧了神经,真实再现了诈骗团伙无情行骗的全过程,就在“张大爷”要输密码时,民警预设的警报声及时响起,戳穿了骗局。“这跟上次我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村民李文武看完直拍大腿,“当时那人还说能给我涨养老金,幸好我多了个心眼没转钱!”活动间隙,该所民警、公职律师高英华拿着宣传手册走到村民中间,用“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讲解帮信罪的司法解释。“大家记住,凡是说‘您账户异常需要冻结’,又让您转钱到‘安全账户’的,全是骗子!”为了让反诈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民警还结合工作中接触到的典型案例,把反诈防骗要点编成顺口溜发给大家。“这样的活动希望每周都搞一次”“下次给我们的孩子也讲讲反诈”村民们说。记者:唐羽廷
    11/11
  • 徐宏祥:守正创新担使命 融媒一线传党声
    在市融媒体中心,有这样一位新闻工作者:他以镜头为眼,捕捉时代脉搏;以笔杆为犁,耕耘主流舆论沃土;以初心为舵,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浪潮中始终锚定正确航向。他就是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一部记者徐宏祥。从业16年来,先后荣获“丹东市劳动模范”“实绩突出先进个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采写的多篇作品获省级新闻奖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融媒体记者的政治担当、职业操守与奋斗本色。徐宏祥的记者生涯是从民生新闻开始的。衣食住行水电气,这些百姓身边的要紧事、烦心事成为他的工作日常,其中既有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喜悦,也有力所不及的遗憾。这段经历,让他对之后10年党政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不能停在会场里,要沉到基层、蹲到一线。2024年,丹东市融媒体中心进行资源和机构整合,原报社、原广电台各自设置的新闻中心、时政部、要闻部被重新整合成新闻采访部,要求记者不仅具备跨媒介叙事的能力,还要培养写作、摄影、摄像能力,成为新闻业务复合型“多面手”。对徐宏祥而言,曾经的摄像与文字工作经历,不再是割裂的两段,而是在融合背景下被赋能“1+1>2”的效果。在今年夏天汛期,徐宏祥深入青山沟等乡镇,通过“图文+短视频新媒体平台实时报道、滚动播出”的形式,及时、真实地报道了水情、雨情、灾情和当地干部群众抢险自救、保卫家园的生动场景,进行了一次融媒体报道的有益实践,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采制工作中,志愿军老战士真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人生境界、质朴的生活方式,让徐宏祥深深震撼、肃然起敬。为加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成果应用,徐宏祥参与创作了《抗美援朝文物故事》《鸭绿江不会忘记》《11月8日》3部纪录片,连续三年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为丹东打造抗美援朝出征地品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作出了贡献。“新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坚守,更需要热爱。”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未来,徐宏祥将继续以践行“四力”为根本,不断树立新思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成为一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全媒体记者,在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奋勇争先,用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辽宁故事、丹东故事。记者:李杰童仕东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