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九集 庞工:让“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茫
    11/08
  • 辽宁丹东顾伟:办“家庭周报”三十一载记录时代变迁
    “‘家庭周报’是珍贵的家庭档案,它记录了每名家庭成员的进步以及获得的百余项荣誉和奖励,传承了红色家训,成为我们家庭的精神文化传家宝。”顾伟说,一晃31年,由家庭成员共同编辑的‘家庭周报’已成为顾家家风的重要标志,伴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家庭周报”,不仅记录了顾家的变化,还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进位于丹东市振兴区的“全国文明家庭”顾伟的家,俨然走进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多达1.2万册的藏书占据了家里最大的一个房间及客厅和卧室的各个角落。31年、1600余期“家庭周报”被装订成15本逾35公斤重的装订册。沉甸甸的“家庭周报”成为顾伟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财富,也让这个书香家庭声名远播。“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不久前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翻开往期报纸,这个家庭31年来的变迁和生活点滴如一部微电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1990年,顾伟一家因动迁搬到市郊一个仅有6.6平方米的平房,6岁的儿子顾然因找不到学前班而苦恼。看到成天爱写爱画的儿子在纸上照着《丹东日报》的报头摹写“丹东日报”4个字,顾伟突然想到,让孩子办一份手抄报,不就解决了教孩子练习写字、绘画、拼音、简单算术的学前教育问题了吗?在1990年6月10日这一天,以顾然为“总编辑”的第一期“家庭周报”正式“出版发行”。从歪歪扭扭的文字到优美流畅的文章,这份小报在6.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创刊,在60平方米的新居中发展,更在12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走进新世纪。“家庭周报”记录了儿子顾然从学前萌童成长为硕士研究生、优秀大学教师,记录了顾伟从普通公务员成为优秀的市政协委员,记录了妻子高丽华在社区工作中获得的30多个奖励,记录着儿媳妇荣获医院科研标兵荣誉称号……“顾家有情缘,跟党一百年,子弟多才俊,家风世代传。”2021年7月4日,第1661期“家庭周报”刊登了顾伟全家人与党旗的合影,并附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创作的诗词,记录下这重要的历史时刻。“购书、读书、藏书,源于我家血脉中的教师基因。”顾伟略带自豪地说,“从我祖父开始,顾家已是连续四代有人做教师,顾家始终秉持‘读书教子,忠孝传家’的家风。”如今,顾伟4岁的小孙子已经开始和爷爷合力办报。顾伟开心地说,再过几年,我可能会把“总编辑”的重任交给孙子,将“家庭周报”这个文化传家宝和万卷诗书铸成的好家风,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11/0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八集 冯恩民: 排雷能手 拆弹专家
    11/03
  • 辽宁凤城市徐凤运:坚守承诺 她帮丈夫照顾聋哑大哥56年
    “这些年苦了你,我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那个听不见,又不会说的大伯哥。”拉着婆婆的手,徐凤运说:“娘,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这是当年婆婆临终时的嘱托。为了这个承诺,徐凤运照顾聋哑大伯哥56年。10月27日,家住凤城市凤凰城街道广场社区的徐凤运做好午饭,让丈夫谭德润叫大哥过来吃饭。谭德润来到哥哥的房间,拍拍正向窗外张望的哥哥,用手比画着叫他吃饭。谭德润说:“大哥今年90岁了,是位聋哑人,一辈子没结婚,这些年多亏了我老伴照顾他。”今年78岁的徐凤运,从结婚开始,就一直照顾着丈夫的这位同母异父的大哥。1965年,徐凤运和谭德润结婚。当时谭家一大家子人,除了谭德润有工作外,婆婆和大伯哥都是农村户口,而谭德润的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下地干活的时候,大伯哥必须得有人看着。“那时候真难啊。谭德润在公社上班,啥也帮不上。”徐凤运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她就得起床,喂猪、喂牛,下地出工,准备一大家子的三餐。有点空还要做全家人的鞋、衣服……家里家外,全靠徐凤运一人张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后来,徐凤运自己有了一双儿女,小叔子、小姑子因为工作忙,把孩子也送到了她家,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全压在了她身上。最难的还是大伯哥生病的时候。1978年,大伯哥头上生出一个疮。徐凤运领着他去卫生所开药,回来给他洗头上药。“毒疮恶臭恶臭的,有时给他换完药,熏得我连饭都吃不下。”但是她一直坚持了半年,直到长毒疮的地方长出新肉。1986年,全家搬到了凤城市里,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在1997年,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徐凤运患上乳腺癌,手术后一个月,她又拖着病体,干起了家务。“不干不行呀,婆婆年龄大了,我不干咋办?”“没有我老伴,不仅我大哥,我们老谭家都不会有现在这么舒心的日子。”谭德润望着老伴深情地说。
    11/0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七集 李延年:永远的高地
    10/28
  • 辽宁丹东:87岁青岛老兵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书籍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月24日上午,87岁的青岛老兵纪志世步入位于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轻轻哼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眼含泪花。此番前来,纪志世将一本伴随他与战友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书籍——《保尔》,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摄影:刘海东)纪志世1934年生于山东省胶县,1951年奔赴朝鲜战场。1952年,河南新乡中学学生林春芳将珍藏的《保尔》赠给志愿军战士,纪志世在朝鲜战场收到了这本赠书。“我以前上过学,识字,所以给大伙儿念书,战友们被保尔·柯察金不惧牺牲的精神打动,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纪志世说。多年来,纪志世翻阅此书时产生一个想法:书在个人手中发挥不了最大作用,不如捐出去。于是他联系了青岛媒体,几经辗转与抗美援朝纪念馆取得联系。同时,在山东省泰安市找到了林春芳,得到她的支持。“今天亲手把这本书送到抗美援朝纪念馆,了却了一个心愿,希望通过这本书承载的故事,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老人收到捐赠证书后起身致谢。“我们会按照展览计划安排展出这本书,让观众了解它与志愿军战士的故事。”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捐书仪式后,纪志世接受了《铭记》摄制组专访。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2020年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铭记》。得知《铭记》摄制组制作了多期专访老兵的节目,纪志世很高兴,表示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希望以后能推出更多这样的节目,更好地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10/28
  • 辽宁丹东姚纯立:坚持出摊儿20年 他要让更多人知道果模手艺
    进入有些寒冷的深秋,62岁的果模匠人姚纯立一大早就出摊儿了。在丹东市七经街上一个不起眼的街角,姚纯立的果模摊子已经坚守了20余年。他早已适应了严寒和酷暑,在摊位前专注地刻着果模,或者静静地练字。“再去摆(摊儿)一天吧,你不去,就更没人知道这门手艺了。”这是老父亲曾经的嘱托,为了老果模匠人的期望,更为了这门老手艺,姚纯立要把果模摊子一直摆下去。年轻人已经对果模十分陌生。“七夕”传统节日,丹东人有做乞巧果子的习俗,果模就是制作乞巧果子用的模具,多由梨木刻成。乞巧果子起源于山东,是丹东特色面食。出生于1959年的姚纯立,是目前丹东市唯一的果模匠人。早些年,每逢“七夕”,家长会把面团放在模具里卡出形态各异的小面食。烙熟之后用线将它们串在一起,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小伙伴聚在一起会比谁家的小果做得最逼真,形态更新奇。如今,这样的风俗已经渐渐被淡忘了。偶有路人驻足摊位前,好奇地摆弄,或询问果模的起源,但鲜有人购买。姚纯立并不介意,有感兴趣的人问,他都耐心地回答。“虽然不太好卖,但有人好奇,有人看,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作为最后的果模匠人,姚纯立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12岁那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姚纯立第一次拿起了刻刀,从此再没有放下。在父亲的殷切目光中,姚纯立日复一日地握着刻刀,守护着这门即将被人们遗忘的技艺。只要天气没有影响,他都会推着三轮车来到街头,将摊位支好,然后静静雕刻。一天,一位70多岁的美籍华人来到姚纯立的摊位前,看到图案各异的果模后,惊呼道:“我终于看到爷爷奶奶用过的东西了,看到它们就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临走前,他买了许多果模,并对姚纯立说,一定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在姚纯立的工作台上,有一个父亲传下来的工具箱,箱子里放着上百把不同样式的刻刀,果模就是它们一点点凿刻出来的。姚纯立说,手工雕琢的,刀口不一样,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每一个手工雕刻出的模具都饱含着手艺人的创意和心血,这一点是机械比不了的。”一项技艺的传承,不仅是手艺和其作品的传承,更是中国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智慧的传承。这些价值观与工匠精神,经过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浸润而渗入姚纯立的灵魂里。每次出摊儿,姚纯立都要把果模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我不在意挣不挣钱,也从没想过放弃,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果模。”
    10/27
  • 辽宁丹东:举办第三届朝鲜族饮食文化节
    10月22日,丹东市第三届朝鲜族饮食文化节暨丹东市第二届朝鲜族辣白菜节在市区太阳世纪广场(月亮岛广场)开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现场热闹非凡。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丹东广播电视台主办,丹东市朝鲜族联合会(总商会)、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等单位承办。开幕式上,精彩的朝鲜族歌舞表演,充分展现了朝鲜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千人拌饭、辣白菜比赛等活动场面宏大,让市民大饱口福,领略了独特的朝鲜族饮食文化。活动持续至10月24日,游客和市民还参与了伞寿宴、打糕体验、宫廷花糕体验、传统民俗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品尝辣白菜、打糕、冷面、大酱汤、烤肉等各式特色小吃。秉承“保护民俗、传播文化、促进全市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宗旨,丹东市成功打造了“朝鲜族饮食文化节暨朝鲜族辣白菜节”这一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旅品牌节庆活动,深受朝鲜族群众和市民游客的欢迎。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此次活动的举办,将对促进本地文旅消费、拉动文旅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丹东文旅产业的关注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10/27
  • 辽宁丹东娄跃文:家书立家风 温暖传亲情
    “家书是血肉亲情、家庭根脉的寄托,也是传承优良家风的载体,我会将这一形式继续绵延下去。”10月15日一早,年逾古稀的娄跃文老人端坐在桌前,开始给远在吉林的族人写信。30年来,娄跃文坚持用信函的方式传情传理传意,给家人、族亲写了百余封、几十万字的家书,爱国爱家、和谐向上的情愫滋养着家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娄跃文家庭也先后荣获辽宁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你是咱家的老大,往后晚辈还要多,咱们这个家你得操点心,照看着他们别走错了路啊!”说起家信的来历,娄跃文说这是为了父母的临终嘱托,将“兴家旺族”这个遗愿当作老人下达的最后一项任务,也成为娄跃文日后工作之余的人生目标之一。根据当时和弟弟、妹妹6家分居辽宁、吉林两地的实际情况,娄跃文选择了以家书传意。1991年,在父亲去世后的第21天,娄跃文压抑住心中的悲痛,以“继承父母志教子篇”为题,提笔写下了第一封家书。而后的30年,写家书成了娄家几代人的沟通方式,也开启了娄跃文家庭的“家风路”。从孟母三迁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期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是什么?就是咱老百姓历代祖先的精气神,潜移默化地传给晚辈的一种习俗表现。”娄跃文说,家是社会的细胞,是孕育伦理道德和拉近亲情的温床,良好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家书真正起到作用,他下了不少工夫。丰富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加上平素掌握的大量知识,为他在写家书时提供了许多素材。每封家书都会根据受读者的年龄和知识层次设定,有对兄弟姐妹如何经营家庭的意见,有对晚辈读书和婚恋观的启发,娄跃文调动起家族成员共同参与家风建设的热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家人送上了精神大餐。多年来,娄跃文以“爱国、睦邻、和家、敬老、护幼、依德、守法、进取、学习、改错”十项家风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家书,传情传理传意,修身齐家,与族人探讨传播良好家风的方法,使这一大家子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一封封家书的影响下,娄家上下重品行、正家风,祖孙三代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专注把家庭思想建设付诸笔端,维系着家族、家人的凝聚力,这是娄家的特色,更是娄家的传统。让娄跃文没想到的是,这种看似“古老”的形式在坚持了几十年之后,竟然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举行,全国300多户文明家庭成员代表出席,娄跃文一家也在其中,大儿媳聂丹梅代表全家去北京接受荣誉,全家人因此而骄傲、激动。在2017年全国妇联协同19家博物馆在北京举办的一次中华民族家教、家风经典博览会制作的《家风万事兴》画册中,共收录了43个典型家庭人物,娄跃文家庭故事被收录在第三部分当代典型中,这让娄跃文及其家人深感意外。虽然年已古稀,但只要想到关爱家族亲人的事,总能激发出娄跃文热烈的情绪,去想、去写、去发送寄传。“家风连着国运,每位公民都有传承好家风的责任。奖励文明家庭,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实为‘抛砖引玉’,我更要为家庭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此,娄跃文又开始笔耕不辍,以《家风志》为题,将20字家风规则撰写成论文,得到族人的认可后,还将这20字家风规则冠以“祖志家风”,用毛笔制作成条幅,让族人挂在屋中珍藏。利用闲暇时间,娄跃文将数十年信函整理出版了《家风路述函》、《家道人生略》、《家族幸福观》、《墨翁诗集》、《少公诗词联》等书籍,利于晚辈自然、连贯、有效地接受祖辈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在将自家文化建设引向深入的同时,娄跃文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先后为社区、街道、学校、机关等做经验介绍,将自己的感悟成果尽可能地奉献给社会。“退而不休,余热治家,效能利国,实乃乐事!”娄跃文笑道。“我的父亲数十年坚持家书传家风,统一家族的思想,是家族的精神领袖,是我心中的偶像。”在电视台一档《小小一个家》节目上,二儿子娄昊拥抱了父亲。“父亲能在孩子心目中有这样的位置,我的一生值了!”娄跃文动容道,“润物无声,代代传承,目前,我开始着重培养家族的接班人,让下一代继续做好家族中凝聚手足的事业。”
    10/26
  • 辽宁丹东:体育大篷车 下乡送健康
    10月19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的2021年丹东市体育三下乡“体育大篷车健康农村行”活动在汤山城镇龙泉村举行,由丹东市70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体育下乡服务队带着健身器材和体育健身项目,到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开展活动。活动以体育下乡服务队和乡镇体育健身展示拉开序幕,经典的健身项目轮番登场,乡镇也组织优秀的体育健身队伍登台,双方交流互动,其乐融融。展演过后,体育下乡服务队现场向村民教授手拍鼓、舞手帕、健身球、舞扇等健身项目。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还向汤山城镇龙泉村赠送了音响、手拍鼓、彩扇、健身球等体育健身用品。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