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最美战疫人】践行初心使命 彰显担当作为同心战“疫”暖心服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委统战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选派40名机关党员干部,全力协助振兴区六街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平均每天在岗15小时,步行近两万步……连日来,下沉干部积极配合社区完成核酸采样、秩序维护、群众劝导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卡点值守任务,不间断巡街巡逻,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以赴与病毒赛跑,用实际行动擦亮党徽的鲜红底色。”下沉党员们异口同声。他们将各项保障工作职责及联系人电话及时公开,方便居民随时联系,每日进行“暖心问询”,详细登记57户居家隔离居民的生活所需,及时解决后对满意度进行电话回访。8名党员主动承担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每天完成4个封控单元的消杀和垃圾清运任务,将政府保障物资、急需药品和物品送达至居民手中。“我是党员,为群众服务是宗旨,这次下沉让我更加了解基层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为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下沉干部如是说。尽锐出战不惧疲劳党员干部尽锐出战,筑牢防疫第一防线。面对本轮疫情,市审计局累计派出41名党员干部驰援振兴区浪头镇浪头社区,不辞辛苦、不计付出、不畏艰险,接续奋战一线阻击疫情。11月7日,市审计局第一时间组建了包保专班,进驻浪头社区风险区域。排查防控隐患。包保专班由7人组成,全部是共产党员,包括4名60后、2名80后、1名90后,老中青结合,既是党小组也是“战斗队”。进驻风险区域后,承担起了核酸采样、协调流调、人员转运、物资保障、困难人群帮扶、环境消杀清理等繁重工作。11月13日,该区域风险降级解除管控,专班人员准备撤回居家隔离休整。11月14日,浪头镇新浪小区被划为高风险区域。包保专班全员放弃休整机会,主动请缨转战新浪小区。协助医护转运慢病患者。克服生理与心理疲惫,他们24小时值守管控,对隔离区域患严重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年纪较大行走不便的群众每日多次对接上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践行初心使命,彰显担当作为。记者/宋琳包芙蓉11/21
- 【最美战疫人】基层“小网格” 展现“大作为”!11月16日早,寒风凛冽,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的网格员姜旭洁协助医护人员入户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她手里拿着的,除了试管与采样签,还有为佛山村6组村民徐庆有购买的药物。突发疫情后,姜旭洁主动扛起责任,奔波忙碌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网格员的“多面手”角色。汤山城镇现有网格86个,网格内党员779人。本轮疫情发生后,基层治理网格体系迅速运转,网格员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迅速调整到“战时状态”,化身成防疫一线的“宣传员、服务员和排查员”,共同织就基层疫情防控网。每一处核酸采样现场,拉设警戒线、场地清理消毒等各个环节,都能够看到网格员的身影。网格员利用“大喇叭”、微信群,把消息第一时间传播到各家各户,引导督促居民按时前往核酸采样点采样,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核酸采样结束后,他们还利用数据分析比对功能,筛查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名单,逐一电话核实人员流向,为落实精准有效管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网格员们不仅是“防疫志愿者”,还化身“服务员”“调解员”。根据定期下发的《网格问题“一单制”交办单》,网格员分时段、分批次走进所负责的区域,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力争将问题解决在第一线。村组道路维修、垃圾清理、政策咨询等问题第一时间“早发现、早干预、快处置”,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难事不出村。从11月初至今,全镇网格员累计解决群众诉求57件。盛雪记者/姜慕馨11/2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三集 孙德山:枪林弹雨多面手 红色展览述情怀11/21
- 丹东市5户家庭获评2022年辽宁省“最美家庭”近日,省妇联揭晓了100户辽宁省“最美家庭”,我市潘玉华等5户家庭获评2022年度辽宁省“最美家庭”。潘玉华家庭潘玉华,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鸿利社区电业小区妇委会主任。多年来,潘玉华积极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在群众中积累了很高的威信,在她的带动下,电业小区现有5支巾帼志愿者服务团队、1个妇女之家、4个妇女微家、14个平安家庭瞭望哨。在带头服务群众活动中,潘玉华总是走在前,虽然没有工资、没有待遇,但潘玉华没有丝毫计较,每天走在服务群众的路上。潘玉华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她总是怀着一颗向善之心,倡导身边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带动家庭成员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公益团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张也家庭张也,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江后街特勤站分队长。他长期奉献、扎根基层、身经百战、苦练业务,处置现场超过1000场,抢救被困群众400余人,荣获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若干。2022年4月,丹东突发疫情,张也第一时间加入“党员突击队”,成为消杀工作的中流砥柱,共组织对隔离酒店、学校、医院等地开展消杀140余次,累计消杀面积超过5.4万平方米。妻子张海伦作为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下沉社区成为核酸检测人员,到重点管控区域完成每日消杀工作。不一样的岗位,一样的坚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给予彼此最特别的告白与陪伴。翟福贵家庭翟福贵,丹东市轮胎厂退休职工。翟福贵与赵国军结婚40余年,相处和睦、生活美满。翟福贵夫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工作。2015年,主动请缨在自家设立“平安家庭瞭望哨”,将发现的家庭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反馈给社区并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多年来,二人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40件,建言献策10件,全部被社区采纳。夫妇二人积极配合社区工作,近3年来,参与疫情站岗、发放蔬菜包100余次,路长制站岗30余次。作为社区志愿者,参与创城志愿服务60余次,参与帮扶困难群众100余人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平安大家庭的温暖。时淑娟家庭时淑娟,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石湖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她与丈夫杨哲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先后成立宽甸信德菌业实验基地、宽甸天佑菌业有限公司,经营食用菌菌种培育、种植、产品开发,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就业发展道路,带动近百户农户发展香菇产业,解决就业近30人。多年来,宽甸各个乡村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小两口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收购香菇的身影。2016年~2021年,时淑娟先后被推选为石湖沟村党支部委员、村妇联主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将大部分精力用在村里日常事务,杨哲默默支持、毫无怨言。新冠疫情突发,时淑娟持续奋战抗疫一线,为增强工作人员身体免疫力,二人捐赠价值1.6万元的灵芝和孢子粉。国竞文家庭国竞文,丹东东港市小甸子镇小甸子村书记助理。2020年,硕士毕业的她成为东港市第一个响应号召回村任职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政治、电商销售、带头创业等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和同事的认可。小甸子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新建设一批温室大棚,她和男友党成柱承包3栋大棚研究草莓种植,二人彼此扶持,遇到难题一起研究,共同成长进步,大棚当年实现收益60万元。二人筹划扩大规模,果断卖掉了留作结婚用的婚房,新婚时既无彩礼、也没陪嫁,仅以8平方米的大棚看护房为婚房,吃住在大棚,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周边农民致富。11/18
- 【最美战疫人】“工”克时艰,“会”聚力量“工”克时艰,“会”聚力量本轮疫情发生后,市总工会第一时间选派36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元宝区七道社区、天后宫社区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下沉干部协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排查摸底,做好居家隔离对象管控、核酸采样、卡点值守、特殊群体保障等工作,与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并肩作战。市总工会多方筹集专项资金,为困难职工、一线防疫人员送上暖心关怀。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职工及时纳入工会帮扶范围,保障特殊时期生活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做好疫情期间职工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第一时间开设“关爱职工用心抗疫”心理减压疏导专栏,通过电话、咨询热线、网络微信等方式,为广大职工群众开通情绪疏导和精神抚慰服务,畅通诉求渠道。记者/刘海东11/17
- 【最美战疫人】群众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社区执勤、核酸采样、物资配送、维护秩序、扶老助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市政协机关下沉一线的干部有着共同的体会:“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10月末,疫情再次来袭,市政协迅速部署机关干部下沉二街社区,参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不讲代价、不讲条件,以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使命感把工作落实落细,共同努力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这是动员令,也是出征令。下沉干部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全力配合社区积极投身核酸采样、人员流调等工作。不怕苦累、不讲条件,书写政协人的“抗疫答卷”。有的机关干部把生病的孩子托付亲友照顾;有的为了不耽误社区防疫工作,硬是把在沈阳工作的爱人叫回丹东照顾家里;有的克服家庭重担,从未请过一次假……下沉干部积极协助配合所在社区落实好“电话问询”暖心专项行动,对照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台账,通过电话、上门及核酸采样时机,了解他们的生活、就医、购药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政协专为下沉干部定制了带有“丹东市政协”字样的小红帽。如今,在二街社区辖区内,随处可见“小红帽”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主动亮身份、当先锋,把担当写在行动上,把责任落在岗位上,把人民政协的履职职能转化为抗击疫情的“钢墙铁壁”。“您好,请注意自身防护,同时也要提醒进店顾客扫‘丹东行’码。”“阿姨,您会用‘丹东行’吗?我来教您。”连日来,市自然资源局下沉干部在包保的安东老街认真督促营业场所落实“丹东行”场所码制度,提醒商户做好个人防护。市自然资源局先后派出48名下沉干部,参与疫情防控。他们24小时全时值守,协助社区转运物资,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细心照料困难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完成防疫任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工人村社区辖区先后有750余户居民划入风险区。下沉干部反复与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分级落实风险区责任制。在封控小区门口,下沉干部们是严防出入的“守门员”;面对群众的不安与误解,他们是防控政策的“宣传员”;根据群众缴费、购物、买药等不同需求,他们又是“跑腿员”……下沉干部们奋战在抗疫一线,用科学管理与贴心服务,助力社区和群众同心战“疫”。杨振丹记者/宋琳李美臻11/17
- 辽宁丹东五龙背镇:“微信群聊”解烦恼 “红圈网格”赢点赞近日,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的居民见面聊天有了新的“时髦”内容:“我家孩子要回来了,现在咱这回来什么政策你知道么?”“这事你在咱网格群里问问呀,一准儿成!”“那我试试,还真有网格员回复解决……”为切实抓准辖区居民日常生活问题并进行解答解决,五龙背镇全镇86个网格均已实现“微信群聊”全覆盖,实现“人在家中坐,事在群中办”。11月8日,居民孙凤清在“表二浴池楼,71号网格微信群”中提出自来水变为红色,担心无法饮用的问题,群内的温泉社区党委书记阎莺莺发现后,立即“吹哨”,经五龙背镇“红圈一小时”党建特色活动所构建的基层治理联动共建机制层层联动,自来水公司派出紧急维修小组赶赴现场进行问题排查处理。从阎莺莺回复居民孙凤清的诉求到问题解决仅用了半小时。“红圈网格”速度不禁让居民纷纷点赞。“五龙背镇人口流动性较大,温泉社区最多的时候能达到接近8000人。”阎莺莺在五龙背镇网格员交流会上有感而发。“有困难就有解决方法,要想搞好搞活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关键还是要与居民心贴心,要用他们习惯的、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问题。”阎莺莺说,要多利用像微信群解决诉求这样的形式,一步一个脚印、结结实实地将“红圈网格”送进居民的心里。截至目前,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各类网格群累计解答解决居民问题诉求达350件,各项问题均当天办清完结。下一步,五龙背镇将继续以“红圈一小时”为载体,持续深化网格作用,强化网格力量,不断采用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简易方便的创新形式,解决好居民的问题诉求,从而织牢铺密“红圈网格”,强化锻造基层治理综合效力。作者:张津硕11/17
- 辽宁省丹东市:让居民感受网格内的“格外”温情初冬时节,天气转寒,家住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的高龄独居老人给社区网格员拨打电话:“凤丽啊,快到年底了,我的城乡医保你能帮我在网上提交一下吗?岁数大了,不会摆弄手机。”没一会儿的工夫,网格员就到老人家帮老人在网上进行了城乡医保缴费的提交。让居民在网格中感受到“格外”温情,这是振安区网格员解决群众烦心事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近年来,丹东市振安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依据自然屯、村民组、住宅小区、楼院分布情况,优化设置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划分城市网格174个、农村网格375个。“一张网”整合党建、综治、城管、边防等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全覆盖、高效率的为民服务网格体系。网格员成为上情下达的宣传员、下情上传的信息员、为群众解决困难的服务员、矛盾化解的调解员。全区549个小网格发挥着大作用,让“末梢治理”成为基层治理的着力点,推动网格治理服务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以前有事情就到处找,跑一趟费时费力。现在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有网格员及时来处理。”九连城镇的居民们都感觉到,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越来越方便、及时。“这里的大事小情只要跟网格员说了,人家网格员都拿着当自己的事干。”这是九连城镇居民的心里话。振安区不断探索完善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员定责在网格中,把部门联动在网格内,把服务便捷在网格里。“这都到吃饭的时间了,刘凤艳又去哪里了?”“她不是去给小区里5栋3单元的王大爷送药去了嘛!早上王大爷给她打电话说降压药没有了,她怕王大爷着急,一买回来就给送去了。”这是九连城镇龙头村九龙花园小区网格员刘凤艳日常工作中的一幕。她对网格里的居民一点一滴的付出和关怀,不仅温暖着老人,更感动了周边人,居民们都称她是贴心的“小棉袄”。用脚步丈量网格,用服务凝聚民心,用责任和谐平安。振安区网格员队伍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献策出力,初步实现“小事处置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村镇”的目标,让网格里的温情日渐浓郁。作者:王卢莎11/17
- 【最美战疫人】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本轮疫情发生后,市财政局机关及下属事业中心92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到振兴区站前街道二三零社区、东晨社区、金桥社区,开展防控工作。全体下沉党员干部每天5:30前准时到达社区,配合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承担核酸检测扫码、人员台账核对、喊楼通知、秩序维护、配合医护人员对特殊群体上门检测等工作,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为解决寒冷天气下户外采集核酸的实际困难,他们因地制宜搭建简易帐篷和铁皮房,抵挡严寒,全力保障采集任务顺利完成。除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外,下沉干部还分成若干个组,承担大中型商超值守、监督扫码测温、社区内商铺巡逻、监督各类商铺张贴场所码、劝导流动商贩规范经营、劝导市民佩戴口罩等工作。全体下沉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耐心解答市民各类问题,热情帮助有困难群众,克服了天气寒冷等不利因素及困难,连续奋战、坚决配合所在社区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充分展示了财政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形象。成敏记者/刘海东11/16
- 辽宁丹东龙泉村:返乡创业 大棚孕育新希望11月14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1组侯家堡子恒基农业的大棚园区里,一栋栋大棚排列整齐。走进其中一栋,暖意扑面而来,一排排草莓苗生机勃勃,绿油油的叶子下绽放着点点白花,青涩的草莓果沉甸甸地压弯了茎叶。大棚主人于程淼正在调节暖棚里的温度。“还有一个月草莓就要陆续成熟了,这一个月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时期。”于程淼丝毫不敢懈怠,认真观察棚内温度,及时调节。“活干得越细致,出的果越好,而且温度控制这方面每天不一样,就得好好盯着。”今年是于程淼返乡创业的第二年,他希望能有个好成绩。出生于1993年的于程淼是土生土长的丹东人,毕业以后在外地开了一家民宿,虽然生意不错,但是他的心里总是少一份踏实。于程淼的父母在东港了解到草莓种植,看到别人在草莓棚里种出了好日子,于程淼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他收拾包裹回到家乡,利用已有优势,发展大棚种植产业,成立了辽宁恒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面对这片熟悉的黑土地,他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于程淼拿出多年积蓄,一口气搭建了20个大棚、11个暖棚、9个冷棚,其中有5个蓝莓棚、6个草莓棚,总占地面积140多亩。“年轻人都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但是我想回到家乡做一个勤劳的新农人,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有一番作为,也希望我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于程淼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充满了希望。小小一抔土,也有大学问。虽然草莓和蓝莓已经是丹东的老牌特产,但其中涉及的农业知识和种植经验对于于程淼这样的门外汉来说还是既陌生又困难。选种、栽种、补光、控温,可以说是一步一坎。但是他没有畏惧,“既然开始了,就没有放弃的道理。”只这一句话,于程淼便把自己闷进了棚里,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在棚里研究琢磨。“以前没有接触这些,农业知识的难度超乎了我的想象。但是好在可以请教的人有很多,我可以多问多学多取经。”于程淼笑着说。除了向别人请教,于程淼也利用网络充实自己的农业知识,还时不时和别人探讨种植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了更好地照顾大棚,他还在园区附近买了几间水泥房,吃住用都在园区,打定主意和这些“拦路虎”战斗到底,誓要种出好果子。去年忙碌了一年,收成却不尽如人意。日日泡在棚里的于程淼深知其原因,由于刚刚接触农业种植缺乏实际经验,从一开始的果苗选择环节就出了问题,选择的果苗质量不高,爱生病,直接影响了果子收成和质量。再加上大棚数量多、体量大,草莓成长期的管理也捉襟见肘,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去年的惨淡结局。于程淼能坦然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少不了家人的支持。父母为他提供“大棚种植经验”,女朋友也对他充满信心,时刻鼓励着他。除此之外,丹东草莓本身的巨大品牌影响力也是让他可以塌下心来闷头干的重要因素,“啥事第一次干都是这样,随着我们园区日益完善,我相信问题会越来越少,结果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于程淼坚定地说。今年,于程淼格外注意果苗的质量,为了避免去年的错误再次重演,他选择自己育苗,平日里加强苗床整理,提高排水能力,搞好土壤封闭等方面,今年的果苗质量较去年有了很大提升。在大棚管理方面,于程淼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指挥工人管理大棚时更加游刃有余。闲暇时候,于程淼还喜欢玩玩短视频,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也了解学习短视频的制作和运营。“等我慢慢掌握种植方法,有了好果子,就可以打造一个品牌,到时候就可以利用线上销售,拓宽我们的销售渠道,让果子卖得更好。”于程淼说。作者:郑鑫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