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最美战疫人】这里有群“六边形战士”
    战“疫”刻不容缓!疫情发生后,振安区下沉干部闻令而动,闭环进驻高风险小区,化身为“六边形战士”,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战“疫”关头尽显勇毅振安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殷刚主动请缨,下沉到高风险区担任小区“点长”。他带领15名区直下沉干部与10名市直下沉干部配合,各项防疫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他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多方寻找渠道购买药品,保证居民顺利就医,对特殊群体格外关注、关照……同时,拿出宣传工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交谈的看家本领,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解答群众疑惑,让居民安心居家。快递恢复后,赶上了“双十一”,大件小件接踵而来。殷刚和队员们在入户送物资的同时,还要送快递。他每天和快递公司对接,带领组员们清点数量,按照楼号、单元分配,逐一打电话询问门牌号、核实快递单,之后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当好“送货员”保障居民生活在小区居民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振安区珍珠街道7名同志进驻丹建新时代A区,承担起物资采买、配送的任务。三进高风险区担任“点长”的吴凡,迅速进入角色,摸清居民信息,组建物资保供群,每天晚上收集汇总居民采购需求,第二天物资抵达后进行分拣,及时配送。3名队员奔波在小区各个单元,累计为126户居民运送物资500公斤以上,发放爱心蔬菜包126份。针对需要购置药品居民,他们做到及时响应、全时保障。当好“消杀员”消除潜在隐患在做好全面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两名队员身背20公斤重的消杀设备,忍受身着防护服的闷热和雾化消毒水造成的视线模糊,对每个单元的走廊、楼梯、电梯间、墙壁、垃圾桶等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从里到外、不漏一处。当好“联络员”解决群众急难“我每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现在被封在楼里,去不了医院。”11月2日,一位王姓居民一大早打来电话。大家马上联系医院,专人专车接送居民去医院透析。有儿童生病,队员们第一时间联系市中心医院医生前往振安区医院问诊。看到眉头紧锁的家长脸色“放晴”,大家的心才放了下来。进驻小区以来,他们累计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25件,协助就医12人。不止于此,队员们还是“垃圾转运员”,将每户的垃圾经消杀后装进医疗专用垃圾袋再安全转运;化身“送餐员”,为独居老人送一日三餐,登门了解日常所需;化身“宠物饲养员”,按时给居民家中宠物喂粮喂水、清理便便;化身“护理工”,为患病卧床老人上门服务……不惧艰险、守卫群众、甘于付出,用行动筑起坚不可摧的抗疫堡垒。记者/王玉
    11/15
  • 辽宁丹东:中国长城研究院课题组来宽甸调研长城历史文化资源
    11月10日,记者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文旅广电局获悉,近日,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带领《长城精神与文化内涵的辽宁特质研究》课题组来宽甸进行长城历史文化资源调研。在为期一周的调研工作中,课题组详细了解了宽甸长城资源基本情况,查阅了长城档案,并实地考察了宽甸博物馆、“宽甸六堡”、挂房子石墙址、白菜地边墙、兴隆堡烽火台、小荒沟、浑江口等地,对部分长城遗址进行了航拍、测绘、3D建模与复原。赵琛多年来致力于长城研究,学术成果丰硕。经实地调研和查阅长城资料,赵琛认为位于宽甸红石镇的兴隆堡烽火台是目前鸭绿江边中朝边境最东端的烽燧,即万里长城东端第一燧,该烽火台位于虎山长城东侧直线距离68公里,型制上分析有可能是早期长城遗迹。作者:吕宝林
    11/15
  • 【最美战疫人】不遗余力服务群众
    用真心温暖群众11月2日下午,东港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的高建秋接到紧急通知,立即前往鑫域蓝湾小区参加防疫工作。他没有一丝犹豫,简单交接工作后便入驻小区。这是他第二次进入高风险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抗疫工作,时刻考验着人的体力和耐力。高建秋与社区工作人员完成集中隔离人员转运和居家隔离人员安抚工作后,已是第二天凌晨。刚想休息,就接到集中隔离人员打来的电话。原来,这名隔离人员需要长期服用某种药品,而这种药品只能在指定药店购买。高建秋立即行动起来,联系药店经营者,买到该药品后,第一时间送到隔离人员手中。群众的连声致谢打消了他一宿的疲惫,重新打起精神,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一直忙到后半夜才得以休息。连日来,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就及时出现解决问题。“每天爬楼梯的次数,都数不过来。”高建秋说,做好群众情绪安抚工作至关重要,在这个初冬,他会用一颗真诚的心温暖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不惧风险当先锋市委党校下沉包保的黄海社区所辖多为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居民数量多,人员流动性大,防控难度较高。关键时刻,党校6名下沉干部挺身而出,承担风险区24小时执勤工作。他们给封控楼内居民送蔬菜包等物资,帮助居民购买急需药品,并与5户特殊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承诺如有问题24小时随叫随到。蓝色应急帐篷稳稳地安扎在封控楼下,给楼内的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一天早上全员核酸采样后,下沉干部在帐篷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首名为《感言》的诗,落款是黄海社区8号楼居民。其中两句这样写道:“鸡蛋猪肉家里送,真为百姓解难题;战胜新冠夺胜利,众志成城全无敌。”周璇记者/张瑞张研
    11/14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二集 怀印风 :受伤重返战场的通讯员
    11/14
  • 【最美战疫人】汇聚战“疫”力量 筑牢“红色防线”
    振兴区纤维街道军楼社区所在网格中的福春市场是本次疫情的“重灾区”。军苑新村小区、福春二小区检测出多例阳性。市教育局派出的首批下沉干部,进驻了这两个“最危险的小区”。每天5点半,点长、分点长便带着下沉干部们一边嚼着面包,一边穿上“大白服”。准备完毕,大家来到一栋栋阳性感染者的居民楼,逐户采集核酸样本。七八趟跑下来,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同志们有些吃不消了。中风险居民楼的上千名群众采样完毕后,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还没来得及歇一下,同志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给居民配送蔬菜。大家随即把政府免费给百姓发放的200余份肉和蔬菜包卸下车。“大爷,有什么需要?”“大姐回家吧,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卡口值守的同志们用诚恳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筑成了一道阻挡病毒传播的坚强屏障。万籁俱寂的寒夜,帐篷里的灯光一直点亮着,下沉干部们正在为高风险地区的群众24小时值守。冬天的夜晚格外漫长。值班的同志们心里思念着家人,更盼望着疫情早日结束。市水务局负责的五一八社区,现有居民782户、1423人,全域为中风险区,含高风险区6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19名下沉同志组建了核酸检测组、消杀组、后勤保障组等,成立了市水务局下沉五一八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与社区居委会共同完善防控方案和具体措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下沉同志对社区常住人口信息台账进行了核实勘误,为下一步保供、就医、特殊群体的民生服务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几天,在振安区珍珠街道绿丹江苑小区,防疫“突击队”的队员们入户做核酸采样、配送物资、清运垃圾、解决难题……“突击队”成员来自振安区委组织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多数都是90后,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小区里筑起了“红色防线”。大疫大考方识烈火真金。疫情发生后,振安区委组织部征召敢担当、勇作为、讲奉献的党员干部,组建防疫“突击队”,共吸纳队员135名,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58名,划分成攻坚突击小队22个,随时进入中高风险区为百姓提供服务。“喷洒消毒水一定要细心,不能留有任何死角,这关系小区50多户、100多人的安全。”每次消杀前,小区“点位长”都要反复叮嘱队友。穿好“大白”,戴上手套,背上消毒装备……天气逐渐转凉,可一场消杀下来,大家还是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每天13点,下沉干部全副武装从一楼走楼梯到最高层,挨家挨户将居民放在门外的垃圾收走。“第一天我们干了两个多小时,现在熟练了,一个小时就搞定了。”他们这样说。更有下沉同志被戏称为“搬运工”,每天上下楼梯为三个单元的居民送生活物资,微信步数每天都超过两万步。截至目前,突击小队积极协调解决供热维修、患病就医、物资输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6件,小区微信群内获赞210余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记者/姜慕馨王洪满
    11/11
  • 【最美战疫人】坚守防疫一线 守护居民平安
    每天穿梭于街区小巷中,行走3万余步;连续14个小时值守在出入管理口……这就是于国峰参加抗疫工作的日常写照。10月29日,振兴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于国峰成为第一批下沉干部。30日凌晨,他赶赴永昌街道宾馆社区,参与静态管理工作。辖区内老年人口基数大,有部分居民还不知道已经进入静态管理状态,于国峰会同其他9名同志通过喇叭喊、当面告知等方式扩大通知范围。遇到不了解政策的老年人就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第一天,光是那条近千米的宾馆路就走了几十个来回,腿像灌了铅一样重,嗓子也喊哑了。随着防疫措施的调整,防疫任务逐渐从街区巡逻变为在出入口执勤。于国峰主动改变工作方式,针对管辖范围采取定点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值班效率和管理质量。另外,作为单位联络员,他及时协调对接相关工作,保证上级的安排部署迅速落实。这段时间,于国峰一直坚守在执勤点上。他和所有下沉干部一样,守护着百姓的平安与幸福。记者/王俊
    11/11
  • 辽宁丹东:八旬老兵圆了寻亲梦
    “我是一个老兵,想找到自己的亲姐姐。”近日,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来到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珍珠路派出所求助,希望民警可以帮助其实现多年来的愿望,和姐姐团聚。虽已耄耋之年,老人的身体却站得笔直,黑色外套里干净整洁的绿色军装格外显眼。老人称,因退伍后长期居住在黑龙江省,与远在丹东的姐姐失联多年,想趁现在还能走得动与姐姐团聚。民警详细询问了其姐姐的具体情况,但因年代久远,相关的线索少之又少,给查询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民警没有放过任何细节,立即通过查询人口系统、调阅户籍档案等方式,找到了近十个与老人姐姐信息相似的人员,并逐个打电话核实相关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姐姐,对方接到电话后十分高兴,马上赶到派出所与老人相聚。“谢谢你们,让我在有生之年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姐!”老人热泪盈眶,握住民警的手激动地说。作者:唐羽廷
    11/11
  • 【最美战疫人】请党放心,战“疫”有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审计局闻令而动,第一时间与浪头镇浪头社区对接,领导带头、党员先上,配合社区调度安排,保质保量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审计干部以饱满的斗志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在核酸检测点,下沉干部全力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做好消杀、维护秩序、辅助扫码、填报信息等工作。遇到对政策不理解的群众,大家用老百姓能听懂、听得进去的话语,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安抚。为切实打通生活保障“最后一米”,大家第一时间为所负责的低保户、孤寡老人上门配送爱心蔬菜包,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审计干部不仅是“经济卫士”,更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不分昼夜、不计风雨坚守一线。送摔伤老人就医11月6日上午10点多,市人社局下沉干部正在振兴区永昌街道英华社区参与核酸检测和卡点巡街任务。突然一名群众从小区跑出来求救,说她母亲在家中摔倒,需要帮忙送医。市人社局五位同志快速跑上楼,原来是一位90岁老人在楼梯处摔倒,头脸多处受伤。在确认老人别处无伤后,大家慢慢扶起老人,先用毛巾对伤口进行紧急包扎。随后,三位同志一路护送老人,与家属一同将老人送到市中心医院,并协助挂号和CT检查。老人的女儿不住地道谢。看到老人情况稳定,三位同志返回防疫岗位。记者/王玉
    11/10
  • 【最美战疫人】五入风险区,真汉子!
    “我是共产党员,有闭环服务的经验,请组织放心,让我去!”10月31日,得知自己所在的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东平嘉苑小区有一栋楼被确定为高风险区时,鸭绿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31岁的李奇霖主动请缨,带队进入高风险区。李奇霖和队员们每天穿着防护服穿梭在各个楼道,配送物资、清运涉疫垃圾、配合上门核酸采集、环境消杀等工作“驾轻就熟”。这已经是李奇霖第五次进入风险区了。“每次最少7天,算下来,我待在高风险区最少有一个多月时间。”李奇霖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上一轮疫情赶上连雨季,“睡在帐篷里,每天身上里外都是湿的,没有地方洗漱。有一天早上睡到四点钟起来,发现整个帐篷被水淹了,鞋都冲跑了。”李奇霖笑着回忆。每天凌晨搬运物资,微信运动步数日均4万步,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吃饭……高风险区的考验,让李奇霖在战“疫”中迅速成长。尽管很辛苦,但李奇霖欣慰的是,每一次当他服务的小区解封时,居民们脸上那种喜悦无以言表。“这一轮疫情,保供更有序,服务更精准,工作人员分工细,各方面都井井有条。”李奇霖跟记者细数风险区住户情况。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日三餐都是志愿者给这对老夫妇送到家里……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志愿者们随时联系、电话随访。“听到居民的感谢话语,就觉得值得和欣慰。”五进高风险区的抗疫经历,让李奇霖和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使命担当。”李奇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应该有责任和担当,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王玉
    11/10
  • 辽宁丹东:关爱抗美援朝老兵
    近日,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宽甸满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宽甸满族自治县检察院以及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工作人员走进亮子沟村93岁抗美援朝老兵邹云的家,向老人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为保卫国家作出的贡献。大家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送上了慰问金。不久之前,老人家中因意外失火,宽甸退役军人事务局向上级部门反映,为老人争取补助金。宽甸检察院在接到救助申请后,通过实地走访,为老人争取到司法救助金。石湖沟乡党委政府也多次帮助老人解决生活难题。“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邹云说。宽甸满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为契机,立足解决退役军人生活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切实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事。作者:王一淞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