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群众体育之城已是深秋时节,气温不断走低,但刻在丹东人骨子里的运动热情,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每天的清晨或是傍晚时分,放眼城区各个体育场馆,或是贯穿城市山水的各条健身步道,当然还有城乡相关社区村屯周边的群众体育文化广场,随处可见全身心投入群众体育活动的市民的身影。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这是丹东市全面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一直秉承的理念。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创新谋划“十四五”丹东体育事业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覆盖面。如今在丹东,万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季都有,千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每月都有,百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天天都有。就在本月15日,2023丹东鸭绿江马拉松赛在滨江路激情呈现。万“马”奔腾的场面,让慕名而来的中外马拉松赛事爱好者,一睹了丹东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厚基础和浓厚氛围。其实,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丹东鸭绿江马拉松已经成为辽宁省群众体育活动的品牌项目,并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铜牌赛事。谈到丹东的传统优势群众体育项目,肯定避不开篮球和毽球。早在2004年2月,丹东市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篮球城。这些年,从兄弟城市间的互相切磋交流,到各机关单位之间的角逐比拼,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室内场馆,到散落城乡各处的室外场地,全市篮球运动的氛围一直特别浓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基础,丹东籍的篮球运动员可谓是遍地开花。丹东走出了李晓勇、王仕鹏等篮球名宿,还有周鹏、贺天举、吴迪、孟铎、曾令旭等经常活跃于CBA和WCBA战场的篮球健将。2004年9月,丹东市还被中国毽协命名为全国唯一的毽球城。在丹东,毽球被大家玩出了各种高端水平,广大毽球爱好者经过多年研习,创立了大毽小踢、花踢等种种技法。但凡哪个居民小区有间文体活动室,或是有块相对宽敞的运动场地,你就能看到一群“大神”甚至用脚底板也能把毽球踢得令人眼花缭乱。丹东市的精英毽球爱好者还常年活跃在各种国家级、省级大型赛事活动中,不断擦亮“毽球城”的“金字招牌”。此外,丹东市依托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还长期广泛开展了冬泳、徒步登山、健身气功、武术、山地马拉松、定向运动、体育舞蹈,以及珍珠球、跳板、秋千等具有满族、朝鲜族民族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市文旅广电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截至目前,丹东市已举办30余次鸭绿江冬泳节、10余次新年登高活动,承办了10余届全国体育舞蹈大赛。只要条件允许,每年春天还要举办数万市民自发参与的鸭绿江徒步大会。丹东群众体育的繁盛,除了广泛而执着的群众思想基础,也与各地区、各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众性、适应性、可用性密不可分。近几年,丹东市将体育健身工程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按照“重基层、保基本、靠得近、用得上”原则,逐步加快城乡体育场馆场地和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广泛投放各类体育器材。同时积极推进群众体育活动理念覆盖、群众体育人群覆盖、群众体育场地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1.9平方米。据了解,为激发社会体育组织的生命力,切实发挥出群众体育运动的思想引领、行动指导作用,一段时间来,市文旅广电局还通过不断提升体育社团建设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让社会体育组织真正走进社会,让群众体育活动真正带动全民。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已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960名,他们活跃在全市1000多个健身站点中,指导并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记者:范泽民10/30
- 为巾帼美丽农家示范户挂牌按照“魅力巾帼,美丽农家”庭院整洁创建工作要求,丹东市振兴区妇联开展寻找2023年区级“巾帼美丽农家”示范户即“最美庭院”创建活动。10月23日,被丹东市妇联评为美丽农家的浪头镇文斌村杨桂荣庭院正式挂牌。走进杨桂荣庭院,内外整洁干净,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登台树,清新的花香扑鼻而来。庭院内种满了品种繁多的应季蔬菜,生机盎然,果实茂盛。走进屋内,家具虽然看着有些陈旧,但杨桂荣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擦拭得一尘不染,屋内不随便堆放杂物,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杨桂荣一家人勤俭节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节约的理念。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人相互照顾,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始终以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周围邻居,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记者:张津硕10/27
- 丹东市元宝区“评韵京腔唱金秋”戏曲主题活动精彩上演为丰富广大票友、戏迷爱好者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日前,由丹东市元宝区文旅广电局主办、区文化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评韵京腔唱金秋”戏曲主题活动在区文化馆正式上演。舞蹈《纸扇书生》充满了浓郁的戏曲韵味,引人入胜;评剧《刘巧儿》选段重温经典;京歌联唱《我是中国人》振奋人心;舞蹈《珊瑚颂》气势磅礴……整场演出,京剧、评剧、京歌、舞蹈轮番登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非凡的视听盛宴。10/27
- 健步登高迎重阳10月23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的2023年重阳健步登高活动在锦江山公园举办,来自市区13个老年体育健身团队的3500名老人参加活动。记者:吕宝林10/26
- 姐弟失联三十七年 民警相助再聚首37年漫长的等待,在民警的牵线下,最终盼来了家庭的团圆。“30多年了,没想到我们姐弟俩还能再联系上,真是太感谢警察同志了!”看到失散的亲人,年近70岁的修先生激动地说。近日,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宽甸镇城北派出所民警帮助寻亲的修先生找到了失散37年的姐姐。此前,修先生及家人从深圳千里迢迢赶到宽甸镇城北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助其寻找失联的堂姐。修先生是宽甸籍人,父亲为了生计在其7岁的时候举家到深圳发展。37年前,修先生的父亲曾带其返乡和堂姐一家团聚过,但从那以后,便因为交通和通讯等原因和堂姐失去了联系。随着年龄增大,对堂姐的思念与日俱增,他便从深圳专程赶来寻亲。由于年事已高,很多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堂姐的名字,但不知道具体是哪几个字。面对求助,民警迅速开展工作,因修先生无法说出姐姐准确的姓名,且姐弟二人未同户过,经过一番查找、对比仍无所获。后经过多个平台筛选出几个疑似名字信息后,民警逐一拨打电话核查,经过努力,最终找到了修先生的堂姐。接通电话后,修先生眼眶湿润,激动地说:“姐,终于找到你了!”在民警的帮助下,分离多年后,姐弟俩终于重逢。记者:侯春林10/26
- 丹东市振兴区启动“雏燕领飞计划”为讲好“六地”故事,丹东市振兴区教育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大思政课资源丰富的优势,启动了“雏燕领飞计划”。经过层层选拔和专业培训,所辖学校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红领巾讲解员。图为10月23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六地’故事”展示汇报会在六纬路小学举行。记者:张怡媛10/26
- “爱在金秋 情暖重阳”老年趣味运动会丰富多彩近日,辽宁省东港市新城街道滨海社区举办“爱在金秋情暖重阳”老年趣味运动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健身意识。随着一声声开始,筷夹乒乓球、托球接力赛、简易保龄球、套圈等项目精彩开赛,内容新颖丰富,趣味性十足,现场气氛活跃,掌声、加油声不断,老年朋友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比赛中,展现出不输年轻人的活力与精气神。活动中,民警向辖区老年人发放反诈宣传单,并通过事例分析帮助老年人掌握反诈常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记者:苏晓文周雨婷10/26
- 少儿京剧团为离退休老同志送上戏曲大餐10月24日,丹东市委组织部、丹东市委宣传部携手丹东少儿京剧团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庆重阳戏曲演出活动,为丹东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离退休老同志送上戏曲大餐。活动现场,丹东少儿京剧团的演员们表演了京剧《大登殿》《秦琼观陈》《游湖》《智斗》《廉锦枫》《智取威虎山》等曲目,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为离退休老同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大家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这么精彩的演出,太开心了。小演员和老师们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印象深刻,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闪烁传统文化光芒的精彩节目。”丹东少儿京剧团成立于2003年1月。成立至今,累计培养京剧人才2万余人,开展戏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演出500余场,惠及观众20万余人次。记者:景媛媛10/26
- 庆重阳 传美德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连日来,丹东市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与关怀。振兴区站前街道沿江社区党委开展“重阳敬老孝润童心”活动,邀请锦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与辖区老人共度重阳节。“糕甜面香,谢谢你们一直惦记着我。”家住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的99岁高龄的毕庶通老人收到一份特殊的“外卖”。黄海社区工作人员以“爱心专送”的形式,为老人送去他们特意准备的“重阳糕”,陪伴老人度过一个喜庆欢乐的节日。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联合区卫健局、街道司法所等单位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健康体检、法律援助、免费理发等形式,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丹东市养老院举办“欢度重阳,文化养老”主题系列活动。他们联合站前街道银杏社区、公益助残协会、中金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集体生日宴、书画作品展、文艺汇演、座谈交流和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增强老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吴琼10/25
- 关爱老人 情暖重阳10月23日,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解放社区“青鸽+红枫”志愿服务队联合社会义工团体,开展“关爱老人,情暖重阳”为老人义务理发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记者:张尧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