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集 韩远泉:“少云好榜样,精神永放光”
    08/07
  • 热心老人服务社区
    近日,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绿城社区活动室的乒乓球桌损坏,影响了居民的正常使用。辖区两位老人得知后,自告奋勇来到社区帮忙维修,“我平时就喜欢修修补补,修乒乓球桌我也会一点儿。”两位老人携带拉网、起子、螺丝刀等工具,先将乒乓球桌子中间需要拉网的位置预留好,再将拉网立在中间,两边用螺丝固定。当日天气较热,汗水从老人的额头滴下来,他们丝毫没有在意,不到半小时,就将坏损的乒乓球桌修缮一新。浪头镇五一八社区7号楼地势低洼,每逢下雨,雨水裹挟着泥沙从四周流向7号楼前的路面,造成道路淤泥遍地,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最近,社区发现这些淤泥不知被谁悄悄地清理了。有细心的居民为社区提供了线索:一位老人总是在凌晨4点左右,默默地清理淤泥。经打听,做好事的居民是七旬老人毕建华。她自己准备了扫帚和平板铁锹,每次雨后都赶在居民起床上班之前把淤泥清理干净。“我是低保户,政府对我照顾有加,平日里邻居们也非常关照我,给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老人说。在她的感染下,更多的人加入了清理淤泥的队伍,共同守护辖区整洁平安。记者:张津硕
    08/07
  • 又一志愿军烈士亲人找到了
    8月1日一大早,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榆树林村的莫金辉、莫金峰、莫金灵兄弟和他们的家人一行5人,祭扫安葬在这里的志愿军烈士爷爷莫文轩。一炷香、一捧鲜花,表达后辈对烈士的思念。这也是自2011年丹东日报社联手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域外各地媒体、热心志愿者等,为第165位烈士寻找到了亲人。祭扫期间,记者发现烈士墓碑上烈士的籍贯为热河省宁城县,而姓名莫文轩与烈士亲属持有的烈士证明所书写的“莫文选”有出入。莫家兄弟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家乡宁城县隶属于热河省,后热河省建制撤销,转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而莫文轩也是烈士的曾用名,其家中保存的当时“地契”原始件用的就是“莫文轩”。正是籍贯及姓名出入的原因,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为莫文轩烈士“寻亲”颇费一番周折。陵园工作人员郭庆在中华英烈网搜索,始终没有任何莫文轩烈士信息,但经其反复分析比较,其中有一条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莫文选”烈士信息与陵园莫文轩烈士信息极其相似。郭庆依托退役军人事务机构辗转联系到宁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对方通过反复核实,发现“莫文选”烈士籍贯地址宁城县榆树林村及牺牲前所在的部队番号等信息,与陵园保存的相关信息完全吻合。随后,郭庆又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莫文轩烈士的孙子莫金灵,进一步交流后,就此确认安葬在丹东的莫文轩烈士就是内蒙古宁城县“莫文选”烈士。“我们全家特别激动!”莫金灵说,“7月20日得知爷爷安葬地在丹东后,兄弟几人就商议着尽早来丹东祭扫。如今,俺们兄弟3家分别从宁城县、呼和浩特市、沈阳市出发汇聚到丹东。”莫金灵介绍,他爷爷牺牲于1951年,当年父亲莫春祥才不到3周岁。奶奶王秀兰得知爷爷牺牲消息后,哭昏过去了。不久后奶奶得了“缩骨痨”,1米6多的个头,一下子“缩”成一米来高。莫金灵说,找到爷爷的安葬地是全家人的期盼和愿望。他们曾到有关部门打听过,但都没得到准确的信息,都以为爷爷安葬在朝鲜。两位哥哥莫金辉、莫金峰后来参军入伍,到部队还打听烈士爷爷的安葬地,也是未果。2017年莫春祥过世时,还念叨着“争取找到你们爷爷莫文轩的安葬地。”“感谢丹东人民,感谢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离开丹东前,莫家兄弟不住地对陵园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是你们让俺们找到爷爷,圆了全家三代人的梦!记者:刁庆峰
    08/07
  • 【聚焦】高温下的“供水人”
    有一种精神叫“高温下的坚守”入伏以来,酷暑难耐市水务集团干部职工战高温保供水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只为让甘甜清澈的自来水送入千家万户面对汛期和高温天气,市水务集团启动应急预案,快速解决各类供水诉求:对各净水厂、二次加压泵站生产设备设施及工程车辆、机具等进行检修,发现故障苗头立即维修;对净水药剂、管道阀门、堵漏器等各类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自查,保障生产和维修需要;遵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密水源水、出厂水、二次加压泵站出口水、管网及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测频次,严密监测水质情况,确保水质达标;组建应急抢修队伍,随时投入到应急抢修一线,确保城区供水安全。7月底连续降水导致鸭绿江进入浑水期,水厂职工坚守在室温高达40℃的车间里,进行净水药剂的投加、设备巡检、滤池冲洗、排泥……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城区供水。客服窗口人员耐心回复各类涉水咨询,分类快速处理居民投诉,确保每一项问题都能及时受理。问题解决后,对处理情况进行回访,记录客户反馈信息。记者/张津硕
    08/04
  • “美德积分”推动移风易俗
    丹东东港市合隆满族乡以实施“美德积分”管理为抓手,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积极行好事、争相存美德、欢喜换奖励,培育乡风文明土壤,撬动乡村治理改革,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长期以来,乡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屡见不鲜,铺张浪费严重,增加人情负担。去年,合隆满族乡各村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明确“勤劳致富、节俭办事”,提倡“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今年,各村建立健全文明乡风积分制管理,将“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新风”列为首项积分内容,全力遏制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巩固扩大移风易俗成果。新推出的积分制中,包括环境卫生、评优选先、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学习宣讲6项内容,通过量化积分,将无形的“乡风”转化成有价值的“文明”,变“单纯给予”为“正面激励”,将积分制打造成传播思想、实践文明的有效平台,促进村风民风持续向好。记者:张瑞
    08/04
  • 专场招聘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组织辖区优秀企业,举办“心系辽宁情注家乡”暑假返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活动现场设置就业咨询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08/04
  • 开展“童心共筑强军梦 献礼八一爱国情”主题活动
    近日,辽宁省东港市新城街道滨海社区联合新沟边境派出所共同开展“童心共筑强军梦献礼八一爱国情”主题活动,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民警讲述爱国教育故事《一个苹果》,展示各类警用装备,示范讲解简单防身技巧;带领孩子们参观审问室、荣誉室等场所,引导他们树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合唱革命歌曲《闪闪红星》。孩子们为民警佩戴红领巾,表达感谢和敬意。小学生王愉钦说:“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明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保护我们的警察叔叔平时工作很辛苦。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增长本领,长大也像警察叔叔一样守护万家平安。”此次活动旨在增进孩子们对警察和军人的了解,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心里种下拥军爱国、奉献社会的种子。
    08/03
  • 【创城】元宝区:“七彩假期”来了!
    长知识、学技能、做公益、感党恩……连日来,元宝区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点亮少年儿童的“七彩假期”。记者/李雯琪
    08/02
  • 一个人守住小岛的“光”
    在陆地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獐岛上,有一个人为守护岛上那一簇簇璀璨灯火坚守了36年,他就是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外勤客户代表杨栋。1987年,獐岛启动“户户通电”农网工程,年轻的杨栋第一次听说海底电缆,第一个报名参加施工。看着师傅们敷设电缆、架起银线,点亮了獐岛渔家的盏盏灯火,他激动不已。工程完工后,师傅们纷纷离开。为守护好这一方百姓难得的光明,杨栋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海岛驻村电工。工作中,杨栋始终保持着刻苦钻研的学习劲头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忱。獐岛刚刚敷设海底电缆时,他跟着施工队师傅们学习,一边钻研一边记录,把电工基础知识、工作规程掌握得又快又好。当上村电工后,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所,辖区线路、设备状况如数家珍。他平均每天负重一二十公斤,在岛上步行将近20公里,检查电线杆20余基,还要帮渔家乐和岛上百姓维修电器,是岛上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2021年,杨栋主动帮助村民办手续、跑业务,带领“义东”共产党员突击队高效完成全岛居民电采暖和计量装置改造工程,助力实施亮化景观改造、观景电梯建设等多个乡村电气化项目。如今,獐岛已从一个闭塞的小渔村变成了全电低碳海岛。岛上100多家旅馆饭店、100多户普通住宅,谁家有用电方面的大事小情,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他。大到海底电缆巡护、变压器维护、供电线路检修,小到各家各户电器维修、电费收缴,他随叫随到。除夕之夜,杨栋全家人正吃着团圆饭,一个报修电话打过来,他放下筷子就走;台风过境,他顾不上小家,一头扎进夜色里进行线路特巡。他说:“在岛上,凡是跟电有关的事儿都是我的事儿。”执著的坚守、默默的付出让杨栋收获了如灯火般璀璨的荣誉:2021年度丹东市岗位学雷锋标兵、2022年度辽宁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23年度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23年丹东市劳动模范。这些都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作者:崔博淳
    08/0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九集 戴景山:“我为是38军一员而自豪”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