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有序点亮夜经济 释放小店新活力元宝区有力举措保稳定促发展——8月1日,元宝区通江早市正式营业。该早市投入100余万元,占地8000多平方米,是利用原二轻机械厂闲置厂房和场地建成的综合性市场,内设农贸区、水产区、综合区等及500多个摊位,吸纳就业近800人。7月31日,元宝区“雪花·醉夏2020”啤酒嘉年华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累计进场两万人次,销售啤酒两万余瓶,销售金额40万元。与啤酒嘉年华活动一起开展的还有元宝区“旅游后备箱集市”,上百辆自驾车的后备箱中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发展“夜经济”、“小店经济”,加快新业态和销售模式探索培育,是元宝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拉动全区商贸、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有力举措。元宝区地处我市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个体工商经济潜力大。该区坚持“政府领导、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本着“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原则,大力发展“夜经济”、“小店经济”,增加群众创业就业渠道,不断推动经济复苏。区里成立了“夜经济”、“小店经济”工作小组,区领导多次带领商务、城管、公安、住建、市场监管、卫健、宣传等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实地调研多个地块,结合实际,确定在平安街、金海商业广场、老安东美食广场开设夜市,沙河镇街和中宝街为店外经营街区,并在“管”与“放”之间找到平衡点,扩大全区夜经济的影响力。本着“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的原则,元宝区有序开放夜市和店外经营街区。平安夜市作为全区首个试点夜市,设置了60个摊位,包括特色小吃烧烤区、蔬菜水果区和小百货区三大区域,所有摊位全部免费提供给商户,并优先安置下岗职工、困难家庭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6月17日正式开放的老安东美食广场夜市,有各种小摊位8个,安置就业人员50余人,并引入网红小吃,提升吸引力。金海商业广场夜市共设8个美食亭,30个小摊位,预计安置就业人员百余人,计划打造成集美食与生活百货为一体的夜市一条街。在店外经营街区——沙河镇街和中宝街,元宝区相关部门为商家统一订制了规模、尺寸同一标准的店外经营支架,沿街摆放,并允许临街商家在门店外设置临时货物堆放点及摆摊招揽顾客。为加强规范管理,保证有序经营,元宝区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夜市的开放时间,指定商户经营范围,与每个商户签订《夜市经营承诺书》,明确商户的食品安全经营、清洁卫生、消防安全等责任,打好“联动牌”,彰显管理温度。夜市上的每个摊位都在醒目位置粘贴了“健康码”,消费者需要扫码之后再行消费,以便落实防疫措施。元宝区相关街道组织社区党员骨干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文明宣传服务队在夜市巡逻,对不文明经营和消费现象进行劝导。据统计,目前元宝区3个夜市日销售额已达到12万元。下一步,全区将继续深度挖掘潜力,在新安步行街等地发展布局合理、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更大规模的“夜经济”“小店经济”,为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提供有力支撑。记者刁庆峰08/05
- 现代农业夯实小康路“小康生活就是现在这样,挣钱多,愁事少,有盼头。”谈起小康,勤劳的辽宁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辽宁富饶的土地为百姓的小康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粮食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科学的生产、养殖方式和现代化的销售模式,更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依托电商平台打造响亮名片7月16日,44岁的丹东草莓种植大户蔡友贵熟练地在自己的大棚里分装草莓,不一会儿红彤彤的大草莓就摆满了一箱。蔡友贵拿起早已打印好的快递单,贴在纸箱外侧,准备装车发往杭州。“都说丹东草莓好,但以前外地人很少能吃到。由于草莓的质地十分脆弱,极易受到磕碰而腐烂,传统销售的集中、批发、分发流程,使这些草莓到消费者手中时早就过了两天的最佳享用期。”蔡友贵告诉记者,现在通过线上销售,最快的省内当天到、省外隔天到,很多顾客觉得新鲜好吃,就会再次购买,销售额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近年来,丹东以东港草莓产业为中心,打通草莓产业链,依托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业务,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电商平台和快递的发展,不仅给乡亲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也使草莓等农产品成为丹东在全国的一张名片。”丹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丹东东港草莓生产面积达8800公顷,年产量20.24万吨,总产值40亿元;年出口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万美元。其中电商销售占销售总量60%以上。沈阳、大连两座机场都配备草莓运输专机,配合高铁线路和冷链线路,目前东港草莓的物流已经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蔡友贵表示,起初种草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市场,现在眼看草莓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自己也在考虑多承包两个大棚,让生活更上一层楼。现代农业让老乡加速奔小康辽河下游的平原是生产稻米的绝佳之地,依靠稻米产业的发展,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辽宁百姓小康生活的无限希望。今年55岁的李晓东是地地道道的盘锦人,1990年时任大洼县水产局生产技术股长的他便组建大洼县河蟹开发增殖站,搞起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转年春天,蟹苗获得高产,但销售出现了问题。“这么好的河蟹没有销路,这种种田人的痛苦让我特别着急。”30多岁的李晓东想打破这种现状,就长年累月“泡”在水田里,从种植到管理,从收获到销售,他不断到各地向同行讨教,直到发明了“稻蟹共生”模式,将河蟹养殖在稻田里。“在这种模式下,河蟹可以为水稻松土、除草、捉虫、施肥,水稻可以帮河蟹净化环境,提供遮蔽场所。不仅大大提升了水稻质量,而且不施肥的蟹田大米口感独特,稻田里养出的稻田蟹也更加肥美可口。”李晓东表示,独特的养殖方式让大米和河蟹都找到了更好的销路,村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提高。如今,盘锦的稻蟹共养模式形成了“产业联盟+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模式,带动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19年,盘锦大米联盟企业年销售大米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河蟹养殖面积170.5万亩,产量7.5万吨,产业产值115亿元。“据悉,今年盘锦市计划将在完成稻蟹综合种养面积80万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养殖、生产、加工乃至旅游观光的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李晓东表示,要让大米和河蟹搭建出村民增收的致富之桥。“直播”让村民钱包真正鼓起来“手机当农具、数据当农资、直播当农活”,这些在过去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情景,如今正在辽宁丹东河口村变成现实。“老铁们,我们种的这种桃子叫‘燕红桃’,又甜又大又多汁,我拉近让你们看看……”河口村村民吉洪洲拿着手机边走边流畅地介绍着。吉洪洲告诉记者,他家有100多亩燕红桃树,前些年由于不懂营销,所以燕红桃都是很低的价格卖给批发商,一年到头也挣不到什么钱。近两年来,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兴起,他也赶了一次“互联网潮流”。“现在燕红桃每斤都能卖到十多元,我每年仅售卖桃这一项就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吉洪洲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果农,这个数字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据了解,像吉洪洲这样的种植户,在河口村还有200多户,为了让更多种植户享受到电商带来的收益,村里还经常开展电商培训班对种植户们进行手把手地培训。河口村驻村第一书记朱良昊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农民手中缺的不是好产品,而是好渠道,直播平台的兴起使产品供销链条悄然间发生了改变,过去滞销的农产品现在通过网络都找到了新的销售渠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在这个电商为主的时代,我们也要紧跟潮流,希望有一天能把河口的燕红桃卖到全国每个角落,让村民的钱包真正‘鼓起来’!”朱良昊说。08/05
- 党建带动 产业致富路宽广7月24日,记者驱车来到东港市小甸子镇小甸子村,看到数十栋统一标准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这里是小甸子镇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园区。2018年之前,这里还是大棚“空白区”,2018年初,两栋温室大棚率先落户此地,随后35栋温室大棚先后建起。今年,又有23栋温室大棚加入,目前新建大棚主体已完成80%。该园区不仅为小甸子镇发展村集体经济找到了出路,还成为东港市产业扶贫园区、东港市村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开辟“试验田”“园区是在镇党委的合理谋划,合作社党支部的带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小甸子镇党委副书记刘正毅说。2018年,小甸子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在小甸子村规划建设了占地500亩的村集体经济集中发展设施园区,开辟“试验田”,这是东港市第一个村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园区规划建设后,以“党建+合作社+园区+电商”为经营模式,成立了园区党支部,建立了11名党员领办的东港市村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和资金为股份参加合作社,通过园区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指导技术、电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形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赢。在园区,党支部不仅是战斗堡垒,也是产业先驱,发展路上不仅稳扎稳打,还能另辟蹊径。“合作社留了9个棚自己经营,作为试点。”小甸子村党总支书记、东港市村兴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贵树介绍。2019年,合作社两栋大棚引进高原草莓苗,经过1年的试验,发现该苗具有抗病性强、果品好的特点。今年,合作社开始推广种植、扩大规模,还新建两栋冷冻苗棚,用于冷藏草莓苗,通过低温预冷促早熟技术,获得更高收益。党支部引领,党员作示范。在园区记者看到,一些大棚上张贴着“党员示范棚”标牌。这些大棚的经营者都是党员,他们不仅是建棚的带头人、技术的指导者,还是百姓的“加油站”。“刚开始弄大棚什么也不懂,党员起到了不小的带头作用。他们帮我们盖棚,调棚内温控,还鼓励我们,减轻我们的顾虑。”园区大棚经营者李梅说。鼓起“钱袋子”小甸子镇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2016年,全镇11个村中有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1个薄弱村。因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农民收入来源仅有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小甸子镇成为东港地区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而随着产业园的建成,到2018年年末,小甸子镇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1个薄弱村全部摘帽,村村都有了“家底”。“通过产业园,目前,全镇所有村集体每年最低收入3万元。”小甸子镇副镇长梁成说。这两年,小甸子着力用好政策这把“金钥匙”,共整合建设资金1400万元,将园区建成了东港市村集体经济集中发展示范与产业扶贫基地集成功能园区。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111万元,29名股民收益520余万元。园区内14栋高标准温室大棚收入,专门用于帮扶东港市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底,已为东港市建档立卡户提供帮扶资金35万元。村集体有了钱,村里也有了底气。“以前村里没钱,补助贫困户都得借钱,现在村里有了收入,我们能自己修路、修桥,还能给村里搞绿化、美化……”孙贵树说。如今,小甸子村依靠产业园区,每年村集体收入可达9万元。村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经营大棚之前,李梅两口子在丹东生活,经济条件一般。2018年,得知村里要建大棚产业园区,李梅当即决定回村经营1个大棚,最初只是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却没想到竟然大大改变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刚开始没钱干,村里借钱让我干,这两年下来,不仅还上了村里的钱,自己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属于比较差的,一年还能净赚十万八万,人家干得好的都能挣20万。”李梅说。用好“孵化器”发展特色设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进而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小甸子镇近年来走的一条“特色之路”。在这条路上,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就是全镇发展农业产业的“孵化器”。“这两年,看见园区带动村里有了收入,有人赚了钱,更多村民开始发展设施农业了。”梁成说。近年来,小甸子镇积极引导农户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大力推广设施化农业种植,在东港市率先推行温室蓝莓、温室大樱桃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设施农业小区136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2900余栋。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解决了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广大农户也尝到了甜头。全镇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6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1万元。李梅告诉记者,她在经营草莓大棚的间隙,还能在园区草莓包装点干零工,一天能赚100多元。“在我们村几乎没有闲人,80岁老太太都能摘草莓腚。只要肯干,就能挣钱!”采访中孙贵树这句话,反映了村民的干劲儿。记者张瑞08/04
- 致富能人引领村民走上发家路夏日的榆树林村青山环抱,绿水流波。7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振安区汤山城镇的榆树林村,一进村口,宽阔的乡村大道映入眼帘,道旁的田野里,大花萱草、金娃娃等花草赏心悦目,微风拂过,阵阵香气扑鼻而来。看到记者对眼前的大片花田很好奇,榆树林村党支部书记何坤介绍说:“这是俺们村刘万山家的特色产业,他可是村里的致富能人。这几年,他靠种植景观花草,每年能挣到30万元。”近年来,榆树林村百姓家庭整体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外,还跟村里致富能人的示范引领密不可分。在一批致富能人的带动下,村民们主动学习技术,发展产业,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小村庄走上了发展振兴之路。当天,记者见到了今年56岁的刘万山,攀谈得知,刘万山家以前并不富裕。那时,他种了几亩田地,农闲时打些零工。2015年春天,在朋友的鼓励下,刘万山开始尝试种植景观花草。“说实话,当初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先在俺家田里试种了几亩,没想到种植效果还可以,每亩景观花草的利润在两万元左右,还省时省力。”刘万山说。见到效益不错,他便开始大规模种植。如今,他家景观花草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70多亩,不过暂时还没见到收益。看到刘万山种植景观花草挣了钱,不仅本村村民前来取经,外村村民也慕名而来。刘万山毫无保留地将种植景观花草的经验传授给大家。邻居牟忠武说:“俺家前年种了两亩地的景观花草,今年收入1万多元。现在俺们村跟着老刘一起种景观花草的有20多户,都发家致富了。”住在榆树林村7组的崔炳生也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他家的致富产业是养牛。29日,记者在位于山脚下的崔炳生家的养牛场看到,这里有生活区、草料房、粪便处理区等,整齐干净的牛舍里,几头刚出生的小牛趴在母牛身边,听到有人进来就“哞哞”地叫。崔炳生夫妇俩正在牛棚里给他们的167头牛喂草、喂水,忙得不亦乐乎。“场区每天都要清除牛粪。现在啊,牛粪也成了‘香饽饽’,附近农户种植蓝莓、草莓、蔬菜都抢着用。”崔炳生笑着说。今年64岁的崔炳生多年来一直从事养殖业。过去他家养了200多头羊,2015年,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崔炳生看中了养牛产业。于是,他卖掉家里一半的羊,买了20多头繁育牛。经过几年养殖,崔炳生尝到了甜头,决定将养牛场做大做强。2019年,他从银行贷款400多万元,投资建起了现代化养牛场。“过去养20多头牛,我们老两口再加上儿子要每天从早忙到晚。现在我这167头牛依靠机械化养殖,俺们仨人就轻松多了。”崔炳生说。“能建起这么大的养牛场,也是因为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这更加坚定了我养牛的信心。国家既然有了‘牛’政策,咱得伸手够啊,不干,光等哪行?”崔炳生说,现在他家的养牛场只是刚起步,他的目标是养殖繁育1000头牛。有村民表示想跟他取“养牛经”,崔炳生说,他会把方法经验传授出来,让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何坤说,在村里致富能人的带动下,榆树林村600多户村民已有200多户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想富,就得肯干实干,还要有人带头干!”记者王洪满08/03
- 敞开大门听建议集思广益绘蓝图一场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会,征求来23条意见建议。7月29日,振兴区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10余名市、区人大代表成为会议的主角,区政府相关人员则是倾听者,大家共同描绘“十四五”规划的远景蓝图。会上,来自工业企业、医疗卫生、社会事业、建筑业等各领域的人大代表畅所欲言,为规划美好明天献计献策。“政府和各部门要研究吃透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政策导向,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编制出符合振兴特色的规划文本。”代表姜世平说。“眼下振兴区和合作区合署办公,可以说是区域发展的机遇期,科学统筹、一体化编制两区规划意义深远,建议从盘活土地、物流枢纽等方面发挥区位优势,精心谋划筛选项目,争取挤进省市规划‘笼子’。”代表张辉说。还有的代表从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社会治理、民生改善、数字振兴等领域,提出了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代表们的发言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这些通‘天线’、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政府和各部门认真研究借鉴,并在编制规划时参考吸纳。”会议结束时,振兴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规划引领既要站高望远,明确未来5年及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又要务实可行,做到可操作、可评估、能落地。7月30日,振兴区又邀请政协委员参加“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开门做规划,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听取民意,汇聚各方智慧,这只是振兴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个环节。未来发展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要求、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科学编制规划,描绘振兴区未来发展蓝图,意义重大而深远。振兴区高度重视,制定“作战计划”,建立领导机构,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保证规划编制工作按时有效推进。振兴区启动课题研究工作,将区域发展“风向标”置于国家、省市发展大局中去考量谋划,共梳理出34个规划重点课题。此外,创新工作方法,做好“访谈调研”,积极“走出门来编制规划”。6月上旬,振兴区发改局组织相关人员到沈阳市浑南区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打开思路,使规划更加符合特点、贴合振兴区发展方向。思想的大门打开了,源头活水自然来。今年上半年,振兴区在机关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为‘十四五’建言献策”等活动,活动的参与者,虽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毫无保留支持、投入到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汇聚起全区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区属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研讨75次,形成调研报告41篇,共查摆出问题40条,制定整改措施44项,为绘制未来区域发展蓝图提供了智慧支撑。只有思想“破冰”,才会行动“突围”。振兴区征求意见建议的大门向群众敞开,近期通过政府网站、振兴发布等平台,广泛征求辖区群众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汇集民智共同谋划未来发展,及时掌握市民发展诉求,聚焦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形成了全民参与编制规划的氛围。记者陆丽明08/03
- 路灯照亮致富路7月28日,在凤城市通远堡镇北张家村,各条村路上一盏盏崭新的新款太阳能路灯格外引人注意。“这是邹书记帮村里联系律师事务所,给村里捐助了30盏路灯。”北张家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奎满兴奋地说。村里人口中的邹书记,是市司法局派驻北张家村第一书记邹玉峰。他笑着说:“路灯的作用是照亮村民的回家路,但我更希望路灯能照亮村民的致富路。”过去,北张家村只有第四村民组有路灯,很多村民在附近的工厂打工,上下班都自带手电筒,不少家庭担心夜路不安全,派专人接送。“自打安了路灯,晚上亮堂堂的,也不用担心路不好崴脚了。”村民刘桂萍说。北张家村有5个村民组,461户、1506人,大部分以种植玉米为生。2018年3月,邹玉峰到任后不久,就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想办法为村民找致富门路。北张家村是集体经济空壳村。经多方协调、努力,邹玉峰为北张家村争取到扶贫经费50万元,采取“党支部+项目”模式,入股某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每年村集体可得到分红5万元。多年的“空壳村”终于摘“帽”了。集体有了钱,村里的公益事业有了经费保障,村干部在村民面前腰杆挺直了。2018年7月,邹玉峰听说外地有人种植“烟薯25号”地瓜,只用两年就回本盈利的消息,这让苦于寻求致富项目的他眼前一亮。他自费到河北和山东实地考察,找专家、学技术,带着厚厚的笔记本回到村里。“以前没有人种过新品种地瓜,村民不相信我带回来的信息,怕产量上不去,更怕卖不出去。”邹玉峰说,村民对于新项目的冷漠,是他没想到的。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2019年4月,邹玉峰请来专家,对村里的土壤进行测试,得知适合种植地瓜的结果后,他又自掏腰包租种了4亩地瓜。就这样,驻村干部成了“瓜农”,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在地里忙活,除草、浇水、施肥,每一样都按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种植过程中,邹玉峰邀请村民来参观,看地瓜长势,和专家一起研究种植注意事项。当年9月,第一茬地瓜亩产量1500余公斤,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不到一周销售一空。邹玉峰趁热打铁,用试验田的数据给村民算经济账,每亩地除去成本,还有3000多元的利润,比种玉米要高得多。不少村民动了心。2020年5月,又到了地瓜种植季节,陆续有村民找到邹玉峰要地瓜苗,还有种植户一次性承包210亩土地,专门种植邹玉峰带回来的新品种地瓜。“邹书记帮咱联系收购商,这路灯也按上了,等收获的季节,就等着大货车上门了。”种植户石金成说。记者戚文07/31
- “调结构,优产业”的丹东路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咬定青山不放松。今年上半年,我市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积极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建设,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打响“发令枪”2月20日,全市统筹两项任务推进“项目年”工作会议召开。“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投资、后天的发展。对丹东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市主要领导的讲话,打响了全市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发令枪”。闻令而动。各县区、各部门围绕复工复产、项目开工上紧发条。振兴区成立“项目年”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专班,挂图作战。元宝区落实“双包保”责任,区、镇(街道)领导深入一线,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用工、产品销售等问题。振安区127名领导干部与316家企业实现包扶对接,帮助企业对接省25条惠企政策和市17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措施。东港市严格落实“领导包保、部门协同、属地主体、项目管家”四个责任,探索“并联审批、容缺审批”机制,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难点,确保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早日达产……为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我市围绕资金、土地等要素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接续发力,积极推动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开展网上联审、提前介入项目前期、“一对一”为项目提供有效服务等,加快项目落地开复工进程。不仅如此,税收减免、就业扶持、金融支持……一系列暖心政策相继落地,为项目开复工提供了有力支撑。化危为机逆境,最能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智慧和能力。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投资为上、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全力将“项目年”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努力化危为机——找准招商引资“突破口”,聚力招大引强。今年,我市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和有实力的央企,深入研究其产业布局、投资方向,积极主动精准对接,千方百计招引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7月16日,丹东老东北农牧有限公司与九三粮油工业集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预计重启达产后,可年加工大豆100万吨,产值40亿元,创造各项利税约1.6亿元。牢固树立“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丹东强”的理念,大力实施工业重大项目精准招商,抓住产业链薄弱环节,全力引进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注重引进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项目,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加快企业“智能升级”,推进“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数字化工厂建设,全力推进五一八高端曲轴精加工、宝鑫碳素石墨电极、丰能工业大型锻件、东方测控易斯特中子发生器、天皓净化过滤材料等亿元以上技改项目。错位竞争5月份以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从凤凰山脚下到黄海之滨,从地下矿山到智能车间……各地园区呈现出项目建设全面加速的生动场景。我市坚持把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举措,加快落实《实施意见》各项要求。各园区依托地域、产业特色,瞄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错位发展。正是基于这样清醒的认识,凤城市持续做大工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实现北京环悦移动汽修服务站生产基地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凤城老窖技改扩能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恒通石墨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经济,做大做强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实现虎山世界旅游度假中心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相遇北欧啤酒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威科特瑞阻燃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合作区坚持开放立区、产业强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加工贸易,实现化纤地块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大连宜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华录稀碳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波司登智能制造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起步区产业配套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天增祥小分子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释放活力入夏以来,丹东街头的烟火气越来越浓,特色商业区人气越来越足。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促进食、游、购、娱等多元化消费,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让消费市场逐渐活跃起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上半年,我市继续通过电商、会展、旅游多渠道融合,积极推进旅游“后备箱”工程。同时,帮助康齿灵牙膏、孔雀手表等优质品牌申报国家级和省级老字号,充分发挥“千集网”“满乡印象”等本地电商企业作用,利用直播、社交等手段,促进30家电商企业增加丹东市地工产品的销售力度。在重点培育老街区的同时,大力推进“夜经济”“网红经济”,安东老街的小吃、表演等已成为市民消费新亮点,日均客流量达4万人次。全市已有直播电商企业16家、直播间150多个、电商直播基地6个,上半年电商直播带货活动达2000场。谋后而定,行且坚毅。下半年,我市计划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提质升级。按照“处处是景区、人人是风景”的理念,抓紧编制全市全域旅游规划,支持凤城、宽甸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聚焦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加快推进浪头港旅游综合开发、志愿军公园、特色文化街区、沿江雕塑景观带等一批牵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完善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把旅游“后备箱”工程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兴边富民的重要举措,全力组织实施好,确保见成效。加快安东老街等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本报记者景媛媛07/30
- 扶持政策很给力 孵化基地底气足一间间装修朴素、简洁的创业间,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自己的创业想法……7月28日,走进丹东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浓浓的创新创业气息扑面而来。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今年30岁的陈照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我刚入驻这里不到4个月时间,现在主要做电商业务,目前公司正在起步阶段。”陈照说。陈照是丹东人,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了几年后,今年决定回家乡创业。今年3月末陈照得知,在丹东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两年孵化期内免房租、免水电费。这一优惠政策让陈照兴奋不已,“按每个月房租1500元计算,每年这一项就可以节省快2万元。”陈照说,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扩展公司业务,这让创业者多了底气。“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已经入驻大学生创业者20户,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除此之外,还有4000多平方米用地用于孵化企业。我们不仅给大学生免房租、免水电费,对入驻的孵化企业也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市创业孵化园基地负责人于跃说。据了解,市人社局今年印发了《关于扶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的暂行办法》,决定从今年起,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不超过120万元的奖补,通过标准化评价、加大奖补力度等措施,扶持市县两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创业孵化基地提质升级,真正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补助政策和奖励政策根据《丹东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孵化情况综合评估体系》得分情况落实。补助标准根据建筑面积、入孵企业户数、单次评估累计得分的不同,每年最高不超过120万元。年度最终累计得分120分及以上、获得省级、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补贴的创业孵化基地,可获得一次性奖励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政府的扶持政策,让基地有了一份可靠的保障,可以稳定运营下去。同时,这个政策也给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于跃说。记者王洪满07/29
- 小灵芝托起致富梦7月27日上午,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3组村民刘晨燕家里的灵芝大棚内,刚刚成熟开始“下粉”的灵芝颜色鲜亮,长势喜人。“我这灵芝孢子粉还没成熟就订出去不少了。”刘晨燕兴奋地说。在刘晨燕家的灵芝大棚里,黄红相间的2000多棵灵芝十分鲜艳、耀眼。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都很高,人在里面就像在桑拿房中汗蒸。“灵芝就喜欢这样的温度和湿度。”刘晨燕说,种植灵芝是一项“细活儿、难活儿”。刘晨燕今年44岁,种植灵芝有整整20年的时间。20年见刘晨燕从小姑娘成长为一名20岁孩子的母亲,家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种植灵芝,刘晨燕说,过去她和丈夫打零工,收入不高。听说灵芝孢子粉能治疗疾病和提升免疫力,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她和丈夫拿出家里积蓄建大棚、买材料、搞种植。她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能够一种就是20年。这20年,刘晨燕和家人虽然付出了辛苦,但也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扒开一朵灵芝的根部,刘晨燕向记者介绍,灵芝不是长在土里的,而是长在柞木上,每2年出一茬灵芝。每年12月,刘晨燕都要和家人上山伐木,而且必须是柞木。刘晨燕介绍,有时找不到太好的柞木就得花钱购买。木头拿回家以后,需要蒸煮和消毒,这是一项大工程。在刘晨燕家的院子里,还有许多长短不一的柞木,她比量着说,“柞木拿回来长短不一,需要将其伐成20—30公分长短才行。”柞木伐好后,再支上锅蒸煮、杀菌、消毒、晾干,这项工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次年2—3月,刘晨燕再将灵芝菌接到柞木上,经过60天的发酵再下地栽培。这些年刘晨燕一直忙活在大棚,由于灵芝对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高,在高温度和高湿度的作用下,刘晨燕的皮肤黝黑,但是挺有光泽,几乎看不到皱纹。她说,总与灵芝在一起,或许自己身体的免疫力也提升了。刘晨燕说,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好,还给种植灵芝的农户不少农业补贴,这让她的种植规模一直在扩大,收入也不断增加。2015年,刘晨燕和丈夫用积蓄在龙母村盖起了小楼,娘家和婆家的房屋也进行过多次翻新。如今,刘晨燕家的灵芝每两年能收获25—30公斤左右的灵芝孢子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患者都是她的顾客。除了销售灵芝孢子粉,她还制作灵芝盆景销售,也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刘晨燕说,灵芝浑身都是宝,目前孢子粉和盆景的前景都很广阔,未来她想继续扩大规模,将灵芝种植、加工、盆景作成大产业。记者姜慕馨07/29
- 看美丽边城丹东 繁荣乡村致富经7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奔赴丹东市,在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黎明村、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等地进行采风。獐岛是中国万里海岸线东端起点第一岛,陆域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0人。1998年以前,村集体负债2800万元,成为全镇最穷的村。如今的獐岛,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产业经济日渐繁荣,村民生活逐步提高,从昔日闭塞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6年3月起,村党支部开展规范化建设,建立责任体制,将上项目、干实事、谋发展作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从全村挑选年富力强的党员在生产经营的关键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为村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獐岛村以农村党建工作为基础,依托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地优美的海岛景观,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以捕捞、养殖业为两翼的海岛绿色产业,引领渔民增收致富。獐岛村逐步改善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从陆地引水进岛,修建引水管道40公里,岛上电话普及率100%,宽带入户率50%,街道硬化率100%,全村100%改建环保厕所,农村医疗事业和教育事业得到全面保证,合作医疗投保率100%,所有街道都安装了节能灯。现在,村集体资产超过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4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由于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生、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也不断进步,建起20000余平方米的滨海文化广场,拥有大型客船5艘、快艇2艘、气垫船1艘、登陆艇3艘、专用码头3座,建成80余家渔家乐式旅店、10座高档宾馆。为了环保,全岛处于原始自然状态,没有重工业,只有5辆机动车。村里制订了一系列“村规民约”,规定岛内每年植树造林、不饲养污染环境的家禽、不砍伐植被……村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打造新的旅游增长极,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獐岛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渔村”“全国民主管理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村”“全国十佳休闲农庄”等称号,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依托滩涂和浅海资源,依靠发包虾池,村集体虾池年收入近660万元,贝类养殖场年收入300余万元。2018年,海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300万元,2019年达到2000多万元,在有村集体收入后,海鹰村把大多数的收入用在村民的福利方面,比如对本村年满55周岁的女同志和60周岁以上的男同志,每个月都发养老补贴。每年春节,村里都给村民发福利分红,春节前为村民购置水产品、购物卡。村里有孩子被大学录取,也会给予相应奖励。目前,海鹰村还开发了双峰岛赶海拾贝体验区,发展旅游。在距宽甸县城西北约60公里的大山脚下,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黎明村。村民崔树林的家是座漂亮的红砖别墅,崔树林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黎明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薄弱,深度贫困,年人均收入不足几百元。2007年,村里的入驻企业发展野山参产业,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种植野山参,农户出地出力,企业出技术、管销售,10多年来,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10倍以上。如今,黎明村的野山参基地种植面积达5万亩,野山参存苗量近10亿株,野山参产量占国内野山参总产量约7成,是“中国野山参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在黎明村,企业还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开发天桥沟森林公园。村里有200多户农民创办了农家院餐厅,成立了辽宁省第一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很多员工白天在企业上班,晚上回到家里当老板,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东北抗联第1军(司令杨靖宇)军部旧址陈列馆、东北第一个乡政府——四平乡政府、崔家大院等20余处抗联遗址也坐落在黎明村。如今,黎明村村民传承发扬吃苦耐劳的抗联精神,以“公司+农户”模式,综合开发当地野山参产业项目,依托旅游开发公司,延长产业链,打造人参酒、药材、食品和康养产业链,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致富。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97%。村内林木品种繁多,中草药、山野菜遍布山野,鸭绿江纵贯全境。该村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尤以数万亩桃林为广大游客所知。国家实施兴边富民政策以来,河口村开启了产业新篇。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田园文化、赏桃花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河口村坚持发展原生态绿色农业,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开发了鸭绿江边桃花节、辽东特色山珍采摘节、边境游船观光、朝鲜民俗村体验、长河岛异域风情、江心岛异国风光、红色景点之毛岸英学校、红色景点之河口断桥、红色景点之志愿军馆、河口特色大铁锅炖鱼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出“河口旅游”品牌。河口村民依托村里的生态优势,发展万亩桃园和田园农家乐,日接待游客近万人。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