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1-2-22 9:50:51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提升传统消费,引导支持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支持发展‘假日经济’……策划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拉动节会、赛事消费。”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再次强调了“假日经济”,其中假日旅游经济又是重中之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十一黄金周,丹东假日消费市场明显复苏,旅游出行、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均呈现繁荣景象。
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于去年9月重装启幕,抗美援朝主题红色旅游成为假日旅游主流,预约门票一票难求;10月3日,断桥景区实现疫情以来单日游客量首次正增长……为激活秋季旅游消费市场,推动文旅产业复苏,我市启动了2020 “庆国庆、迎中秋、促消费”系列活动,发动全市旅游景区、酒店、餐饮、购物、商贸物流等企业重磅推出二十项节庆活动、百项优惠大礼包、千种旅游“后备箱”产品展示活动。全市30余家景区景点以及30余家餐饮、住宿、购物商家推出涵盖游、食、住、购、娱多个方面的百余个超级优惠大礼包,还针对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等群体推出特别政策。
丹东集江、海、河、湖、山、林、泉、岛、港、城十大要素于一身,可谓“十全十美”。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7.1℃-8.9℃,降水量880-1100毫米,森林覆盖率65%,空气质量优良率93%,素有“北国江南”的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区域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35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大宜居城市、十大养老圣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市。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丹度假、休闲,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市场年年火爆。赏枫、赶海、登山、采摘、吃海鲜、泡温泉、览边境风光、游文旅街区等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了来丹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安东老街等商业街区的民俗文化、歌舞演艺活动接连不断、精彩纷呈,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商户家家爆满,街巷宾客如织。
假日经济不只是简单的“节日经济”,也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它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产业体系支撑。假日经济越繁荣,经济发展就越有活力。
随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新阶段,做大假日经济“蛋糕”,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既是我市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利用假日经济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进一步盘活旅游、餐饮、影视等相关消费领域,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推动丹东假日经济发展,仍需找准发展方向,精准施策发力。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以赴稳消费”,其中包括: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支持东港、凤城、宽甸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浪头港旅游综合开发、虎山长城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建设九纬路特色文化街区,做精做优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边境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特色路线,着力构筑“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记者 周晓明
编辑 邹润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