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电商扶贫发力 线上线下热销
    令人耳目一新的直播间里,娇艳欲滴的大樱桃、红红的草莓、果实饱满的蓝莓、晶莹透亮的大米……5月17日,记者走进东港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示范园,当地各种“当家特产”琳琅满目、争相亮相、竞展风采。“稻田里养着小泥鳅,咱们这里出品的大米营养丰富,口感一流;再尝尝咱这草莓,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草莓,果大特别甜,好吃美名传”。当日,在小甸子镇小甸子村宽敞的直播间里,驻村大学生国竞文如数家珍,介绍当地的件件宝贝。她还化身“厨神”,现场展示村里特色农产品的烹饪方法,引得网友纷纷点赞下单。国竞文说,她目前在村里主要从事电商和园区会计工作,今年1至4月,正是疫情防控不松懈、脱贫攻坚要加劲的关键时刻,小甸子镇积极整合政府、企业、合作社等各类资源,搭建网络直播平台,不断拓展农产品直播渠道,打通制约生产供应的堵点和难点,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走进草莓园区,工作人员正在将新采摘的草莓打包成礼盒,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网上销售草莓最好的季节是每年1月至3月,草莓产量高,市场价格也高,我们在平台销售并设有网店,直播间的人可以随时购买产品。”国竞文说,工作人员在直播间推荐产品与粉丝之间互动,现场解答网友的问题,网友下单后,直接发货。采访了解到,小甸子村通过搭建网络直播平台,将当地的草莓、蓝莓、大樱桃以及大米等特色农产品推荐到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好评。早在2015年,小甸子镇政府就成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对全镇农村新型经营实体负责人、经纪人和经营大户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同时抽调年轻干部从事本镇农产品网上营销业务,先后注册了“莓小姐”“甸小子”“柿小妹”等网络商标。在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带动下,小甸子镇的设施农业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涌现出了一大批电商佼佼者。2018年,市扶贫办将省级专项资金和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共计2.45万元投入到东港市村兴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当年度脱贫人口2户3人实现年度分红1175元。2019年,整合各类资金495.99万元,投入到该基地进行二期项目建设,建成温室大棚14栋,委托村兴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营。产品销售至广东、上海、北京、天津以及东三省地区。销量和收入大大增加。“2019年年底,该项目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1万元,扶贫基金收入35万元,全镇11个行政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以上。”东港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目标。今年,受疫情影响,冷链物流一度受阻,但电商渠道并未受到影响,优势更加明显。“去年开始,小甸子镇每个村至少有3万元村集体收入,有了家底,村里就能开展公益事业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小甸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东港市以小甸子镇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园为基础,组建市产业扶贫基地。2019年实现收益35万元,实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据介绍,东港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运营采取与小甸子镇政府合作形式,创新“党支部+园区+合作社”发展模式,形成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扶持格局,规避扶贫产业项目“小、散、弱”风险,实现资金渠道多元化、承接职能多样化、资金监管可控化、建设成本节约化、分配方式互补化、飞地经济优势化的目标。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触达农产品广阔的消费市场,参与直播活动的小甸子镇小甸子村党总支书记孙贵树深谙其道。他说,通过电商平台带动当地不少群众发展种植,吸纳就业,当地不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触手可及的电商扶贫网络,融入更多的是关爱,为老百姓燃起了希望。农产品销售渠道打开,农户们的干劲越来越足,不少贫困户对脱贫充满信心:“搁以前,都是把这些农产品拉到镇上卖,跑腿不说,还担心卖不掉。现在网上直播就能卖出去,村里和我们都有长期合作,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记者邢漫
    05/19
  • 科技+品牌做强蓝莓产业
    5月15日,位于振安区汤山城镇汤山城村5组的“瀚林蓝莓”基地,工人们正在大棚内采摘蓝莓。这里每天有上千公斤打包装箱的蓝莓批发销售给深圳、上海等合作商。“这4个棚采用了‘无土基脂’盆栽技术,产品早熟早上市,现在属于最后一茬果了。”该基地区域负责人介绍,所谓“无土基脂”盆栽技术,就是将蓝莓栽植在无土环境里,盆内有叶糖、草碳、珍珠岩等十多种原料。使用该种植技术可使蓝莓比正常棚内蓝莓成熟期提前2个多月。“这里的蓝莓2月中旬就上市了,一直持续到5月。”这位负责人说,刚上市时价格达到每公斤170元,仅这一项,基地就多收入50多万元。“瀚林蓝莓”基地在汤山城镇周边共有3个地块实施园区种植及育苗,有35个大棚,总面积达1800余亩;还有17个育苗棚,年产蓝莓幼苗200万株。据了解,蓝莓基地2010年在此落户,投资人主要看中这里连片的耕地、便利的交通和劳动力比较集中等产业优势。近两年,他们从品种选优、园区种植、科技投入等环节全部实施企业化运营,特别聘请了辽东学院专家教授,丹东小浆果协会会长黄国辉也投入到基地的栽植技术研发中,这些因素使基地效益不断攀升。如果说“瀚林蓝莓”基地靠规模化种植和培育技术站稳了脚跟,而位于该镇的丹东石安现代农业园区则是靠品牌打开了市场。当天在这个园区,一车车蓝莓正发往全国各地。“我们的蓝莓产品是‘哈哈莓’品牌,在淘宝平台有直播和直售。”该园区负责人说,果品的质量决定品牌的底色,为种植出好产品,他们将原来土壤里的砂粒一点点清除,换上炭土、牛粪、秸秆等有机培植土层。“你看这果粉,尝这果味,就是不一样。”“我们是在用心种蓝莓。”这位负责人说,他们在这里种植上百亩、11个大棚蓝莓,并成功注册了“哈哈莓”品牌,品牌效应还在进一步集聚显现。汤山城镇耕地面积4.6万亩,过去村民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效益不高。如今,全镇种植蓝莓、软枣猕猴桃、黑果花楸等特色农业产业面积达1.1万亩,几乎占振安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的一半。镇领导告诉记者,汤山城镇境内有爱河、饮马河等大小河流49条,土壤为冲积腐质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别适合蓝莓等小浆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合理流转承包地,引城市资本向这里集聚,并注重科技投入和产品品牌的打造,努力发展工程农业和精品农业。目前,全镇有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农事企业近20家,吸引丹东北林经贸有限公司、丹东瀚林蓝莓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龙头企业落户生根,促进了产业化规模,更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近两年,全镇每年蓝莓、软枣子产量达5000余吨,产值两亿元左右。记者刁庆峰
    05/19
  • 丹东制造抢占“5G+工业互联网”风口
    原标题:“2022年前建成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工业企业达20家丹东制造抢占“5G+工业互联网”风口”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丹东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市建成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工业企业达到20家,建设两家“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成为我市提前布局“新基建”、打造工业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家“新基建”和5G的浪潮加速而来,制造业对工业互联网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看到,工业互联网能为精准调配生产、物资供需对接、远程设备管理提供便利,也让企业意识到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我市工信部门相关研究人员表示。3月13日,市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线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工业互联网、5G、数字城市、云网一体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优势和经验,丹东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城市,拥有轻纺、汽车、仪器仪表等产业基础,二者牵手将有助于丹东打造轻工名城,发展特色产业。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我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紧急复工,加班加点提高产能。可实际上,要保证持续高效生产并不容易。比如,无论生产口罩还是防护服都需要多种原材料,依靠全国各地的不同供应商。使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数据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让链条上的每一家企业都能及时获取供给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供应链精准对接。此外,一些中小企业还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入社会化生产体系中,利用平台‘抓资源、补短板’,以获得潜在的客户订单与金融支撑。”工信部门研究人员表示。《丹东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以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面向装备制造、轻工、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六大产业,创建丹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提升平台服务供给能力基础上,鼓励软件企业、工业企业提升工业APP开发能力,培育3个高质量工业APP,提升平台支撑企业发展能力。鼓励工业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实现业务、数据和设备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加速器。企业通过搭建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将管理对象、业务流程、产品质量把控、市场需求等信息通过网络采集数据并加以比对分析,既能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减少资源损耗。位于宽甸青椅山工业园区的中地生态牧场有限公司,利用智能工厂繁育、饲养奶牛,现存栏母牛5400头,年产鲜奶约2.8万吨。“传统畜禽饲养无法依靠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生产调度全靠人工。智能工厂则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设备运行、物料供给、产品质量管控等状态实时可视,还能进行远程任务分配与质量管控,生产效率较传统饲养业提升数倍。”公司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工业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提质增效的案例比比皆是。记者上网查询了解到,海尔电器基于其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用户的需求、反馈与制造能力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新品上市周期由6个月降至45天,一年内产品实现3次迭代升级。华为公司“华为云”助力相关板材生产企业优化板材切割方案,使板材利用率提升2%,帮助企业每年节省成本4000万元。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我市将建立相应组织实施机制,全力推动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工业互联网发展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有利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网络部署与应用落地的外部环境。此外,还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政策资金引导,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全力以赴帮助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05/18
  • 四个“劲儿”促进项目落地
    记者陆丽明5月11日,丹东高新区与重点招商企业举行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共签约5个项目,涉及纺织服装、新能源、机械制造、医药等领域,总投资3.39亿元。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落实项目发展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方法,采取网络招商、视频招商、微信招商、电话招商等“不见面”招商方式,推进项目加快落户,促进了重点招商项目的签约落地。区域的发展和竞争就是营商环境、投资环境的竞争。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四个“劲儿”上下功夫:有真抓落实的实劲儿,做好服务,排出项目时间表、列出路线图、倒逼工期,逐步落实和推进;有敢抓的狠劲儿,项目签约后,面临的事务繁杂,要想方设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善抓的巧劲儿,向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取他山之石、补己之短,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项目采取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有长抓的韧劲儿,要百折不回,一抓到底,善作善成。
    05/15
  • 农旅融合引领乡村发展,宽甸全面启动旅游“后备箱工程”
    5月11日,记者从宽甸满族自治县政府获悉,为顺应以自驾游为主的大众旅游新形势,宽甸全面启动旅游“后备箱工程”,充分发挥旅游后备箱购物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计划用3年时间,把游客“后备箱”消费提升到来宽甸旅游消费的3成以上。宽甸生态环境优良,秀山丽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A级景区等旅游景区集聚;物产丰富,石柱参、鸭绿江鱼等水产品、山野菜等特产驰名中外。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和农业资源,今后三年,宽甸将完成以下工作目标:逐步建成旅游“后备箱”产品体系。通过对现有地域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包装、推荐、评选,形成农副土特产、工业工艺收藏纪念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3个大类,果蔬、杂粮、蛋禽、淡水鱼、坚果、菌类、养生保健林产品、奇石工艺、非遗手工艺等9个系列后备箱旅游名优商品,投放线上线下各销售平台。完善现有的桃园、软枣猕猴桃、蓝莓、草莓、桑葚等种植园的自驾游住宿、餐饮、娱乐、体验服务功能,培育家庭农场、生态农业体验农庄等,打造旅游后备箱消费示范基地。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培育建设有机果蔬生产园区,绿色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打造地域性后备箱旅游目的地。建立和完善旅游“后备箱”产品销售平台网络。支持县内景区建设购物中心或旅游购物场所;在域内旅游交通主次干线交通节点和观景台设置旅游后备箱产品售卖摊位;旅游重点乡镇、村和重点景区要逐步完善网购商品配送站(点);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要设有商品售卖专区;县全域旅游集散服务站规划建设地域特色旅游商品展销区;鼓励成立各类特色农产品经营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和专兼职销售团队联合打造旅游后备箱销售品平台,织密“后备箱”商品销售网络。加大旅游“后备箱”产品宣传营销。一是出台后备箱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标准,明确监管部门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稳定后备箱回头客群体。二是加强对省内外中心城市重点游客市场的旅游宣传推介,旅游产品的营销促销,吸引更多游客来宽旅游,特别是自驾游群体。三是举办旅游节事活动,吸引游客的同时,将后备箱旅游商品展销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四是推进后备箱产品知名品牌、有机品牌认证,增强品牌吸引力。通过多管齐下,综合做大旅游后备箱消费群体规模。集成扶持旅游“后备箱”发展政策。整合上级扶持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扶持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建设、有机果蔬种植、名优产品品牌打造。县本级将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奖补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区基地建设和名优产品培育。县政府将统筹旅游后备箱项目的用地、融资贷款、产品品牌认证等方面工作。
    05/12
  • 出口转内销!丹东海关多措并举助加工贸易企业解难题
    5月11日,记者从丹东海关获悉,今年前4个月,丹东海关辖区加工贸易企业共内销加工贸易货物为315.59万元,加工贸易货物内销征税税额为34.66万元。加工贸易企业复工率达到95.5%左右,产能恢复在80%左右。受疫情影响,当地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下滑,丹东海关多项举措,帮助辖区加贸企业解决内销难题。简化业务办理方式,提高出口货物转内销业务办理效率,对辖区需要办理加工贸易内销征税联系单审核等业务,全面实施网上办理、资料后补,同时充分发挥金关二期加工贸易管理系统信息化、无纸化办理业务的优势作用;对于因疫情影响而造成加工贸易手(账)册项下的内销征税等各类申报业务超过规定时限的,海关延期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此外,丹东海关还通过微信等平台和建立“百人千企”对口帮扶机制,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做到“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企业用好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在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帮助中小企业免征风险保证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助力企业走出经营困境。目前,共帮助企业免征风险类保证金共计193万人民币。(王加冕)
    05/12
  • 重点项目施工
    5月9日,位于振兴区的翡翠府项目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振兴区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立档案,将责任落实到位。目前,江景湖畔二期项目、滨海新能源汽车项目、增桓服装生产线项目、百惠佳园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等9个重点开复工项目进展顺利。本报记者宋永昆摄
    05/11
  • 牛毛坞村把土特产卖向全国
    谷雨时节,记者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牛毛坞村,只见几座温室大棚颇为壮观。村党支部书记孙景飞指着其中两个钢架大棚告诉记者,这是帮扶单位帮村里建的食用菌种植小区,租赁收入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走进大棚,白色的香菇菌棒摆放得错落有致,几名工人正在装车,将其运送到生产车间。“种植户控制了出菇时间,预计5月中下旬香菇上市,正好填补市场空白,肯定能卖上好价钱!”孙景飞兴奋地说。牛毛坞村是全县最大的村,也是比较贫困的村。2016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523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如何增加贫困户收入,使其脱贫致富?带着这样的命题,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走进牛毛坞村。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分析,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和村里确定了共同的工作目标,学院党委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017年争取资金50万元建食用菌种植小区,通过出租,每年为村里增收4万元。为了让当地的农产品走出大山,驻村工作队创建了“互联网+农业”体验式电商扶贫模式,帮助牛毛坞村建立“宽甸新零售”微商城销售平台,组建“大学校园助农团队”,承担电商平台维护、农产品包装设计宣传与销售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耿健联系16个驻村工作队组成“丹东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联盟”,并组建了“一村一党员电商联络群”。如今,通过电商平台,大山里的蜂蜜、山野菜、食用菌等30余种土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牛毛坞村西头,贫困户姜玉文和妻子正在给30多只母鸡喂食。“年前卖了50多只公鸡,收入五六千元,母鸡现在正是产蛋高峰期,两三天就能捡一筐鸡蛋。我打算今年再抓点鸡雏,继续养鸡,扩大规模。”姜玉文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去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实施“跑山鸡养殖精准脱贫项目”,免费为23户贫困户发放跑山鸡鸡雏1900余只,使村里的66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余元。目前,牛毛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村集体年收入达15万元。(记者蔡晓华)
    04/29
  • 重视知识产权 助力企业成长
    2018年12月,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于一身的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丹东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对于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回首过去的一年,丹东市市场监管局(丹东市知识产权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丹东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政策体系利好发展2019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专利奖励办法》(辽政办发[2019]7号),7月,下发《辽宁省专利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辽知奖办发[2019]4号)。同月,开启首届省专利奖评选。2019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印发了《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增设知识产权专业,职称名称直接以专业命名。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对知识产权保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启新篇章。2019年12月,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联合下发《辽宁省发明专利资助办法》(辽知发[2019]26号),鼓励发明创造,科技创新。这系列文件的出台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推动知识产权治理能力,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能力逐步提升2019年,全市三种专利申请量共209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53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503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34件。全市三种专利授权量共109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9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01件。有效发明专利量904件,2019年万人发明专利拥用量达3.79。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3件。2019年,全市新增商标注册申请量3769件,新增注册商标2839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1833件。2019年,我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地理标志产品2件。商标窗口便民利民丹东市响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措施,积极向商标局申请商标受理窗口。我市成为继沈阳、大连、鞍山后,第二批商标局批复设立的地市级商标受理窗口。2018年9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丹东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启动。窗口设在丹东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二楼,设立专门窗口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业务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工作。2019年6月20日起,我市商标受理窗口转变受理模式,全面采用网上申请系统,商标受理窗口的受理范围扩展至包含商标申请,变更、续展及质权登记等24项商标申请业务。商标受理窗口极大地方便了商标申请人,尤其是小微企业就近办理商标业务,企业申请商标不必再跑北京、沈阳和代办机构,减少了商标申请人跑腿、询问等环节及申请费用。截至目前,丹东商标受理窗口已为市场主体办理商标申请受理量总数530件,其中商标注册申请485件,后续业务45件。解答咨询1000余人次。节省申办费用近100余万元。2020年2月份,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丹东商标受理窗口的注册受理量,位居全国212个地方受理窗口的17名。保护运用效益显现丹东市是辽宁省5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丹东市市场监管局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建设。开展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复核、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年复核、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年度考核、省优势企业的推荐、国家专利奖申报和省专利奖申报工作,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作。2019年,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户,总量达到9户。经过前期培育和申报,市、省层层推荐,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行业影响力和标杆性,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考核。我市企业在本年度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考核中表现突出,16家优秀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我市占了3家,分别是东方测控排名第二,金丸集团排名第五,恒星化工排名十六。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有10户企业成功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我市省优势企业总数达到30户。推行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新增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8户,总量达到10户。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赫荣君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2018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零的突破。通过开展企业大走访、质押融资培训会、加强银企对接等活动,强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2019年10月,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与丹东银行达成一项专利质押贷款,金额300万元,实现了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零的突破。此项工作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第四季度最佳实事。首届省专利奖评选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获得三等奖。市场监管局采取早谋划、早征集、早部署、早培训等措施,将我市25家企业的28件专利通过了省专利奖网上申报初审、推荐参评省专利奖,推荐专利数量名列沈阳、大连、鞍山(32件)之后,受到了省局好评。经过网上初评,我市有4家企业入围,最终,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获得首届省专利奖评选三等奖。实施商标、地理标志促进运用工程。深入挖掘地理人文内涵,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工作力度。协助指导申报了“丹东软枣猕猴桃”、“凤城软枣猕猴桃”、“红旗洋菇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均已被国家局受理,正在等待实质审查,此项工作得到了刘国栋副市长的批示:“对市场监管局积极的工作态度予以表扬”。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梯队建设。经过前期摸底和调查研究,拟申报“宽甸人参”为地理标志产品,拟申报“丹东蓝莓”、“大蒲西瓜”、“汤山城蓝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述申报材料均在准备中,旨在打造一系列叫得响的地域品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丹东市知识产权保护队伍,是由原工商、质监、食药、专利从事专业执法人员组成的,工作人员长期从事执法工作,执法经验丰富,是一只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队伍。执法办案数量连续多年在全省系统排名第一,办案文本质量连续多年在全省系统及丹东市案卷评比考核排名第一。推进全市“双打工作”。制定了“双打工作”方案,建立了有20余个成员单位参与的丹东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联席制度,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全系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执法行动。2018年12月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1月,开展春节期间地理标志使用专项整治工作。1月末和3月末,两次开展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4月,下发《2019年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方案》。5月,制定了我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加大对重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7月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9月,开展秋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2019年度全地区共办理商标侵权案件21件,办理线下专利侵权案件3件,线上电商专利侵权纠纷30件。2020年,丹东市场监管局(丹东市知识产权局)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加强知识产权的促进和运用。进行地理标志产品梯队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记者戚文
    04/24
  • 丹东市运动户外服装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4月21日,在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准厂房14号楼、13号楼施工现场,运动户外服装创新中心(平台)建设项目正扎实有序推进。“我们这个项目是今年1月开工的,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完工。”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目前正在进行整体装修,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成。丹东高新区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丹东高新区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根据高新区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区发展需求,结合丹东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特点,规划建设一个平台、十大中心。“建设规模主要是租用高新区标准厂房,总面积为5870.9平方米,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斯凯奇等品牌服装东北市场运营中心、定单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大数据中心等。”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建设特种工艺(部件)加工中心等。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斯凯奇品牌服装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该项目实施后,将利用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高技术手段,打造一个设计、制造、销售全产业链品牌服装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丹东纺织服装企业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包括产品的设计平台、智能制造示范平台、电商物流平台和产品展示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就业1000多人,引进中高级设计、专业和管理人才100人以上,每年可为地区创造产值3.7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采访了解到,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平台、六个中心。两大平台包括开放式设计平台和电商平台,为运动服装企业和设计师提供公共设计空间,并搭建公共网上销售平台。六个中心包括智能制造中心(样衣制造中心),主要建设两条智能制造柔性样衣生产线;市场运营中心,打造斯凯奇等品牌服装东北市场运营中心;订单管理中心,主要功能为组织订单、与客户沟通、平衡生产、跟单等;仓储物流中心,主要建设斯凯奇等品牌服装及全市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服务的公共仓储物流系统;数据信息中心及控制中心(大数据中心),为斯凯奇等品牌服装及全市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互联网及大数据服务。特种工艺(共享)加工中心,主要建设绣花、印花、充绒生产线。记者邢漫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