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0-4-29 14:09:25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谷雨时节,记者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牛毛坞村,只见几座温室大棚颇为壮观。村党支部书记孙景飞指着其中两个钢架大棚告诉记者,这是帮扶单位帮村里建的食用菌种植小区,租赁收入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走进大棚,白色的香菇菌棒摆放得错落有致,几名工人正在装车,将其运送到生产车间。“种植户控制了出菇时间,预计5月中下旬香菇上市,正好填补市场空白,肯定能卖上好价钱!”孙景飞兴奋地说。
牛毛坞村是全县最大的村,也是比较贫困的村。2016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523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如何增加贫困户收入,使其脱贫致富?带着这样的命题,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走进牛毛坞村。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分析,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和村里确定了共同的工作目标,学院党委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017年争取资金50万元建食用菌种植小区,通过出租,每年为村里增收4万元。
为了让当地的农产品走出大山,驻村工作队创建了“互联网+农业”体验式电商扶贫模式,帮助牛毛坞村建立“宽甸新零售”微商城销售平台,组建“大学校园助农团队”,承担电商平台维护、农产品包装设计宣传与销售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耿健联系16个驻村工作队组成“丹东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联盟”,并组建了“一村一党员电商联络群”。如今,通过电商平台,大山里的蜂蜜、山野菜、食用菌等30余种土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牛毛坞村西头,贫困户姜玉文和妻子正在给30多只母鸡喂食。“年前卖了50多只公鸡,收入五六千元,母鸡现在正是产蛋高峰期,两三天就能捡一筐鸡蛋。我打算今年再抓点鸡雏,继续养鸡,扩大规模。”姜玉文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去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实施“跑山鸡养殖精准脱贫项目”,免费为23户贫困户发放跑山鸡鸡雏1900余只,使村里的66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余元。
目前,牛毛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村集体年收入达15万元。(记者 蔡晓华)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