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描绘风景风情 展现魅力丹东丹东新闻网讯兰宁记者王梦露丹青添彩歌美景,翰墨流霞抒豪情。9月26日上午,由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丹东市文联、丹东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魅力丹东风景风情美术作品展在丹东市美术馆惊艳亮相。99位参展作者以一幅幅丹青画卷献礼家乡,以对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的细致描绘,抒发着他们心中的魅力丹东。丹东人文积淀深厚,丹东人民勤劳智慧、淳朴善良。丹东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素有辽东小江南之称:沉睡了亿万年的青山湖,如“仙女出浴”美得令人窒息;天华山被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虎山长城雄姿英发、屹立东方;大鹿岛、獐岛作为独特的历史“名片”,引人遥望;抗美援朝纪念馆述说着沉甸甸的历史……丹东的处处美景、种种风情,在创作者笔下,或优美、或雄伟、或淡雅、或热情,千姿百态呈现于观众眼前。记者从丹东市美术家协会了解到,此次展览共收到作品170余件,经过筛选,加之场地所限,此次美术作品展共有99件作品参展,画法画种齐全,山水、花鸟、工笔、油画、版画、综合材料等形式的作品应有尽有。艺术家们广泛收集素材,不仅包括虎山长城、鸭绿江、锦江山、獐岛等知名景点、旅游胜地,也涵盖了东港造船、农村大集、满族风情、游客游玩等场景的创作描绘。市美协秘书长张乐帅表示,此次美展评选出的60幅优秀作品,其创作水平受到了省美协的赞赏和认可,作品整体质量高,创作难度和入选难度都较大。各位参展作者也投入了极大心力,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创作。入展作者杜雨禅的父亲杜嘉祥代替儿子参加了这次美术展,谈到儿子的油画作品《关山万里水向东》,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丹东人,希望通过虎山长城城楼这一突出形象,向丹东人以及全国人民展示出虎山长城背后的沧桑历史,展现出丹东悠久的历史风貌,让更多人认识丹东,爱上丹东。本次风景风情美术作品展将持续到10月5日。09/27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七集 林科:永不中断的电波09/25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六集 武振东:佛国山阻七天七夜09/24
- 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重装启幕 | 大数据融合求创新9月19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来临之际,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装启幕,以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抗美援朝纪念馆自1993年开馆以来,旧馆中的经典陈列早已深入人心。为了留住经典,向旧馆致敬,本次陈列特地保留了旧馆中的部分雕塑、油画等艺术品,既有创新,又有传承,让观众在观展中既能找到旧馆的影子,又有新的参观体验。在中朝人民友谊厅中,陈列着中国的“虎山长城”与朝鲜的“金刚山”浮雕,这是原陈列在旧馆序厅两侧的浮雕;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中,陈列着一组由军服、军帽、枪支、茶缸组成的抽象雕塑,这是原序厅中名为“献给最可爱的人”经典雕塑;“临危受命”圆雕仍矗立在新馆序厅的正中央,供人们瞻仰和缅怀;“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祖国人民永远怀念你们”等经典油画仍在诉说着英雄儿女的卓越功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可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的基本陈列中,始终秉承全面反映、突出重点,内容客观、真实再现的原则,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考虑馆藏文物资源,坚持以文物藏品为中心,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展示手段,使整个展厅既有传统展示手法,又科学合理运用高科技视觉效果,不落“千馆一面”的窠臼,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展览服务方面,推出自助式参观模式,参观者可以通过扫码了解到展陈文物背后的故事。此外,新馆还推出了云讲解、公益讲解、语音导览等项目,满足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对于志愿军老战士和行动不便人士,纪念馆还配备了无障碍通道,让这些特殊的观众享受到最便捷的服务。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开馆后,将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即游客进入展馆参观不收取费用,但需要提前1-7日通过预约持票入馆。因疫情防控要求,入馆实行限流参观,每天限流3000人,上、下午各为1500人。09/24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五集 徐吉宝:让敌军坦克有来无回09/23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四集 吕品:白云山团旗血染成09/23
- 丹东一人登上 “中国好人榜”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景媛媛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0年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我市贾淑芳榜上有名,荣获“助人为乐”中国好人。56岁的贾淑芳是辽宁红色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毛岸英学校名誉校长、市工商联副主席、省北京商会会长。2011年5月,贾淑芳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并组建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爱心团队人数近千人。2014年5月,贾淑芳积极响应“千企扶千村”号召,开始帮扶宽甸青山沟镇钟家堡村,已累计为钟家堡村筹集和捐款约200万元。自2013年担任毛岸英学校名誉校长以来,贾淑芳多方筹措资金350万元,帮助学校改扩建,改善办学条件。2019年10月,她组建了辽宁红色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传播家乡的红色文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贾淑芳向市慈善总会捐款5万元,用实际行动参与抗击疫情。多年来,贾淑芳助人为乐,奉献社会,获得辽宁省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09/22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三集 郑起: 冲锋号响慑敌胆09/2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二集 张积慧:长空比翼 勇者无敌09/21
- 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大空间展现厚重史实编者按9月19日,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以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向您展示新馆亮点,敬请关注。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亮点纷呈①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自1993年7月移地至英华山开馆至今,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1200余万人次,先后获得“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4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馆藏抗美援朝文物两万余件,各类抗美援朝资料3万余份,是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缅怀志愿军英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2020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来临之际,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装启幕,以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新馆有哪些亮点?我们先睹为快。亮点一:色彩与空间,展现历史更厚重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馆分为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人民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6个部分。推开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厚重的大门,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空间更加开阔。步入序厅,眼前首先呈现的,是一片明亮的曙光色,而后,色调逐渐变暗,仿若战争的阴云正在逼近。序厅正中,是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大型铸铜雕像《临危受命》,真实还原了70年前的历史瞬间。正上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大个字,高度概括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重大主题。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展陈面积7879平方米,是旧馆的近5倍。阔大的序厅,营造出气势恢弘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色调上,新馆更注重突显主题。序厅以曙光色为主,用米黄色石材结合灯光的渲染,体现出序厅的庄重、开阔与明亮,烘托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主题;战争厅以红色和灰色为主,展现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更寓意着在党的领导下,志愿军战士的红色信仰;运动厅以红色为主,展现全国人民的无私的、热烈的支援,更代表了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友谊厅以亮金色为主,象征着中朝两国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坚固与永恒的情谊;英雄厅以暗金色为主,以厚重的石材寓意祖国和平的基石,引人沉思与联想……为了使参观展线更加合理、顺畅、有效,使文物和历史图片得到充分展示,新馆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在展线的设计上,利用空间结构巧妙地或架设高墙、矮墙、异形墙,以起到划分区域、延长展线的作用;或根据展陈内容拆除墙体,以达到视线通透的效果。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新馆拥有了长达1389米的展线,为展出更多的文物和历史照片提供了有力保障。亮点二:多形式展示,文物说话更有力文物是纪念馆的“魂”。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在陈列设计中,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展陈,让文物开口“说话”。站在抗美援朝战争厅的中美武器对比展柜前,志愿军落后的“万国牌”武器,与美军先进的战斗武器形成鲜明对比,100多件文物的集中展示,有力地说明在武器装备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战胜了“钢多气少”“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感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展示效果震撼人心。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余人、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志愿军陆续投入4万余人,发射炮弹35万余发,上甘岭山头被炮弹、炸弹削低2米,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为了表现战役的惨烈,新馆在展陈中充分考虑文物与场景的融合,不仅复原了上甘岭阵地的实景,还将上甘岭阵地上的炸弹片、嵌有弹片的树木以及上甘岭阵地上夹杂着弹头和弹片的碎石与岩石粉末等文物融入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近几年,抗馆新征集文物889件,有166件用于新馆展陈。这其中,既有彭德怀赠给刘少奇的缴获美军哨兵的5连发半自动警戒枪,也有耿飚在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驻瑞典大使用过的公文包、电子钟,以及志愿军空军首位特等功臣华龙毅的飞行眼镜、计算尺等珍贵文物。新馆共展出文物1600多件,与旧馆文物相比增加了近一倍。在大型兵器陈列区,新馆在对文物进行维护和保养的基础上,对31件抗美援朝时期的大型兵器文物进行了更为合理的陈列和布局,使之更加有利于观众参观和了解大型兵器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真正做到用文物说话,发挥文物“魂”的作用。记者谢秋林摄影江宏立刘海东吴琼张乃迁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