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丹东发现6000年前石雕人头像坠饰
    近日,东港市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石雕人头像坠饰。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洼遗址的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该遗址雕塑艺术品的信息资料。新发现的这件石雕人头像坠饰分为头、颈两部分,重15克。头部长2.7厘米,宽1.6厘米,厚1.6厘米;颈部长1.7厘米,宽0.9厘米,厚1.2厘米;孔径0.3厘米,深0.9厘米。该坠饰为滑石圆雕,风格粗犷,面部器官形象生动,柳叶形眼,呈突出状,眼眶内凹;鼻子呈圆孔状,嘴扁平,脖颈修长;眼睛上下及鼻孔、嘴部周围刻划长弧折线。“后洼遗址雕塑作品数量多、年代早、类型全、工艺精,这件石雕人头像坠饰雕工粗犷、非常原始,坠饰重点刻画的是眼部特征,与三青堆出土的青铜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东港市文物管理所二级美术师孙道俊介绍。据了解,后洼遗址的石雕作品在国内考古界具有一定影响。在发掘过程中共出土了90多件雕塑作品,其中石雕作品30多件。后洼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07/08
  • 未来的生活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家住宽甸太平哨镇泡子沿村的矫国恒、肖艳夫妇俩,虽然都有残疾,但两人依靠养羊不仅脱了贫,还将儿子培养成了大学生。6月18日,记者来到泡子沿村,下了丹集公路,过南股河,再走上近两公里村堡路,便到了矫国恒的家。中午时分,矫国恒正在院子里给笼内20余只大骨鸡倒水。“除了养羊,顺便抓了些鸡喂养,一则补贴家用,再者过年过节吃鸡也方便。”现年55岁的矫国恒,偏瘦,皮肤黝黑,走起路来一拐一拐,一说话脸上便露出笑容。在矫家房后,是一个两层的羊圈。“这些羊怎么还住上了二层楼呢?”记者问。矫国恒解释,这叫“羊炕”,夏天潮气大,羊伏地容易生病。矫国恒说,每天早晨他4点多钟起床,基本上一天都在伺候羊。“干啥都不容易,即使再困难,也不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矫国恒说。眼下正是矫家70多只羊增肥的大好时节。矫国恒说,去年卖了20只羊,加上卖羊绒的钱,每年养羊就能收入两三万元。家里10亩旱田年收入近万元不成问题,妻子常年在东港一家残疾人用工企业打工,一年还能进项一万多元。他说,之所以舍得让妻子撇家舍业的,是因为这家企业给妻子上了社保,到了退休还能领退休金呢!老矫自小腿有残疾,成家后生活一直比较艰难。2016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回想起以前的生活,老矫备感辛酸:儿子上初中后,日子更难了,连每周孩子的零花钱都凑不齐。后来,老矫的妹妹赊给他几只羊,让他繁殖饲养,从此,他在这群羊身上看到了希望。谈起养羊经,矫国恒如数家珍:比如,羊的肚子瘪了,可能肚里有虫了;只要羊身上一“生癞”,羊肯定没精神;羊一流鼻涕,指定是感冒了。老矫说,现在羊患病了,都是他到镇里买来针剂,自个儿给羊注射。老矫对伺候羊羔也特别精心,每逢羊奶不足时,都会买来牛奶喂羊羔。矫家的房子是3间瓦房,当年建房时政府补助了1万元。走进屋内,屋里亮堂堂的。东西屋炕上的炕革清洁平整,地面也铺着炕革,得脱鞋进屋。老矫说,刚入住时,还没钱购置家具等,整个屋空空的。现在不仅有了电视,还有了冰箱、洗衣机。为了让老矫通过电视和手机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儿子还给他装了路由器。屋内设施最让老矫满意的是安装了小锅炉,用上了暖气。老矫说,妻子平时在家少,两铺炕烧起来费劲。如今的冬天,在小锅炉里点一把火,整个屋里都暖暖和和。当天,记者没有看到让老矫引以为豪的儿子。“比我胖一些,个头1米73还多。”老矫说,儿子就读于渤海大学,下学期就大四了,现在学校还没有复课,前段时间去丹东市里打工去了。“孩子懂事,从不乱花钱。”老矫说,看着孩子成长,觉得干什么都有劲,相信未来的生活会一天更比一天好!记者刁庆峰
    07/06
  • 朝鲜族传统民俗娱乐项目之一(拔河)
    拔河是朝鲜族所喜爱的一种能显示集体智慧和团结力量的民俗游戏和体育项目,朝鲜族在民间举行拔河游戏的历史很长,早在15世纪已盛行拔河比赛.过去,每逢正月十五,人们以村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这天一早开始就非常热闹,方圆数十里的农民,各自组织农乐队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拔河赛场上,载歌载舞,锣鼓喧天。中午时分,双方壮丁各自扛着自己的绳子,进入赛场分界线接绳.拔河绳分“雄绳”和“雌绳”,连结时把雄绳尖头插入雌绳圈头里,然后插上大木簪子固定。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全场群情激昂,助威呐喊。雷鸣般的呼叫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取胜的一方队员扛着拔河绳子,在农乐队的助兴下,欢天喜地凯旋回村。全村男女老幼,又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庆祝胜利。今天,拔河也是很受欢迎的比赛项目之一。各由20名,30名为一方,互相拼尽力气去拉用红布条做标志的一条绳子的两头,看着都叫人起劲,选手们要动作一致,这对决定胜负影拔河也是很受欢迎的比赛项目之一响很大。这种比赛一开始,选手们自不必说,连观众也都和他们共呼吸,齐呼喊,这种情况在其他比赛项目中是不常见的。
    07/03
  • 回放丹东百年防疫史
    安东(丹东)1890至1919年,清末民初之际发生了六次大瘟疫,造成的恐慌冲击,生命财产损失,远超水火之灾。《安东县志》把1876年设县以来的疫病事件归置于“灾害”一栏,和水火灾害按年份的先后顺序,依次叙述。丹东百年前旧照几次疫情势极猖獗第1次:“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夏,疫病流行,势极猖獗,死者千余人。”第2次:“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六月,疫病大作,沙河镇、大东沟两处最烈,死者无算。多系劳动工人,甚盛时终日掩埋不绝,甚有舁柩之人未至墓田,中途发病而死者,当时不明传染之说及防疫之道,死者皆委之于数,可谓浩歎。”第3次:“光绪二十七年秋七月,疫症又作,沙河镇日毙三四十人至五六十人不等,仍以劳动界为多。官府漠然不闻,不知防御之法,商民愚鲁迷信,宣传过年即解,未及一月,连度三岁,家贴红联,又是一年字样触目皆是。然疫病月余始止,伤人甚多。”(疫病“过年即解”,即以年驱病;“一月连度三岁”,即一个月过三个年。)上世纪30年代丹东旧照第4次:“光绪三十四年夏六月,霍乱流行,木篺工人死者无算。尸柩无亲故收葬,其伙乘闻舁送珍珠泡路旁地内,积柩遍野,尸骸暴露,伤心惨目,秽气熏蒸,卫生有碍。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珍珠泡议员吕继成呈请巡警总局归拢掩埋。”(1908年的死者灵柩,置于珍珠泡路旁,两年后才归拢掩埋。此乃20世纪安东县城的又一惨剧。)第5次:“宣统二年冬月,鼠疫流行。由吉林、哈尔滨漫延与奉天。是种病菌传染甚速,一小时能滋生百倍,侵入肺部,十死八九。因其症危险,又名黑死病。安东为火车通行之处,非预为防范,难保不乘势侵入。东边道为督办,巡警局、自治会、总商会协同办理。由省请防疫费一万元,组织消毒队、死尸埋葬队、查验队,防堵甚严,成绩良好,未至蔓延。”第6次:“民国八年(1919年)七月,时疫发生,埠内及马市台、三道浪头各处。同时设立霍乱病检查所,由警察厅县公署分委防疫检查员切实检查,一经查出,即送入隔离所医治。埠内共发生疫病者七百八十五人,不及医治而死者一百六十六人,在隔离所死者一百八十一人,乡镇共发生疫病三十七人,死者十三人。是岁,因防检严密,不致蔓延。”(这是20世纪继安东县防治鼠疫成功之后,又一次使用隔离手段战胜霍乱。)1919年,霍乱疫情在安东肆虐,病患在天后宫内接受治疗碍于成书时间,《安东县志》记载于此。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抗生素发明并逐步使用后,公共卫生意识提高,安东鲜有瘟疫传染病疫情。停运铁路阻断传染《安东县志》提到的第五次疫情,发源于满洲里哈尔滨,沿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南满铁路支线、京奉铁路、安奉铁路,借着返乡流民回乡过年之机,南下肆虐。波及宽城子(现长春)、奉天(沈阳)、旅顺等地。安东虽地处偏远,亦未能幸免。时任奉天民政使张元奇有诗记之:“哀哉哈尔滨,严寒蕴深毒。宽城当其冲,辽沈为之续,震惊及中外,防救事骇俗……”1919年,霍乱疫情在安东肆虐,病患在天后宫内接受治疗关于在安东的疫情,除了《安东县志》所记,着重回顾一下当时围绕安奉铁路停运中日间的博弈。因为“安东为火车通行之处,非预为防范,难保不乘势侵入”,当时疫情紧迫之际,“京奉(北京、沈阳)已停开”,鸭绿江对岸“严行检疫,拒阻搭客”“安奉尚照常开车”,防疫形势顿时变得严峻。安东虽距疫情发源地较远,且当时安奉铁路正进行改轨、改线施工,鸭绿江大桥尚未完工,安奉铁路仍走日俄战争时所建的窄轨临时铁路线,通行效率低下,客流不大,延缓了疫情南下。可安奉铁路只有彻底停运,才是杜绝疫情根本。1920年时的丹东为此,宣统二年12月23日,哈尔滨瘟疫爆发的第二个月,清廷外务部发电报给当时的驻日大使汪大燮:“现在办理防疫。京奉已停车,安奉尚照常开车。安东地小人稠,已多传染,本部商日使,饬日领转令停车。安奉未实行停车,与安东防疫办法,显有窒碍。希切商日政府,转饬安奉铁路,即停开二三等车,由日领与该处华官接洽,务照防疫通例,以保安全,并电复外务部二十三日。”这份电报的意思是:外务部已经在“商日使”,即商见日本驻华大使,并让其转令日本驻安东领事,在安奉铁路停车的基础上,双管齐下,又给清廷驻日大使发电报,派汪大夑交涉日本政府,让日本以政府的名义,施加压力给安奉铁路即南满铁道会社“转饬”“即停开二三等车”。为什么强调二三等车?因为这些车厢是当年在北满务工的穷苦百姓南下回家过年的必乘车,拥挤,且卫生条件差,极易感染鼠疫。最终迫使安奉铁路停运。大疫当前共同抗击宣统二年的鼠疫来势凶猛,从黑龙江、吉林沿中东铁路蔓延肆虐,由于是前所未见的空气飞沫传播,后果极其严重。得病者九死一生。有些地区,已经是十室九空。为了阻止病菌传播,甚至要将死尸和房屋一起烧掉,引起极大慌乱。在那次灾难中,沙河镇每天会有四五十人死亡。疫情紧急,自然惊动了驻安东的各国领事馆。1919年,霍乱疫情在安东肆虐,病患在天后宫内接受治疗有外国领事馆向东边道献策,提议立即建立防疫机构,采取措施,开展大规模疫情防治。东边道经多方探讨,采纳该建议,成立由东边道督办的统一防疫事务所,并聘丹麦医生沈得荣为“安东防疫总医官”。同时请示奉天省,特批了一万元的防疫专款,一些配套措施也相继出台,据当时的《盛京日报》报道:安东警务局命令散处客栈的妓女,在规定的日期内一律搬入柳巷,以便清理地面,统一管理;安东地方官员发给租界居民鼠药,上缴一只死老鼠,给洋五角;安东自治会在太平沟、安子山等口岸各设立隔离所一处,派人严查。无论汽车、帆船抵达口岸后,其所装载的客人必须送到隔离所诊治。彼时的安东县,开埠伊始,华洋杂处,关系微妙,防疫的同时,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外交斗争。那时,日本已强行“租借”了安东的六、七道沟一带作为日本的“居留地”,并以防止疫病传染、维护公共卫生为借口,提出派卫生防疫人员和军警“入境检查”的无理要求。安东知县陈艺洞察了日本人的野心,认为这是日方侵犯本国警权、主权的第一步,当即予以回绝。面对日本人的威胁,陈艺巧妙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将这一事件提交给各国驻安东领事馆,要求各国依照国际公法予以公断。日本人得知后,自知理亏,也清楚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只能偃旗息鼓。鸭绿江大铁桥百年前旧照这场一百年多年前对鼠疫的防治,还促进了安东近代西方医学的发展,西方医学在安东逐渐被人们接受。那一万元专款的余款,被用在了地方慈善事业上,于道署后街(今中富街西段)设立了“安东卫生医院”,这所医院是清末安东县惟一的官立医疗机构(类似今天的“公立医院”性质的医疗机构)。也是后来的安东“施医院”前身。宣统年间防治鼠疫还促成了中国红十字会安东分会的建立。清宣统二年,承中国红十字会上海红十字总会函嘱,联络安东埠内各界志士组织成立,宗旨为:博爱恤兵,扶危济困,专重人道主义。民国八年(1919年),安东县又爆发霍乱(虎烈拉),丹麦医生安乐克率领奉天医学堂学生和安东医院医务人员,在八道沟天后宫寺庙开辟临时诊所,集中隔离医治。“是岁,因防检严密,不致蔓延”。从《安东县志》记载来看,隔离得当,数据清晰。“疫病者”“不及医治而死者”“乡镇发生疫病者”……精准确切,具备现代统计学的精髓。同时也为清末民初肆虐安东县近30年、多达6次的瘟疫史画上了句号。(史料依据:《安东县志》《清宣统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六》《盛京日报影印版》《元宝文史·第三辑》)
    07/03
  • 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致信感谢丹东战“疫”援助
    6月29日,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致信辽宁省侨联和丹东市侨联,感谢两级侨联对使馆及旅纳侨界战“疫”斗争提供的有力支持。感谢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纳米比亚和非洲之际,辽宁省及丹东市向使馆及旅纳侨胞捐赠3万多只医用口罩,丹东市兰光服装有限公司赠120套防护服,将对使馆及旅纳侨界战“疫”斗争提供有力支持。包括辽宁省籍侨民在内的在纳中国人将从中受益。时间回溯到5月11日,42箱满载着丹东侨界爱心的抗疫“大礼包”从丹东凤城发往北京,再从北京启程,跨越15000公里,抵达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共和国,用以支援当地华侨抗击新冠肺炎。山高水长,隔不断浓浓情谊;疫魔无情,抵不过同胞大爱。面对严峻的海外疫情,市侨联彰显侨界担当,在省侨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支援海内外华侨抗击疫情,采购了1.8万只价值约4万元的医用防护口罩。这些跨越千山万水的“大礼包”,寄托着家乡人民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谊,展示出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崇高品德。感谢信中还提到,长期以来,辽宁省及丹东市侨民在纳米比亚奋斗创业,为使馆侨务工作、旅纳侨团建设及中纳友好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塑造了新时代中国人良好形象。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代表所有旅纳侨胞对辽宁省、丹东市两侨联从有限经费中拨出专款购置防疫物资、不远万里关心帮助在非洲同胞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辽宁省及丹东市支持!记者金龙
    07/01
  • 地下800米深处的“淘金”人
    丹东“五龙金矿”目前是国内黄金生产的主力矿山,地处国内少有的高品位黄金矿脉上。近日,记者跟随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考察团进入“五龙金矿”800米深的矿井下,实地感受矿工的“淘金”生活。记者与考察团成员通过视频资料简短地学习了井下安全常识后,换上了长袖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和专用手套,穿上长筒水靴,来到了矿上的3号井前。领取矿井灯,签名确认,经过下井前最后一遍检查程序后,大家在管理人员崔保亮带领下进入了矿井升降机。随着升降机的落杆声,升降机开始加速下降,明显体验到有失重感觉。记者通过头上的矿井灯光观察,升降机箱体顶着滴答的水珠,而透过箱体栏杆看到井壁也是湿漉漉的。“这是地下水正常渗出。”经过数分钟下降,进入了500米以下。崔保亮介绍,3号井深有800多米,这里是14层,总共22层。原来14层属于中心巷道,上下其他各层通常从这里周转。步行在地下14层长长巷道里,感到气温比地面低许多,目测巷道的宽高都有2米多,顶部有不规则石块凸出,还悬挂有多条管线。“这些都是动力电缆线,千万不要触碰。”崔保亮嘱咐着大家。记者发现,伴随着巷道长长步行走廊,还有一条排水沟和两条运输矿石的铁轨。“现在18层有采矿作业,我们到那里去看看。”在崔保亮引领下,大家又坐上升降机来到了地下800米处的18层。在18层升降口附近,工人黎世军正在与另一工友将一个个运载有矿石、沿着轨道从巷道远处而来的小翻斗车对准升降罐笼口,并推送到罐笼里,然后按下电钮,将小翻斗车往地面输送。黎世军介绍,这个活说累也不累,关键要细心并注意安全。活儿要是及时的话,两人一天能转运500多车。黎世军的家在东港长安镇三级台村,在他眼里,黄金矿比煤矿安全得多,工资也有保证,多劳多得,比在家里守着几亩大田强得多。从井下18层往左边走数百米后,灯光越来越暗,崔保亮提示大家快到矿井尽头的一个掌子面了。大家攀登了两个梯子,便来到18层的掌子面处,地面满是乱石,只见4名工人正在用铁杵敲击着掌子面的石块。“这就是黄金矿石。”崔保亮捡起地面上一块石头介绍,没有见过金矿石的人以为是闪闪发光的,其实金矿石是黑色的。崔保亮说,“五龙金矿”地处鸭绿江断裂带黄金矿脉上,这里的黄金矿与石英矿相伴而生,矿石里还含有铜、银等元素。记者拿起一小块矿石,感觉沉甸甸的,明显比一般石头沉。这处掌子面领头干活是近40岁的郭师傅。他告诉大家,掌子面昨天刚放完炮,现在正清理顶部乱石,防止脱落砸伤人。他们将散落在地面上的矿石用铁耙子聚堆并装载到铁轨上的小翻斗车上。“现在机械化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天能开采和装载矿石10余车。”郭师傅说,过去人工耧耙,一个班组一天也就耧耙三四车,还是在不得闲的前提下。郭师傅家在山东,在地下开采黄金已十多年了,先后在山东沂南、吉林桦甸及内蒙等地的黄金矿上干过,现在与妻子仍两地生活。郭师傅说,做一行就要爱一行,现在他带班管理着几名工人,每天三班倒,大家一起干。每天下班后,手机才有信号,才能与家里沟通一下。他说,他早已习惯了地下的采金生活。记者刁庆峰
    06/29
  • 把新意和愿望包进粽子
    儿童非黏米粽、腊肉粽、鲅鱼丸子粽……这些都是今年端午节,好吃的丹东人搬上桌子的非主流粽子。6月25日一早儿,43岁市民陈启明就出门了。端午节当日用新鲜苇叶包粽子已经成了他和妻子张萌多年的习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多了一款儿童非黏米粽,是为8岁的女儿准备的。“我订了闹钟,3点起来泡米,因为我觉得用泡4个小时的米包粽子,吃起来口感更好。”陈启明一边清洗刚买回来的苇叶一边说,他的女儿非常喜欢吃粽子。但是儿童消化黏米粽困难,因此他和妻子前几日就尝试用普通香米包了一回粽子,结果口感和味道很不错。张萌将泡好的黏米、香米以及大枣、水晶蜜枣、葡萄干、红豆等摆好,就开始包粽子。她的手法很快,一会儿工夫枣和红豆粽就包好了。她颇神秘地从冰箱里取出一盘切好的菠萝丁和腊肉丁。“我猜我姑娘肯定喜欢菠萝口味儿的粽子。”张萌压低了声音说。另一个腊肉粽是为公公准备的,她想给全家老小一个惊喜。“开饭喽!”8点钟,张萌喊女儿起来吃饭,卧室里没动静。“粽子熟喽!”她话音刚落,女儿就冲出来洗手。“妈妈,太好闻了,肯定好吃,我能吃两个吗?”“可以。”一双小手剥开绿绿的粽叶,一股清新的菠萝味儿就飘满饭厅,香米粽晶莹透亮,一角被黑米染成紫黑色,显得格外漂亮。孩子咬了一口,就露出嫩黄、被吸干水分的菠萝丁,配着葡萄干和水晶蜜枣,看着就有食欲。“这个以前没吃过,太好吃了。”张萌的公公尝了腊肉粽后,赞不绝口。他时不时盯着咬开的截面看,黏糯的米粒与腊肉的油、色相互渗透,更显出食物的精致。陈启明看着开心的孩子和老人,也顾不上吃东西了,一个劲儿地拍照。饭后,他迫不及待地发出朋友圈,图下的配文为:感谢厨艺飙升的媳妇给全家人带来的端午节惊喜。有好友回复:还是来尝尝我老娘的鲅鱼粽子吧。做鲅鱼粽子的是56岁的母亲齐秀蓉。他二儿子今年要参加高考。“鱼跃龙门,一举高‘粽’。”齐秀蓉希望借着鲅鱼粽讨个好彩头。6月24晚上,她就将鲅鱼清洗切块,去刺腌制了。25日清晨,包好煮熟后,就带着粽子从东港往丹东赶,送给寄住在亲属家的二儿子晓宇。晓宇拿着粽子,看着楼下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笑着说:“我妈妈也算是吃货,尤其是哥哥结婚后,她就不那么拼命挣钱了,总喜欢研究做吃的,尤其是鱼,这回居然给包粽子里了。”晓宇翻看着微信朋友圈,自言自语地说,居然有人包蓝莓粽子和草莓粽子。健康、愿望、地方特产,统统都包进了粽子里,好吃的丹东人,真是将端午粽子做到了极致。记者王俊
    06/28
  • 送传统饰品 过安康佳节
    6月23日,珍珠街道办事处东升社区与锦绣物业公司在辖区内举办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活动。辖区党员志愿者纷纷参加,大伙儿将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的困难家庭。当天上午,负责东方枫景小区物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将已经泡好的15公斤江米、粽子叶和马莲绳等材料运到了小区广场,早已等在这儿的辖区党员志愿者们跃跃欲试。哨声一响,大伙儿赶紧忙活起来,引来许多居民围观,为志愿者们加油。70岁的社区居民王秀艳包得最快,只见她将三片粽子叶摆放在手中,用手一挽然后放上江米,三下两下就包出一个四角粽子,一分钟能够包五六个。短短20多分钟,大伙儿就将粽子全部包好。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又买来25公斤鸡蛋。大家将包好的粽子和鸡蛋送到了小区的5户贫困家庭,让他们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社区工作人员说,端午包爱心粽送给困难家庭是社区的一项传统,已经延续好多年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人员不能聚集,所以还有许多志愿者没有来。希望明年端午节大伙儿能团圆在一起,包更多的爱心粽子送给困难家庭。记者姜慕馨
    06/24
  • “豪横 安排” 丹东姑娘将网络用语写进扇面!
    6月16日18时许,记者来到了安东老街门口,此时,已经有许多人将摊位支起,各类吆喝声不绝于耳。“你这个怎么卖?”“写什么都可以吗?”不远处的一个摊位前十几位市民驻足围观,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到近前,发现一位女孩正在扇面上为顾客题字,蘸墨、落笔,短短几息,“天道酬勤”四字便落于扇面之上。与周遭烟火气息满满的摊位相比,这里流淌的是浓浓的文化味儿。记者了解到,女孩名叫李帅,今年25岁,7岁起接触软笔书法,还学习过硬笔书法、国画和篆刻,至今一直保持着每天练习书法的习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安东老街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首届后备箱创意夜市免费招募”的消息,想起自己习练书法多年,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可以借此机会向年轻人宣传推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于是,李帅拨打了报名电话。“如果只是在宣纸上书写,可能会显得比较普通。”李帅决定融合中国的扇文化,将扇与书法结合,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同龄人的关注,又加入了网络流行元素、词语,如“豪横”“安排”等等。6月12日,这是李帅在安东老街摆摊的第一天。她将提前写好的扇面放在摊位前,然后坐在一旁静待顾客登门。“没想到大家对我的创意很感兴趣,第一天摆摊就有那么多人在旁边围观。”李帅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书房里练字,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心里十分紧张,只能一直深呼吸调解,并暗暗给自己打气,尽量冷静沉着地去控笔。由于扇面书法和平时在宣纸上写字的平整度不同,在扇骨处书写的时候,无论怎么调整都对自己的书写不满意。“当时担心大家觉得我写得不好,受到指责,急的全身都是汗。”幸好,在现场几位书法爱好者的指点和热心市民的鼓励中,李帅的书写渐入佳境。第一天摆摊,李帅进购的30多把扇子就销售一空,这是她没有预料到的。此时,再从原来的渠道进购已来不及,第二天,李帅在市内到处寻找售卖扇子的商家,这才解决了货源不足的问题。“摆摊的时候,会有许多人问只写字不画画吗?”李帅说,下一步,她打算找会绘画的朋友和她一起来经营摊位,同时也考虑在网上直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06/22
  • 全民健身 深入人心
    踢毽子、练太极、挥刀、舞剑、跳舞……夏日公园里晨练健身的市民随处可见,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快乐运动,享受生活。图为6月16日清晨,市民在鸭绿江公园扭起了大秧歌。记者吴琼摄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