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中央文明委颁布表彰决定丹东多个村镇、单位、家庭和个人上榜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景媛媛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央文明委颁布了《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决定》,我市多个村镇、单位、家庭和个人上榜。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东港市北井子镇、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南荒沟村、元宝区金山镇古城村、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丹东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凤城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元宝区税务局、东港市客运管理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丹东监管分局。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王峥嵘家庭,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顾伟家庭,振兴区永昌街道振八社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丹东市福春街小学。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姜秋菊,丹东市文化少儿戏曲艺术培训中心主任。11/23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三集 易玉龙:坑道排烟 舍生忘死11/20
- 青少年宫公益课 造福丹东青少年11月8日傍晚,市党群服务中心分支机构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年少宫内,孩子们正在学习乐理知识、民乐乐器,他们扬起稚气的小脸、鼓着小嘴,认真试练乐器的样子格外惹人喜爱。屋外冷风瑟瑟,屋内乐声轻柔悦耳……2019年,青少年宫以少儿社团为载体,组建纯公益性艺术团体:少儿合唱团、少儿民乐团。一年过去了,这两个社团已成长为我市艺术教育响当当的人气社团,而公益性少儿社团的启程也成为我市青少年宫改革后对艺术教育的一次返璞归真。“我们要把回报社会、促进学生成长的公益活动作为今后工作重心。”青少年宫负责人表示。在此之前,青少年宫也做过很多公益性探索:“流动少年宫”是青少年宫的品牌活动,每年“流动少年宫”会到敬老院、社区、军营等地表演;与特殊教育学校达成合作,教师“上门义务授课”;将一流的校外教育送到乡村,提升广大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的质量,全面展现青少年宫校外教育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实现了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的宗旨等等。如今,公益性少儿社团更成为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核心功能的一次全新探索。今年十一期间,在“唱响红色经典——向国庆献礼”小型线上音乐会上,市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惊艳亮相,孩子们用清澈纯净的歌声与演唱者共同演绎《在灿烂阳光下》,献礼祖国。真挚深情的演唱,深深地征服了每一位观众,也让孩子们获得了由衷的成就感。“每当翻看合唱团的既往视频和照片,上课和排练时的画面就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参加面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很幸运,能成为‘青少年宫合唱团’的一员。”合唱团成员13岁的江玥莹一脸自豪地说。纯公益性的少年艺术团队的成立,让家长们更加欣喜,“这样不收费的培训班上哪里找?全是专业老师授课,不仅能增长孩子的见识,还让孩子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一位送孩子来上课的家长难掩内心的喜悦,开心地说。公益少儿社团自成立以来,参加过国家、省、市级文艺晚会和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录制,一个个公益性质的主题活动,激荡着梦想,释放着激情,为我市公益性艺术教育埋下了希望和期盼,也为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更高层次的才艺展示平台。“这是改革后的青少年宫直面责任意识、岗位担当的新思路,在打造校外公益教育品牌上,我们不遗余力。”青少年宫负责人表示,在少儿社团基础上,市青少年宫将推出更多免费公益课堂,开设艺术类和文化类公益课程,共有钢琴、声乐、舞蹈、古筝、美术、作文、英语、数学等十余项公益课程,授课教师均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这些课程全程不收取学费,旨在用最优质的教育提升我市少年儿童的艺术文化素养,提高我市校外公益教育活动的覆盖面。记者王玉11/1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二集 沈穆:守备英雄连 水淹美一师11/17
- 热心公益的好少年“6岁时,他就成为一名小志愿者,每年寒暑假都要参加各项义工活动,多次去江边捡拾游客随手丢弃的烟头、纸片、空饮料瓶等废弃物,尽一个“城市小环保员”的责任,擦亮城市名片。热衷于公益活动的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11月16日,提起红房街小学六年四班的关品政,学校教导处副主任王硕这样评价。“妈妈,腰还疼吗?”有一次,关品政的妈妈在工作中不慎腰部扭伤,他便天天坚持给妈妈洗脚和按摩腰部。孝顺懂事的关品政让妈妈感到欣慰,而在关品政眼里,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妈妈一样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做个有爱心的人。于是,在妈妈的带动下,小小年纪的他走上了热心公益之路。每次参加志愿活动,关品政都任劳任怨,即便生病了也带病坚持,从不喊苦叫累。2017年冬天,志愿团队在新安步行街举行为贫困山区孩子义卖筹款活动,在凛冽的寒风中,年纪最小的关品政坚持到最后,被团队授予“少年志愿明星”。6年的公益之路,留下了关品政的足迹:去九连城养老院为老人表演快板书,为院里的老人送去欢乐;为贫困山区儿童捐款、捐物、捐书本,参加义卖活动;利用假期时间,到市图书馆学生部担任小馆员,热情周到服务读者……吹奏葫芦丝、打快板、阅读书籍……曾荣获振兴区三好学生称号的关品政兴趣爱好广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8年辽宁电视台《辽宁艺术少年》联欢晚会,他在参演的节目《最炫民族风》中表现优异,荣获“优秀小演员”称号;2018年12月,他在“童声诵古韵·经典有新声”少儿诗词在线诵读活动中,荣获“诵读小达人”;在2017年第14届“未来之星”全国特长生文化艺术比赛中,他获得辽宁省小学组一等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品政的志愿之心、义工之情丝毫不减,无论是防控宅家还是居家上网课,都没有阻挡住他奉献爱心的脚步,和妈妈一起捐款,为抗疫尽微薄之力。他还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战胜疫情加油助力。3月初,他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自编自创自演的快板书《做好自己不添乱》《2020中国一定赢》,被丹东市委宣传部推送上了学习强国平台,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市文体局举办的“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朗诵比赛中,他创作的《疫情中的中国力量》获得少年组优秀奖。雏鹰展翅志高远,搏击长空会有时。兴趣爱好能够陶冶情操,热心公益能够懂得感恩,也让关品政在学习生活中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作为小学生,我的力量还很微小,但我坚信种下一棵树,就能收获一片绿荫;献出一份爱心,就能托起一份希望。我和妈妈所做的事的意义就在于此。”关品政如是说。记者陆丽明11/17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一集 莫斯文:驾车运物资 修车作保障11/16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集 梁玉琳:孤胆破重围 杀敌再立功11/13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九集 吴桂馥:舍身炸暗堡的无名英雄11/11
- 品学兼优的铿锵玫瑰前不久,振安区楼房镇中心小学女子足球队再次蝉联丹东市小学生足球联赛冠军。赛场上,一位晒得黑黝黝、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活跃在前后场,格外惹人注目。她就是楼房镇中心小学6年1班学生、校女子足球队员于芸梓。在该校足球队教练矫春亮眼里,现年13岁的小芸梓主打后卫,是队里不可多得的战将。矫春亮说,在小学生8人制联赛中,他排出“2131”队形,为了串联前后场,他把于芸梓调到中场后腰位置,既当进攻的发起者,又当防守的组织者。“她性格活泼,身体结实,是队里的绝对核心。”矫春亮说,小芸梓这孩子自律自强,苦练身体,疫情期间仍坚持跑步。返校时,许多同学都胖了,她却练得瘦了一圈。矫春亮教练还经常给于芸梓吃“小灶”,烈日下,不时能看到她不知疲倦的身影。于芸梓不仅体育好,学习成绩也不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班主任王显龙介绍,小芸梓勤奋好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还乐于助人,是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她在课堂上还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经常读一些有益的书报,开阔自己的视野,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邻桌同学数学学起来吃力,于芸梓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这位同学补课,一遍一遍耐心地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听懂为止。轮到有患病的同学值日,她就帮助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情对于她而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于芸梓家住在楼房镇东城村,一个月前,于芸梓有了小弟弟。正在产后休养的妈妈付晓云对女儿的自强自立更是赞不绝口。付妈妈告诉记者,于芸梓打小懂事,自立性很强,主动包揽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煮饭、整理房间、拖地板等。于芸梓的父亲是建筑工地小工头,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但小芸梓还是能体悟到父母的辛苦,生活中非常节俭,平日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从不乱花一分钱。每天早晨从来不用父母招呼起床,自己打个荷包蛋、冲个蛋糕或者炒个米饭,就背着书包上学了。家里养头牛,她帮助大人喂牛。家里缺什么或取个快递之类的事,她就到镇里帮父母采购或取回来,办得妥妥的。付妈妈说,小芸梓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奶奶、爸爸、妈妈、伯父等亲人的生日,她都能记住,每逢长辈过生日,她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长辈们买上一份小礼物。自从添了小弟弟,她每天放学都要先看一眼弟弟,晚上完成作业后,还要抱上弟弟一小会儿。2018年,于芸梓被评为振安区“读书之星”,2019年,她又荣获振安区"三好学生"称号。记者刁庆峰11/1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八集 郝永铨:用镜头定格胜利的时光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