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文脉相承书新篇
    6月21日14时30分,由丹东市文联、丹东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丹东金瑞和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办的丹东市首届书法临帖展巡展——温州城·原墅站正式启幕。共有50幅涵盖篆、隶、楷、草、行书体的临帖作品参加巡展展出,宣纸之上字字着力、幅幅精彩。巡回展现场习字临帖展示优秀成果精品之下,是我市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习书热情的高涨。数月来,由市书法家协会组织的“丹东市诗书画印影观摩讲座”微信群里,目前已不定期举办了10期经典临帖活动,我市超过400名书法爱好者参与其中。此次选拔出的50幅佳作,来自包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主席团成员、在丹中国书协会员以及部分丹东优秀书法作者的获奖作品,是近年来丹东书法向古人学习、向经典致敬的最好展示和汇报。展出过程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孙勇现场对参展的50幅书法作品和第10期临帖活动参与者提交的欧阳询《梦奠帖》临习作品进行点评。参展的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董其华所临李阳冰篆书《三坟记》、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梁丽所临孙过庭草书《书谱》等佳作受到到场嘉宾和观众好评。走入经典传承古帖文脉作为以临帖形式举办的书法展,自接收作品、选拔评奖再到举办展览,线上线下,一个问题总被反复提起,那就是——习书法,为何要临帖;临帖,又该临什么?为何临帖?自古以来,凡习书法者,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必然要向传统学习,失了文化内涵、传统气息的书法作品,无疑浮皮潦草,难入土层。临什么帖?最好的方法,便是研习历代遗留下来的碑帖和著名法帖。只有向传统学习,理解古人的高度、难度、深度,方能对当代书法有所启示,对自身创作有所提升。学习书法,临帖是不二法门。临池之法,不外乎用笔、结体、通篇,挥运。“用笔多古意,真味有不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海林谈到,历代书家都是于此道淘得消息,观古人下笔处,方能尽显学问之法度。阅古书、临古帖、融会于心,才能渐悟此中要义所在。到传统中去,到古人的人生中去,了解书法发展阶段、体裁、样式,方能充实内在、传承文脉。鼓励广大书法作者尊重经典,致力推出精品力作,正是为了推动丹东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如此,方能秉承“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学书理念,亦是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花费数月筹备首届书法临帖展的初衷和宗旨。坚守方向力推精品佳作敬重经典,研习古帖,此次临帖展以及接下来的巡展,便是对推动我市书法作者成长的一次绝佳尝试。令人惊喜的是,经过数月临帖学习活动,上至八十岁的老者,下到二十出头的青年,数百位丹东书法人参与到一系列学习、参展活动中来,使得参展临帖作品无论从书体、体裁、幅度、风格等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展现,从又一侧面体现出如今丹东书法的蒸蒸日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孙勇总结,丹东书法在全省名列前茅,具备较高实力,正是因为我市发展书法事业的大方向是对的,那就是抓重点作者,推精品佳作。近年来,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在培养、指导我市书法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细致、专业的工作。记者从市书法家协会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0多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共计超过200人,青年梯队建设、作品创作可谓硕果累累。首届书法临帖展的举办,无疑将成为习书者涵养内在、提升气质、培养能力的一块“铺路石”,激励更多有理想、有激情、有才华的丹东书法人为本土书法事业蓝图泼墨挥毫。
    07/20
  • 丹东长甸银白桃:白里透红香味浓
    长甸银白桃,产自丹东市宽甸县长甸镇。银白桃的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60-180克,最大410克。缝合线浅,较对称,果顶稍盾尖。果皮中厚,绒毛细短。果实底色银白,阳面红晕,白里透红,鲜艳美丽。果肉乳白,近核红肉,离核。果核中大,椭圆形,可食率占82%。银白桃甜酸味浓,适口,食而不腻,具有毛桃香味,采后3-4天香味更浓。室内自然贮放7-10天,果肉变软,风味不变,品质上等,耐贮运。由于水丰水库和太平湾水库的建设,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长甸镇是东北最适合银白桃生长的地区。以此区位优势,长甸镇银白桃的发展已具产业规模。截至2019年末,全镇银白桃总面积达到30000亩,主要集中在拉古哨村、苏甸村、台沟村和东阳河村。
    07/17
  • 民族风情醉游人
    7月上旬,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十几名村民穿着民族服装,吹响民族乐器,跳起民族舞蹈,唱响民歌,表演民俗生活,吸引游客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民族表演队伍中。民俗村里其乐融融的民族风情,成为鸭绿江旅游风景线上独具特色的景点。当地政府把民族文化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鼓励当地农民把民族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融合开发旅游项目,通过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共同致富奔小康。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不仅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也成为当地民族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窗口。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的服务人员都是当地村民,农民们穿着民族服装,成了导游员和展示民族文化、民俗生活的演员,带领游客一起体验做辣白菜、做打糕、做传统榆树冷面和舂米、捶衣等民俗生活。在民俗游乐园里身穿民族服装的农民还带领游客体验荡秋千、玩跳板、摔跤、拔河、顶盆比赛等朝鲜族特色文体活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也让当地农民能歌善舞、好客乐施、尊老重教、讲究整洁的优良传统和风俗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民俗村举行的独具朝鲜族特色的篝火歌舞晚会上,村民们变成了表演艺术家,欢快的朝鲜族歌舞、优美的民族歌曲,令参与篝火晚会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07/17
  • 丹东燕红桃的前世今生
    燕红桃,是丹东市的主栽水果之一,目前,全市生产面积达1200公顷,主要分布在宽甸县和振安区沿江一带。其中以宽甸河口为主要产区。河口位于距离丹东63公里的宽甸境内,美丽富饶。盛产的艳红桃个大,味甜,汁多,成熟的艳红桃单个桃子可达一斤以上。艳红桃又称燕红桃,原名绿化9号,又叫九号大桃,在河口地区种植历史悠久,蒋大为所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是指的宽甸河口,而盛开的桃花,自然就是燕红桃的花。燕红桃桃花一般在5月1日前后盛开,果实一般在8月20日左右成熟,采摘期较短,一般在20-30天左右。燕红桃的前生今世1977年,丹东河口果农曹学春听说有种桃树叫绿化9号,是晚熟品种,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咨询,得知这种桃树的果实不仅味美,而且成熟较晚,非常适宜在北方栽种。取得桃树枝条后连夜坐车赶回丹东,曹学春与同事三个人把桃树枝条扛到肩上,兴冲冲地回来把枝条一放下,便开始向各果园负责人详细介绍起了绿化9号。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曹学春三人扛回来的是亿万财富。1980年,丹东宽甸河口地区遭遇严重冻害,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1.5℃,各类苗木遭遇灭顶之灾,而河口地区的绿化9号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1982年,绿化9号被正式命名为“燕红桃”。曹学春等人在宽甸各地试种,发现在宽甸以北的地区栽种则难以成活,如果栽种成功,意味着宽甸将成为全国桃子最晚上市的地区。燕红桃凭借着花娇艳、汁浓郁、味甘美,并带着讨喜的大红色,慢慢的成为河口甚至代表整个丹东地区的标的产物,自四月底的桃花季节开始,游客络绎不绝,也成就丹东这个全中国最东边的边境城市,万里长城的起点,成为知名的旅游之城。目前为止,红心燕红桃只在中国丹东种植,是中国独有的高品质水果品类。国内最好吃的水蜜桃宽甸河口地区独特的鸭绿江小气候造就了燕红桃独一无二的品质,被誉为国内最好吃的水蜜桃之一。今年,丹东新闻网的记者前往丹东河口,深入果园,了解燕红桃的生长环境。燕红桃树每年都会剪掉一些老枝,因为结了几年果后,枝条“生育能力”下降,剪掉它可以保证新枝优生优育,丹东燕红桃为了将有机贯彻到底,提前5年时间开始修整土地,让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和原本的农药残留自然降解掉。然后才开始栽培优质燕红桃树。为了保证燕红桃的有机绿色生长,特提供台湾全球推广的获得“有机肥料”和“营养液”双证输入许可证的高效微生物发酵液系列产品-MFB。采用了独特的物理除虫技术,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定期采样检查病虫害状况,再采用天敌投放、物理套袋隔离罩等方法防治病虫害,绝不使用农药杀虫,从根本上确保零农药。到了收获季节,想要采摘燕红桃也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统一检测后确定采摘时间,只有甜度、大小、外观均达到最高标准的果实才能作为福都优品输出,并且在包装时每一个桃子都经过福都质检人员的检验,这是为了保证果实到达我们面前时,刚好处在口感最佳的时期。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磷、铁和维生素B/C等成分。桃中含铁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占首位。故吃桃能防治贫血。桃富含果胶,经常使用可预防便秘。中医认为,桃味甘酸,性微温,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等功效。“丹东牌”燕红桃名扬万里一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燕红桃在丹东土壤和气候等特殊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味,更红、更甜、更脆。种桃发家致富的新路子被开辟出来,丹东的农民们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路上越走越宽阔。除了单纯地种植桃,丹东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每到桃花盛开、桃子成熟的季节,总会以独特的桃园魅力,吸引游客前来赏桃花、品桃子,同时,以此为载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农家乐生意更是火爆……据统计,丹东燕红桃年产量约8万吨,产值约5亿元。
    07/16
  • 石桥村的幸福“密码”
    夏日午后,东港市北井子镇石桥村村民滕世国和老伴一边赏花,一边感慨身边的变化:“以前村里都是土路,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现在全都修成了水泥路,路边还栽上了花花草草,心情真是舒畅。”石桥村这几年的变化还真大。以前那个“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坑洼小路车不进,苍蝇蚊子到处飞”的小乡村如今已经面貌一新:白墙彩绘绿树红花,村路平坦整洁,民居庭院美观别致。近年来,石桥村致力屯堡路修建、垃圾处理和厕所改造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采取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模式,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几年来,累计修建道路15.5公里,水泥路、柏油路覆盖率达到了100%。村容村貌的变化带来了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过去祭祖放鞭炮,现在清明献鲜花;过去大操大办图热闹,现在一切从简树新风。走进农家,记者看到,墙上贴着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法”示意图,垃圾都分类装在垃圾桶里。村党总支书记邓贵成介绍说,每户村民家都有一红一蓝两个垃圾桶,其中一个装不可降解垃圾,由专人定期清运,可降解的垃圾经过处理后做肥料。为了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石桥村将厕所改造纳入村规民约,率先建成东港市第一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安装了34座水冲式厕所,村民家的生活污水经支管接入主干管,汇集后集中处理。此外,改造高标准玻璃钢旱厕500多户,配套完成6座化粪池、34座污水检查井建设,并与村污水处理站并网运行。2019年以来,石桥村还投资50多万元,修建宣传长廊、彩绘文化墙,栽植绿化树木1万多棵以及各种花卉,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90%……现如今,走进石桥村,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环境好了,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了,获得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记者潘昱璇
    07/16
  • 丹东梨树沟:用汗水浇灌出的好日子
    7月8日下午,振安区楼房镇梨树沟村的一条河边,一位老人正在洗刷几十个养蚕的竹筐。这些筐的个头儿,一个成年人张开手臂刚好能够环绕抱住,拎起来足有1.5公斤重。老人一只手拎着筐,另一只手麻利地清洗。  老人名叫盖福义,家住梨树沟村5组,今年74岁。但从外表看,老人面色红润、手臂粗壮、腰身笔直,一点也不像进入古稀之年的人。老人讲述了他家的故事。“过去家里可困难了,可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盖福义说,自己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还有残疾,过去自己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困难户。老人没有被生活困境压倒,而是靠一双手打拼生活。1986年,老人跟村里人一起到丹东市内打工,由于没啥技术,只能靠出力赚钱。他在财神庙街附近的家具市场谋了一个活儿,市场进货或有顾客买家具的时候,盖福义靠扛家具、送家具赚钱。“我一干就是14年。”盖福义撩开自己的衣服,直到现在背上还有绳子的勒痕。  那时候,每年农忙的时候,盖福义都要回村里跟老伴儿忙活家里的地,十几亩地种了玉米和各种蔬菜,这些作物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农闲的时候,盖福义从来不闲着,到处打工,最多的年头他每天打三份工维持家里生活。2002年,家具市场搬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盖福义也有些干不动了,他就到建筑工地做小工。他说,建筑工地的活儿不少,每年从3月份干到7月份,每个月能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我这两天刚结束工地的活儿,来家放蚕。”盖福义说,每年7月至9月份是养蚕、放蚕时节,他家放养蚕有30余年之久,从当初的只放养几百只蚕到现在放养3000余只,每年收入近2万元。盖福义告诉记者,放养蚕也是辛苦活儿,这个时间段是每年最热的时候,他每天都要上山几趟,还会经常被蚊虫叮咬。待夏季过了,忙完了秋收,冬季,盖福义还会上山砍柴卖柴火。总之,一年四季不闲着。  靠着盖福义的勤劳,如今家里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在盖福义的帮助下都在楼房镇里盖起了崭新的楼房。两个儿子也非常勤劳,一个孙女已经大学毕业留在沈阳工作,另一个孙子还在读高中,成绩也挺好。“党的政策好,我还缴纳了养老保险。”盖福义说,这几年国家对农民和农村、农业的政策越来越好,他用攒下的积蓄缴纳了社保,现在已经开始领取退休金了。  多年的辛勤劳作使盖福义的双手比常人要宽大和厚实许多,手心布满老茧。如今,盖福义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但盖福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劳动。他说,人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就肯定不会受穷,自己身体挺好,还能干几年,争取再过几年给自己家再盖座新房。记者姜慕馨
    07/14
  • 丹东凤城板栗:软糯香甜 唇齿留香
    凤城板栗,产自丹东凤城市,栽培历史悠久。从上世纪50年代个别农户在房前屋后零星栽植,到60年代初期新建小型板栗园;从80年代初期的大面积发展,到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管理......凤城板栗产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凤城市境内山岭起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是发展板栗的理想地区,板栗也因此成为凤城市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截至目前,全市板栗面积发展到75万亩,占全市经济林总面积60%以上。全市21个乡镇(区)均有板栗分布,其中,万亩以上的乡镇(区)14个,千亩以上的基地村65个。红旗镇、宝山镇、蓝旗镇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板栗特产之乡”。全市良种嫁接改造面积60万亩,推广应用的十几个板栗良种,都是从国内外选育引进的、经过科技成果鉴定的优良品种,普遍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等特点。板栗还可以加工成速冻板栗米、速冻栗肉、板栗露、甘露煮、糖水罐头、栗子粉、板栗酱等。
    07/14
  • 央视“遇见”丹东好人
    人间大爱,涓涓细流,有一位被称为“一根筋”的丹东好人,一日三餐10余月,义务照顾患病瘫痪老乡。今天要遇见的是一位被人称做“一根筋”的人,他叫姚增真,今年65岁,来自辽宁丹东。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姚增真的生活中,“遇见”了一份特殊的“牵挂”。而这份特殊的“牵挂”对于和姚增真同村的的刘宝俊来说就是生的希望。60岁的刘宝俊一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在去年9月,刘宝俊突发脑溢血,半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身边却没有一个人,进入了人生最灰暗的阶段。而此前并不相识的姚增真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每天三顿饭,帮刘宝俊收拾卫生、翻身,带着他做康复锻炼。每天早上,姚增真都会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刘宝俊家给他做早饭……一日三餐、寒来暑往。一转眼,老姚已经义务照顾刘宝俊10个月的时间了。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他给我每天做三顿饭热乎乎地吃,我心里感觉我恨不能就一下子快点好起来,我好好报答他,真的好好报答他。四年前,老姚的老伴患病去世,儿子在沈阳工作,留在家乡丹东的他与兄弟们一起轮流照顾着今年百岁的母亲。由于母亲家和刘宝俊家距离不到200米,每当轮到老姚照顾母亲时,他就两头跑,照顾母亲和刘宝俊两个人的生活起居。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把那个桌子板放你跟前,还得弄个塑料布给你垫上,垫边上这个塑料怕弄被子上不好洗,我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他的衣服。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我发自内心地想去照顾他,因为他没有人管是不行的。每天早上,在为母亲和刘宝俊分别做完早饭后,老姚还要骑车回到自己家干农活,等把活干完,他又开始买菜并准备着两个人的午饭,由于刘宝俊不能活动,家务都是姚增真帮着做的,收拾家务、帮刘宝俊翻身、给他擦身清洁……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人家都没嫌弃,冬天了给我生炉子,都(晚上)9点多了,他骑个自行车还来看看,天很黑很黑的时候才走,卫生纸还得他给我拽一块一块的,摞在那地方。虽然生活拮据,但老姚总是想办法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刘宝俊。赶上镇里有大集,姚增真在集市上买了菜的同时,还特别为刘宝俊买了两个甜瓜。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姚增真的出现给我好大的勇气,要不是他给我这么大的勇气,我就没有希望了,一点希望没有了。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已经管他了,就好好管一管,有那么句话帮人帮到底。如今,老姚已经成为刘宝俊生活中最重要的依靠。在感受着老姚带来的温暖的同时,半身瘫痪的刘宝俊心里也时刻惦记着他。刘宝俊每个月都会得到低保126元,他将每个月的低保都交给姚增真作为自己的生活费。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他每次去取钱他都是和我说,拿回来他买什么菜,他花多少钱告诉我,我说不用告诉我。前段时间,村里给大伙儿分红,刘宝俊为感谢老姚,要把分红给自己的2000元钱全部送给姚增真。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怎么给也不要,还拿去银行给我存上,这样人难找吗?真难找。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在我心里我把刘宝俊当作我弟弟,他需要照顾,我一直割舍不下,直到照顾他自己能康复。主动照顾不相识老乡当成弟弟来看待“既然管了,就要好好管一管”,姚增真这样照顾着刘宝俊已有10个月的时间。在刘宝俊心里,老姚已经成了最离不开的依靠,而对于老姚来说,自己同样割舍不下刘宝俊,而且已经把他当自己弟弟了。今年65岁的姚增真比刘宝俊大五岁,虽然同村,但在刘宝俊患病前,两人从未有过交集。那是在什么情况下让姚增真走进了刘宝俊的生活呢?现在每天在姚增真的照顾下,刘宝俊的生活充满了温暖与阳光,而这样的变化在十个月前,刘宝俊是想都不敢想的。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那时候天天趴在那哭,就觉得就完了,没意思了,一点都动不了,那个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一点希望没有。去年9月,老姚在去母亲家路上时听到村民说起刘宝俊的情况,虽然并不认识,但老姚还是去刘宝俊家探望一番。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在小卖店听人说,刘宝俊半身不遂,没有人管,我就去给他看看,我就问他喜欢吃什么东西,想吃什么东西,他说买点蛋糕泡水喝,我就上小卖店给他买的蛋糕。一顿热乎的饭给了当时患病瘫痪在床的刘宝俊难得的温暖,而让刘宝俊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老姚又走进了他的家门。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第二天我看到他来,我乐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第三天的时候我就躺着,我就在听那个门的动静,我真盼他来啊。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觉得他没人管,挺可怜他、同情他,连翻身都翻不过来那时候,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我觉得别人有困难我就去帮助他。老姚义务照顾刘宝俊的消息慢慢在村里传开了,起初,很多村民不理解,甚至有很多人说叫他“一根筋”,而老姚却默默坚持着。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我这个人要不说“一根筋”,“一根筋”就是做事做到底吧。丹东市海龙村党支部书记赵礼田:以姚增真做个榜样,他做的事也做出来了,能影响了我们所有的百姓,陆续也有百姓关心、说好话,说这是应该的,我们应该管。老乡身体逐渐好转淳朴善意照亮人心在老姚的持续帮助和细心照顾下,刘宝俊不仅生活有了依靠,身体也在一天天地好转,而刘宝俊也早已将老姚当成了自己最大的恩人。危难之际伸出援手,从陌生人到朝夕相处的兄弟,老姚的淳朴善意和热心帮助给刘宝俊苦难的日子带来了光明。虽然现在刘宝俊的生活还是要依靠姚增真的照顾,但是刘宝俊的身体一天一天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这让两个人都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我没事就扶他起来坐着,让他慢慢活动。他的身体慢慢越来越好了,我也感到特别高兴,以前不能翻身,以后一点点能翻身,能坐起来,后来还能滚动。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我在他的照顾之下,身体现在就差下地能走了,他是我生命中的希望。今年元旦,老姚在沈阳工作生活的儿子约着父亲去沈阳团聚过节。平时很少团聚的父子俩有了难得的相处时光,但老姚在儿子家只待了不到一天就匆匆赶回了村里。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我一看他回来,我说你怎么不在你儿子家待两天?他说我要是在儿子家再待两天,你怎么办?当时我一听我的眼泪真要出来。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他家中有家人照顾,我就不过去,家中没人照顾我才过去的,不管是谁家,有人说我傻,说我傻就傻吧,要是别人有困难,我就去帮助他。随着身体的好转,刘宝俊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希望。而对姚增真的感谢和感情,他却没有忘记。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我合计我要是好了以后,他要是以后有点什么其他事情,我得第一个冲到前面去。在姚增真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与刘宝俊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来到刘宝俊家里,给家徒四壁的他带来各种生活必需品。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刘宝俊:感谢这帮好心人,每天从早到晚的来照看我,自己的工作都忙活不过来,每天还来这看看我。郭警官他一天到晚忙,还得办案子,还得开会。电视给我弄来了,冰箱也送来了。丹东市公安局前阳边境派出所民警郭鸿鹏:老姚他经常跟我说一句话,都是一个村的人,谁要是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帮一把,他的这个帮一把,一帮就是大半年,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庄稼人最朴实的品质。他的这种品质代表一种力量,影响着我们海龙村的人。只要人人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只要你想做就没有难处。丹东市海龙村村民姚增真:大家说我“一根筋”,但我只知道我不能够不管他,放心不下,都是牵挂。遇到别人有困难,能帮就要帮,帮人要帮到底,我想总有一天他能站起来康复,因为有很多人在关心他,我们一起努力,我相信那一天很快会到。路“姚”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初是因为偶然听到刘宝俊瘫痪在床没人照顾,老姚不忍心,于是上门探望,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割舍不下牵挂的老姚一转眼已经照顾刘宝俊10个月了。老姚说他是把刘宝俊当弟弟来照顾,但说实话,即便是亲兄弟,很多人遇到这样的事,也未必有老姚做得好,更别说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了。路“姚”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朴实的老姚不善言谈,做这件事儿初衷也很简单,他自己的总结就是做事儿“一根筋”。可是正是这帮人就要帮到底的执念,让同村的这个邻居不仅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还有了对未来生活的更好向往。现在老姚一个人的善心,变成了一群人的善行。我们致敬老姚这份质朴而可贵的爱心。
    07/13
  • 战“疫”护士受邀加入市作协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时,我们是一团火,散去时我们是满天星……”这是38岁的丹东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朱莉莉在援助武汉雷神山医院期间写的一段话。今年的2月9日,朱莉莉加入丹东市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在雷神山的52天里,她恪尽职守,利用休息时间,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援助归来,朱莉莉的“战疫日记”引发关注,先后被“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选用。7月8日下午三点,朱莉莉受邀加入丹东市作家协会,并在其母校辽东学院举行了入会仪式。市作协主席姜宏敏代表协会会员对她的工作表达了崇高敬意,并为朱莉莉颁发了作家协会会员证。记者刚越
    07/13
  • 辽东学院入围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7月9日,经省知识产权局审核,辽东学院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期为3年。为支持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牵头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创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价值专利,今年4月,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启动第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申报工作。经过层层筛选,辽东学院从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此次被确定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共有来自省内8个城市的14家单位,其中高校5家,分别是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和辽东学院。作为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辽东学院具有稳定的研发经费来源、较强研发实力,以及良好的创新基础和持续的专利创造能力。2019年,辽东学院申请发明专利50件,目前,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7件。辽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市场、创新、服务方面的优势,建立高价值专利协同创造机制,推进专利创造与技术研发的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记者戚文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