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一集丨蔡兴海:手榴弹打空炸,鏖战上甘岭02/17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集丨童志安:我的任务是安葬战友02/17
- 丹东非遗传承人的年味儿…… 花饽饽、吹糖人、葫芦烙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能够触摸到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其间所蕴含的精湛手艺和浓郁年味儿,在一辈辈人的传承中延续着。1花饽饽俗话说,“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意思是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徐百琴是“丹东花饽饽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每年一进入腊月,是她最忙碌的时候。2月7日,记者走进徐百琴位于永昌市场附近的店面,不少顾客正排队拿取订定订做的“花饽饽”。“进入腊月开始,每天早上5点我们就开始营业,一直能忙到晚上晚上11点左右,多的时候,一天能接三四百单。”徐百琴说。由于今年是牛年,以牛为原型的“花饽饽”受到热捧是不少人的首选。此外,聚宝盆、葫芦、福袋等也很受大众欢迎。这样就反映了一个现象:相比过去以花鸟鱼虫、鲤鱼等为原型,制作起来比较容易的“花饽饽”,如今,人们对其外形和复杂程度有了更高多的追求。一年,徐百琴曾接到了这样一个订单:希望在“聚宝盆”里放更多的福袋。“单独制作一个聚宝盆就比较复杂,再增加别的东西,不仅要保证美观,还得显得和谐。”按照顾客的要求,徐百琴在聚宝盆里放了许多福袋,还添加了葫芦、元宝,顾客在见到实物后,也感到十分满意。徐百琴与面团已经打了近40年交道,在她的记忆里,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春节期间都会蒸饽饽,“好像没有它就不算是过年”。随着时代时间变迁,很多人感觉年味变淡了,徐百琴却说,其实年味并没有淡,它一直都隐藏在饽饽里,仍保留着小时候的味道。2吹糖人年幼的时候,大人怕孩子糖吃多了会有蛀牙,只有过年期间才会稍微放开限制。因而,在很多人的回忆里,提到过年,就会想到糖。糖是甜蜜的象征,寓意新的一年甜如蜜。崔福海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丹东糖人”的传承人,2月7日,浪头镇大集,他将“甜蜜”带到了这里。支摊、架炉、熬糖,伴着揉、捏、拉、按摁、吹等动作,崔福海的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爸爸,这是什么啊?”“这是吹糖人,我小的时候见过,现在已经很久没见过了。”在人群的议论声中,一头金色的小牛跃然眼前。“其实现在吹糖人的技法较过去较过去没有太什么大的差别,差别只是作品的形象会有不同。”崔福海说,相比过去,现在只要能想到的糖人都可以吹,但。过年期间,最受欢迎的还是十二生肖、葫芦等带有美好寓意的形象。结束了在浪头镇的摆摊,崔福海又动身准备前往女人街。他说,因为糖人是甜的,他想将这份甜蜜带给更多的人。其带给更多的人,让他们知道“年”是甜蜜的。3葫芦烙画葫芦谐音“福禄”,因而许多家庭会在春节期间悬挂葫芦。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烙画技艺”的传承人,在赫荣彬的记忆里,小的时候,过年期间家里总会悬挂着带有麻雀、福字、寿星等图案的葫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过年的时候就该有这个东西,就像贴对联一样。”赫荣彬说。随着年岁渐长,赫荣彬接过了长辈手中的刻刀,开始在葫芦上作画。2月8日上午,安东老街二楼,赫荣彬正与一头“牛”较劲。“牛年到了,所以很多顾客会选择在葫芦上烙一头牛,取一个好兆头。”赫荣彬说,相比过去在葫芦上烫烙简单的图案,现在加入了更多花样,比如将葫芦串在一起变成长串或圆形,以福禄寿喜财(五福)、文玩、十二生肖等作为原型加以创作,变得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记得有回过年的时候,顾客让我用《山海经》中的形象来创作,这与传统的烙画图案相差很大,但这也说明现在人们喜欢的面更广了。”但无论图案不管怎么变,在赫荣彬看来,葫芦中蕴含的美好寓意是不变的,都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富贵有余。记者|候春林编辑邹润02/12
- 在古筝旋律中迎新春2月7日,市青少年宫里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古筝弹奏声和热烈的掌声。这是市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暨“传统迎新春文化永传承”主题系列活动——新春奏“乐”。孩子们身着盛装,弹奏古筝,以优美舒缓的旋律,奏响新年的乐章。演出前,小学员在家反复练习,只为能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给大家带来音乐盛宴。活动开始后,小学员依次上场弹奏,在表演中认真投入,表达出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祝愿。现场气氛高潮迭起,精彩的表演博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喜庆欢乐的气氛洋溢在舞台的每一个角落。“真希望每个节日都能这样过,太开心了!”演出后,孩子们开心地对妈妈说。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希望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另外,从1月23日起,青少年服务中心就组织孩子们开展剪窗花、画国画、围棋摆福字、手写贺卡等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让节日文化走进他们的生活,营造节日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们爱上“我们的节日”,将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02/10
- 你为我们舍生忘死 我们为你终生守候2月3日,立春,记者来到位于凤凰山脚下的丹东市光荣院,探访在这里为革命功臣服务的工作人员。一场大雪过后,这里显得格外清净。丹东市光荣院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首批供养孤老烈属的养老服务机构。建院60多年里,这里先后供养了千余名曾经从战火中走下来的老兵。如今,全国时代楷模孙景坤也在这里安享晚年。“春节前,孙景坤身体不适,被送进丹东市中心医院,预计春节前就能回来过节!”院长郑立新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院里对外来访客有明确规定,记者也只能在窗外看看正在午休的老人们。话题也自然从防疫开始。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光荣院及时采取了封闭管理。全院工作人员不仅要保障养员的生活起居、日常照料、一日三餐,更要安抚好他们焦虑的情绪、多疑的猜想和烦躁的心情。既要保证他们生命安全,更要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疫情期间,最大的困难是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要改变他们传统的生活习惯。由于老人都已步入耄耋之年,平常给老人开会都是一个议题反复讲,一项工作反复说,就这样很多老人也都是听一半忘一半,甚至有的老人入会即睡,睡醒即走,然后再找来问“刚刚都讲了什么?”为了让老人更直观地了解新冠肺炎,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他们找来宣传片,组织老人分批观看、详细讲解,让老人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的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并组织服务人员每天下午将老人房间的电视调到中央新闻频道,集中观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服务人员不厌其烦的宣传、反反复复的引导、来来回回的劝慰,终于使养员提高了对新冠肺炎的重视程度,更让养员的情绪得到安抚。记者在光荣院荣誉室里看到“养员至上、恭孝为先”的字样,副院长张鸿巍介绍,如今供养在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87岁,大多数都在特护区。60多年来,这里传承着为老人服务的光荣传统,开展贴心服务,细化养员洗澡、过生日、生病、个案护理以及送终等多项工作,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16点,天上又飘起了雪花。特护区里,不时有护理人员忙碌的身影。“现在老人们快用晚餐了,护理员要分期分批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喂饭,这个时间段是最紧张的时候。”郑立新介绍。你为我们舍生忘死,我们为你终生守候。在光荣院几代工作人员中,一直奉行着这句格言。记者谢秋林编辑邹润02/09
- 慰问社区老党员 真情关怀暖人心“这大冷的天儿,还来看我们,真是打心眼里感激你们。”2月2日,农历小年前夕,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绿云社区党委与共建单位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一行人,共同走访慰问了辖区老党员、患病困难党员。绿云社区党委相关工作人员透漏,自去年7月结成共建单位以来,社区警务支队发挥业务特长,在社区党组织建设、党员关怀方面都积极作为。此次社区警务支队自筹资金对社区老党员进行慰问,也是对社区工作的极大支持。当天,一行人来到黄兴路和王晓东家中,详细询问了他们最近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并送上慰问品及新春祝福。谈到两位高龄党员退休后还发挥余热,大力支持社区工作的事,大家纷纷夸赞,嘱咐他们要注意身体,愉悦身心,有困难第一时间联系社区。老党员们非常感谢党组织多年来对他们的关心照顾,表示会继续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为社区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老党员是社区的宝贵财富,社区警务支队和绿云社区会继续发挥好共建单位的紧密团结作用,做好辖区老党员的关爱关心工作。同时也将充分发挥警务支队的职能业务专长,把更多警务服务下沉到社区,惠及更多社区居民。”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政委金桥说。绿云社区党委书记宋烨说:“通过此次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使社区党员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记者景媛媛编辑邹润02/05
- 送福送春联 墨香暖人心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梦露妙笔生花送祥瑞,翰墨留香迎新春。为迎接2021年新春佳节到来,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2月3日到4日,丹东市文联、丹东市书法家协会在丹东美术馆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送福送春联进万家”活动。我市五位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到场市民送上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3日9点,活动正式开始。丹东美术馆一楼长桌排开,笔墨铺就,书法家们手中的毛笔龙腾蛇舞,一幅幅寓意喜庆吉祥的对联,一张张生动精致的福字呈现在人们眼前。现场气温较低,书法家们边写边不时搓手取暖,但大家书写热情丝毫未减。“辞旧同吟灵鼠赋,迎新共绘奋牛图”“锦山静卧祈福画,鸭水欢腾报春歌”……一幅幅饱含着浓浓年味、寓意吉祥的春联、福字跃然纸上,刚一“出炉”便被热情的市民纷纷“抢走”,更有热衷书法创作的市民来到创作现场驻足欣赏。据了解,此次送福送春联进万家活动是丹东市文联组织我市书法家“文化进万家”、深入基层为百姓送祝福的又一次文化实践活动,共计向我市企事业单位、医院、社区等赠送春联和福字3000余套。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市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也在文艺爱好者和群众之间搭建了桥梁,更“零距离”地服务群众。编辑邹润02/04
- 患难夫妻相濡以沫渡难关王山夫妻俩住在东港市十字街镇宏天村六组。这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但他们的经历却不平凡。王山和妻子李玉红的相识十分偶然。王山是内蒙人,今年52岁。1999年,当时的王山来到一座水库堤坝上做监工,天气炎热,酷暑难当,他便四下找人家讨水喝。走进一个院落,一个年轻的姑娘坐着轮椅在院子里晾衣服,王山跟姑娘讨了一碗水。正是这一碗水,让两人结下了姻缘。“我见她费力地在晾衣绳上晒衣服,也没人帮,很是同情。”王山告诉记者,这个姑娘坚强的意志深深地吸引了他。由于干活的工地离李玉红家不远,所以王山隔三差五地来李玉红家帮忙做家务。“我妻子年轻时摔伤了脊椎,从此与轮椅为伴,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王山告诉记者,妻子李玉红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他们一起生活的这么多年里很少吵架。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谁都没有抱怨。能娶到这样一个人,自己觉得挺幸福的。王山和李玉红住在村里路旁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没有院落,没有厢房,跟周围的房子比,显得很寒酸。“这个房子是几年前别人帮我们盖的,里面的好多东西都是亲戚朋友送来的。”王山说。以前自己一家三口没地方住,只能“溜房檐”,东家住一天,西家住半天。当时自己一个月只挣几百块钱,还不够糊口用的,各方面都得节衣缩食。走进屋子,李玉红正坐在轮椅上洗衣服,王山心疼地把她手里的衣服泡回水里,介绍记者的同时把她抱起来,放回炕上的床垫子上,细心地给她盖好被子,嘟囔了一句:“别洗了,一回家就看见你在干活。”李玉红没接茬,只是一个劲客气地让记者坐。“你别嫌弃我们家,是个毛坯房,比较简陋,就是水泥墙,也没刮大白,墙上还有裂缝,冬天风大的时候,透着凉呢。”随着李玉红的介绍,记者了解到,这座房子建好后就没有装修过,房子建好是啥样,现在就啥样。只不过家里的东西该有的都有,王山指着家里的东西告诉记者哪些是亲戚朋友送的,就这样这个家才维持下来。“我们是能省就省,平时也不需要打扮,衣服能穿就行,省下来的留给孩子。”李玉红说。王山两口子从来不说自己累,一个说自己在外打工不累,另一个说自己在家做家务不累。其实两人一内一外承受的压力都很大。以前王山能经常出去务工,短时间不回家还可以,可是现在不太行了,李玉红患上了肝硬化,而且还是晚期,这让家里蒙上了更多的阴影。王山放弃了出去务工,在家附近承包了一片山用于种植板栗,这样既可以挣点钱,还能照看李玉红。他每天要步行十几公里在家和板栗林之间来回折返。李玉红曾经几度要放弃治疗,但是王山不同意。他告诉记者家里已经负债十几万了,再多些也没什么,自己扛得住。王山每年卖板栗,只有三万多的收入,这是家里仅有的收入。很多亲戚朋友听说家里的事情,帮了不少忙,但相比高额的医药费,还是杯水车薪。“我连襟李志坚还有其他的亲戚朋友对我们都很好,把车借给我用,就是为了妻子看病方便,家里少了吃穿用度,他们都能及时送来,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了。”王山对帮助过他们的人如数家珍,每个人都记得住,说等自己有能力偿还的时候,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们。当问及“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从来没有疲倦过吗?”王山平静地说:“有她在,我一直觉得很幸福,有她在,这还是个家,如果没有她……我很庆幸这辈子遇到这个女人,前半生她陪了我二十年,现在轮到我陪她二十年,所以我一定要治好她。”王山与李玉红相恋于2000年2月14日。2000年9月1日,王山和李玉红结为夫妻,从那天起,二人携手走过二十年,相濡以沫,从未后悔。孙新语本报记者张瑞编辑邹润02/03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九集 唐章洪:一门炮歼敌425人 02/02
- 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1月31日,在振兴区永昌街道五彩少儿活动站,社区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学习剪纸。连日来,该活动站通过手把手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式,向辖区留守儿童传授剪纸、纸雕画、捏泥人等手工技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让他们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记者吴琼摄编辑邹润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