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辽宁丹东:巾帼竞芳华 筑梦新时代
    春日的早晨,阳光倾泻在宽甸青山沟镇青山湖村农家小院,“巾帼美丽农家”的标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处处透着淡然、和谐……这只是全市46257户“巾帼美丽农家示范户”的一个缩影。5年来,丹东市妇联开展“魅力巾帼美丽农家”庭院整洁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以美丽庭院助力宜居乡村建设。除此之外,在全省成立首个小区妇委会电业小区妇委会、在全省率先开展“3+1”网上妇女议事会模式、元宝区“平安家庭瞭望哨”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验推广、创新创建巾帼扶贫车间……各级妇联组织扎实做好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的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丹东全面振兴、全方面振兴而努力奋斗。在创新机制方面,丹东市妇联采取灵活建组的方式,在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等领域建立妇联组织277个,打通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省成立首个小区妇委会—-电业小区妇委会,进一步打造党建带妇建品牌,构建“纵向到底”的妇联组织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妇女之家”125个,使得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更紧、“桥梁”更宽。多措并举促进女性素质提升。通过“妇女群众点菜+妇联端菜”模式,精准对接妇女需求。5年来,新增实名登记巾帼志愿者8360人,巾帼志愿服务团队数百个,组建“大辽姐姐帮帮团”116个,累计开展大辽姐姐宣讲、巡讲巡演、群众性主题活动近3000场次,参与群众50余万人次。组织巾帼志愿者培训600余场,覆盖近8万人。培养选树省级巾帼志愿服务示范点7个、省级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项目2个和巾帼学雷锋示范社区14个,开展各类巾帼志愿服务5000余场,参与人数达24万余人次。在创新就业中,连续五年举办“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累计为4千余家用工企业和2万余人次求职女性搭建供求平台,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达成女性用工意向5千多个。并在开展技能培训方面帮助广大妇女提升就业技能,累计线上线下开展家政、月嫂、养老护理等各类技能培训102场(期),使近万名妇女有了一技之长。开展“金融助力妇女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创建省级巾帼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实施“巾帼电商创业创新行动”,提升了妇女就业创业的干劲,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广泛开展“妇女健康关爱行动”,与市卫健委联合实施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累计为9.3万困难妇女进行免费检查,为5125名参加城市“两癌”免费检查的困难妇女办理女性安康保险,帮助她们提高抵御妇科大病风险的能力。争取全国、省妇联专项救助金817.5万元,救助农村“两癌”患病贫困妇女829名;自筹经费14万元,救助农村“两癌”患病贫困妇女28名。在“农村贫困母亲脱贫致富工程”中,累计投入资金近40万元,扶持733名农村贫困母亲发展种植养殖致富项目。5年来累计帮扶贫困妇女3000多人次,截至2020年底,丹东市44187名建档立卡未脱贫、易返贫、低收入及城乡“三低”收入困难家庭妇女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以农村留守、流动和困境少年儿童为重点,配合丹东市文明办开展“自立自强好少年”评选活动,150名儿童被评为丹东市“自立自强好少年”称号,5名儿童被评为辽宁省“自立自强好少年”称号。推动全社会依法保障和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和劳动权,抓好婚姻家庭危机干预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3+1”模式网上妇女议事会工作,开展议事活动4346次,解决问题2742个,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在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共推荐出省级“最美家庭”72户,全国“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15户。在服务振兴大局中,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标兵创评活动,共推荐获评全国、省级巾帼文明岗8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个,巾帼建功标兵6人。并创新开展“我为最优营商环境代言”评比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氛围,助力丹东高质量发展。编辑:邹润
    04/01
  • 辽宁丹东连永华:默默奉献热心 保障居民安全
    连永华是振兴区红房三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丹建馨园20号楼的网格员。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党员志愿者的她积极在居民中宣传防控政策,张贴宣传画,每天都默默地对居民楼道、扶手进行消杀,保障居民安全。编辑:邹润
    03/3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九集 覃照群:警卫首长躲空袭 送信彭总夺胜利
    03/29
  • 辽宁丹东任莉: 用平凡演绎人间孝道
    她是宽甸某蜂蜜厂厂长、宽甸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全国诚信优秀个体工商户……虽然拥有众多荣誉和头衔,但这些都不是她在意的,她最在乎的事情是怎样做父母的好女儿、孩子的好榜样、身边姐妹的好帮手。几十年来,她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这一信念的坚守,把孝老爱亲深深地刻在自己心里。她就是2021年度“辽宁好人”——任莉。任莉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只是埋头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结婚近30年,任莉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17年前,她又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家里,共同居住。任莉的丈夫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庭,照顾四位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任莉的肩上。虽然辛苦,但她从未抱怨过。“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可有四个宝呢,看到父母们健康快乐,我就满足了。”提起家里的四个“活宝”,任莉满脸笑容。“多抽时间陪伴老人,满足他们的心愿,为他们买喜欢的东西,不让他们怀疑、生气、担心……”任莉用最朴实的话向记者讲述自己对于孝顺的理解。公公婆婆喜欢种菜、养花,任莉便想方设法在公司腾出一块空地,买来种子、化肥以及各种工具,帮助公公婆婆实现愿望。为了方便他们休息,任莉还找工人搭建了遮阳棚,公公婆婆可以坐在棚里喝喝茶,聊聊天,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了这块“宝地”,公公婆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婆婆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儿媳,简直就是亲闺女。家里的老人们喜欢旅游,但都不舍得花钱。任莉就多次瞒着老人,给他们规划好线路,订好机票。如果有时间,任莉就带着大家一起出去玩,实在没有时间,就挑选一家服务周到的旅行社,让老人们可以享受美好的旅行时光。多年来,在任莉的关心和照顾下,虽然父母们年事已高,但身体十分健康。2000年5月,任莉下岗了,因为怕父母担心,她把所有的烦心事都放在心底,每天开开心心地陪伴父母,但四位细心的老人还是看出了任莉下岗后的无奈与迷茫。父母们把任莉叫到身边,拿出所有的积蓄,鼓励她坚定信心,勇敢创业。有了父母们的支持和帮助,任莉创建了葆春蜂蜜厂,并靠着熟练的养蜂技术、良好的口碑以及产品的优良品质,工厂越办越好。成功后的任莉始终没有忘记父母的教诲,她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身边和自己一样的下岗姐妹。于是,她成立了“祥瑞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数百名下岗妇女实现再就业。与此同时,她还先后为300多户蜂农捐赠蜂箱515套、摇蜜机156台以及蜂药、用具、技术资料等共计13万多元。为了将养蜂技术传播开来,从2009年起,任莉每年都会举办蜂蜜养殖技术学习班,聘请省市养蜂专家讲课,有上千户蜂农近万人受益。2020年,受疫情影响,蜂农无法进行集中学习,任莉便多次前往沈阳,邀请专家进行线上授课,近千名蜂农参与,反响很好。2019年,任莉当选为宽甸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份。三年来,她共为60户单亲贫困母亲送去价值30多万元的中华蜂、蜂箱、养蜂用具等,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使这些贫困母亲靠养蜂过上了好日子。2021年,宽甸大面积爆发中华蜂囊状幼虫病,任莉第一时间联系专家来到宽甸,深入蜂农家中了解情况,然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她还自掏腰包18万元为蜂农购买药物和疫苗,帮蜂农挽回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从2004年起,任莉先后资助11名困难学生。每年春节,她还买米、面、油、水果等走访贫困户、慰问敬老院……任莉秉承着中国妇女朴素、孝顺、勤劳的优秀品质,践行和培育了良好家风,为孩子们做出了榜样,受到了乡邻的一致称赞。她所做的,虽是一些平凡而琐碎的小事,但却是用最淳朴的方式和博大的胸怀书写着人间大爱,演绎着人间孝道,成为新时代孝老爱亲的典范。编辑:邹润
    03/29
  • 辽宁丹东柏学军:“种”出幸福生活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下尖村大棚种植基地里绿意盎然,茼蒿、小白菜、香菜等蔬菜长势喜人,满载着种植户的希望。村民柏学军在自家的大棚里拔了一把香菜细细观察,片刻后喜笑颜开——今年的蔬菜又是一个好收成!看着大棚里这些即将丰收的蔬菜,柏学军不禁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曲折坎坷……今年60岁的柏学军是一名退役军人,老家在黑龙江省。在丹东当兵期间,他爱上了这片热土,并认识了住在九连城镇的妻子,与其相爱后便决定留在丹东发展。柏学军说,和妻子刚结婚的时候,家里非常困难,住在村里只有20多平方米的生产房里,“家里一度连5块钱都拿不出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柏学军说,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党的好政策面前,自己还不去努力一把。那时候,他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为了过上好日子,不服输的柏学军决定种植大棚蔬菜。当时,为了能够节省费用,柏学军和妻子什么活都要自己做。他们每天早上六七点起来,一直干到半夜。“不懂技术怕什么?勤能补拙!”抱着这样的想法,柏学军边学习边实践,渐渐掌握了蔬菜大棚的施肥、除草、病虫害的防治等实用技术,保证了蔬菜正常生长。产业发展有门路,全家致富有奔头。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柏学军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忙活,悉心照料着菜苗。“这些菜苗都是我的宝贝,对待它们要像呵护孩子一样。”如今,他种植的大棚蔬菜已由最初的4个冷棚发展到10个冷棚和1个暖棚。“一年种三茬,青菜、西瓜、水果萝卜等换着种,长期连作同一种蔬菜,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谈起大棚蔬菜种植,柏学军俨然已是行家里手。俗话说,人勤地不懒。近几年,柏学军尝试着把传统的蔬菜种植向高效的经济作物结构转型,率先在村里搞起了西瓜种植。由于肯学习、能吃苦,柏学军很快掌握了技术,并喜获丰收。“多了不敢说,现在一年挣个20多万元应该没什么问题。”柏学军笑着说。在柏学军的带动下,下尖村以及周边村庄的西瓜种植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九连城镇种植西瓜面积达到1000多亩。看着自己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柏学军便想着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于是,柏学军又尝试着做菜农的经纪人。“我种植西瓜时认识了北京的一个客户,他们给的价格非常公道。现在,我把客户介绍给我们村的西瓜种植户,客户提前和西瓜种植户们签订了采购合同,这样大家就不愁销路了。”柏学军笑着说,每帮别人卖一斤西瓜,客户给我一毛钱的服务费,这样既解决了西瓜的销路问题,我也从中得到了一笔收入,皆大欢喜。谈及接下来的打算,柏学军信心满满地说,除了管护好种植的蔬菜大棚外,他将继续扩大西瓜种植规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日子是越来越红火,越过越有奔头了。”柏学军说。编辑:邹润
    03/23
  • 辽宁丹东:家书叙亲情 传承好家风
    “家人凝聚主核心,族脉传承功伟臣。大爱真情赢公谢,国男礼赞女诸亲。”这是“全国文明家庭”称号获得者娄跃文老人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写下的谢言赞语,鼓励并致敬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作出的贡献,发送到家人微信群中后得到了家人的点赞。家住振兴区临江街道福民社区振三街的娄跃文家庭,是一个以家书传承好家风的家庭。娄跃文是家中长子,父母去世后,按照嘱托,他挑起整个家族兴家教子的重任。兄妹6人分居多地,对于工作忙、见面少的晚辈,娄跃文通过每月甚至每周一封的信函,保持思想交流。从1991年起,他写下了约16万字的百余篇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函。2013年出版《家风路述函》一书,2014年出版《墨翁诗集》。在一封封家书的影响下,娄家上下重品行、正家风,祖孙三代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31年家书不断,心系亲人,娄跃文家庭因此荣获省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文明家庭等殊荣。一封封家书诉满衷情,一行行热泪滴落心田,那些简单又朴素的文字,描绘了珍若瑰宝的情感,或是家庭教育的启迪,或是家风家训的传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书不必说得多么华美,多么长篇大论,家书就是把那些做人的道理,通过信件的方式告诉亲人,告诉子孙,家训和家风就这样传承下来了。”娄跃文说,家书既然是传统流传下来的形式,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娄跃文的每封家书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来写,几个相关的主题形成一个系列,潜移默化地引领家族的精神意识,使他们不迷失前进的方向。这种“心路引领,超前导向”的做法,得到家人的一致赞同。娄跃文老两口经常在一起研究信函内容,老伴是他每封家书的第一读者。每当家庭成员遇到工作、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时,娄跃文都会在信中进行指导和提醒,以实例和自身经历分享等方式启发他们渡过难关。在和远方的亲人交流时,常有弟弟、妹妹觉得孩子离自己逐渐远了;晚辈认为求学、就业太过忙碌,偶尔见面又无话可说;聚会的时候,老人精心备餐,可孩子们表现淡漠,往往简单问候后便去玩手机了,让大家心里很不舒服。“长辈要以慈爱的宽容之心,从体谅孩子们身处竞争时代负重前行的现实出发,多些理解,多些关爱,会使其觉得自尊心未受挫伤,反而更加敬老。”针对这些问题,娄跃文在信中常和家人们交流自己的想法,说咱们老年人要学会适应新时代,也要用熟智能手机,建立起“一家亲”微信群,随时与分散的家人“云上”沟通情况、交流思想,重在传达正能量信息,体现关爱,鼓励孩子们积极上进,让网络交流成为建设和谐文明家庭畅通情感的精神渠道。“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逢年过节和假日亲人团聚的机会,组织一家人或直系亲属开文娱联欢会,这样活跃的方式可以促进我们与孩子们沟通,彼此敞开心扉,互相理解。”如今,娄跃文为了让家信内容与时俱进,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充实自己。获得荣誉后,娄跃文不仅滋养家人精神世界,还致力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将用我毕生的力量,展示全国文明家庭的模范行为和时代风采,继续做好提高家文化的质量系列宣讲。”娄跃文说道。编辑:邹润陶嘉悦
    03/22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八集 王秀文:战场洒热血 电影写英雄
    03/21
  • 辽宁丹东:社区“大管家”赵玉霞把居民当亲人
    “赵书记把辖区居民当亲人对待,把老百姓家的事当自己家的事办,用真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泰美社区党委书记赵玉霞共事多年的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都这样说。曾是下岗工人的赵玉霞,再次走上社区工作岗位后,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有事就找赵书记,大事小情她都能帮咱解决。”社区居民遇难事首先想到赵玉霞已经成为习惯,“找到赵书记就是找到了‘贴心人’。”“我原本就是个普通工人,最能体会到基层百姓的感受,即使自己的力量小解决不了居民的根本问题,那就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家里人’,听他们倒倒心中的‘苦水’,也能缓解他们的烦心事。”朴实的想法让赵玉霞每天像秒针一样转个不停,把居民们的琐碎事都放在了心上。辖区有一位80岁的老人,患有严重抑郁症,儿女都不在身边,赵玉霞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照顾,经常请她到社区唱歌,给她做心理疏导,陪她到江边溜达,节假日还组织社区志愿者陪老人过节。如今,老人的心情也开朗了,偶尔还给社区送些自己做的面食。“我生活上遇到不开心的事,每次找到赵书记,她都耐心听我唠叨、开导我,对我像自家人一样。”老人感激地说。多年前,居民郑美娥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每到汛期社区都要重点关注。一天凌晨突降暴雨,赵玉霞放心不下郑美娥一家人,冒着倾盆大雨涉过齐腰深的水流,来到郑美娥家查看险情。看到郑美娥一家人安然无恙,她才放下心来。“看到赵书记冒着大雨来我家,真是看到了亲人。”赵玉霞不顾个人安危涉险前来,郑美娥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赵玉霞的手久久不放。经过社区及各级部门的积极协调,如今郑美娥住进了6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在赵玉霞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制定了小区居民行为准则,选聘物业公司,打造了200平方米的小区党群活动室和180平方米的党支部便民服务中心,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面对刚刚获得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赵玉霞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鞭策:“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为大伙儿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是我应该做的,今后还将继续为辖区百姓好好服务。”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8
  • 53张照片记录志愿军十余处过江点
    3月14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40亿元。片方消息,已经有8086万观众走入影院,缅怀志愿军先烈。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为深度发掘这段历史,最近,抗美援朝纪念馆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地点等遗址遗迹进行了深度调查,已发现志愿军从丹东十余处过江地点跨过鸭绿江,包括公路桥、铁路桥和铁舟浮桥。根据考察成果,3月8日,抗美援朝纪念馆推出“抗美援朝出征地系列展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首次以53张图片展的形式呈现抗美援朝出征地,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工兵部队在撤收铁舟浮桥。(资料图)一波三折:找到著名徒步过江地“马市村”从1993年新馆落成开始,抗美援朝纪念馆就成立了抗美援朝遗址考察小组,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支抗美援朝遗址遗迹调查研究团队。近30年来,他们对丹东地区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如志愿军过江地点、志愿军空军机场、指挥机构等诸多遗址进行了深度调查,先后走访档案馆、参战部队、军事博物馆、铁路等部门,采访了多位志愿军老战士、参战民兵等相关人员,收集整理相关档案和照片,获得了丰富翔实的数据资料。很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刊,都曾采用过一张经典的历史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画面上,斗志昂扬的威武之师踏着白茫茫的冰雪,如巨龙般蜿蜒而上,徒步通过鸭绿江,出国作战。那么,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志愿军徒步跨过鸭绿江的地点到底在哪?时隔多年后,想寻访这张照片的拍摄地,却颇费周折。抗美援朝纪念馆遗址考察小组组长张校瑛告诉记者,大家先是找到照片的拍摄者、志愿军第64军战地记者黎民,但鸭绿江边的景物变化很大,黎民自己也记忆模糊。2009年,一名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张丹东市1954年版的军用地图,图上清楚地标明了上世纪50年代丹东通往朝鲜的桥梁,除了现在的鸭绿江断桥和中朝友谊桥、沙河口木结构列柱便桥、燕窝村木结构列柱桥等,在上游的马市村还标注有一座桥。考察小组随后对地图中标注的马市村过江桥进行考察,并走访该村几位年纪大的村民,证实马市村曾驻扎过志愿军,现在的村路还是当时为志愿军部队过江和运送物资修建的。在村南面的江面上,有一座志愿军过江前组织民兵搭建的便桥,桥的规模不大,也很简陋,连桥栏都没有,桥的中间有一处拱起,有村民曾目睹志愿军从此徒步过江。最有说服力的是朝鲜境内的山形。考察小组成员拿着照片,沿着鸭绿江对照朝鲜的山形地貌进行比较,尽管历经数十年沧桑风雨,但山川依旧,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历史照片的地形、地貌完全一致。考察小组最终确定了这张历史照片的拍摄地,就是马市村志愿军过江地。马市村的简易便桥是1950年10月志愿军与当地民兵共同修建的一座公路便桥,后来以“马市村浮桥遗址”之名列入辽宁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展览策展人姜晓杰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丹东市区的两座大铁桥目标较大,是美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而马市村这座便桥地处偏僻乡村,比较隐蔽,很少遭到敌机的空袭,大批的志愿军后续部队从这里过江,众多的作战物资也从这里运往前线。经典再现:熟练架撤铁舟浮桥30分钟内完成出征地系列展览第一期,对考察小组发现的丹东十余处志愿军过江点,都进行了多角度的今昔照片展示。姜晓杰解释,已经确认的4座公路桥中除了马市村公路便桥,还有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入海口建起的第一座大桥;下河口公路桥,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下河口;苏甸沟门木结构列柱桥,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苏甸村沟门。志愿军过江点——丹东市马市村。(资料图)还有4座铁路桥,如中朝友谊桥,是鸭绿江入海口建起的第二座大桥;沙河口木结构列柱铁路便桥,位于丹东市大沙河入江口,距中朝友谊桥上游约3公里;燕窝村木结构列柱桥,位于丹东市燕窝村,现存19座木结构桥墩,是鸭绿江沿线仅存的由志愿军工兵搭建的木结构铁路桥梁;上河口铁路桥,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上河口。此外还确认两座铁舟浮桥,展览收集到两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志愿军工兵部队早晨撤收铁舟浮桥的场景,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机智、勇敢和顽强。原来下河口公路桥被美军飞机炸毁后,志愿军工兵部队即在下河口公路桥上游1公里及下游2公里处,架设了两座灵活轻便的铁舟浮桥,以保障前方军用物资供应。为防止敌机轰炸,铁舟浮桥每日黄昏架设,车辆及部队夜间通过,清晨即撤收。随着架桥手法日益熟练,战士们架设、撤收铁舟浮桥的时间越来越短,开始架设、撤收需要2小时10分钟,后来有30分钟即可完成,保证了交通运输任务顺利完成。周末特意带着孩子来观展的王女士表示,这些大桥像一座座丰碑,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据悉“抗美援朝出征地”系列展览还将推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志愿军空军从这里起飞”等内容,陆续与观众见面。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7
  • 辽宁丹东张玉嵩:送技术下乡 助村民致富
    近日,在丹东市五龙背镇新建村的一处板栗园,五龙背镇农林工作站高级农艺师张玉嵩正在给板栗树修剪枝条。张玉嵩连续多年在农民冬闲时,免费给板栗种植户现场讲解板栗修剪技术。从入冬开始,他陆续为全镇种植板栗的村民免费上课,每年义务现场授课30余场。五龙背镇五龙背村板栗种植户马洪文这几天正忙活着,自从2015年跟着张玉嵩学会板栗修剪技术后,他已经连续几年到周边乡镇的种植户家给修剪板栗树了,仅冬闲时节到周边乡镇给种植户剪枝,每年都能赚到近万元。五龙背镇的6个行政村,近一半的农民家里都种植板栗树,如今总面积已有近4万亩,总株数200万株左右,年产板栗3500吨,年收入达2000万元。以前村民都是自己修剪,树不少,但产量不高。张玉嵩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到田间地头免费为板栗种植户开展修剪技术培训,不但板栗的产量上来了,村民们掌握了技术也能出门挣钱了。近20年来,通过进行优质板栗品种嫁接,形成了金华、丹泽、大丰、9113等主栽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性强、产量高、丰产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的特点,生产与加工中深受生产企业与农户、客户的喜爱,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近些年,随着板栗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的多元化发展,在走村串户的技术指导过程中,张玉嵩发现板栗品种“金华”在采前落果及其明显,产量的不稳定给农户带来了很多困扰。尽管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指导都很到位,但依然改变不了中期落果、靠天吃饭的局面。张玉嵩通过几年的调查发现,每年的8月中旬,因天气干旱,在采收前20—30天,幼果鸡蛋大小时就会出现大量不明原因的采前落果,20%—40%的落果相当普遍,有的板栗园甚至达到60%,乃至绝产。为改变这一生产瓶颈,张玉嵩从2018年开始,查阅大量资料,认为“金华”品种落果与硼元素有一定的关系,他自掏腰包开始补硼试验,进行布点试验,历时四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修剪技术的配合,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这一成果也发表在《新农业》上。张玉嵩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帮助板栗种植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五龙背镇板栗产业化发展、农民技术化应用程度大幅提高,使板栗这一“铁杆庄稼”真正成为镇林业当中的一项支柱产业。编辑:邹润陶嘉悦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