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文明实践进大集 志愿服务暖民心
    “大姨,我们这可以量血压、测血糖,有骨科主任问诊,帮忙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法律咨询,农业技术咨询,还有免费图书发放,您看看您有什么需要的吗?”9月5日,在五龙背大集上,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热心地为群众介绍服务项目、提供志愿服务,吸引了大量往来村民参与,现场人头攒动。这几日,丹东市振安区文明办联合卫健、文旅、公安、司法等多部门分别在五龙背镇、九连城镇、楼房镇开展以“文明实践进大集志愿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法律宣传、反诈宣传、农业技术咨询、义务体检送进“集市”,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吸引众多群众边走边看,赶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时代文明大集”。五龙背镇营胜村赶集卖货的刘女士在五龙背大集看到卫健办的桌牌,急忙前来咨询办理60周岁奖扶的事,卫健办的工作人员马上答疑解惑,并把办理奖扶所需材料和咨询电话写在纸上,让刘女士回家准备。刘女士高兴地说:“天天赶集卖货,我正愁没时间去咨询呢,今天就遇到了!”活动中,各部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耐心讲解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和政策,既有法律科普,又有农业技术等各项宣传,共发放图书、宣传材料和礼品3000余份,让群众感到亲切又实惠。志愿者们还把《这个秋日,一起收获文明!》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发放到每一名群众手中,提高了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这个活动办得真是好,既能了解防骗、农业技术等知识,还能看病问诊、法律咨询,提供的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服务,解决的都是实事。”一位村民点赞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传播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目标。振安区将持续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姜慕馨
    09/11
  • 这群银发老党员 甘做群众贴心人
    近年来,丹东市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活跃着一群65岁以上的银发老党员,他们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植绿护绿、治安巡逻、理论宣讲、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吸引辖区居民广泛参与。近日,银发老党员周平禄在小区巡逻时,发现有一个新住户家里时常出现一些年轻人,且不愿与他人交谈,有多年巡逻经验的他怀疑这可能是一个传销组织。他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社区,经过社区与派出所的工作,成功取缔了这个传销组织。银发老党员于秀芝发现有户居民家中经常发生矛盾,家中女主人有轻生倾向,她就经常找其谈心开导,将一起家庭纠纷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社区就是我的家。”是东泰社区银发老党员们的口头禅。东泰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银发老党员包华,为解决小区1号、2号楼的楼盖漏雨和小区地下管网改造问题,花了两年时间,终于申请到了20多万元的维修资金。珍珠小区银发老党员张桂花热心小区建设,经常组织志愿者清理小区卫生死角,生病了还强撑着帮居民办低保和困难救助,让居民感动不已。银发老党员夏凌宝当选珍珠小区党支部书记后,为居民解决了3件烦心事。该小区8号楼2单元一侧有处大坑,夏凌宝多方征求居民意见,协调市政工程管理处把大坑砌好,并盖上井盖;疏通了小区1号楼1单元楼前化粪池粪水外溢的管道;修葺了小区甬道上的两个下沉渗水井。施工时,一位过路的老人拉着夏凌宝的衣襟问:“谁给你们工钱?”夏凌宝笑着说:“不要钱,来干活儿的都是志愿者。”在水源路小区,被大家称为“老倔头”的银发老党员刘万年,凡是遇到不合情理的事儿,他都要说上几句。有人说他瞎操心,他却说:“对社区就像对自己家一样,只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才不愧对党员的称号。”正是这群银发党员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使东泰社区邻里矛盾明显减少,互谅互让的精神蔚然成风,文明城创建士气倍增。记者:张津硕
    09/11
  • 致敬经典诗文朗诵会举行
    9月5日,由丹东市总工会、市文联共同主办,市朗诵艺术协会承办,市作家协会协办的“振兴新突破奋进新征程”致敬经典诗文朗诵会在丹东市劳动宫举行。多位朗诵艺术家共同诵读经典、讴歌时代、展示风采,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朗诵会在经典名篇《岳阳楼记》中拉开序幕,《木兰诗》呈现出巾帼英雄的果敢坚强,《谁是最可爱的人》深情讴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心声……演员们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让现场观众深深感受到了经典诗文的魅力,以及蕴藏其中的厚重的中华文化。记者:包芙蓉
    09/08
  • 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突击队授旗
    8月31日,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新世纪佳园南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突击队授旗仪式。社区以特色活动为载体,让退伍老兵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特点。该队自年初筹备至今,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为现在的十几人,他们先后参与到社区国防教育、双拥共建、防汛抗灾等一系列工作任务中,并出色完成任务。记者:张津硕
    09/07
  • 九月秋收忙 志愿助摘暖人心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太平湾街道辖区特色农产品“燕红桃”成熟,为尽快帮助果农完成燕红桃采摘,抢抓上市时间,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太平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志愿者助摘活动。志愿者深入山间地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帮助果农采摘和运输桃子。针对劳动力不足的果农家庭,志愿者加派人手,重点帮扶。地里处处可见“志愿红”助农抢收的辛勤劳作画面,铺展出一幅幅丰收的画卷。一箱箱桃子被运出山头,果农的愁眉舒展,每位志愿者的脸上也洋溢着喜悦之情。此次志愿活动的开展,帮助果农及时完成了燕红桃秋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拉近了志愿者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记者:张津硕
    09/07
  • 长者食堂让老人家门口享受幸福味道
    午间,位于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食堂内饭香四溢,十多款不同的菜品整齐排列,荤素搭配,老人们或在精心挑选佳肴,或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是日前记者探访长者食堂时见到的一幕。今年以来,丹东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主城区街道级长者食堂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年底前,丹东市各街道长者食堂将陆续建成营业。据了解,丹东市民政局以现有的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主体,以物业服务企业、社会餐饮机构等其他单位为补充,统筹规划、布局长者食堂的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目前,丹东市已建成并对外运营长者食堂9家,全部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条件,消防和监控设备等配置齐全。年底前,全市将建成至少20家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第一次就餐时带上身份证办理信息登记,以后用餐只需刷脸就能享受补贴。”负责长者食堂的工作人员表示,丹东市民政局开发了丹东市全域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系统,每个长者食堂都配置了与该系统对接的人脸识别设备。老年人只需在系统中注册并完成脸部信息采集,即可在丹东市任意一处长者食堂就餐,并享受就餐补贴。据悉,丹东市全域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的注册方式有两种:一是老年人可在每周四上午9点至11点,携带手机及身份证到所在街道的社会工作站,由驻站社工协助现场注册,注册成功后,次日可享受就餐补贴;二是老年人可在就餐当日,携带手机及身份证在食堂现场注册采集,注册成功、信息同步后,当日可享受就餐优待。因注册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想首次就餐即能享受就餐优待,推荐使用第一种注册采集方式。老年人能在长者食堂享受到哪些优惠?据了解,丹东市出台了老年人助餐服务补贴政策,在丹东全域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实名注册、完成面部信息采集的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可享受政府就餐补贴,即午餐或晚餐,每人每天补贴1次,具体标准为:60至64周岁老人每餐补贴1元,65至79周岁老人每餐补贴2元,8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餐补贴3元。老年人注册后到食堂就餐时,通过人脸识别设备进行面部识别,即可获得相应政府补贴,直接冲抵应支付餐费。接下来,丹东市民政局将持续优化长者食堂布局,提升助餐配餐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发展多元化供餐模式,力争形成食材可溯、服务规范、价格公道、安全卫生、老年人满意的助餐服务体系。记者:王玉
    09/07
  • 东港市新城街道: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灯塔”
    近日,辽宁省东港市新城街道组织滨海社区、港北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深入小区开展垃圾捡拾、楼道杂物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上下联动良好氛围,共同维护辖区环境整洁,共创美好家园。连日来,新城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作用,积极组织创城志愿者深入开展“洁净家园”卫生清扫、“楼道乱堆乱放”专项整治、“文明有我、扮靓家园”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点亮城市文明“灯塔”。各社区组织网格员、志愿者清理路段垃圾、督促商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深入包片小区,发动小区住户和志愿者清理卫生死角,整理楼道堆积的杂物,整治小区乱堆乱倒、乱停乱放现象。各村组织志愿者和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清扫道路卫生、清除沟渠垃圾、整治门前屋后柴草。截至目前,共有500余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为创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奠定坚实基础。记者:崔启鹏倪向宇彭飞
    09/06
  • “唱”游丹东“家乡美”
    9月5日晚,“家乡美”辽宁·丹东旅游歌曲演唱会,将在青山沟国家级风景区激情唱响。本场以“家乡美”为主题的演唱会,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市民族歌舞剧院承办。演唱会有14个节目,包括歌舞、独唱、情景诗朗诵等。演出以“唱一首歌推介一个景区、唱一首歌宣传一个城市、唱一首歌塑造一个品牌”为目标,全方位展现丹东这座江海之城、生态之城、英雄之城,让更多游客感受“鸭绿江畔美丽丹东”的独特魅力。本场演出还将通过“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展示,以扩大影响力,用音乐艺术助推丹东文旅产业振兴发展。记者:刚越
    09/06
  • 43万元助梦215名学子
    9月1日上午,“暖心行动助力圆梦”社会救助基金助学款发放仪式举行。丹东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以及部分受助学生代表和家属参加仪式。据悉,共有215名丹东籍学子获得每人2000元的市级社会救助基金助学款。9月5日是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在第八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丹东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开展此次活动,旨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基金救急解难作用,激励贫困学子励志学习成才。2022年3月,丹东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丹东市民政系统常态化开展“走进困难家庭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方案》。暖心行动开展以来,丹东市354名民政系统干部累计走访困难家庭9.6万人次,妥善解决1万余个问题。今年秋季开学前,丹东市民政局结合市级社会救助基金筹集情况,继续开展基金助学活动,截至目前发放助学款43万元。接下来,丹东市民政局将加强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协作,不断扩大丹东市社会救助基金影响力,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记者:王玉
    09/05
  • 工人村社区开展爱车免费养护便民服务活动
    “夏秋季节汽车容易出问题,你们提供的养护服务太好了,给你们点赞!”9月1日,家住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的居民高先生高兴地说。当天,工人村社区联合锦绣物业,邀请辖区内商家共同开展“爱车养护帮帮日”便民服务活动,免费为锦绣华城业主们的爱车进行检测、消毒与养护。活动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治理服务平台上广泛宣传,并在微信群中发送养车小窍门、用车注意事项等信息,引起院区居民的热烈反响。此次活动中,商家安排高级维修技术人员为锦绣华城业主免费提供全车21项常规检测、车内负离子检测、车内臭氧杀菌、汽车雨刷更换等各项基础服务,同时不忘向来往居民宣传车辆维护保养常识、提供爱车咨询和免费添加玻璃水等便民小举措。作者:沈粹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