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用好AI“画笔” 答好“人工智能+”答卷人工智能AI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正在重塑各个领域的发展格局。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年初以来,丹东市强化顶层设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从机关干部集体充电赋能、政府部门主动创新实践到企业积极探索行业应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的热潮,为加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主动“充电”激活创新思维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年初火爆“出圈”以来,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重塑政务服务形态。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政务服务的推动作用,多次强调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政务AI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战略支持。为切实提升广大干部数字素养,丹东市多举措开展机关干部人工智能学习培训活动,激发创新思维,为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撑。3月6日,丹东市公安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举行大数据业务交流座谈会,双方就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公安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现代警务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公安工作智能化转型升级。3月13日,一场1200余人参加的学习会在东港市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知名业内专家受邀从AI认知突破、AI政务场景、AI助力企业降本增效+10倍创意和AI赋能企业业绩倍增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深入阐释,帮助与会人员清晰认识AI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后续利用该技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黄土坎镇聚焦基层工作实际需求,以收集整理报表填报、政策咨询等12类高频难题为切入点,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开展DeepSeek人工智能应用培训,既让年轻干部快速补足经验短板,又帮助老同志跨越技术鸿沟,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组织开展“DeepSeek加速构建数智未来新形态”专题培训,旨在提升党员干部与辖区企业的科技洞察力与数字化治理能力,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DeepSeek平台的核心优势以及在行政办公、产业分析、招商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的理解。振兴区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应用培训,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新要求,为后续利用该技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奠定基础。打破“边界”优化创新生态随着“AI+”政务模式的广泛应用,传统政务服务的物理边界也正被不断打破。丹东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贯彻落实“数字辽宁”建设部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探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借助前沿科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数据局积极探索推进DeepSeek等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应用场景开发,智能客服“丹丹”初步实现智能化检索、模糊查询、流程引导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政务服务体验。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专班密切关注部署进程,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研究、统筹谋划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多次到数据中心和企业开展调研,组织专题会议,深入研讨技术引入的可行性、实施路径和预期效果,指导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数据部门组织召开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研讨会,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研究论证DeepSeek在政务服务、12345热线平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多途径解决算力资源等问题,为DeepSeek本地化部署、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基础条件。未来,丹东市还将从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动DeepSeek在综合窗口改革、12345热线平台智能问答、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场景等方面的应用,构建知识库、加强数据训练,实现“DeepSeek+N个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资源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为DeepSeek在企业生产经营、研发创新等多场景的深度应用提供更多支持,助力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勇于“尝鲜”拓展应用场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力军。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丹东不少企业积极引入DeepSeek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力争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AI不仅帮助我们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真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在对重点科技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中,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帮助东方测控DeepSeek开发团队解决了算力资源不足的问题,算力资源当天协调到位,基于DeepSeek的智能矿山大模型项目推进至少提速两个月;支持百特仪器在供应链优化、图谱识别等领域应用Deepseek智能技术开展创新实践,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近日召开的“工业互联网+DeepSeek智算引领”企业交流大会上,中国电信人工智能专家以“AI算力与DeepSeek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向参会企业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及DeepSeek的发展历程、使用方式、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要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融入新赛道,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跨境电商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大有可为。3月5日召开的2025丹东市跨境电商峰会吸引了20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市商务局宣讲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释放了申报中国(丹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利好信号。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大数据模型AI工具普及后,智能客服系统可降低企业67%的人力成本,语言壁垒也将不复存在。丹东凯普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分享了借助平台数字化运营实现出口翻倍增长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当前,政策扶持与第三方平台数智化服务同频共振,是丹东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绝佳时机。”国门湾互市贸易区负责人感慨地说。辽水丹东公司通过与中国移动丹东公司、中国电信丹东公司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围绕水库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度探讨,共同研究如何利用DeepSeek技术实现多水库连通连调、汛期防汛安全、物联网、视频监控数据无线传输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水利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水平。“通过AI建模,用1台电脑就可控制30栋大棚育苗生产工作,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能大幅度提升水稻种苗整齐度和健康度。”在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制种基地高标准育苗大棚内,技术人员正加紧安装调试温控传感器、智能化运输链、全自动喷灌设备以及无线收发装置。不仅如此,农场销售科和技术科分别利用相关软件分析市场数据和科研数据,为精准营销和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接下来,农场将通过“农场+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将合作农户纳入AI水稻产业链条、共建共享体系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持服务,帮助农户树立新发展理念、掌握新生产技能、逐步融入主流市场,共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站在“AI+”的时代潮头,我们正迎来一场“破茧成蝶”的深刻变革。我市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继续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以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方式,推动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用好AI这支智慧“画笔”,绘就更加美好的高质量发展“实景图”。记者:张丽娴03/21
- 丹东港两项作业量创新高近日,丹东港高效完成钢材卸车单日作业量540节,创下公司挂牌成立以来历史新高。在2月份第3周,丹东港集装箱分公司集装箱单周作业量超1.1万标准箱,环比增长52.64%,单周船舶停靠13艘次,刷新挂牌以来单周作业量最高纪录。由此,丹东港钢材卸车单日和集装箱单周作业量双破纪录。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丹东地区钢材贸易日益活跃,丹东港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多次深入钢材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成功吸引众多客户选择丹东港作为钢材运输的枢纽港口。港口合理调配生产资源,优先保障钢材卸车作业所需人力、物力和设备,确保每一台装卸设备都能高效运转。港口集装箱分公司紧盯市场一线,围绕不同类型集装箱制定个性化吊运方案,高效统筹码头和港站生产,提前获取集装箱到港时间、货物信息,科学规划正面吊作业路线、吊运顺序以及作业时间,确保作业顺畅。记者:刁庆峰03/21
- 丹东与全省同步开展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3月11日至31日,丹东市与省内各市同步举办“第三届辽宁省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3月14日下午,在丹东国际商贸城,丹东市同步举办活动启动仪式。仪式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主办,市城市建设指导服务中心承办,现场邀请开发企业代表、中介机构代表及家电、家装企业代表参加。本次活动由丹东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中介机构、家电、家具、家纺、家装、建材等家居建材企业联动参与。活动期间,家居企业将进入售楼处或楼盘宣传推广展示产品,满足市民一站式购房、装修的需求;10余家开发企业将为购房人提供特价房源、特别折扣、“安家礼包”等优惠活动;中介机构则为购房人降低中介服务费用;家居建材企业为购房人提供价格优惠或赠送消费券。记者:戚文03/20
- 智能公交让出行更便捷近日,市公交集团邀请乘客代表走进公交公司,了解公交智能一体化监管平台的运行及日常工作。乘客代表乘坐红色公交到公交集团4楼调度指挥中心参观;在人民桥充电站,了解充电桩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与集团工作人员开展座谈,就公交事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市公交集团成立于1952年10月,迄今已有72年的历史。多年来,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乘车需要,市公交集团全力打造以“英雄城市红色公交”为主题的公交文化,将红色旅游景区和商业区串联,让市民和游客乘车更加便利。近几年,针对老年乘客的出行需求,公交集团不断提升“软服务”、优化“硬设施”,2023年至2024年全力打造了13条敬老公交线路。此外,该集团还按照用车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出行需求推出定制公交,提供个性化点对点的公交服务,截至目前,已为20余家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社会团体提供定制公交服务,并达成长期合作。自2023年起,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市公交集团围绕滨江路、月亮岛夜市、安东老街、万达等商业区,开通4条夜景观光线路,延长公交车夜间运行时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夜间出行的便利和乐趣。此外,公交集团结合重大节日和丹东特色,打造主题公交车站:春节期间打造“龙年”主题公交车站;“5·20”期间打造“幸福牵绊小站”;高考期间打造相关主题公交车站;为宣传无偿献血打造“热血丹东”主题公交站;为突出丹东特色银杏树,打造“银杏大道”主题公交车站,成为丹东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接下来,市公交集团将以提升服务品质为核心,优化线路布局,提高发车准点率,完善车辆设施,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同时加强司乘人员培训,打造人民满意公交,让市民出行便捷、舒适、暖心。记者:姜慕馨03/20
- 4月29日至5月13日 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在丹东举行为推进辽宁省森林产品品牌建设和森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拓展销售渠道,丹东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决定:4月29日至5月13日,在丹东新区国际商贸城举办2025中国(丹东)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森博会”不仅是一场展示森林资源的盛会,更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推动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本届“森博会”以市场化、社会化方式举办,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主办,丹东海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森林食品认证中心、沈阳风禾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森博会”将设置国际、国内综合展区,丹东及省内市(县)综合展示区,室外展区面积5.5万平方米,将汇聚来自各地的优质林产品,从精美的木制工艺品到营养丰富的森林食品,以及林业前沿智慧装备,全方位展示森林产业的多元化成果。举办此次“森博会”,旨在搭建全国性森林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推动森林产业交流合作,提升丹东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丹东森林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记者:刘响03/20
- 修剪园区树木 提升景观效果连日来,丹东市鸭绿江公园管理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对园区内的树木进行全面修剪,提升公园景观效果,保障树木健康生长。记者:周广庆03/20
- 厚植“绿色家底” 擦亮“绿色名片”丹东市林业资源规模可观。全市坐拥林业用地1485.8万亩,位居全省榜首;森林蓄积量为6314.22万立方米,在全省排名第二位;森林覆盖率62.78%、位列全省第三。此外,全市草原面积17.13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湿地资源同样丰富,面积达62.89万亩。在生态多样性方面,我市生态系统稳定,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平稳。据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境内已发现植物1841种,野生动物422种,水鸟种类133种。“十四五”以来,市林草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行林长制,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助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我市共完成人工造林3.27万亩,退化林修复19.41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森林抚育面积38.19万亩。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国土绿化,不断厚植丹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家底”。压紧、压实各级林长主体责任。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围绕森林防火、森林督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国土绿化等重点任务,全市各级林长切实履行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职责,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印发实施《丹东市湿地保护修复方案》。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2024年我市实现松材线虫病全域“清零”。印发《丹东市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和《进一步加强丹东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措施的意见》,森林草原防火不断规范,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率和受害面积处于历史最低位。资源保护持续加强。我市持续开展森林督查,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全市现有的1656株古树名木全部挂牌,对受损的古树名木实施抢救性修复。我市推荐的大孤山森林公园鹅耳枥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双百”古树。世界级“绿色名片”落户我市。2024年7月26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市第一张世界级“绿色名片”由此诞生,填补了辽宁省无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记者:刘响刘海东03/20
- 筑牢春季林草“防火墙”近期丹东市大风天气频发,植被干燥易燃,森林火险系数较高。为预防春季森林草原火灾,保障资源安全,市林草局全面落实各项防火措施,严守防火安全底线。加强应急储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及时,一旦发生火情,快速反应、迅速出击,实施科学指挥和科学扑救。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足额储备防火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定期盘点清查,及时补充更新,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可用。严控火源管理。细化火源管控任务,在林区入口、旅游景区、农事用火频繁区域等重点地段,增派值守人员,严格执行进山入林登记、火种收缴等制度,严禁一切火种进山入林。指导群众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规定方式用火,确保春耕农事用火安全。对林区及周边居民点、加油站、输配电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及时全面整改。强化支撑保障。统筹谋划林区防火道路、隔离带、瞭望塔、视频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网络,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坚实保障。记者:刘响03/20
- 丹东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治理正值春季防火的重要时期,连日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检查,从生产、销售和使用三个环节进行重点查处,以“零容忍”的态度守护消防安全底线,净化消防产品市场,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消防产品是危急时刻的“生命屏障”,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极有可能成为无声的“纵火者”,容不得半点马虎。3月初以来,丹东市针对消防产品的安全隐患,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4次,对43家销售单位的产品进货渠道、合格证明以及销售台账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在使用环节上,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共计检查37家单位,现场判定消防产品57批次,抽样送检5批次,检验结果为不合格1批次,现场判定不合格产品2批次,督促使用单位更换不合格产品数88(件/套)。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还通过播放科普视频、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举办消防知识讲座18场次。记者:王卢莎03/20
-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3月14日,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共筑满意消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对过去一年在投诉举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颁发了“消费者权益守护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同时,该局组织30余名执法人员成立两个执法检查组,并出动一辆移动食品检测车,针对投诉举报热点进行专项整治,督促相关行业经营者整改,进行诚信经营宣传,启动检测车开展百姓“你点我检”活动。此次活动共检查经营单位85家,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检测食品11批次,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监督促进经营者诚信经营,营造安全放心、优质满意的消费环境。记者:张尧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