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老兵归来!“四世同堂”重走英雄路
    五一假期,家住广州市的95岁志愿军老战士周福昌,在子孙们的陪伴下,如愿回到了鸭绿江畔的“英雄城市”——丹东。周福昌于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而今虽已高龄,仍对这段历史念念不忘。他时常会跟子孙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对当年战争期间所传唱的《志愿军战歌》也一直牢记心中,即便是前阵子生病也不忘唱着当年的战歌为自己加油打气。病好后,周福昌向子女提出了“看看鸭绿江”的想法。为了实现老人的愿望,子孙们组织了这次旅行。四代人16人同行,有周福昌的子女、儿媳、孙子孙女、曾孙子曾孙女,还订制了统一的团队服装、队旗、横幅、徽章。“四世同堂”来到丹东,重走英雄路。在丹期间,老战士周福昌一家人得到了丹东市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5月2日,周福昌在亲人的陪伴下,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工作人员为一家人开辟了绿色通道,讲解员陪同一家人全程提供服务。在自己部队的展板前,周福昌向讲解员和后代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在志愿军入朝初期的一个军与美军一个师的重武器装备对比表前,周福昌老人向后代详细讲解了自己使用过的武器。抗美援朝纪念馆还组织了敬献鲜花仪式,在英烈馆,周福昌一家四代人分别向英烈们敬献了鲜花。5月3日,老战士周福昌一家人登上鸭绿江断桥,景区为一家人提供了周到的服务。“雄赳赳、气昂昂……”站在断桥上,周福昌带领家人共同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6位亲人还在彭德怀元帅雕像前合影留念。振兴区文旅局安排专人为老人献上鲜花,各地游客们纷纷向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周福昌一家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5/07
  • 匹克球运动走进市民生活
    为响应全民健身号召,推动匹克球运动普及,“五一”期间,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在太阳世纪广场、帽盔山公园、断桥景区和元宝山公园等多个景区、公园开展匹克球全民推广教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成为节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参与者讲解匹克球的基本规则、握拍方式和击球技巧,并带领大家分组练习。“握拍要像握手一样自然,击球时手腕要放松……”在太阳世纪广场,30多位参与者围成一圈,认真听着教练的指导,其中既有老年人,还有带着孩子一起体验的家长,许多参与者第一次接触匹克球运动,在教练的指导下迅速掌握要领,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据介绍,本次活动借助2025中国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CPC-1000)的赛后影响力,向全民进行匹克球普及与推广,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假期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依托公园、社区等场所,让匹克球运动走进更多市民的日常生活。记者:于国洪编辑:邹润
    05/07
  • 弘扬劳动精神 丰富文化体验
    为庆祝“五一”劳动节,连日来,丹东市各县(市)区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展现广大劳动者风采,弘扬时代劳动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东港:音乐盛宴讴歌劳动之美4月30日晚,由东港市总工会主办的庆祝“五一”暨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专场音乐会,在太平湖公园举行。音乐会在充满激情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合唱中拉开帷幕,随后管乐合奏《好日子》、男女声二重唱《幸福中国一起走》、男女声独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精彩节目依次上演,曲目多样,精彩绝伦。40多位管乐团成员通过演绎红色歌曲,抒发了爱党爱国情怀,同时用管乐的美妙展现了艺术的无限魅力,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凤城:文明实践点亮乡村之旅5月2日,随着一声嘹亮的哨响,凤城市赛马镇三浓新村“趣玩三浓五一总动员”趣味运动会在千亩良田间火热启幕。这场以“土”为美、以“农”为魂的乡村盛会,将传承农耕技艺、发展农文旅产业、践行志愿精神完美融合,吸引了500余名游客与村民共赴田园之约。“享受农耕乐趣、品尝地道美食、弘扬劳动精神,这样的乡村旅游‘含金量’十足!”来自沈阳的游客刘先生开心地表示。宽甸:特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4月27日,“沐春寻芳悠游辽宁”2025丹东市红色旅游年·春季旅游启动仪式暨宽甸河口桃花季·第二届城市文化生活消费周在宽甸河口断桥广场和东滨河公园开幕,桃花邮局、桃花文创产品、旅游后备箱产品等纷纷亮相,一系列优惠活动和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活动期间,举办G331最美边境公路自驾游、啤酒主题音乐节、宽甸美食品鉴等多项特色文旅活动,为参与者带来难忘的春日体验。振安区:“快闪演出”点燃激情5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闪演出活动在振安区鸭绿江浮桥遗址上演,这场融合红色文化、民族风情与现代艺术的文化视听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民乐合奏、小提琴独奏、朝鲜族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传统与现代艺术在历史遗址上交相辉映。此次活动以“快闪演出”为载体,将文明宣传、文化传承与群众互动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更通过创新形式让文明实践“活起来”“潮起来”。振兴区:文化惠民乐享假期“五一”期间,在振兴区安东老街,每晚5点准时上演的传统秧歌巡演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活动。演员们随着欢快的鼓点舞动,为观众们献上一场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盛宴。“没想到在丹东能看到这么地道的东北秧歌。”来自湖北的游客王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为假期生活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元宝区:“文明大集”沐新风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文联、区社科联、区委网信办及各镇街,在新柳步行街文明驿站开展“元宝文明大集”活动,打造“家门口”的“文明盛宴”。集市精心设置文化体验、便民服务、意见征集3个区域,既让群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切实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感受文明温度、共享文化成果。下一步,丹东市文明办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我行动”品牌建设,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为我市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精神支撑。记者:赵硕编辑:邹润
    05/07
  • 把丹东文旅元素带回家
    5月4日,丹东港客运站洋溢着欢声笑语,在丹东游玩过后的韩国游客满载着文旅纪念品,即将登上“东方明珠”轮返航。丹东市文旅局特别举办温馨送行仪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丹东文旅大礼包”,以满满诚意欢迎更多韩国游客来丹享受旅行时光。在丹期间,G228最美滨海公路丹东段的骑行之旅给韩国骑行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沧桑、凤凰山的险峻奇秀、河口桃花海的灼灼芳华引发阵阵赞叹,特色草莓宴、黄蚬子料理等美食更让游客直呼“丹东verygood”!临别之际,文旅工作者为每位游客送上精心准备的银杏叶书签、手绘版丹东旅游指南和特色文创扑克,充分展现了丹东丰富的文体旅资源和四季美景。印有“鸭绿江畔丹东真好”宣传标语的文创帆布包更是成为人气焦点。游客们将购买的丹东特产塞满行囊,一位游客笑着说,这个帆布袋既环保又实用,回仁川后背着它逛街,就是行走的丹东旅游广告!临行前,旅行团代表动情地表示,“这次行程时间虽短,但丹东人的情谊比鸭绿江水更长。我们会把这份文旅心意传递给更多朋友,期待再次相聚。”记者:于上茹编辑:邹润
    05/07
  • “五一” 出游安全指南
    谁也不想让开开心心的旅行变成可怕的“惊魂记”希望大家在游玩时始终不忘“安全第一”时时处处做好防范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下面这8条出游安全提示请收好编辑/邹润
    05/04
  • 五一期间 业余体校匹克球馆免费开放!
    编辑/邹润
    05/04
  • “群声嘹亮,放歌丹东”,近600人大合唱!
    琴声飞扬,歌声朗朗。5月2日10时,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群声嘹亮,放歌丹东”2025年全市合唱展演系列活动,于美丽的鸭绿江畔拉开帷幕。本次展演活动近600人参演,来自丹东全域的优秀群众合唱团队以深情的歌喉、饱满的状态,伴着徐徐江水唱响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锦瑟》《复兴的力量》《春风十万里》《她为人民谋幸福》《祝福祖国》等合唱曲目让许多观演市民、来丹游客情不自禁地同声共鸣,掌声不断。不远处的鸭绿江桥与庄重大气的演出现场构筑出一幅红色画卷,展现出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深沉底色。本次合唱展演是五一假日期间市文旅广电局地标景区文旅惠民活动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假期中,针对来丹游客和广大市民,将陆续推出各类形式的文旅公益活动,让“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城市名片深入人心。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5/04
  • 越夜越丹东! 三大商圈火出圈
    5月1日晚,丹东万达广场、安东老街、月亮岛夜市三大商圈游人如织,夜经济热度飙升,尽显城市活力。华灯初上,万达广场内顾客络绎不绝,各大品牌店收银台前排起长队。餐饮区更是人气爆棚,火锅店蒸腾的热气、烤肉店诱人的焦香、海鲜店此起彼伏的碰杯声,勾勒出一幅热闹的假期消费图景。安东老街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特色小吃摊香气扑鼻,市民和游客手持美食,或驻足欣赏街头艺人精彩的杂耍,或在非遗手工艺品店细细品鉴,感受丹东独特的文化魅力。月亮岛夜市成为美食与欢乐的海洋,特色小吃区和小百货区热闹非凡。大黄蚬子、冷面、章鱼小丸子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市民和游客在摊位间穿梭,品尝各地美食,感受夜市的烟火气。儿童娱乐区的蹦蹦床、充气城堡等,成为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五一假期首日,丹东夜经济的火爆,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的夜间生活体验,更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随着假期推进,这座城市的夜经济将持续绽放光彩。记者/周广庆编辑/邹润
    05/04
  • 五一劳动节丨向劳动者致敬!
    美编/胡迎俊编辑/邹润
    05/01
  • 丹东千米文化墙五一焕新 16个时空板块演绎边城万年史诗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一面是鸭绿江碧波荡漾另一面则是丹东城市文化墙绘栩栩如生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在蓝天白云下交相辉映去年的十一假期,网友打卡火到出圈!一面墙也能成新景点,凭啥?横空出世,成为鸭绿江畔一道靓丽夺目的风景线,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今年的五一,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37号至41号坝门间的文化墙又上“新”啦。在这里,不仅能领略丹东的自然风光、文化风俗等,还可以穿越英雄城市的“前世今生”。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丹东的东港市前阳镇山城子村白家堡子后山的一个洞穴里,被命名为“前阳人”的古人类在此生活。在同一纬度上,同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则在北京郊外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繁衍生息……公元668年,设立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大主要都护府之一……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置安东县,丹东正式得名“安东”……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丹东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渔猎、游牧、农耕文化几千年来此消彼长、不断冲撞交融,孕育了这片土地上文化的绚烂多姿。历史长卷记载岁月沧桑。今天,我们与古人隔着墙绘互相凝视,走进彼此的生命;我们和墙绘那边的先人对话,亲历一座座城垣的拔地而起,见证一个个朝代最终融入历史。文化跨越时空,串联起辽东人民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血脉。这组文化墙绘,是我们对辽东大地的深情回望。我们看到了人文与自然最纯粹的交融,看到了历史上那些先人与精彩的故事,由古及今、由物及情、由他及我,代代守护这份大地赐予的丰厚馈赠,让中华文明满天星斗的璀璨星光继续照亮我们美好的未来,直到永远。以“鸭绿江畔、黄海之滨、边境明珠、丹东真好”为主题的这面城市文化墙绘,通过美丽的图画、精致的文字,展示着丹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最大最美边城风光与丰富多彩的边境民族风情。这道精彩纷呈的文化墙长千余米,分为人文民俗、旅游景点、特产美食、历史文化4个部分,承载于100多个绘制板块。文化墙颜色鲜艳,图案生动,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去年9月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合作区管委会结合防洪坝坝体修复,对该段坝体进行了粉饰美化,目前基本完工,旨在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助推文旅融合发展。“人文民俗”墙绘,展示着丹东多民族融合的民俗文化以及“温泉之城”“满药之都”等引人入胜的城市标签。“旅游景点”墙绘,鸭绿江大桥、抗美援朝纪念塔、虎山长城、凤凰山、大孤山、五龙山、天华山、黄椅山、锦江山、元宝山、帽盔山、安东老街、G331起点等地标性景区景点跃然墙上。“特产美食”墙绘,丹东草莓、奇异果、大飞蟹、烧烤等,诉说着这片土地独特的美食文化……看鸟、赶海、赏枫、漂流、冬泳、滑雪、坐游船、逛夜市、泡温泉、摘草莓、品海鲜等,展示着丹东生活的多姿多彩,蕴含着丹东特有的温馨与浪漫。一幅幅墙绘,也是方便外地游客的“旅游攻略”。“历史文化”墙绘部分,可谓独具匠心。合作区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部分16个板块以时间为轴,除了介绍丹东从“前阳人”“后洼文化”到唐朝设置都护府、修筑明虎山长城,到甲午海战、开埠通商、安东抗日义勇军与敌人斗争,再到抗美援朝出征地等重大历史节点,结合《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热播电影,采取3D绘画技法,植入了哪吒、孙悟空、敖丙等动漫形象元素。历史与现实“互动”,回响着这座城市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足音”。“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哪吒的经典形象和台词,穿越到“大东沟海战”画面中,解读着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欲与敌同归于尽、为国家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公元1906年,丹东(时称安东)开埠通商,成为东北地区举足轻重的航运集散地。这一板块加入了哪吒战友敖丙“穿越”画轴的形象,寓示着勤劳的丹东人,不断披荆斩棘、勇敢求索……“这面防洪墙变得这么美,快帮我拍张照片,我要发朋友圈!”“快看,这不就是短视频上很火的那面墙吗?真漂亮!”市民刘女士和孩子在文化墙流连忘返。她说,这座城市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墙是帮助年轻人“阅读丹东”的别样书籍。孟庆山记者/刘海东刁庆峰王鹏编辑/邹润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