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共筑满意消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你我同行3月15日,以“共筑满意消费”为主题的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宣传活动在万达广场举行。活动由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费者协会、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旨在展示消费维权工作成果,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重点企业代表宣读了《企业诚信倡议书》,承诺将坚持“品质为先、价格公道、服务至上、合法合规、创新引领、绿色环保、文化共鸣、共筑满意”八大原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打造“放心消费”的丹东品牌。活动现场,50多家消协理事成员单位、市场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公共服务企业、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示假冒伪劣产品、开展互动答题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成果,宣传消费维权知识,现场解答消费者咨询300余件,受理投诉50余件,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帮我检测一下草莓。”“我要检测小柿子。”市市场监管局食品“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据了解,今年,市场监管等部门将紧紧围绕“共筑满意消费”年度主题,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通过法治保障、信用监管、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优秀的消费环境,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市场监管力量。记者/王俊03/17
- 共筑满意消费 现场“你点我检”3月14日,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共筑满意消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组织30余名执法人员,针对投诉举报热点涉及的行业类别进行专项整治,现场开展“你点我检”活动。此次行动共检查经营单位85家,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检测食品11批次。孙汉东记者/张尧03/17
- 一半烟火,一半岁月,这条老街火了很多年!2025年3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安东老街荣获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称号为丹东增添了一枚闪耀的“国字号”名片安东老街,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元化的业态布局和卓越的旅游体验,成为国家旅游休闲街区的典范之作。这里,不仅承载着丹东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丹东的现代繁华和改革创新精神,成为丹东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的范本。安东老街不仅是一条商业街区,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这里汇聚了丹东乃至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精华,让游客在享受购物、餐饮乐趣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浓郁的老安东民俗风情。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融合走进安东老街,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东北二人转、皮影戏等民间艺术表演;可以品尝地道的东北美食,如锅包肉、焖子、打糕等;还可以购买具有东北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更让安东老街成为了一个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经过多年运营,安东老街逐渐形成了以老安东的城市历史文化、本土民俗文化、区域民族文化、红色党建文化四大体系为支撑的文化内核。在这里,丹东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运营模式有机融合,以厚重的文化积淀,撬动文旅餐饮消费产业融合发展,给游客以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上的全方位体验。安东老街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二十四节气、八大传统节日”为活动主线,每年都将举办腊八赠福粥、元旦舞狮、二月二舞龙、小年赠春联、中秋观拜月、七夕乞巧节、重阳踩高跷等民俗活动,游客在参与中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整理客群需求,满足个性喜好,自创“工友节、童趣节、战友节、邻里节、知青节”等主题活动,抓住了客群情感需求释放回忆与情怀。老街营业10年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销类活动600余场次,惠民演艺活动近2000余场。常年不断在互联网上爆火的短视频、照片,极大地扩大了丹东城市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丹旅游。美食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安东老街以其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美食,更有别具一格的休闲氛围和购物体验。漫步老街,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商铺和摊位,从时尚潮流的服饰鞋帽到精致小巧的手工艺品,从传统的东北特产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商品,从古色古香的茶馆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咖啡馆……应有尽有,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除了购物,安东老街还是一处绝佳的休闲场所。游客可以在老街的曲艺社里品茗聊天,感受那份宁静与惬意;可以在老街的咖啡馆里享受一段悠闲的午后时光;还可以在老街的广场上欣赏丹东城市夜景,感受现代化的梦幻与浪漫。创新理念与前瞻视野的引领安东老街的繁荣,离不开其多元化的业态布局。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商业形态,如百货商店、儿童娱乐等;还有新兴的商业模式,如工业展览馆、网红直播间等。在安东老街,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传统的百货商店和餐饮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吸引着大量顾客前来选购。而沉浸式打卡和网红直播间,则以其独特的购物方式和新颖的营销手段,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安东老街还注重打造特色商业品牌,引进知名品牌和打造本土品牌相辅相成,不仅为老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商业开发与文化惠民的共赢老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向未来,安东老街将继续坚持创新与发展并重的发展理念。一方面,继续深化业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老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老街商业数字化转型。在业态升级方面,安东老街将注重引进更多新颖、时尚的商业形态和品牌,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将加强对本土品牌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老街的商业特色化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安东老街将注重提升老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和活动策划等方式,提高老街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将加强对老街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老街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商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安东老街将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建设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老街的线上销售渠道和影响力。同时,加强智慧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老街的智能化水平和游客体验。此次登榜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既是殊荣,又是责任。安东老街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街区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文化和商业业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消费场景,为丹东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游客带来更独特、更难忘的旅游休闲体验。记者/刚越刘海东视频/市融媒体中心03/17
- 丹东安东老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安东老街入选。安东老街是集怀旧人文观光、民族文化传承、特色餐饮美食于一体的情景再现式主题文化商业体,目前已形成了以老安东的城市历史文化、本土民俗文化、区域民族文化、红色党建文化四大体系为支撑的文化内核。安东老街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入驻各类商户182家,是丹东夜经济重要聚集区。老街在夏季推出“夜闹安东”夜市项目,打造户外步行商业街及大排档,是丹东市民及外地来丹旅客首选的消夏避暑之地。经过多年发展,安东老街先后荣获“辽宁省特色示范步行街”“辽宁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辽宁省夜经济示范区”“辽宁省旅游休闲示范步行街”等称号。记者:王笑梅03/17
- 丹东高校学子摘得5金5银4铜在3月9日落幕的辽宁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我市高校师生表现优异,斩获5金5银4铜。辽东学院获得2金3银2铜,分别是成长赛道1金2银1铜,就业赛道1金1银1铜,人文与教育学院学生马梦辕以全场最高分89.33分摘得成长赛道高教组桂冠,学院获优秀组织奖。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得3个金奖,其中成长赛道2金,就业赛道1金。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获得2银2铜,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各获1银1铜。本次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省104所高校的62万余名选手参赛,约300名选手入围省决赛。近年来,我市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辽东学院12603名选手,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054名选手,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3617名选手踊跃参加。记者/栾柏醇03/14
- 扬州市丹东商会成立大会暨丹东市元宝区招商推介会举行3月12日,扬州市丹东商会成立大会暨丹东市元宝区招商推介会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扬州市丹东商会的成立,是今年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域外商会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市在长三角地区成立的第二家商会组织,进一步夯实了丹东与扬州友好合作的基础,为两地交往交流、互促互进开辟了重要窗口,推动丹扬协作迈向更高水平。元宝区围绕历史文化、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工业园区、优惠政策、营商环境等进行专题招商推介。20个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元宝区特色展区,品鉴“丹东好物”。利用本次商会活动和经贸交流机会,我市还开展了“边疆特产销全国扬州行”主题展销活动,7家丹东企业展出特色农产品、民族医药及民族手工业“融创新品”等。2018年5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市与江苏省扬州市签署《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建立对口合作关系。6年多来,两地党政代表团频繁互动考察,推动对口合作工作有序开展,累计签署多个合作文件,兄弟城市情谊愈发深厚。在人员交流方面,两市共推人才合作、技能培训、劳务协作等多项深度合作,互派优秀人才挂职交流,两地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人才联合培养。在经贸合作上,双方持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大批优秀企业“双向奔赴”,在精密铸造、仪器仪表、纺织、农业等领域开展技术互补与产业融合,实现了跨区域资源高效整合。记者/赫英强03/14
- 2025年辽海·鸭绿江讲坛开讲3月11日下午,2025年辽海·鸭绿江讲坛正式开讲。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社科联共同举办“丹东市聚力打好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经济形势报告会”,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及全市社科工作者180余人聆听报告。辽宁大学教授梁启东应邀作《奋力夺取新时代“辽沈战役”全面胜利——关于辽宁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思考》专题报告,系统分析展示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发生的积极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市社科界专家库专家李国作《固本夯基应变局,决胜决战谱新篇》报告,总结分析我市开展三年行动以来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性系列成果。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报告会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今后将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全市重点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奋力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记者/栾柏醇03/14
- 丹东大洋河天鹅数量己达3000多只03/13
- 拍蛎鹬的季节,就要拍蛎鹬03/13
- 春耕备耕忙 不负好时光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市农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抢抓农时,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据摸底统计,全市春耕生产主要农资需求量13.45万吨,目前已备实9.37万吨,下摆入户量1.96万吨。其中,种子需求量0.86万吨,备实0.63万吨;春耕化肥需求量12.31万吨,备实8.52万吨;农药需求量642.83吨,备实356.53吨;农膜需求量2244.26吨,备实1857.23吨。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春耕生产技术支撑、装备支撑。组织相关县(市)区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开展线下春耕备耕科技培训活动42场次,培训专业户2400人次;选派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196人,指导服务农户5920人次。截至目前,全市已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60多台套,检修1000多台套。记者/邢漫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