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中国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成立!
    12月28日,中国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丹东举行。本次大会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自驾游协会、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丹东市交通运输局承办。现场,来自G228沿线省份文旅和交通部门负责人、自驾行业协会负责人、文旅企业、相关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0个G228沿线省份文化和旅游厅(局)签署联盟成立协议。百余台自驾车从G228起点——丹东虎山长城出发,开启沿海公路自驾之旅。大会还组织了文体旅产品展示展览、“鸭绿江畔丹东真好”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交流、丹东文化旅游资源考察等系列活动。记者|王子宁周广庆
    12/30
  • 开展“护苗”行动 检查校园周边娱乐场所
    为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娱乐场所市场秩序,净化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近日,丹东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和市文旅局文化执法支队围绕“护苗2024”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对全市校园周边KTV、游戏厅、剧本杀店等娱乐场所开展了“护苗”集中检查行动。其间,共检查各类娱乐场所12家,重点检查是否无证经营、是否存在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消费,是否存在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色情、暴力剧本,是否存在赌博机,是否存在涉黄涉毒等违法行为,消防器材应急设施是否完备等内容,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6处,均进行现场整改。记者:唐羽廷
    12/30
  • 推动裁审衔接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推动劳动争议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构建和完善诉讼与仲裁之间的衔接机制,12月18日,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裁审衔接座谈会,探讨在裁决和审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和争议问题,以期在未来统一裁决和审判标准,提高裁决和审判的质量和效率。会上,双方分别对过去两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就裁审衔接中的难点和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追索垫付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二倍工资等八大类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提出了对未来裁审衔接工作的期望,强调了加强交流学习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强化裁审衔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同时,要积极促进多方沟通协调,提升审理质量,从而有效解决丹东地区的劳动纠纷问题。丹东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推动裁审衔接工作的建议。提议通过定期召开仲裁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会议,逐步探索建立包括疑难案件研讨制度、庭审互听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裁审评判认定制度、调审衔接制度和裁审衔接工作日常联系制度在内的六项制度,共同深化丹东市裁审衔接工作。据了解,此次座谈会的内容,将作为今后进一步强化裁审衔接机制的重要依据。双方计划通过常态化开展业务交流来提升丹东市劳动争议矛盾纠纷的解决能力,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坚实保障。记者:李美臻
    12/30
  •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您办成事
    12月24日,丹东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经验推进现场会在丹东市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分中心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对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经验做法再学习,进一步提升全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综合建设水平,让办事群众和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政府、经济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数据局及各县(市)区数据局、市本级各专业分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交流。与会人员观摩了人社分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快办”窗口建设情况、政务服务全景式数据监控系统等,学习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全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迈上新台阶。接下来,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将全面查找窗口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综合窗口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窗口办事效率。2020年,丹东市人社局在全省首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更好解决了办事群众和企业在人社领域遇到的“疑难杂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21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全省推广。记者:刘作庆
    12/30
  • 丹东东港市获评2024年度辽宁省“工业单项冠军”
    近日,省工信厅批复《2024年度辽宁省工业单项冠军县(市)名单》,东港市凭借食品加工特色主导产业优势名列其中。近年来,东港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产业。2023年,东港市食品加工企业达3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2024年1—11月,73户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7.3%。下一步,东港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做精新型工业,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纵深发展、纺织服装业自主创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用好用足专项奖补资金,重点支持食品加工产业“建设平台、优化平台、应用平台”等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以种养业为基础、食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为重点、商贸流通服务为保障的全食品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由初(粗)加工逐渐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重点推动特色水产品从冷冻保鲜向即食保健方向拓展,冷鲜肉制品向调理肉、休闲卤味及预制食品方向发展,草莓等果蔬农产品向果汁、果酒、果酱等特色饮品方向延伸,持续推动食品加工产业量合理增长和质量提升。记者:张瑞
    12/27
  • 丹东市首届小学生课文朗读大赛收官
    12月14日,由丹东交通广播承办,元宝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元宝区文联协办的丹东市首届小学生课文朗读大赛——《课本里的中国》迎来总决赛,44名小选手进行角逐。比赛现场,小选手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华少年》《丰碑》《繁星》《延安,我把你追寻》等篇目。扎实的语言和诵读功底,赢得了评委的好评和阵阵掌声。丹东市首届小学生课本朗读大赛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市11所学校的近千名小学生参与,全面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各奖项,此赛事圆满收官。
    12/27
  • 培育企业“落地生根”沃土 释放招商引资“强磁场”
    近日,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系统招商引资“冬季会战”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传达全市招商引资“冬季会战”动员会议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总结部署下一阶段营商环境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动员全系统上下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践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把为企业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求真务实,切实凝聚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建设的强大合力。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三本台账”,落实“上级审批的全程协办、本级审批的即来即办、下级审批的跟踪督办”环评审批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调整,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确保群众办事“只跑一次”,努力培育企业“落地生根”的肥沃土壤。记者:戚文
    12/27
  • 丹东市3家企业亮相“绿博会”
    12月20日至23日,2024年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在江西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丹东市商务局组织丹东市江海明珠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市北林经贸有限公司、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代表参加。据了解,本届“绿博会”以“创新消费引擎激活绿色动能”为主题,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设省、市代表团展区、江西省名优产品展区、国际展区。为充分利用好“绿博会”的重要平台,促进我市特色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挖掘内需潜力,我市参展企业利用辽宁整体形象展区的展示平台,全面推介和宣传丹东特色产品,充分展示我市食品、酒类行业的形象。展会期间,我市参展企业共接待观展人员上千人,为潜在客户现场讲解百余人次。下一步,丹东市商务局将继续带领企业参加国内重点展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助力更多企业走出去,擦亮企业品牌,推广城市形象。记者:刘响
    12/27
  • 丹东市打造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年终岁尾,辽宁省丹东市商务局亮出的“成绩单”颇为耀眼:1至11月,多项商贸指标大幅增长,其中限额以上社零额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完成155.2亿元,同比增长1.3%,8至11月连续4个月进出口实现正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8.6%、4.3%、19.7%、22%。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继5月16日丹东港口岸大东港区首次临时开放获批后,11月19日,丹东港口岸大东港区通过临时开放延期审批;参加俄罗斯年货节、第二届中俄投贸会等境内外展会和专项对接活动,达成意向订单2200余万元,向北开放成果丰硕;完成互贸区进口周边国家互市商品两种模式的落地加工实物测试工作,互市贸易实现“零”的突破……这份硬核成绩单的背后,是全市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加力,在持续推动消费新场景上发力,在营造外商投资环境上用力的结果。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按照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决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继续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全年围绕“乐购丹东惠享美好”开展促消费活动。弘扬丹东饮食文化,叫响地方餐饮品牌,办好办热丹东味道、辣白菜节等特色活动。发挥19家省市直播基地集聚优势,全力推介地工产品。推动老字号“点旧成金”,认定一批“丹东老字号”企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精准引导消费,努力为消费者打造集购物、娱乐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推动外贸实现量稳质升。做好《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落实,狠抓116家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发挥外贸转型基地引领作用,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外贸“破零行动”,推动我市“农机出海”,扩大互市商品进口规模,发展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提升口岸开放水平,高质量完成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验收工作,推动太平湾口岸纳入审理计划。持续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争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在丹东落地。记者:刘响
    12/27
  • 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以前办理工伤待遇享受业务,需要公司和企业员工多次往返经办机构,现在无须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再到服务窗口提交材料,企业和职工方便多了。”曲传磊是我市一家企业人力资源经办人员,近日他接受采访时对市社保中心实施的便民措施给予高度评价。自丹东市社保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伤保险免审即享业务以来,工伤职工在被鉴定为1至10级伤残后,社保中心可直接通过数据共享获取信息,及时为工伤职工办理一次性伤残补助业务。打通“堵点”,利企便民。丹东市社保中心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认了信息系统各项共享数据的获取途径,并就业务办理所需的要件资料内部流转程序与相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从小步走、及时反馈到逐步扩面推开。目前已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涉及三个批次300余人,发放金额1200余万元。“下一步,要推行县级免申即享,同时,继续在伤残津贴及生活护理费等工伤待遇方面全面推行免申即享。”丹东市社保中心工伤保险部部长徐立夫说。简化办事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丹东市社保中心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多方协调,通过数据共享、精简材料、简化手续,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效率。积极争取丹东银行、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在全省率先推出“社银合作”服务模式;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成立三家区级社保分中心,分中心窗口与银行柜台合二为一,银行柜员变身“社保服务专员”;全面升级自助机功能,在布设上重点向偏远镇村倾斜。目前农业银行在全市70家网点实现了自助机全覆盖。丹东银行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实现群众2分钟补办社会保障卡。此外,生存认证、社保查询等多项业务,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城区10分钟、乡镇30公里”社保服务圈已经形成。“在农行办理社保业务特别方便,十多分钟就办完了,用手机也能查到,特别方便。”一位办事市民高兴地说。记者:张若愚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