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百年银杏大道,等风等雨也等你!
    深秋的丹东,绽放着一年中最绚烂的风采。满城银杏渲染的“金色世界”,在连绵细雨中别具风韵。九纬路的百年银杏大道,已步入一年中最辉煌的时节。雨水浸润着这条声名远播的历史文化名街,将其渲染成一幅浓郁而静谧的油画,恰如其分地诠释“等风等雨也等你”的浪漫意境,静候八方来客。10月30日,秋雨并未阻挡人们赏景的热情。慕名而来的市民与游客撑着雨伞,漫步于金色的长廊之中。历经百年风雨的银杏树,虬枝交错,黄叶如蝶,织就了一片璀璨的金色穹顶。被雨水洗涤过的叶片,色泽愈发鲜亮润泽,与湿润的街面石板相映成趣。微风过处,凝聚着雨珠的叶片翩跹而落,为这幅静美的画卷增添了动感的诗意。“听说丹东的银杏大道比画还美,今天冒雨前来,果然名不虚传。这趟来得值!”从沈阳专程赶来的李女士兴奋不已。一位市民感慨道:“雨中的景色比晴天多了一份宁静和深沉,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声音。”风雨无阻,美景不负。振兴区第二届银杏文化周期间一场及时的秋雨,让百年银杏大道上这片金色,焕发出更为纯粹和震撼的生命力。被秋雨润泽后展现动人姿态的百年银杏大道,正以洗尽铅华后的澄澈与宁静,等待着与你相遇。记者/刘海东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30
  • 丹东作品《义东线》入选全国年度十大优秀案例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讲好中国工业故事”创意传播征选活动在北京举行。专家团围绕主题契合度、价值导向、创意创新、传播实效、艺术表达五个维度,对海量征集作品展开严格评审。最终,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报送的宣传片《义东线》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动人的叙事表达以及深刻的精神内涵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年度十大优秀案例。从抗美援朝时期冒着炮火守护电力生命线,到和平年代保障万家灯火、助力地方发展,丹东电力人用行动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抗美援朝期间,安东市成为大后方战略基地。安东一次变电所是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电力支撑的唯一220千伏变电站。《义东线》以抗美援朝时期的真实历史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语言与情感铺垫,完成了从“记录历史”到“传承精神”的深度跨越,让“义东精神”成为激励当代电力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精神坐标。1950年11月8日,美军出动百余架轰炸机对鸭绿江大桥进行地毯式轰炸,安东(今丹东)失去唯一电力来源,志愿军指挥部、后勤部、军用机场、医院等重要机关和基地瞬间瘫痪。危急时刻,一群“不穿军装的电力战士”挺身而出,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枪林弹雨下,喊出了“人在,供电线路就在”的铮铮誓言。他们用两个“七天七夜”抢修“新六线”、抢架“义东线”,铸就了“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义东精神”,被称为“中国电力工人奉献精神的源流”。2020年,安东一次变电所与鸭绿江断桥、志愿军指挥部旧址等一道被丹东市人民政府认定为“抗美援朝战争遗址”。七十余年来,“义东精神”从未褪色,而是在一次次考验中不断传承、不断续写。1976年丹东电力人驰援唐山抗震,2010年两千多名党员战斗在抗洪保电最前线,2020年提前61天高质量完成“抵边村寨”电力工程建设,2021年紧急驰援河南抗洪救灾,用行动诠释担当。如今的丹东220千伏变电站已成为丹东市重要的供电枢纽。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继续以“义东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责任电网,在助力兴边固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中,当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不断续写新时代的电力荣光。记者/邢漫杜依帆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30
  • 巴林亚青会开幕 丹东跆拳道运动员夺得金牌
    记者:孙启晗
    10/30
  •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红色教育铸魂育人
    记者:王冶治梁雪
    10/30
  • 老年健步登高活动在锦江山公园举行
    10月28日,由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老龄委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支持,市老体协承办的健步登高活动在锦江山公园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3000余名老年健步爱好者在秋日山景中漫步畅行,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记者:肖航
    10/30
  • 满城尽带黄金甲!丹东迎来一年中最浪漫的时刻
    一夜秋风染金叶,满城尽带黄金甲。近日,我市九纬路、七经街、六纬路等多条百年银杏大道已进入最佳观赏期。沿街千余株古银杏褪去绿装、换上金衣,将城市打造成梦幻的金色世界,这般限定美景错过需再等一年。10月29日,细雨过后的丹东空气清新,记者漫步九纬路看到,两侧百年银杏树枝繁叶茂,金黄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经过雨水浸润,叶片更显鲜亮。银杏叶随风飘落,铺就一层厚厚的“黄金地毯”,脚踩其上沙沙作响,别有韵味。市民和游客穿梭其间,或驻足拍照定格美景,或仰头欣赏枝叶交织的金色穹顶。孩子们在落叶中嬉戏打闹,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馨画卷。作为丹东的“城市名片”,这些银杏树树龄最长可达百年,如今已成为市民心中不可替代的乡愁符号。每年10月末至11月初,银杏叶由绿转黄、满树鎏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目前,银杏观赏期正处于峰值,预计将持续至11月上旬。想要邂逅这场金色盛宴的市民游客要抓紧时间前往。金黄的银杏叶不仅扮靓了城市,更承载着丹东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温度。这个深秋,诚邀您在百年银杏树下,尽情感受“满城尽是黄金色”的独特浪漫!记者/周广庆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30
  • 抗美援朝纪念馆推出馆藏文物‘旗帜’专题展
    近日,抗美援朝纪念馆特别推出“浩气东方——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馆藏文物‘旗帜’专题展”。抗美援朝纪念馆精心遴选馆藏75面珍贵“旗帜”文物。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旗帜,以其独特视角,生动再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支援前线的壮阔历史。这里有政协全国委员会赠予志愿军的锦旗,有支前民工以血肉之躯守护的运输队旗,还有广大妇女群众昼夜赶制棉衣、军鞋时高举的拥军旗……它们虽然形制各异,却共同镌刻着“保家卫国、众志成城”的民族记忆。展览共有“爱国教育”“支前伟力”“增产增效”“众志成城”“拥军优属”五个单元。为增强观展体验,展览还设置了互动区域,观众可扫描15面“旗帜”文物所设置的二维码,深入了解背后的英模事迹;通过精心布置的场景模型,重温深厚的军民情。依托展览内容开发的“旗开得胜”系列文创折扇,将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实用品,更是一份可携带的红色记忆。稿源/抗美援朝纪念馆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30
  • 鸭绿江畔传文脉 文明永续靠你我
    记者:钟倩袁旭阚利峰周富国童玲何玥言
    10/30
  • 银杏大道,组个“秋季养生局”
    近日,振兴区卫健局在九纬路举办第二届秋冬养生局暨中医药市集活动。当金黄银杏与中医药文化浪漫邂逅,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健康文化盛宴,精彩呈现在市民眼前。本次活动由振兴区卫健局联合丹东市中医药学校,组织辖区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共同开展,采用“文化展示+健康服务”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医药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精心设计的中药材地图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认真辨识各类中药材以及产地,在轻松的氛围中为孩子悄然种下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丹东市中医药学校学生还带来了精彩的国风舞蹈表演,引得市民频频点赞,现场氛围热烈融洽。健康服务区域同样人气旺盛。义诊现场,康复师娴熟展示推拿、耳穴压籽等传统中医疗法,体验完推拿的市民纷纷感慨:“中医推拿真的很神奇,做完浑身都轻松了。”义诊桌前有序排起长队,中医师们耐心为每位市民提供免费问诊服务,一对一进行体质辨识,并结合个人情况量身定制养生方案。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市民在接受诊断与指导后满心感激:“之前总觉得失眠不是大事,听专家说才知道和身体阴阳失调有关,不仅给我开了中药调理方,还教了我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特别贴心。”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以振兴区第二届银杏文化周主题活动为纽带,搭建起中医药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对接桥梁,为区域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健康振兴”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供稿/振兴新时代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29
  • 校园时装秀,让丹东纺织“潮”起来!
    10月26日,由市工信局、辽东学院及新东方智衣、唐人服饰、华洋纺织等6家服装企业联合主办的一场融合本地工业血脉与高校创意设计的时装秀,在辽东学院银杏大道激情上演。秀场上,模特们身着由辽东学院学生设计的本土服装依次亮相。其中,根植于自然资源的柞蚕丝系列服饰成为焦点。自主品牌“柞伴”风格简约、舒适环保,融合手工刺绣的新中式服饰,尽显韵味。这些作品的纺织面料供应、工艺细节指导,均由丹东本地服装企业支持,一转一动间彰显丹东纺织百年底蕴,也传递出年轻一代对“丹东制造”的创新解读。此外,匹克球服成为现场另一大亮点。匹克球作为新兴运动,其服装需平衡专业性能与审美需求,本次服装秀尝试用丹东本土功能性面料,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轻量化与时尚感的统一,合力为丹东打造‘中国匹克球之城’贡献力量。近年来,市工信局持续深化政校企联动,辽东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长期聚焦产教融合,助推丹东纺织服装业通过技术革新与品牌打造持续提质增效。此次政校企携手,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又一生动实践。见习记者/李然博记者/刘响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