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2021年全国科普日丹东市有奖竞答活动上线啦!
    为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全面提升科学素养,鼓励投身科技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丹东市科协和丹东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丹东市有奖竞答活动上线啦!
    09/13
  • 宽甸 | 落实“三到位”要求,推进信访案件化解
    信访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宽甸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把“三到位”挺在前面,加快推进治理重复信访专项工作,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定期召开重要信访案件及重复访案件领导包案工作协调会,听取重点信访案件的最新动态及诉求,核实核查情况,对重点案件进行调度;相关部门在接到信访案件时,在限期内拿出书面答复意见并重视对信访群体的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相关案件拿出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做到一案一册,实施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对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理;真正落实“四包”工作,做到案件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县级包案领导积极出谋划策,明确具体的化解方案和解决方式,确保信访人不再发生重复信访行为,真正推动信访事项案结事了、息诉息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信访积案存量,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成果。通过以上举措,宽甸信访案件尤其是重复访案件大大降低。如马某因承包地边界问题反复上访,宽甸有关部门在调查事情原委时发现,马某承包的土地现状与原状变化较大,无法确定土地的明确边界。为了顺利解决此事,有关部门反复与马某沟通协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马某同意按照居住地的征地标准,将土地归集体经营。
    09/13
  • 辽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四分之一决赛开战!
    9月10日,2021辽宁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四分之一决赛(丹东赛区)在丹东新区体育体育馆开战,本场比赛丹东队主场对阵大连中港教育队。辽宁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是由辽宁省篮球运动协会主办,辽宁省体育局、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支持,各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市篮球协会承办,代表我省各城市最高水平的业余篮球赛事。该赛事是辽宁省篮协实行实体化改革后的第一项赛事,也是首届辽宁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赛事共汇集全省12支城市队伍参加。联赛旨在进一步推进辽宁“三大球”振兴发展,活跃省内篮球氛围,切实扩大篮球运动的市场影响,通过积累打造国内一流的城市联赛,同时,带动省内各市基层篮球运动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强身体、鼓干劲、促振兴”的独特作用,展示各参赛队所代表的城市精神和整体形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7月3日,2021辽宁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在盘锦市辽河油田体育馆拉开战幕,丹东代表队在市文旅广电局、市文体旅发展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在市篮协的积极组织以及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顽强拼搏,顺利晋级四分之一决赛。决赛阶段采用主客场制交叉淘汰赛,为三场两胜制,比赛顺序为客—主—主,预赛名次在前的球队享有2个主场。比赛按照预赛排名分别在大连、抚顺、丹东、营口、阜新、辽阳、朝阳、盘锦等八个城市进行。9月10日为四分之一决赛首场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丹东农商银行队最终以75:70取得胜利。按照赛程,我市将于9月12日客场迎战大连队,期待丹东队晋级半决赛。
    09/13
  • 集结!丹东、通化、白山共建“东北红色旅游区”!
    9月6日至8日,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组织相关县区、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共40余人赴吉林省通化市和白山市举办“鸭绿江畔·美丽丹东”鸭绿江旅游联盟合作交流推介会,通化、白山共计60余家旅行社参加推介会。丹东、通化、白山三市同处鸭绿江流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通化和白山也是丹东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自“白通丹”鸭绿江旅游联盟成立以来,三市之间互动频繁、务实合作,为共同塑造、推广“大鸭绿江”旅游品牌作出了贡献。推介会上,我市介绍了丹东旅游资源的总体情况以及“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五大旅游主题产品,重点推介了以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天桥沟、河口、大梨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精品集群线路。凤城、东港、宽甸、振安等县(市)区,天桥沟、天沭君澜酒店、城建文旅集团、丹东旅游集散中心等景区和企业分别介绍本地旅游资源,公布对联盟城市旅游优惠政策。丹东、通化、白山三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丹东是为抗美援朝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城市和红色旅游名城,通化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白山是抗战时期“东北抗联”的主战场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保临江”的大本营。为加强在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和红色旅游产品宣传上的合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分别与通化市、白山市文旅部门签署了《鸭绿江旅游联盟红色旅游合作协议》,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共同打造以鸭绿江流域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宋玉记者/王梦露
    09/10
  • 辽宁丹东:首个民营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挂牌
    8日上午,设在辽宁大阳集团的丹东市首个民营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挂牌。近年来,丹东市自主择业退役军人逐渐增加,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落实就业创业、优抚帮扶、权益保障、数据信息采集等政策措施,组织实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为退役军人就业提供了示范和激励作用。辽宁大阳集团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需要,自成立以来,共安置自主择业退役军人312人。设立了“军人之家”,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备、作用突出”六项标准,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四自工作法”,即建机制,自我管理有成效;拓方式,自我教育有特色;创载体,自我服务有质量;出实招,自我发展有前景,让退役军人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在企业中做到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带头学习研讨,带头查摆问题,达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09/10
  • 辽宁丹东:提升教育系统文明创建水平
    9月8日,丹东市教育系统全国文明城市暨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现场会在市实验小学召开。丹东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文明办和教育系统38个创城点位的相关工作负责人与会。本次会议旨在提升全市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质量,提升教育系统文明创建水平。东港市海关小学、丹东市福春街小学和实验小学等获国家、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的学校交流了创建经验。会议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充分认识创建文明校园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抓细、抓实、抓紧、抓好相关工作,开创教育系统文明建设新局面。
    09/10
  • 丹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居民“就业难”
    为解决城乡居民就业找工作的难题,日前,丹东市成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首家服务站设在元宝区广济街道,帮助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的咨询和服务,解决城乡居民“就业难”问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旨在打通政府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使其成为搭建政府和居民之间就业服务的桥梁。丹东市首家服务站在元宝区广济街道成立,服务功能涵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各项人社公共服务,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就业服务智能化水平,落实公共就业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推动线下业务逐步拓展到线上,实现基本公共就业网上服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丹东市将该服务平台建设成为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让小平台发挥大作用,全面提高就业服务效率,促进当地居民就业,让城乡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规范、便捷、高效、满意的公共就业服务。
    09/10
  • 丹东:“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授牌
    9月8日,我市举办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村镇授牌授证仪式。在中央文明委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先进的决定中,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南荒沟村、元宝区金山镇古城村、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在中央文明委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中,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凤城市凤山街道大梨树村、元宝区金山镇金山村通过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明村镇创建与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乡村振兴实际考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相结合,建立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风,丰富文化生活、构建文明新貌,营造和谐氛围、打造宜居乡村,不断提升乡镇整体面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截至目前,我市共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1个,省级文明村、镇(乡)48个,市级文明村、镇(乡)85个。
    09/09
  • 美味!鲢鲶鲫鲤,“连年吉利”!
    鸭绿江水丰湖大锅鱼用“鲢,鲶,鲫,鲤”四种江鱼同炖一锅,寓意“连年吉利”。最鲜美的鸭绿江江鱼,用纯正的农家炖法,呈上独一无二的全鱼宴。不仅融合了四种不同的江鱼鲜美,更送上了丹东父老最真诚的美好祝福。连日来,在游船上享受到“鲢鲶鲫鲤”大锅鱼的各地游客,对这道鸭绿江流域特有的美食赞不绝口。
    09/09
  • 辽宁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改良土壤”提升服务质量
    日前,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就该公司丹东项目选址进行实地考察,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愿。该公司东北区负责人说,与合作区招商团队接触短短4天,不仅了解到合作区的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更感受到了主动、高效、文明的服务意识。今年以来,合作区继续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从事关全区发展战略层面看待营商环境建设,一鼓作气“改良土壤”,着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落实项目管家服务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规上企业、限上企业项目管家台账;落实管委会领导分管、部门一把手任项目管家责任制,录入全省“企业(项目)服务平台”。全区项目管家涉及企业项目共92个,其中重点项目31个、规上企业48家、限上企业13家,项目管家26人。强化互联网思维,把大数据开发利用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将大数据管理系统引入政务服务大厅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职人员,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机制,构建接访量、咨询业务量、办件业务量、发证业务量、窗口受理时效、平均办件时长、业务办理流程、投诉量等数据分析模型,努力打造精准治理、有效监管、多方协作的数字治理新模式。强化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推进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向纵深发展。按照《丹东市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方案》要求,持续推动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了“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窗口,为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免费代办帮办服务。为了精进服务水准,实行每周轮岗和业务交流制度,还设置1个咨询窗口、4个综合窗口,实行无差别处理。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18项工作制度。加大对政府失信行为整治力度及营商投诉案件的督办力度,督促各部门努力偿还欠款,尽快解决拖欠款、供地、履约等问题,打造诚信政府,维护公平正义市场环境。上半年,通过12345便民诉求平台,合作区受理了涉及拖欠工资、物业管理、消费欺诈、经济诈骗等11大类的诉求共计568件。其中,已办结558件,24小时即时分转率100%、按时反馈率100%、满意率大于90%。合作区将进一步在区直各部门设立“公共管家”,完善服务企业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省市平台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衔接好区涉及诉求问题等政策的执行,探索性启动重点疑点难点诉求联席会议机制。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