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第六届进博会招商路演在我市举办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招商路演(辽宁)8月15日在我市举办活动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上海)与辽宁省商务厅共同主办丹东市红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凤城市格汝特汽研有限公司等30多家进博会采购商参加路演辽宁满乡印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丹东宏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辽宁成祐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丹东企业与来自国内外的16位采购商对接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际级展会我市已经连续4年组织交易团参会目前,辽宁已全面启动第六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和招商工作我市将动员更多本地企业参加争取签订更多合同订单记者/王洪满
    08/18
  • 凝心聚力促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40个,其中国家级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示范站5个,入驻专家200余人,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200余项,推动成立海外智力专家工作站3个,创建省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1个、省“科技110”服务站5个,新建“科技小院”8个,培训各领域科技工作者3000人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800余场次,提供项目指导、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专业咨询服务2000余次,选树优秀科技工作者190人次……自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坚守初心使命,加强政治引领市科协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精心筹划开展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命名颁证仪式等系列活动,及时宣传党中央以及省委、市委关于勉励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淡泊名利、集智攻关、甘为人梯”的指示精神,不断涵养优良学风;选树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190人次,集中展示先进典型卓越风采,不断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发挥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市科协承办第七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他们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制定了《科协系统服务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行动规划》,自觉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转化为各级科协组织工作路径和重点任务,不断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谋发展、促振兴的智慧和力量。强化人才支撑,服务创新驱动丹东市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院士科普站”,是市科协邀请我国设施园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与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合作成立的辽宁省首家“院士科普站”。近两年来,市科协共组织进站专家开展设施蓝莓、蔬菜、软枣猕猴桃等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次、农户1300余户。此外,他们还组织建站单位与全市6家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成立了“院士科普站”联系点单位,通过联系点,进一步增强“院士科普站”的科普辐射带动功能。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命名颁证市科协近年来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学术资源,为丹东发展衔接高端智力资源,成立国家级学会服务站1个、省级学会服务站21个。高水平承办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大篷车培训研讨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发展论坛、第七届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学术交流会议和活动。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各类学会累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800余场次,推动学术交流、助力创新发展。在科技服务方面,他们组建了由全市5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的33个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和科技志愿者服务队,聚焦企业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所需,加强科技政策宣传,提供项目指导、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2000余次;组织50多家企业、3000余人次科技工作者参加“一线创新工程师”培训,60余人次参加国家和省级企业、高校创新方法大赛并获奖。构筑温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向中国科协、省科协推荐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使1人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8人荣获省级荣誉称号,4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与市人才办联合出台《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评选管理办法》,评选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276名,推动全市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建设发展。命名表彰市级优秀科技工作者200余名,评选自然科学优秀论文1500余篇。市科协开通“晓科抖”官方抖音号策划科技人物宣传,市科协“一网两号”连续两年开展“认识身边最美的人”“在我心中是最美”点赞活动等网络直播、评选、竞赛活动13次,制作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片60个,累计播放和点击量达100余万次,获得良好社会反响。与丹东日报社、丹东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设立科协专版、《科普广角》栏目等,播出刊发信息200余期,在全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广泛整合街道、社区科协工作者、科普志愿者、中小学科技教师等资源,使全市科普信息员注册人数达到30000余人,排名全省第二,市科协被评为中国科协表现突出的科普中国信息员组织单位。创新科普载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近年来,市科协全面落实《丹东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切实履行市纲要实施办工作职责,逐级督促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目标任务,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了取得更好的科普效果,他们大力推动科普工作方式转型升级,加强传统科普阵地建设,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2个、省科普教育基地3个,建设市级科普基地18个,修缮规范科普画廊78处,编印各类科普图书近20种、10万多册,制作展板1000余块。构建“互联网+科普”科普传播体系,建设科普e站108个,配备大屏信息化终端10个。开通市科协门户网站和“丹东市科协”微信公众号,形成“线上+线下”科普传播良好局面。创建“晓科抖”抖音号,“晓科抖”标识成为丹东市首个正式亮相的政务卡通形象,推动科普传播“可爱又有温度”。中国科学院江桂斌院士来丹作专题报告为了增强科普工作的影响力,他们全面开展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之冬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类主题科普活动1500余场。在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市科协连续五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先后争取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100余个、资金730万元。记者:田治华栾柏醇
    08/18
  • 深入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
    为推动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4月起,市市场监管局以“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帮助企业破解产品质量难题。市市场监管局把活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市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领导工作组,确保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下发了《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的通知》,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活动内容、具体措施和工作任务,并就落实好此项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和监管工作职责,市、县(区)两级局认真落实对接市场主体工作任务,建立帮扶清单,保证业务科室对接5个市场主体,综合科室对接3个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对接市场主体586家。为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培训会及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联系对接市场主体,深入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一线,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困难和需求,充分发挥技术、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市场监管“一揽子”服务政策,打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质量组合拳”。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危险化学品、水泥、化肥和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帮助企业“把脉问诊”,实施“一企一书一策”,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共邀请技术机构3家、技术专家72人次,对275家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收集并解决问题160条。其中,制作质量提升建议书30份,解决问题86条;发放《质量服务进万企——政策工具集装箱4.0》等宣传手册近600本(份);指导、帮助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工业产品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两个规定”,制定并发放《工业产品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指引》600余份。实施标准引领行动。深入企业,强化标准研制业务指导,引导企业参与各级标准的制订修订。今年以来,指导我市企业发布国家标准9项,均填补了国内相关行业空白。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丹东市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186项。持续开展计量服务行动。组织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和技术机构组成4个技术服务队,深入企业走访,对企业的计量需求开展精准帮扶,帮助企业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解决企业能源计量器具检定问题,共培训企业20家,重点帮扶企业4家。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助企行动。全市21家政府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人性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通过降低检验检测收费标准、以非营利方式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和免收检验检测费用等方式,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检验检测服务,惠及11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检验检测费用30.76万元。开展质量认证帮扶行动。针对中小微企业需求开展认证帮扶,提供质量援助,补齐质量短板。今年以来,已组织106家企业参加小微企业质量认证培训活动。助力丹东企业做大做强。组织、指导企业参加品牌价值评价、省长质量奖申报、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申报等各类培训百余人次,完成推荐申报品牌价值评价企业(组织)17家,涵盖机械制造、食品生产、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等多个领域;完成14家企业的第十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申报工作。记者:王俊
    08/17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合作区: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日前,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效智能X射线三维层析成像检测系统、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精度多功能自动机械手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分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目前,合作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0家,建设省级创新平台和载体13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家,仅今年前7个月就累计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5项。近年来,合作区围绕仪器仪表、电子零部件等主导产业,着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本地产业化、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狠下功夫,让科技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用创新赋能带动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合作区已有39家科技型企业纳入省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占全市入库企业总数的22%。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无铅化陶瓷型热敏电阻系列电子产品,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新场景增多,机械臂上下飞舞已不再新鲜;新基建提速,“全国一流”科技不断夯实;新平台发力,让更多行业发展更有底气。近年来,合作区从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推进技改创新、完善科创服务、提供融资支持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日前,合作区江湾工业园区智慧化改造工程平台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营。这一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园区用能动态,以数据化分析结果,进行高效管理和运营决策,以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合作区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实施工业企业技改项目27个,加快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积极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新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个,打造典型应用场景8个。同时,进一步做好产学研联盟、“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工作,推动科技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转化,塑造科技引领新优势。记者/刁庆峰
    08/16
  • 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盛夏时节,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建设正酣。“精密制造产业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园区项目占地7.5万平方米,投资2.7亿元,拟建设11栋标准化厂房,吸纳精密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入驻。建成后,预计实现税收1500万元、产值2亿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副主任李东说。今年以来,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以基础设施一期工程、西区污水处理厂、精密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今年,开发区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5个,其中续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7个,重点推进项目9个。上半年完成招商引资3.89亿元,超额完成任务指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开发区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年初以来,开发区从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项目服务等8个方面加快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开辟问题反映绿色通道,进一步健全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以更快速度、更暖温度、更大力度解决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推进项目建设,开发区从实从细绘制重点项目推进“作战图”,实现按图推进、按图督战、按图问责。紧盯项目推进重点问题,设立项目专班,及时疏通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落实惠企政策。眼下,总投资2.07亿元的易斯特中子发生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5个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力争年内达产;总投资1.19亿元的12条道路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新农利合东北亚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1.4亿元浙商产业园除尘设备项目全面推进;天成表业精密仪器仪表研发制造项目等7个5000万元以上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年初以来,开发区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牢牢把握与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合作园区协议、与中建八局签订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的契机,充分发挥精密制造、电子信息等5条主产业链和优耐特纺织、欣时代生物医药、阿尔卑斯电子等14家链主企业的作用,带动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8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0331万元,同比增长16.19%。记者:蔡晓华
    08/16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振兴区:聚力大项目 筑牢“压舱石”
    年初以来,振兴区树牢“项目为王、落地为大”理念,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项目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6月,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0450万元,同比增长47.3%,高于全市平均23.6个百分点。目前,振兴区已实现欣时代生物医药、金鼎压缩机、孔雀时间小镇等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34个,开复工率103%。从项目数量看,同比增长47.8%;从投资额看,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亿元;从产业类型看,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及社会事业类三大板块项目数量达到19个,占比达到55.9%,较去年同期增长8个,占比提高8.1个百分点。打破项目建设“瓶颈”,强化要素保障。狠抓征地动迁,实现表厂沟等6个地块挂牌出让,完成丹东剧院、东皇国际城、轻化工研究院、铁矿沟二期等地块拆迁,为项目“拿地即开工”提供保障。狠抓资金保障,召开振兴区政银企对接和融资撮合大会并常态化开展融资撮合活动,累计帮助40余家企业与银行对接,发放贷款超2.7亿元。狠抓招商引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江苏、北京、吉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6次,参观考察扬州汇富科技、上海金恪、北京昆仑能源、中国机械总院等企业,聚焦精密仪器、医疗康养、电子信息等领域重大项目推进对接合作。区政府与中建八局轨道公司、光大生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振兴经济开发区与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振兴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效果图)聚焦园区蓄势赋能,狠抓基础配套和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园区“五项工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一期、西区污水处理厂、精密制造产业园、“5G+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完成200亩新增工业用地收储,盘活闲置厂房8800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厂房7.5万平方米,正在洽谈6家企业入驻。林江木业、盛光汽配等项目全面完成主体建设,年内竣工达产;增桓二期实现土地摘牌,天成精工实现土地挂牌。园区企业提质升级,新增2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企业发展需要,狠抓营商环境优化。振兴区依申请类行政审批“6+1”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创新启动“政企连心桥”,管家企业匹配率达1:16,超过全市1:30标准。今年以来,全区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419户,同比增长31.9%。下一步,振兴区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年”工作要求,继续保持“拼抢争实”作风,聚焦扩投资、优结构,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把精力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集中,把资源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聚集,全力巩固拓展经济发展向好势头,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新突破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记者/王俊
    08/15
  • 合作区塑造科技引领新优势
    日前,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效智能X射线三维层析成像检测系统”项目、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精度多功能自动机械手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今年以来,合作区已有39家科技型企业纳入省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占全市入库企业总数的22%……近年来,合作区围绕仪器仪表、电子零部件等主导产业,着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本地产业化、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狠下功夫,让科技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塑造科技引领新优势,用创新赋能带动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合作区有高新技术企业60家,建设省级创新平台和载体13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家,仅今年就累计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5项。近日,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无铅化陶瓷型热敏电阻系列电子产品,不仅实现了电子陶瓷材料的完全无铅技术,同时实现了陶瓷型热敏材料电子元件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多年来,国通电子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已成为国内制造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的骨干龙头企业。公司正在进行“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产绿色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6000万个,形成年产1.5亿个高性能电阻及传感器的生产能力。在位于港口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来需要20名工人控制操作的恒温车间,如今仅需4名工人便可完成操作;投资20万元引进研发的一套数控系统,则实现了无人操作,产能提升20%,生产效率提升逾3成。合作区江湾工业园区智慧化改造项目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实时掌握园区用能动态,以数据化分析结果,进行高效管理和运营决策,以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新场景增多,机械臂上下飞舞已不再新鲜;新基建提速,“全国一流”科技不断夯实;新平台发力,让更多行业发展更有底气。近年来,合作区从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推进技改创新、完善科创服务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下一步,他们将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全年实施工业企业技改项目27个。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争取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积极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新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个,打造典型应用场景8个。进一步做好产学研联盟、“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工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转化,突出产业优化升级。记者:刁庆峰
    08/15
  • 多点发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今年,丹东市出台《丹东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八个方面对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持续向好作出明确部署,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经过丹东市上下共同努力,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显著提升。在聚焦办事方便、开展服务效能提升方面发力。今年以来,丹东市创新开展“政务优”集成式服务窗口改革,被列为省“揭榜挂帅”创新举措。大力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前不久,丹东市本级24个窗口获评“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称号。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批29个丹东市直部门374项“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和公示。12345热线平台创新设立“政事快办”专席,解答、办理热点问题,直接办复率达88.79%。同时,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已有21个省级定标“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具备试运行条件。全地区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9.62%,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5%以上。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和行政许可联合审批、一口发证,累计为109户企业开展证照联办。法治良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今年,丹东市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并创新推出“伴随执法监督丹东模式”。探索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机制,审理时限由60日压缩至30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对82户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包容免罚。建立“安商联盟”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解决企业诉求100余件。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开通服务市场主体绿色通道机制,实现企业涉诉问题“一窗通办”。《方案》中明确,聚焦守信践诺,开展信用丹东建设专项行动。对此,丹东市创新信用服务举措,编制信用验证、修复指南和信息查询工作规程,为800余户各类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出台《丹东市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科研诚信制度体系。组织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督促涉案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组织开展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核实治理,目前已核查信息2633条。在聚焦比较优势、降低综合成本方面,我市出台《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土地供应效率。落细落实“欠费不停供”政策,为各类企业缓交水、气费用419万元,减免违约金14.5万元。扩大“银税互动”受惠范围,累计发放贷款1280笔。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融资3.3亿元、项目建设融资3.5亿元。今年以来,丹东市聚焦亲商安商,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行动,目前已累计办结问题299件,办结率达98.4%。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组织开展了系列“营商下午茶”主题活动,政企沟通渠道更加顺畅。优化“政企直通车”服务,为12万户市场主体配备“项目管家”“公共管家”5461名,助力市场主体更好发展。为98个新建、续建项目实施帮办代办服务,公布“免申即享”惠企政策18项。在“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中,共收集各类诉求问题796个,已办理答复574个,问题化解率达72.1%。聚焦宜居宜业,打造智慧城市,助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丹东市加快推进“一脑两中心”项目建设,目前主数据中心已竣工,城市指挥中心基本完成建设内容,首批确定交通、应急、政务服务等13个城市指挥中心应用场景,正在推进与全市各政务系统对接。建成后,我市“一网统管”管理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记者:刘作庆
    08/14
  • 辽宁省丹东市:打造全面振兴新突破“强引擎”
    今年年初以来,丹东市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上提速发力,以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投资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投资打造的发展“引擎”动力强劲。今年上半年,丹东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5亿元,增长23.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截至目前,丹东市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645个,开复工率97.7%,其中续建项目377个,复工率100%;新开工项目268个,开工率94.7%。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44个,开复工率104.2%,其中续建项目251个,复工率123%;新开工项目93个,开工率73.8%。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05个。重大项目为振兴发展聚势能项目建设“不停步”,积蓄动能“不断档”。在宽甸经济开发区城南产业园区,总投资3亿元的辽宁中创铝业有限公司中创铝业“铝型材”园中园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目前,占地72亩的一期建设已经投产,下半年还将再上两条生产线。拟建设建筑铝型材、铝板带箔、密封胶条等项目的二期工程和拟建设高科技玻璃、工业铝型材、铝型材配件等项目的三期工程,已初步确定选址,正在进行规划、动拆迁及项目用地收储整备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利税4000万元以上。丹东华骏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机床生产项目正在建设中。(摄影:王卢莎)在凤城经济开发区新开区,总投资1.2亿元的丹东华骏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机床生产项目的1号、2号、3号厂房主体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占地66.2亩,在老厂区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生产制造的基础上,生产制造精度等级0.01毫米以内的全机能精密级大型数控机床。可实现年生产铸件1.5万吨、精密级数控机床500台(套)。综合楼建设也正在加紧施工,项目达产后,企业年产值可达5亿元,利润6000万元,纳税5000万元。通过连续四年开展“项目年”,丹东市各地区、各部门抓项目的劲头越来越足、办法越来越多、成效越来越明显。各地区、各部门抓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丹东市各地区、各部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抓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深度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通过精准对接,进一步拉长补齐本地区产业链条,推动央地合作项目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五项工程”,推动各园区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丹东市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形势呈现出向上向好态势,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基础更加牢固。上半年,丹东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高”和“新”成为项目建设的追求目标8月1日,丹东市项目拉练拉开帷幕,看进度、“赛”项目,找差距、学经验,进一步形成发展共识、激发发展动力,为奋力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全面胜利汇聚力量。在拉练中可以看到,丹东各地区、各部门都在项目储备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批科技含量高,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在加快推进落实中。同时,储备项目数量也在增多,上半年全市共包装储备项目800多个,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个,总投资3500多亿元。这些为实施三年行动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总投资3亿元的辽宁中创铝业“铝型材”园中园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摄影:王卢莎)在位于江湾工业园区的丹东新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试孵化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该项目以仪器仪表类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旨在打造一个科技成果孵化—中试项目验证—产业本地转化的中试孵化产业基地。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仪器仪表产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基地。项目竣工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税收500万元。“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沟通协作,不断提升仪器仪表产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产品迭代和产业升级。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发展堵点难点问题,让项目早日建成、早日达效。”丹东市主要领导在听取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后表示。在项目拉练现场,记者了解到,位于振安区九连城镇装备产业园的中广核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集群项目是以丹东华日公司为基础建设的中广核非动力核技术产业集群。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X射线仪器“器件—整机—软件—系统”全产业链模式,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全面解决我国高端X射线设备的基础核心器件及整机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据介绍,该项目规划用地800亩,总投资25亿元,项目整体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规划面积100亩,拟建设7座中心、4座车间、1座现代化库区、1座综合管理及办公大楼等。中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规划面积500亩,拟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扩大X射线板块业务影响力和市场规模。远期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规划面积200亩,拟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作,建设X射线检测分中心,打造东北地区X射线技术及创新培训基地。丹东市上下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进入“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的新赛程,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才能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各地区、各部门要咬定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全力推动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保持超越全国、全省水平的良好态势,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乘势而上勇夺三年行动首战胜利“咬定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全力推动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保持超越全国、全省水平的良好态势,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夺取首战之年全面胜利,确保首战告捷。”丹东市吹响“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的冲锋号角。“三驾马车”齐发力,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位于东港开发区大孤山园区的金光辉鸿精密电子制造新建项目现场,吊车挥舞着机械臂,一车车物料源源不断输入,繁忙有序。目前,年产汽车制动开关5000万件、转向开关5000万件、车载线束1亿件的新建项目已进入主体土建施工阶段。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45亩,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税收2000万元。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陆续开工,犹如一粒粒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炎炎夏日,记者来到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在全自动智能制造曲轴生产线上,工人们在机器控制面板上设置好参数,轻点两下,机器便自动开始运转。AGV小车、机器人手臂、全自动在线检测仪……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将如镜面般光滑的曲轴成品包装成箱,发往客户。“可以说,随着质量要求加码,5年前生产的合格产品放在现在来看,恐怕要划为废品。”企业负责人介绍。瑞银科技双系统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优纤科技尼龙56/66生物基材料生产等新兴产业项目开复工建设,凤城市城市更新改造,庙沟抽水蓄能电站、辽宁华电丹东金山二期等与央企合作项目抓紧推进……一个个项目破土生长的背后,离不开全市上下持之以恒提供的优质服务。今年下半年,丹东市各地区、各部门把计划往前排、工期往前赶,加大跟踪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准备,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用项目建设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首战告捷。记者:王卢莎
    08/11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
    夏日的高温阻挡不住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江湾工业园智慧园区项目加快建设的步伐。该项目以“打造数字平台,全力推进企业上云”为着眼点,加速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目标,将园区打造成数字化示范园区。这是丹东市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工业是经济发展“压舱石”,具有“顶梁柱”意义。今年上半年,丹东市47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12.2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三位,超额完成半年任务。上半年,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任务,得益于年初以来,全市上下共同发力、一体推进。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纾难解困;同时,主持召开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加强对经济运行的指导。丹东市工信局协调各县(市)区及专班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重大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等重点工作,积极解决企业融资贷款、市场对接等各项困难,有效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上半年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贡献突出,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3%,向上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5.3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8.7%提升至21.7%。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以生产智能手机镜头聚焦线圈为主打产品,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生产设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封装测试第二条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同样,丹东市8个县(市)区齐头并进,党政主要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丹东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均从稳住全市工业经济大盘角度出发,多措并举推进重点工作,促使工业增加值年内首次全部实现正增长。年初以来,元宝区建立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主动对接“增量大”“拉动大”的企业,推进产运需衔接、银企保对接。积极推动落实省、市技改专项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实施改造扩能项目,持续挖掘企业新增长点。在此期间,落实好相关政策,确保“小升规”“规升巨”应升尽升,确保中智精工、东深新材料、利达科技等一批企业年内“升规入统”。上半年,元宝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向上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0.8个百分点。在丹东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丹东市九三大豆、哈曼科技、好食鸡食品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长。24户省重点监测企业中有17户企业产值高于去年同期,增长面达75%,其中7户企业累计同比增加产值亿元以上,共向上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速6.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六个主要行业同比增长7.3%。其中食品业高速增长,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4.1%,水电业、装备制造业、采矿业运行平稳,分别同比增长9.8%、8.3%、4.1%,四个行业向上拉动全市产值增速10.5个百分点。记者:王卢莎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