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辽宁丹东市税务局:推出5大类20项80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今年是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启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第9年。丹东市税务局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紧扣“智慧税务助发展惠企利民稳增长”主题,于日前推出5大类20项80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今年‘春风行动’推出的系列举措,聚焦‘诉求响应更及时’‘智慧办理更便捷’‘分类服务更精细’‘执法监管更公正’‘税收共治更聚力’5个方面,努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全新办税缴费体验。”丹东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邵亮介绍,在服务举措上,丹东市税务局将持续落实并推动全国税务咨询系统的“一线通达”,重点构建“办问一体”税费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云税通”智慧服务系统远程办税功能,实现“2612366纳税服务平台”与“云税通”实时互转。着力构筑个性需求保障,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综合服务,并深入推进办税缴费软件适老化改造。在全市各办税大厅设立“不满意请找我”窗口,专门办理疑难杂症问题,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多头跑、往返跑问题。“非接触式”办税清单将在现有网办事项基础上进一步扩围,办理流程和报送资料按“应简尽简”要求再度瘦身。生活服务业“扫码即开票”服务范围持续扩大,征纳互动平台的“远程办税”“预约办税”等功能将与纳税人需求深度契合。在落实新一轮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上,丹东市税务局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免申即享”,主动兑现政策红利,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优化本地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实现精准推送信息。持续推出政策宣传、电子税务局操作等纳税人缴费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政策解读及操作指南,拓展掌上宣传辅导学习渠道,结合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及工作需要,适时推出移动端“点对点”政策精准推送,使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在构建执法监管、税收共治格局上,丹东市税务局将持续优化执法方式,加强精准监管,保障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既对现有举措延续优化,比如完善“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又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举措,深度运用于征管和服务过程,构建税费争议协同处理新模式。同时,市税务局持续织密与市工商联、银行等部门的联动网络,“一网通办”下的“一件事一次办”范围和项目进一步扩展。丹东市税务局还将适时推出若干举措,加快智慧税务建设,大力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坚持依法组织税费收入,持续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编辑:邹润03/23
- 辽宁凤城大堡村:西瓜铸就绿色梦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可在凤城市大堡蒙古族乡大堡村却是另一番景象。300多户瓜农都在自家大棚中忙着嫁接西瓜苗,一株株翠绿欲滴的西瓜苗长势正旺。大堡村的瓜农在春节前就开始甄选优质西瓜品种,整修、租赁暖棚,做好冷棚西瓜种植的前期准备。现在,瓜农们根据自家所购西瓜品种的成熟周期,提前适时播种,合理选择嫁接时间,积极培育优质壮苗,为今年的丰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大堡村是冷棚西瓜种植大村,西瓜种植面积3000多亩,以西瓜个头大、瓜形正、甜度高等优势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乡党委、政府一直以来把冷棚西瓜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想瓜农之所想,解瓜农之所忧,努力在提高瓜农收入上下功夫。大堡村“两委”也及时向瓜农提供服务,及时转发突发雨雪风寒极端恶劣天气预警,让瓜农们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同时,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疫情防控管控措施,帮助瓜农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今,大堡蒙古族乡冷棚西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以大堡村为龙头,辐射带动了周边村镇农民种植冷棚西瓜的热情。今年,全乡冷棚西瓜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乡党委、政府也不断提高“大堡西瓜”农特产品的宣传力度,叫响大堡农特品牌。目前,“大堡西瓜”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已完成基础材料报送工作。编辑:邹润03/23
- 辽宁丹东:优质便捷深入基层 医保服务让群众更满意“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请放心,您查询的个人账户没有问题。”3月16日上午,在丹东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磊耐心地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从跑窗口到网上操作,从多个窗口按部就班到一个窗口高效完成,从往返城乡排队到家门口就可快速办理业务……市医保局着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医保服务,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满意度,确保医保领域便民利民惠企政策落实。当天,17号窗口前的市民王女士正帮家里的老人查询医保缴费情况,在宽敞明亮又智能的服务大厅,体验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后,她夸赞:“这里环境好,工作人员面带微笑,热情有耐心。办业务效率高,从咨询到办理,就用了不到三分钟。”随着医保服务的不断优化,不仅个人办理业务更便捷,企业办理业务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臧莉莉表示,以前给公司人员办理医保业务,需要多次到窗口办理,很繁琐。现在一个窗口就能高效完成。此外,她还可以在网上进行参保单位年检和网上月申报,省时又便捷。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丹东市医保局不断优化服务,实现窗口规范化标准化。按照“服务质量最优、所需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要求,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减少办理材料,明确29项医保服务事项中16个可即时办结,13个限时办结,其中借助OCR智能审核系统将手工报销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实现了全市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材料、办理时限、经办方式、办理环节的统一。修订和完善20余项制度和规范,建立全市统一的基础设施规范、服务规范等制度,实行周末无休窗口、特殊时段延时和预约服务。同时,丹东市还在全省率先完成医保经办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16个开放式“综合业务”窗口及各县(市)区大部分窗口实现了“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制,按照统一流程提供规范化服务,群众只领一次号、到任一窗口就可实现医保业务“一窗通办”“一次办好”。为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疏通“难点”“堵点”。不久前,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医疗保障服务站、红石镇上蒿子沟村医疗保障服务点运行并服务当地群众。“医保服务就在您身边,便民服务从医保开始”的惠民举措,将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丹东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丹东市医保局依托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建设,推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级医保服务下沉,积极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医保基本业务就近办,目前三县(市)示范站点均已挂牌运行,向打造全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迈出了坚实步伐。编辑:邹润03/22
- 辽宁丹东:“小窗口”解决大问题“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这是记者日前在丹东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少群众慕名前来反映问题,工作人员不停地起身,耐心地为群众答疑解惑。他们送走了一拨,又迎来一拨,平均每天接待办事群众上百人次,将一个个疑难问题妥善解决。市人社局自去年初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不断创新办事机制,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给百姓送去温暖。截至目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计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解决相对复杂和疑难问题200多个,获评人社部“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集体荣获2021年度辽宁“最美人物”等称号。编辑:邹润陶嘉悦03/21
- 辽宁丹东:提产扩能 老矿区焕发新活力3月14日,在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5G智慧管控平台大厅内,尾矿库在线监测、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等把矿区情况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作为选矿厂配套建设项目的智能电力后台管理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中。总投资2.25亿元的3000吨/日选矿厂是丹东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五龙矿业提产扩能综合项目中的重点推进项目。该项目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金2.3吨,产值达8.5亿元。近年来,五龙矿业全面加快智慧矿山建设,以5G工业定制网络为载体,以管理、业务为切入点,打造金矿“采、选、冶”全产业链的智能工业模式。编辑:邹润陶嘉悦03/21
- 辽宁丹东:让农特产品更好加入“大流通”3月中旬,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苏醒了。在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201国道南侧,新农利合·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传来阵阵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春天的序曲。放眼望去,工地上塔吊林立,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时间不等人啊!正月初十,工地就开工了。我们尽量把工期往前赶,争取早日完工。”辽宁东北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红岩说。目前,粮油、肉禽区块的4栋楼主体已经封顶,5栋楼桩基础已完成,正在做地上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会展中心、果蔬区块1.9万平方米的地下室基槽施工基本完成,即将打桩建设。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由专业涉农企业新农利合集团下属辽宁东北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预计达20亿元。项目将建设集博览展示、农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商务酒店、商务办公、城市服务配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交通与农产品资源优势,开发区招商引资这个项目,目的就是通过该项目搭建起面向东北亚的涉农商贸流通平台,服务‘三农’,让丹东及周边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去’,加快丹东乃至辽宁的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丹东振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宋善文道出引进这一项目的初衷。为促进项目早日开工、顺利完工,振兴经济开发区实行项目专班推进、台账管理、“红绿灯”工作机制,以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打造项目投资的绿色通道,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在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一期工地西侧,记者看到,占地110亩的二期项目用地征收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2021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预计2023年6月完工。眼下,东北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编制项目规划方案,计划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这个项目的社会效益预期非常可观,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引进1000多户经营户或流通企业,带动5000余人进场直接从事农特产品批发贸易及管理活动,6000余人从事场内各种直接或间接性服务,高峰季将带动就业1万余人。”宋善文说。编辑:邹润陶嘉悦03/21
- 辽宁丹东同兴镇:多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近日从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获悉,该镇一季度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现开复工12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全年任务的151%,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2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57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多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进度。今年,同兴镇结合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共谋划包装了14个项目,其中重点包装了黄金小镇、淮扬仓储2个短期项目和颐和小镇、分布式光伏发电两个长期项目,努力打造工、旅、商、住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特色城镇,以及以上海电气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运行为基础,着手包装循环产业园区。为破解招商引资土地制约这一难题,同兴镇积极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库,成立了招商引资专班,深入辖区闲置厂房调研,制作招商手册,变闲置资产包袱为招商引资资源,并创新思路举措,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向投资商推介。目前,已经有两家企业有意向到闲置地块考察情况。接下来,同兴镇将继续牢固树立服务思维,急企业所需、想企业所想、办企业所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提高服务效率,推进全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编辑:邹润陶嘉悦03/18
- 辽宁丹东海事推出“电视网邮+远程视频”服务近日,丹东海事局推出“电视网邮+远程视频”“不见面”服务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效保障海事业务办理。连日来,丹东海事局政务中心通过电话、视频、网络、邮寄相结合的方式,视频指导相对人办理网上业务,相对人网上申报、海事工作人员网上受理,办理出证后邮寄送达。同时,引导企业和办事群众非急缓办、急事网办、紧急约办,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出行。对辖区船舶,海事部门推出“远程非接触式”检查形式,对于辖区内船舶非必要不登轮,对确需检查的必检、应检船舶则进行远程视频检查。自3月6日起至今,海事部门通过“不见面”模式受理业务132件,开展远程视频检查8次。编辑:邹润陶嘉悦03/18
- 辽宁东港市:实施改革开放争先行动今年,东港市将实施改革开放争先行动,全力谋划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发展基层公共服务事业提供组织保证。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工作,开展宅基地调查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推进试点任务,以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探索国企与民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路径,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设立国有企业20个,涵盖草莓、粮食、水产品养殖、建筑开发、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做好“两利三率”和上交国有资本收益考核工作。抢抓互市贸易机遇。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设立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管委会,实现“管委会+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夯实运营基础,积极开展边民信息录入、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注册登记、落地加工企业备案、外籍商铺入驻等工作,全力支持更多商品准入,增加贸易种类,扩大贸易规模,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边境”新业态,用数字赋能边境贸易,实现跨越升级;着力培育对外经贸企业,新增外贸企业10户,大力发展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打造进出口贸易中转站和集散地,倍增口岸货运量,实现贸易额10亿元。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以诚信政府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政府失信专项整治,将信用体系建设与营商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掘市场监管、社保、公积金、水电气等涉企信用数据信息价值,探索“承诺制信用审批”改革及“信用+科技+普惠金融”创新应用,坚持让失信者“付代价、增压力”,让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着力点,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加快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与赛迪集团合作,量身制定东港市营商环境建设方案和指标考核体系,积极与国内国际一流标准对标接轨。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着力点,把“只提交一次材料”作为数字政务建设重要抓手,打造智慧政务场景,创造普惠便捷的智慧生活,争取政务服务网上实办率年内达99%以上,一窗综合受理率达80%以上。编辑:邹润陶嘉悦03/17
- 丹东合作区:打造“温暖”大厅 方便群众办事政务大厅明亮整洁,窗口人员和颜悦色,办理过程便捷高效……这是丹东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办事群众和企业留下的印象。近日,市民张先生办理个体工商户业务,到大厅“代办帮办”服务窗口寻求帮助。业务协助帮办完成后,了解到张先生后期的需要,工作人员还引导其分别到银行窗口、税务窗口,咨询办理关联业务,满足申请人“只进一扇门”“一站式”的办事需求。张先生感叹:“你们的服务真是一流!”近年来,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狠抓线上线下服务质量,强力推进“一网通办”,以“重点领域受理综合窗口”建设为重点,探索推进“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建设,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编辑:邹润陶嘉悦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