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辽宁丹东:东港草莓直供冬奥会
    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东港草莓将作为特供产品直供北京冬奥会。东港草莓品质优良、口感香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市草莓生产面积达19.1万亩,年产量30万吨,鲜果年产值60亿元。在第24届冬奥会即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之际,“绿色、安全、优质”的东港草莓入选直供北京冬奥会农产品名单,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将在冬奥会期间享用到来自丹东田野的美味。为保证草莓品质,从去年12月开始,东港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便组织抽样人员对东港市草莓协会会员单位、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种植群体进行全面抽查。截至目前,共抽取样品130份,经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验室定量分析检测,全部合格。东港市将继续加大草莓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力度,提高监测频次,严把质量关,确保销往海内外的东港草莓达到安全标准,进一步夯实“全国草莓第一县”地位,让东港草莓香飘海内外。
    01/28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丹东城市赛圆满落幕
    1月21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丹东城市赛)暨丹东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丹东高新区规划展示馆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科学技术局、丹东高新区管委会等9部门共同主办。4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领域。经过报名审核、初赛以及赛前培训等环节后,共有10组项目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东港启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全自动抛光流水线项目、辽宁互动矩阵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船舶标准化常规检查系统项目分获成长组、初创组一等奖。
    01/28
  • 辽宁东港市前阳镇平安村:平安+致富 稻花香里说丰年
    村情档案村名:东港市前阳镇平安村人口:6300人特色产业:水稻种植业、服装加工、机械加工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村名由来:原名为苇塘村,1955年,根据村民的愿望“盼望出海打鱼的家人平安归来”,将“苇塘村”更名为“平安村”。期盼出海打鱼的家人平安归来,是东港市前阳镇平安村得名的由来。平安村位于鸭绿江下游,黄海北岸,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的村民历来以种植水稻、海上捕捞养家糊口。说起村里的传统产业,村党委书记宁永德笑着说:“村里的传统产业已经闯出了发展的新路子。”平安村现有7500亩水田,主要种植前阳有机稻米,引鸭绿江水进行灌溉。2008年以来,水利部门对村里的水利设施进行了投资改造,先后对村内6座大中型提水站,3座小型提水站进行了重新建设,并对提水站附属的排灌水渠以及桥、涵、站、闸进行了改造。从2020年开始,国家向平安村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村里的家庭农场有20多个,承包的水田都在百亩以上,有的甚至上千亩。”宁永德说,全村7500亩水田中有7000亩实现了规模经营。平安村三组的村民孙丕山是种植大户,他带头转包水稻种植面积1600亩,是全村最大的水稻种植户。隆冬时节,稻田里却没有成片的秸秆,孙丕山解释说:“秋收后,我们就进行翻地作业,稻田秸秆全部还田了。”在平安村,种植户全都按照绿色、高质、高效的方式耕种。他们选用良种,实施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这些年,水稻由过去每亩单产1000斤,提高到1400斤。”随着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无独有偶,海上捕捞也实现了现代化作业。从平安村村委会到海边渔港,也不过10分钟左右的路程。宁永德介绍,“现在的渔船装备性能优良,不是过去能比的。目前,村里从事海上捕捞、边境贸易的船只有80余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陆续加入到工业、商业、渔业、建筑业等行业中,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富饶景象。服装加工厂、烘缸制造厂、石辊厂、水产品加工厂、养鸡场、养猪场……宁永德掰着手指数着,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村现有相当规模的企业38家,产业兴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是平安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从1996年开始,在新加坡客商邓飞雄的带动下,平安村陆续有8户村民兴办服装加工厂,如今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远销世界各地。从1995年开始,村民隋永全开始创建机械加工企业,如今村里有3家烘缸制造厂和石辊厂。今天的平安村人深知:“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好日子,靠因地制宜的致富产业绘就小康图景。
    01/28
  • 辽宁东港市前阳镇:“新型”乡村便利店真便利
    “从家走过来也就三五分钟,取快递非常方便,顺道再买点日用品,这个便利店对村民来说真是太便利了!”1月26日,在丹东东港市前阳镇新安村好客便利店,村民宋丕臣按照手机尾号,迅速从寄存架上找到自己的快递,随后又在服务区选购了一桶豆油。71岁的宋丕臣把智能手机玩得很熟练,是好客便利店的常客。和普通便利店不同的是,这是一家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新型”乡村便利店。“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村级示范店,我们依托实体店,利用微信功能推出‘东港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销售模式,让村民实现买进卖出指间操作、下沉和上行无缝对接。”在好客便利店电商产品展示区,负责人王欣宇说。店内设置代买代卖、百姓服务、快递收发、电商直播、农产品展销等区域,为村民提供网上购销、代缴代取、快递收发、农产品电商销售及农产品展销等便捷服务。村民需要办理的保险缴存、水电费缴纳、机票车票、旅行出游、小额存取等,在这里都可以实现。同时,提供所在镇村5公里半径30分钟配送服务。目前,这家便利店辐射前阳村、新安村等周边3000多户村民。“我妈妈养了几只鹅,眼下天冷路滑,老人赶集卖鹅蛋让人不放心。我利用‘东港圈’平台上传文字和图片,很快就找到了买家。”前阳镇榆树村村民徐欣告诉记者,她常利用平台卖东西,也通过信息平台买了不少日用品和农资。“顺应互联网应用时代要求,镇党委、镇政府通过打造村级电商服务中心,与好客便利店叠加合一,实现便民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商品和服务下沉,促进更多本地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获得感满满、幸福感满满!”前阳镇服务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宋绪辉说。村级服务站设施免费向村民开放,通过积极引导、广泛发动,吸引更多村民从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创业致富活动,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全镇电商产业年产值达20亿元,增加村民就业岗位5000余个。
    01/28
  • “瞪羚”企业,丹东有16户
    近日,我省公布了2021年辽宁“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与“瞪羚”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这些企业年增长速度能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2019年,省科技厅发布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备案名单,我市有3户企业进入省“瞪羚”企业行列,2020年又增加两户。2020年,辽宁省又增加了“雏鹰”企业的认定,当年我市有41户企业被认定为“雏鹰”企业。据市科技局统计,2021年,我市全年新备案“瞪羚”企业11户,新增数同比增长450%,备案总数达到16户,实现跳跃式发展;新备案“雏鹰”企业12户,总数同比增长29.3%,总数达到53户。
    01/26
  • 辽宁丹东: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再传利好
    从丹东市医保局获悉,即日起,丹东市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该政策的落地,将切实减轻参保患者经济负担,进一步健全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本次政策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支付最高封顶线与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最高封顶线保持一致;二是将高值药品的患者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由30%调整至20%;三是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等117种药品确定为按高值管理药品。为充分发挥定点零售药店在保障国家谈判药品供应方面的补充和兜底作用,丹东市医保局也将加强对“双通道”零售药店的管理,优先将资质合规、管理规范、信誉良好、布局合理、供应品种齐全、保供能力强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双通道”,提高我市患者购药可及性,为满足患者合理的购药需求提供方便。
    01/26
  • 辽宁丹东:“靠海养海”海更丰,年年有鱼更有余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幼苗、三疣梭子蟹幼苗、中国蛤蜊稚贝、细鳞鲑幼苗、团头鲂幼苗、鲢鳙鱼等,并协助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增殖放流瓦氏雅罗鱼。在海水水域增殖放流方面,去年6月7日—9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1厘米以上中国对虾幼苗2.8亿余尾。去年7月22日—30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仔蟹Ⅱ期以上、全甲宽0.6厘米以上三疣梭子蟹幼苗5000万余只。去年9月9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0.3厘米以上中国蛤蜊稚贝3300万余粒。在淡水水域增殖放流方面,我市连续第16年开展淡水鱼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021年9月16日,在鸭绿江流域太平湾水库古楼子附近江段增殖放流7厘米以上瓦氏雅罗鱼鱼苗约60万尾。2021年10月27日,在丹东鸭绿江流域增殖放流8厘米以上细鳞鱼鱼苗27357尾。2021年10月25日,在丹东大洋河流域增殖放流12厘米以上鲢鳙鱼鱼苗、团头鲂鱼苗。坚持增殖放流,促进了我市水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持了水域内不同物种的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增产增收。在增殖放流过程中,相关部门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共同修复水生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氛围。2006年以来,我市淡水流域累计增殖放流各种鱼类1亿余尾,增殖种类不仅有经济鱼类,也有保护性物种如细鳞鱼、池沼公鱼、松江鲈鱼、香鱼等,为鸭绿江渔业资源恢复和濒危珍稀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增殖放流,使丹东地区的海洋更富饶,鸭绿江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和改善,保护了鸭绿江的优美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01/25
  • 辽宁丹东: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
    1月21日,由丹东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丹东市科学技术局、丹东市财政局、中共丹东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青团丹东市委员会、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丹东城市赛)暨丹东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丹东高新区规划展览馆圆满落幕。据悉,大赛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4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领域。在历经报名审核、初赛以及赛前培训等环节后,共有10组项目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各流程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各项防疫措施,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采用“展位式路演、移动式评审”的形式进行。答辩模式为“8+7”(项目路演8分钟,评委问答7分钟)。10家参赛企业经过激烈角逐,共决出初创组三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一等奖1名,以及成长组三等奖3名、二等奖2名、一等奖1名。
    01/25
  • 辽宁丹东:“丹东警事”微信公众号入围全国“二十强”
    1月18日,中央政法委第三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揭晓,丹东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丹东警事”入选榜单。经过严密的数据分析和专家层层评审,在全国政法系统近14万个新媒体账号中,“丹东警事”微信公众号脱颖而出,在100个微信公众号榜单中位列20名。据悉,“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是全国政法系统一年一度最具权威的新媒体评选活动。
    01/25
  • 辽宁丹东:“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促增收
    外面白雪皑皑,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1月19日,记者来到元宝区蔡家村。蔬菜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把收获的蔬菜搬上车,运往不远处的包装车间。“马上要过春节了,我们把蔬菜搭配包装成礼盒,送到农贸市场和超市,既满足了市民春节吃菜的需要,又能为村民增收,一举两得。”丹东市元宝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呼延东介绍,通过这种“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每年每户菜农可增收2—3万元。蔡家村地处城郊,以种植蔬菜为主。过去,由于种植品种单一,加上村内人均种植面积小等原因,村民种植的蔬菜经常滞销,收入也相对较低。元宝区委、区政府经过长期市场考察,2014年,在该村成立了10余家合作社。2018年,他们引进社会资本,成立了丹东市元宝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心,采用“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发展模式,让蔡家村大棚蔬菜产业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路。企业的参与,对优化、整合村内土地资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企业与村民共同投资建设蔬菜大棚,村民按照企业要求种植蔬菜,企业负责销售,所得利润按照大棚投资额和蔬菜生产数量进行分红。在农产品质量方面,企业严格把关,并聘请专家为村民讲解蔬菜种植技术。“本地蔬菜与外地蔬菜相比,有着新鲜度高、口感好等优势,但价格也比外地蔬菜稍贵。”呼延东介绍,为此,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中高端产品。公司在市内主要市场设立蔡家村农产品销售专卖店,并且积极与市内大型商超进行合作,设立蔬菜专柜,销售蔡家村的蔬菜礼盒以及精品蔬菜等。他们还专门设计了蔡家村的农产品商标和包装,形成品牌效应。根据以往经验,春节期间,他们每天能销售蔬菜近4吨。蔬菜种植在元宝区有悠久历史。如今,元宝区正实施“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以本地区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同时,通过政府的鼓励、扶持、引导,让合作社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统一技术、统一指导、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在不同行业,合作社抱团取暖,解决产品出路问题,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