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新年伊始 大连港“虎力全开”春节期间,大连金普新区大窑湾各码头依然一片繁忙景象。大连港根据气象预报及节日特点组织各码头单位做好节日保障、生产组织、疫情防控和恶劣气候应对工作,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76万吨,同比增幅超过18%,其中船舶作业106艘次、火车装卸车14008车,港口生产平稳有序。大连港码头(摄影:朴峰)按照防疫要求,大连港严格细致部署疫情防控,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并按照优先靠泊、优先作业、优先离港的原则,为100个集装箱防疫物资运输开通了“绿色通道”。针对大型重点船舶,密切关注船舶动态、气象情况,并逐潮水进行研判,科学制定通航组织和靠离泊方案,合理调配拖轮、引航等公共资源,节日期间共保障9艘次大型船舶及时、安全靠离。另外,在火车装卸车方面进行提前预判,统筹兼顾做好集装箱班列、铁矿石装车、粮食卸车等服务保障,合理做好人机安排。大连港矿石码头(摄影:朴峰)同时,为降低除夕至初一降雪和大风影响,大连港提前部署各单位做好防风除雪等工作,并于雪后第一时间组织各单位做好除雪、除冰等工作,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安全有序组织船舶停复工作业,压缩了非生产性停泊,保障春节假期生产作业高效有序。2月3日清晨,大连港高效完成新春佳节第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比计划提前3.5小时,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物流及船舶运营成本。02/18
- 辽宁朝阳:“新字号”企业节后生产忙春节假期刚过,生产线上就一派繁忙景象。保质保量生产忙。公司生产的农村集成式智能污水一体化设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春节假期刚过,我省各大产业园区纷纷开工生产。2月14日,记者在朝阳北票经济开发区辽宁一诺环保产业园集成式智能污水一体化产品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作为当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字号”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治理农村环境,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生产的农村集成式智能污水一体化设备、禽畜粪污处理设备畅销北方市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企业一期、二期项目均已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安置就业500人。02/18
- 辽宁鞍山:鞍钢博物馆喜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近日,“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出炉,鞍钢博物馆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也是鞍山唯一一家入选的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每5年认定一批,鞍钢博物馆于2021年11月启动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按照申报要求,在基本条件、设施条件、科普服务、人员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说明,并设计制作了鞍钢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视频,由鞍钢集团、市科技局、省科学技术协会三方面推荐,经过与参评单位的激烈角逐,最终凭借全面、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脱颖而出。建馆七年多来,鞍钢博物馆已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钢铁行业)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对台交流基地等荣誉。成功申报“鞍山钢铁厂”遗产群为首批国家工业遗产、“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2/17
- 沈阳市浑南区:佳节增添民俗味 居民喜乐闹元宵2月15日,浑南区文明办开展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走进奉天九里社区,举办“其乐融融闹元宵,和谐邻里一家亲”元宵联谊会,组织居民做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为元宵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民俗味道。(来源:奉天九里社区)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为居民备好了彩纸,胶带,剪刀,由专业的老师带领大家制作花灯,营造出张灯结彩的喜庆气氛。随后进行了猜灯谜游戏,社区为居民准备了近百条灯谜。此外,奉天九里社区金枫艺术团曲艺团队的阿姨们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快板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来源:奉天九里社区)活动最后,社区工作者将一碗碗热乎乎的汤圆端到居民们的面前,小小的一碗汤圆透着暖意,把节日祝福带给大家。(来源:奉天九里社区)02/17
- 来辽宁大连圣亚过节 与海洋动物大巡游互动元宵节活动。(图片由圣亚提供)赏花灯、猜灯谜、看舞台剧演出、与海洋动物大巡游互动,感受来自海洋的温情与甜蜜……2月12日-2月15日,辽宁省大连圣亚举办“带最亲的人重游圣亚,重温回忆”等活动,邀请大连市民欢度元宵佳节。据悉,大连圣亚在元宵节期间面向市民推出系列充满年味活动。在活动期间持曾在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游玩体验的照片,即可享受海洋礼品一份。在鲸鱼广场与珊瑚世界,多盏花灯点亮夜晚,增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花灯的造型千姿百态,有传统莲花献瑞造型、助力冬奥帆船造型以及十二生肖造型等,现场还有猜灯谜赢海洋动物互动的活动,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参与。此外,海洋大巡游等主题活动深受小朋友喜爱。新舞台剧《不忘记》和“鲸豚同游”的新演艺形式,让市民在喜庆的氛围中度过一个特别的海洋团圆节。02/17
- 正月十三相约长海放海灯长海县的商业街上摆满了海灯。(摄影:张学锋)正月十三,是民间传说的海神娘娘生日,也是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重要的渔家祈福活动之一。每年的这一天,海岛居民都会走出家门齐聚海边,漂放海灯,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鱼虾满仓。李长运是长海县市级放海灯民俗非遗项目传承人,制作海灯已有20多个年头。扎灯架、插彩旗、最后定型,虽然老李年近八旬,但制作海灯的每一个环节丝毫不会马虎。在李长运的家中,与制作海灯相关的物件随处可见,海灯大赛奖状,手绘海灯画册,每一样物件都在告诉大家他与海灯的不解之缘。在老李的耳濡目染下,他的孙子也对制作海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祖孙两人经常围坐在一起研究海灯的制作和历史。正月十三,长海的县镇区商业街上摆满了各式的海灯,前来挑选海灯的人络绎不绝。与往年相比,今年制作海灯的材料也由过去的电池灯、泡沫板变成了布料、木板、蜡烛等环保材料代替。海灯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昔日的渔家祈福旧俗如今已演变成为具有浓郁环保理念的海岛文化新民俗。傍晚,渔民们带着海灯从四面八方汇集海边。每个海灯都糊上漂亮的彩纸或贴上大红福字,人们将新的一年里所有祝福和心愿都装在了这小小的海灯里,让它随着潮汐飘向幸福的彼岸。02/17
- 辽宁庄河:一盏盏属相灯点起来属相灯。(摄影:战成仁)辽宁省庄河人的元宵节,虽然没有那热热闹闹的赏花灯、逛庙会场面,可庄河特有的点属相灯民俗,却吸引了很多大连市民,他们驱车赶来只为购买一盏栩栩如生的属相灯。在庄河人的口中,点属相灯不少人叫“点徐额”。据介绍,属相的“属”字在庄河话里很像“徐”的发音,就如庄河话将“猪”读作“居”,把“车”读成“且”一样,再加上东北话里特有的儿化音,于是庄河人就把点属相灯叫“点徐额”了。关于元宵节点属相灯,《庄河县志》曾专门记载,说很早以前庄河的农村妇女中多数人会制作属相灯。明末清初,大量山东流民“闯关东”,将盛行于山东的民间属相灯民俗带进了庄河,同时还将以面为原料制作的动物、瓜果等工艺融入本土民间文化习俗及日常生活中,于是正月十五点属相灯的习俗逐渐在庄河流传下来。不管点属相灯习俗由何而来,如今庄河人已把它变成了一个独有的民俗了。每逢元宵节,一盏盏属相灯,成为了庄河人过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期待。当初的属相灯用的都是豆面,灯的颜色就是面的本色,如今大家将各色颜料揉入面中,捏出属相后再绘上图案,然后上油、晾干,比传统的属相灯颜值高了许多,而且图案内容丰富多彩。属相灯这个传统手艺与习俗,现已成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很多年轻的庄河人也加入了属相灯的制作队伍,这项非遗项目的代表人物陈东柱,其创作的属相灯等作品,多次登上了大雅之堂,广受赞誉。02/17
- 辽宁:广纳天下英才 汇聚振兴动力“兴辽英才计划”累计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新增3047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80万人……辽宁在人才强省之路上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国以才立,业以才兴。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努力把辽宁建设成为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梦想能成真的人才高地,让人才成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大“智”动力。涵养良好生态人才近悦远来振兴发展进程中,广大优秀人才的地位不可替代,作用不可或缺。我省将人才工作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聚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突出高端引领,我省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工程实施以来,重点支持21名杰出人才、644名领军人才、676名青年拔尖人才、120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这其中,有4名杰出人才成功当选“两院”院士,26名人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0名人才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1400余项由“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领衔的人才项目稳步推进,带动重点学科和产业、企业创新发展。为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我省多措并举,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更成就人才。投入“真金白银”——坚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省人才专项资金由每年5亿元增加到7亿元。组织金融机构对接科技企业需求,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天使投资等方面精准施策。付出真情实感——各级党委(党组)持续深化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开辟人才就医绿色通道,推行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便利举措。沈阳市精心打造人才公寓,鞍山市“钢都英才卡”将14项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整合,暖心之举带来人才汇聚。拿出真招实策——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出台的《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用立法的方式确保各类创新主体利益,调动起全社会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加快实现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我省接连布局谋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就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作出新部署。正在制定的“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打造人才发展生态的目标具体化,提出若干人才发展对策及重大举措。推进改革创新激发资源活力让辽宁原有的人才资源优势、科教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需要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聪明才智的充分涌流。几年来,我省聚焦人才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授权松绑”,大力推动人才政策创新,全面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突出科学性、有效性、持续性,成为我省完善并创新人才政策体系的突出特点。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自上而下绘制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路线图”。2021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力度,制定辽宁人才政策“升级版”,即《关于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优化升级“兴辽英才计划”,在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服务保障3个方面提出87条具体政策措施,以工程为牵动、以政策为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省人才制度体系正在有序完善、有效运转。向用人主体授权,人才管理机制谋求突破。充分落实省属高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自主权,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现企业用人企业说了算。持续推进职称评审制度等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务求实效。全省企事业单位累计成立349个高级评委会,实现人才“自主评审、自定标准、自主发证”。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实现由政府主导的职业资格制度与社会化评价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有机衔接。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8家企业、37家技工院校、155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等级认定。积极为人才松绑减负,人才激励机制探求创新。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按不低于70%比例奖励人才,让人才静心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构筑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蹄疾步稳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我省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融合产业发展构建人才高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和“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我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优化调整人才供给结构,新增人工智能等“四新”专业92个,加快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育渠道,在全国率先探索“1+X”书证融通新路径。集聚各类优秀人才服务辽宁高质量发展,我省既注重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也注重精准引进重点领域人才,锁定“人才、项目、团队”,实行符合我省实际的人才引育和成果转化有效路径,“带土移植”引进技术攻关团队、创办企业团队218个,项目总投入约38亿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柔性引才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全国学会入辽计划”将全国学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资源引入辽宁,辽宁院士联合会柔性引进院士66人,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推进项目、企业、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构建企业为“盟主”、契约为纽带、市场为导向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00个,仅2021年便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产学研合作方3377家,开展产学研合作1269次,推动了科技创新要素有效汇聚。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用为本,想方设法为人才提供发挥才智、实现梦想的机遇和舞台,让人才价值充分体现,让人才能力充分发挥。2021年,我省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到去年年底,全省共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01项,预计可攻克核心关键技术160余项、开发重大创新产品180余个,带动企业落实研发投入21.3亿元。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778.6亿元,同比增长20.7%。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如今在我省,人才总量逐渐攀升,人才层次和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对振兴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彰显,这些必将不断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创造新的“加速度”。02/17
- 辽宁阜新:花灯璀璨 喜迎佳节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元宵佳节将至,阜新某商场举办国潮灯笼文化节,为市民送上一场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活动现场,市民置身于造型各异、五彩斑斓的灯光世界里,纷纷拿出手机与家人朋友合影留念,流连忘返。02/16
- 辽宁营口:元宵花灯五彩斑斓 文明营口流光溢彩元宵节前后,西起辽河老街东至人民公园,北起辽河沿线南至渤海大街的“辽河之春”花灯景观带流光溢彩、科技感十足。以“非遗+科技”为核心的“辽河之春”花灯艺术季在春节期间大放异彩,艺术季围绕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打造共享文化空间、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全市人民创造高品质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目前,“辽河之春”花灯艺术季全媒体曝光度已超700万,“辽河之春”花灯景观带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寅虎闹新春花灯图片来源:营口日报形态各异的昆虫花灯图片来源:营口日报卡通花灯“拔萝卜”图片来源:营口日报传统文化花灯图片来源:营口日报鹊桥赏月花灯图片来源:营口日报市民驻足观赏花灯图片来源:营口日报本届“辽河之春”花灯艺术季共开展“花灯映河畔”春节摄影采风、“我和花灯合个影”、猜灯谜、非遗展览等民俗文化活动70余项,辐射人群超60万,市民们一边欣赏非遗展、一边观赏花灯、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合影留念,年味儿十足。36组造型新颖的智慧花灯不仅为市民添欢乐增气氛,也成为展示营口形象、宣传营口文化、创建文明营口的一个重要窗口。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