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辽宁沈阳:“新字号”释放新动能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沈阳正聚焦做强做实做优实体经济,积极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字号”产业。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高端光刻涂胶显影设备供应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21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29亿元。图为生产线上,工人们加紧为国内客户生产设备。郑磊摄07/12
- 辽宁省加快申办第十五届冬运会脚步2021年12月31日,辽宁省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2027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申办函。2022年上半年,我省申冬脚步提速,紧紧围绕“以申办促建设、助发展”的定位,全面提升自身办赛能力,加强“硬件”建设,筹建辽宁省冰上训练中心、雪上训练中心等冰雪运动场馆;加强“软件”建设,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壮大冰雪产业。以申冬为项目抓手,我省致力于在后北京冬奥时代继续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为振兴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抚顺市“辽宁省雪上训练中心岗山滑雪场”规划图。(来源: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供图)布局冰雪场馆重点筹建“两个中心”“我省现有10座室内滑冰场、32座滑雪场,具备承办部分项目比赛的能力,提档升级后,可承办冬运会60%的比赛项目。”省体育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在现有场馆基础上,我省将在沈阳市筹建‘辽宁省冰上训练中心’,在抚顺市筹建‘辽宁省雪上训练中心’,借助申冬补齐我省缺乏高端大型冰雪运动场馆的短板,为我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沈阳市正筹划在浑南区王家湾地区建设“冰上中心场馆群”,包括速度滑冰馆、冰上综合馆和冰壶馆等。目前,沈阳市有关方面正对项目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及资金来源等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冰上中心场馆群”建成后,可承办冬运会冰上项目全部比赛及开幕式、闭幕式。以徐梦桃为代表的我省冰雪健儿在赛场屡创佳绩。(来源:新华社供片)沈阳市的“冰上中心场馆群”即将动工,抚顺市正在筹建“雪上中心岗山滑雪场”,现已初步确定包括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等场地,垂直落差超800米。“雪上中心岗山滑雪场”已开展前期规划、设计、调规、招商等工作,建成后可承办冬运会大部分雪上项目比赛。除了冰上中心、雪上中心外,省体育局拟在省柏叶体育训练基地院内,借助现有射击项目的一些设施,利用规划预留用地建设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场地。一旦建成,该场地不仅能承办冬运会比赛,未来也可以作为国家及省级训练基地使用。与此同时,为了充分释放“申冬”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地市,我省拟在本溪、丹东、辽阳等市安排个别小项分赛区,助力当地冰雪场馆、场地提档升级。省体育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实现上述冰雪运动场地设施的筹建和改建后,我省可以承办除雪车、雪橇项目外的全部冬季运动会比赛,赛事的承办率将超过90%。提升竞技水平力争“全项目参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省共有17名运动员和18名教练员参赛,最终获得1金、1银的历史最好成绩,参赛人数、参赛项数及运动成绩均创历史新高,为中国代表团实现“全项目参赛”和“夺取最佳成绩”作出突出贡献。截至目前,辽宁健儿在历届冬奥会共获得2金7银3铜,总计12枚奖牌。据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冬介绍,在北京冬奥会周期,我省冬季运动项目取得飞跃式发展,运动队伍由100多人上升至近千人,项目布局实现了从个别项目到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覆盖,但仍有近1/3冬奥会小项没有开展,同时还存在已开展的项目发展不均衡、后备人才稀缺等问题,冬季项目的整体实力亟待提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2021全国大众冰嬉线上趣味挑战赛沈阳赛场的情景。“以申冬为契机,我省将全面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增加投入,力争冬奥会全项目开展、冬运会全项目参赛,将辽宁打造成在夏奥会、冬奥会赛场都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省份。”王冬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U12冰球队的组建,正着手组建U10冰球队,其他空缺项目的组建工作也已提上日程。在“补短板”的同时,我省冬季项目也在谋划发展重点,配合中国冰雪的优势项目,辽宁冰雪将继续巩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在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等项目上力争有较大突破!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带动一千万人参与冰雪运动”2022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2015年至2021年10月累计数字)。数据显示,从参与人数看,辽宁排名全国第四,为0.23亿,前三名为江苏(0.26亿)、山东(0.26亿)、河北(0.25亿);从冰雪运动参与率看(参与冰雪运动人数/省份总人口数),辽宁排名全国第三,为53.83%,仅次于黑龙江(57.80%)和北京(55.24%)。沈阳市的冰球小将在赛场比拼。上述数据表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辽宁贡献非常大!“辽宁需要充分继承北京冬奥会‘三亿人上冰雪’宝贵遗产,以申冬为契机,‘带动一千万人参与冰雪运动’,进一步推动全省群众性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开展,借此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冰雪运动更好地为全省人民的健康服务。”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王海泉说。如何“带动一千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王海泉介绍,今年下半年,我省将以承办“中国大众冰雪欢乐周”“中国大众冰雪季”等国家级冰雪赛事活动为牵引,以“辽宁省全民冰雪运动会”“辽宁省百万市民上冰雪系列活动”两大赛事平台为抓手,积极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等“七进”活动,今年将举办近百场大型冰雪赛事活动,覆盖数百万人群。壮大冰雪产业“冷冰雪”要变“热经济”6月29日,“抢抓申办冬运会契机实现辽宁省冰雪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达成的一项共识是:在后北京冬奥会时代,辽宁冰雪运动产业需要把握住良好机遇,这个良好机遇就是“辽宁省申办2027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董传升教授直言:“抓住我省申办冬运会机遇,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意义重大。总体上来说,我们需要增强机遇意识,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加快辽宁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加快辽宁从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迈进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丹东小学生体验陆地冰壶运动。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辽宁申冬就是要以申促建、助发展,进一步推动我省冰雪产业与装备制造、康养、旅游、教育、金融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带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使“冷冰雪”变成“热经济”,打造新经济增长点,为辽宁振兴发展助力。名家论坛王石安:借申冬抢抓“后冬奥”红利“全力申办全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力争成为首个举办全运会和冬运会的‘双运’省份,这是辽宁的一件大事。”7月7日,谈到辽宁申办全国第十五届冬运会,中国冰雪运动专家、中国滑冰协会顾问王石安非常兴奋,“举办冬运会将把辽宁的冰雪运动软硬件提升到全国一流水平,带动辽沈地区冰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王石安直言,现在是辽宁申办冬运会的最好时机。“北京冬奥会结束不久,中国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冬奥时代’的红利正在释放,辽宁现在申办冬运会,能够进一步提升全省的冰雪运动热度,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王石安坦言,辽宁虽然是体育强省,但在冬季项目上与黑龙江、吉林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限制辽宁冰雪运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硬件质量不高,冰场、雪场规模太小,影响到了冰雪运动的普及。”王石安说。王石安同时认为,一旦辽宁申办冬运会成功,将会快速缩小这方面差距:“辽宁之前没有承办过冬运会,但我们发展冰雪运动的自然条件出色。目前有条件举办冬季运动会的北方省份中,只有辽宁没有承办过大型冬季运动会。辽宁不仅有出色的冰雪运动自然条件,还有众多体育人才,运动氛围浓厚。如果能够成为首个‘双运’省份,对辽宁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的全面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承办冬运会对辽沈地区冰雪产业的拉动,也让人非常期待。王石安直言,如果辽宁承办冬运会,将促进辽沈地区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说的就是冰雪产业。”王石安表示,“通过承办冬运会,沈阳、抚顺等地出色的软硬件将促进辽沈地区体育、旅游、文化、制造等多方面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吸引更多的滑雪、滑冰爱好者来到沈阳、抚顺,特别是高端滑雪者,每个人一次滑雪游消费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甚至更多,他们的到来将极大地拉动沈抚地区的冰雪经济。”此外,在王石安看来,冰雪运动的相关装备、设备制造应该成为辽宁冰雪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滑雪服、滑冰服、滑雪板、滑冰鞋等装备的需求会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辽宁要抓住机遇,力争培养出有影响力的冰雪装备品牌。辽宁的企业完全可以进行研发,生产出自主品牌的设备。”王石安说。独家专访申冬形势谨慎乐观——访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冬截至目前,辽宁省申办冬运会有何新进展?就此,记者采访了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冬,听听他怎么说——记者:请介绍一下我省申冬一事的最新进展。王冬:7月4日、5日,省体育局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国家体育总局、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就辽宁申冬一事同相关领导、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汇报并介绍辽宁申冬工作推进情况。应该说,此行获得的反馈信息非常积极,辽宁的申冬工作得到充分肯定。记者:辽宁申冬的形势如何?申冬有没有具体时间表?王冬:谨慎乐观。辽宁于去年12月31日正式递交了申办报告,截至目前,全国只有辽宁递交申办报告。申办第十五届冬运会,辽宁已经走在了最前面。至少目前看,没有对手。申办冬运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需要履行严谨规范的申办程序。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申冬程序。王冬:按惯例,冬运会申办采用“协商制”。第一步是由各省、区、市递交申办申请;第二步是国家体育总局根据申办基本条件对申办省、区、市进行资格审查,而后公布候选名单。当申办单位只有一个时,该候选省、区、市经审查符合申办条件可自然当选;申办候选单位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总局将召开专门会议,按相关程序,由总局领导、总局相关司局及冬运会参赛单位(各省区市)协商推选承办单位;第三步是总局将选定的冬运会承办省、区、市上报国务院批准。记者:辽宁申冬的优势、劣势分别在哪?王冬:优势太多了!首先是辽宁出色的运动成绩,辽宁是全国当之无愧的体育大省、强省,目前共有32人获得31枚奥运金牌,奥运贡献全国第一,其中包括2枚冬奥会金牌。其次,2013年,辽宁圆满承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拥有丰富的办赛经验。再有,辽宁开展冰雪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区位优势——冬天冷而不寒,且多山、多林、多温泉。目前辽宁共有32家大型滑雪场、10家室内滑冰场,基本具备承办冬运会的场馆条件。其实,辽宁申冬的最大优势在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亲自推动,在于全省人民的广泛支持,在于全省冰雪运动、冰雪产业从业者的热情参与。至于劣势,辽宁当前还缺少速度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训练比赛场馆,以及落差超过800米的超大型滑雪场。以申促建、助发展,这恰恰是辽宁申冬的核心目的所在,即以申办冬运会为项目抓手,全力推动我省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07/09
- 辽宁:打出“组合拳” 下好“及时雨”问需求、送服务、解难题、强信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面临“资金难、开工难、用工难”等一系列难题。面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6月以来,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各级两新工委急企业之急、解企业之难,组织发动2500余个成员单位、1.9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一线”提供服务,“沉下身子”解决困难,确保纾困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党建领航,创新助企平台载体政策利好、人才汇聚,党建引领是根本。聚焦解决疫情影响下企业发展难题,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级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创新“党建+金融”“党建+科技”“党建+服务”等工作模式,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工作载体。“感谢党这么关心和支持非公企业,即使面对疫情,我们也不担心。”由于享受到沈阳“红星贷”金融政策包的支持,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避免了500万元的抽贷危机。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韩大冬感动地说:“现在,我们振兴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沈阳市创新打造的“红星贷”惠企品牌,让像韩大冬一样的企业经营者倍感实惠。目前,沈阳市两新工委共向38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投资资金1.39亿元,为企业节约10.5%的贷款利息成本和全部担保费用,有力提振企业应对困难、健康发展的信心。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21个机关部门、驻区机构和重点企业组建“党建联盟”,实现党建链、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协同大连海关在国内首创“委内加工”进口监管新模式,实现证书签发“零接触、零延时”,激活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为了让政策红包“精准送达”,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应享易享,省委两新工委集中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推广活动,依托两新组织和政府官方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及时传达推送至企业,确保政策宣传到位、应知尽知。政企结对,强化驻企指导帮扶“企业生产经营怎么样?助企纾困政策是否了解?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协调解决?”全省各级两新组织党组织推行项目“揭榜挂帅”等制度,在重大项目上、重要技术攻关中组建党员突击队303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岗9642个,两新组织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吃劲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稳住经济的前提,就是要稳住市场主体。省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服务企业8428家,帮助2.4万户市场主体获贷61.5亿元;确定“小个专”党建联系点1280个,帮助解决知识产权、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问题6345件。省营商局搭建“政企直通车”平台,2.6万个“管家”为255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办理等服务,依托12345热线平台开设复工复产专线,受理企业问题27240件,办结25676件,办结率94.3%。省商务厅成立外资专班,为有需求的5942家外资企业安排商务服务员522人,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驻企联络员、实体经济服务年、解困直通车……全省各地立足本地实际,瞄准融资难、销售难、招工难等问题,打出一系列稳企兴企“组合拳”,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汇聚合力,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行业助力、协会搭桥,专项行动不仅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提供了暖企专业服务,还让这场助企纾困的“及时雨”,既做到了“普降甘霖”,又实现了“精准滴灌”。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涉企法治体检专项行动,组织507个律师事务所党组织,选派3000余名律师组成“律师法治体检团”,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省税务局注重发挥税务师行业“同心服务团”作用,采取举办“税收志愿服务大讲堂”等方式,积极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了解、运用优惠扶持政策,截至6月25日,已有354.7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信息互动、资源互用,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省民政厅组织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强化政府与企业间、行业会员企业间的沟通协调,推动原材料供应、货运物流、产品销售等生产环节运转畅通。今年以来,全省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协调筹集资金5.51亿元;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经营困难会员企业会费等,为企业减轻负担1.68亿元。一个个行动、一件件实事,全省各级两新工委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走出去送政策、登上门解难题,给困难企业送去了“及时雨”,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切实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解决经营困难,增强创新活力,实现健康发展。07/09
- 2022“创青春”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锦州举办青春辽宁、筑梦未来。6月29日至30日,2022“创青春”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辽宁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在锦州举办。30日上午,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闭幕式暨辽宁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在锦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本届大赛发现培育了一支青年双创队伍,推动了一批双创成果转化,完善了一系列青年创新创业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赛强调,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积极搭建青年创新创业互助互促、资源共享、全面发展的平台,不断为辽宁振兴发展厚植青春动力。广大团员青年要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创新,主动担当作为,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创青春”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创业赛事品牌。锦州成为继沈阳、大连之后第三个承办此项赛事的城市,充分体现了团省委和省直相关部门对锦州双创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必将对锦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本次大赛由团省委、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金融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省知识产权局12个部门共同主办,锦州团市委、省青年企业家协会联合承办。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自5月份启动以来,征集科技创新组、社会企业组、乡村振兴组、数字经济组共1024个项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2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决赛路演,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并颁发此次活动优秀组织奖。交流会上,锦州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招商专题宣讲和发展专题宣讲,3个优秀项目代表进行了现场路演,与会领导为获奖项目和获奖单位代表进行了颁奖,6个孵化器和10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07/08
- 辽宁:筑牢基础 迈向“智造”(摄影:姚剑锋)面对今年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国际环境,我省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筑牢基础、增加韧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由“制造”逐步迈向“智造”。今年前5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增速比规上工业快16.7个百分点。图为德科斯米尔(鞍山)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内生产汽车线束。07/08
- 辽宁:增殖放流 丰盈“蓝色粮仓”眼下正值伏季休渔期,辽宁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涉海企事业单位共同发力,持续推进渔业资源养护,维护渔业生态健康发展。7月4日上午,由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大连太平湾海域举行,两天内,要向辽东湾海域投放褐牙鲆200万尾、三疣梭子蟹1000万只,并在放流活动前后开展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跟踪监测。近年来,辽宁省坚持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努力丰盈“蓝色粮仓”。“十三五”期间,累计放流海淡水苗种490亿单位,有效助力了海洋生态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恢复。今年,我省计划投入各级各类资金1亿元,放流苗种60亿单位。07/07
- 锦州港粮食吞吐量同比增79%锦州港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粮食南运的主要出海口,作为东北地区海陆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今年上半年,锦州港积极承接国家“北粮南运”战略,不遗余力深拓南北方“黄金水道”,实现产销全程闭环管控,粮食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幅79%,占东北八港内贸玉米下水份额的32.1%,较去年同期增加0.9%,仍位居东北八港内贸散玉米中转第一位,稳居中国内贸散玉米中转第一大港。锦州港内起重机械正在将粮食装上货轮。(摄影:崔治)化验员正检测粮食质量。(摄影:崔治)粮食通过传送带被运入仓库。(摄影:崔治)锦州港散粮专用泊位上,正进行粮食装船作业。(摄影:崔治)07/07
- 辽宁本溪:聚焦民生福祉 书写幸福答卷在第一个三年创建周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是辽宁省本溪市创城工作的阶段目标。为达此目标,本溪市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脏、乱、差、缺”突出问题,在全市开展“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动员全市人民巩固创建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创建工作,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基层单位用踏实的行动和艰苦的努力,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创建,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创建中增强家乡认同感、荣誉感,涵育道德情操。南芬区南芬街道三十六户社区打造文明城市创建主题文化墙,营造创城氛围。(林林摄)长效常治老旧小区面貌一新今年,住在本溪老旧小区的居民感受最大的是,楼道里密密麻麻的印制广告不见了。以前,由于没有物业管理,闲杂人等进入容易,老旧小区楼道内到处都是搬家公司、电器维修、开锁、疏通下水等广告,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开展创城工作以来,本溪各城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治理楼道广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收效明显。东明四马路与北光路交会处的景观小品既美化环境,又宣传了垃圾分类。上半年,全市采取停机处罚、集中清理、网格监管的办法推动小广告综合治理,采集取证小广告号码926个、2711处,教育警示582人次,罚款1.2万元,手机停机98部,同时,以楼道单元门广告位招商的形式,调动开锁、疏通下水道等行业力量出资粉刷楼道1400余个。如今,本溪市老旧小区楼道干净整洁,居民心情舒畅。除了楼道,全市31条主次干路的小广告也被清理粉刷。本溪是个山城,城市休闲空间非常有限。今年春天,在本溪市城市运行服务中心的努力下,建设了10个“口袋公园”,利用城市“边角料”空间进行改造绿化。在东明四路、北光路、水塔路、峪明路、曙光路等10个地块因地制宜实施微更新、微改造。设计施工中,结合场地特色,设置慢行步道、林下空间、景观廊架、休憩座椅等,修建可观、可停、可游的人文公共交流区域,让街头绿地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入夏以来,“口袋公园”的使用率很高,到处可见休闲、健身的市民。在公园内闲坐的市民表示:“别看这地方不大,但打理得规整、干净又好看,希望能多建几个这样的小公园。”因城市空间制约,老百姓以前很难奢望这样的好去处,随着创城工作的深入,城市里变美的角落越来越多。今年,本溪满族自治县积极向上争取1亿元专项资金,启动了12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把老旧小区改造视为提升创城水平的重点示范工程,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建议,力争做到“一次改造到位,不重复改造建设”。截至目前,已改造小区住宅楼192栋,改造面积60.5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032户。针对老旧小区通信线路无法下穿、空中缆线乱拉乱设问题,县创城办协调住建部门投入30余万元,增加引上管线建设工程,为小区缆线入地奠定基础。本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治“脏”、治“乱”、治“差”、治“缺”,让老城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群众享受到政府部门改善民生福祉的成果。今年以来,市财政投入1.5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清理、基础设施维护等,改造老旧小区面貌,改善城乡环境。全市集中开展7次环卫设施大清洗、积存垃圾大清运、公共卫生间大清扫活动。整治居民区垃圾点、卫生死角、乱倒垃圾、督促清理建筑垃圾,整治弃管小区、未验收小区30个。集中更新20余条主干路、300个垃圾投放收集点投放设施,投放分类垃圾桶1700个。对全市31条道路进行临时安全性能维护,修补坑槽1800处1379平方米,修补人行道270平方米。关注细节办好百姓身边实事本溪市溪湖区彩屯街道华南社区有一处面积约0.6平方公里的空地,多年来,周边商户和居民将这里当成了垃圾场,各类垃圾杂物成堆,成为一块久治不愈的顽疾,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今年春天,这个难题被破解了:彩屯街道办事处联合市110房产维修中心、区住建局、彩屯派出所等7家单位,组织200余名党员志愿者对空地进行清理。随后,他们又协调市应急管理局出资,对空地进行场地改造、绿植栽种。目前,已将部分区域建成临时停车场及羽毛球场,首批开辟50个停车位,后续还将有150个车位,既解决了长期以来空地环境脏乱的顽疾,又拓宽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创城不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而是要通过创城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谐,改善民生环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了这个共识,虽然工作辛苦,参与创城的本溪市各单位及广大市民却甘之如饴。今年以来,桓仁满族自治县78家委办局单位作为创城包保单位深入各社区,办了一大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县自然资源局清理了天泰一期多年垃圾40余吨,并栽植绿化苗木十余种500余株;县市场监督局组织专业施工队伍,为水电社区五女新城一期10号楼居民解决堵塞多年的下水管道问题;县总工会解决了摩托车商户多年占用小区绿地的难题……群众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既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又推进了文明城市建设的大踏步前进。创城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抓好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办好普惠群众的实事、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让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这是本溪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老百姓身边的难心事,有的可以一次性解决,有的则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老旧小区环境脏、秩序乱、设施差是很多人对老旧小区的印象,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小区的自我运行、自我管理?本溪市平山区站前街道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胆开展“物业革命”,深入了解辖区社情民意,准确掌握居民实际困难,现场“摆问题、问措施、议对策”,确定了一处自助物业试点,探索老旧小区管理新路径,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常态化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本溪市南芬区与第三方环卫公司签订合同,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区主次干路清扫力度,保证垃圾日清日结,无卫生死角。本溪市明山区化解“停车难”,今年在增补路内外停车泊位256个的基础上,对12条主干路再次开展全面摸排,特别是对校园、医院周边、商业大街、农贸市场等停车问题突出的重点部位,深挖停车资源,科学规划停车泊位,做到应划尽划、应停尽停,硬是又增加了110个车位。共建共享激发市民参与热情黄昏时分,本溪市民吴女士正要通过斑马线到解放北路的对面去。她发现,在她左前方一辆公交车缓缓停下来。吴女士心里很奇怪:这里并没有车站啊。紧接着,她又看到两辆小汽车也在公交车旁边停下了。她恍然大悟:原来是在等我呢!于是,吴女士怀着几分感激和欣喜,快步沿着斑马线走向马路对面。曙光路上新建成的口袋公园。礼让行人,是本溪市交管部门在创城工作中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行人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被尊重,同时又以迅速通过来传达对车辆驾驶人的尊重。如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严管,电子警察抓拍、不文明通行劝阻、文明礼让评选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矫正了市民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自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591起,警告行人各类交通违法900余起。当严管产生的行为逐渐变成自觉行为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合作用。“以前过马路时是人快车更快,现在,无论驾驶人还是行人都能够互相礼让,不仅出行安全了,路面发生的事故和摩擦也少了。”吴女士说。年初,通过创城活动,大部分居民楼楼道里堆积的杂物已清理干净,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然而,仍有部分居民存在观望念头,片面地认为创城是“一阵风”,最近又悄悄地将自家杂物搬到清理好的楼道里。文明城市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奋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做”比“说”更有说服力。6月25日一大早,本溪市南山社区的全体社区工作者和清洁公司职工便行动起来,利用周末时间集中清理南山华苑小区各楼道杂物。在他们的带动下,部分居民也参与进来,帮助清理残留的垃圾和废品。经过一整天的劳作,共清理了8栋楼,运出了18车杂物。这样持续的努力,让那些观望的居民深有感触,主动将楼道里的杂物收拾干净。溪湖区是本溪市的老城区,今年以来,加大对创建户外公益广告和景观小品的投入力度,街道与社区的公益广告由区创城办统一规划设计风格,与区域特色文化相融合,打造一批既贴近生活场景又有地方元素、百姓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作品。以亮化工程、LED显示屏、路灯道旗、宣传栏等作为户外广告主要形式,在公园广场、主次干道、公交车站等多个点位增设公益广告和景观小品,拓展提升公益广告覆盖和投放效果。为全区5个街道、44个社区“量体裁衣”,统一形式,精心设计公益广告样式和摆放位置。公益广告将富有溪湖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在传播公益文明的同时,将溪湖的“文礼”韵味融入公园广场、融入街头景观、融入群众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一言一行。创城工作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伴随着本溪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共建共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承担起小区的后续管理事务。为解决老旧小区环境卫生、疫情防控、管理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本溪县通过筹建业主委员会等方式,解决老旧小区“无管”“失管”问题。在创城工作中,本溪市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各种公益宣传,提高百姓关注度,激发创城活力。举办“文明创建一路同行”短视频大赛,动员广大市民用镜头捕捉身边的文明瞬间、感动瞬间,为创城凝聚力量。举办创城公益广告创意大赛,以“创文明城市建幸福本溪”为主题,面向社会征集创城形象标识、推广用语和公益广告,共收到各类作品5917幅(条、套)。经过初步筛选后,通过微信公众号“文明本溪”刊登了其中45幅(条、套)入围作品,并发动社会各界进行网上投票。5月末,召开评审会,综合线上投票及评委打分情况选出最终获奖作品。无论是参与还是投票,都让创建文明城的活动更有意义。07/06
- 辽宁朝阳:绿色发展绘生态画卷朝阳乡村的美丽田野宛如一幅多彩画卷。近年来,朝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色经济当成关系人民福祉的发展大计,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盛夏时节,农民或在绿油油的农田里除草,或在生机盎然的冷棚里收获香瓜,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丰收的希望。07/06
- 大连海关:智慧申报导航提高通关效率“只需输入一个关键字,用途、品牌、型号会自动显示出来。以前录入这样一个记录条大概需要两分钟,现在可以缩减到30秒,提高了通关效率,同时控制了风险。”马宏媛是大连爱丽思生活用品公司进出口业务负责人,每个月要为上万种产品报关。如今,有了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申报变得非常简单。大连海关紧盯企业“归类难”“申报不规范”导致的通关效率低、经营成本高、行政处罚风险大、企业信用受影响等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融合,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对海量进出口商品历史申报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关联,建立智慧申报导航数据库。这项服务首先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试点运行并不断完善,2020年7月获国务院批准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当年12月9日,该项服务在国家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正式上线,为全国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个性化、准确、丰富、即时的智能化导航服务。同时,大连海关以“关企共治”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为企业履行法定申报义务提供管用、好用的权威引导服务;以“柔性治理”理念为企业在遵从引导、诚信申报过程中非因主观故意造成的申报责任提供救济措施,稳定企业成本预期;以“智力整合”理念探索“关、校、企”合作开展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研发机制,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进出口申报业务深度融合;以“共享共益”理念将创新成果惠及各方,取得海关、外贸企业、学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今年3月,智慧申报导航服务获评辽宁省首届制度性创新成果二等奖。大连海关围绕促进贸易便利、支持外贸保稳提质积极优化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智慧申报导航服务数据更新维护工作,目前该项服务数据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至全国口岸60%的税则章节,覆盖全部大连关区一般贸易进口商品,服务全国进出口企业数量达50万家。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