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阜新:向绿而行绘新卷
    晨晖中的生态之城。(徐驰摄)阜新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光伏产业发展迅速。(郑广祥摄)阜新深入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筑起一道“绿色长城”。(郑广祥摄)阜新在白花花的沙坨子上建起了疏林草原。(赵剑锋摄)历经数代人奋战,在科尔沁沙地上营造出一片片林海。(郑广祥摄)柳河落雁。(郑福宁摄)柳河两岸的万亩稻田,昔日沙坨子今朝鱼米乡。(王树东摄)白色的风车沿山脊分布,错落有致,叶片随风舞动,高山子风电场云海风光美不胜收。(曹雷陈斯阳摄)秀色掩古今,文脉越千年。玉龙故乡,契丹摇篮,三丰故里,玛瑙之都……千年的时光沉淀,化作山水相融的生态景观,共建共享的幸福神态,锐意进取的拼搏气概。这里是阜新,一片神奇、壮美、厚重的热土。山为脊、水为魂、绿为韵,这里天地澄和、奇峰罗列、水木明瑟,自然元素与人文风情交相辉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柳河落雁,细河赏荷,海棠秋色,关山初雪……遇见、聆听、感悟,这里是阜新,美轮美奂的诗意栖居之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城。最是那草原林海的苍翠,令人心生自豪。七十载接续奋斗,缚黄龙、筑屏障、建家园,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筑起“绿色长城”,从此沙丘止步,风沙渐息,拱卫着辽宁中部城市群、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最是那沧海桑田的变迁,令人激情满怀。新邱露天矿变身激情赛道,海州露天矿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百里矿区百里城,处处新风拂面。全省首个碳汇林、东北地区唯一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市、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阜新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示范引领,脚步铿锵,从容自信。这里有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的传统美德,质朴无华、坚忍顽强的性格特质,包容向上、乐观豁达的地域文化。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厚道”元素,赋予这座城市宽之胸襟,韧之品行,搏之精神,实之气度。面对未来,阜新将以开放之姿,集聚之势,用恢宏大气的写意之笔,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让绿水青山有“颜值”,金山银山出“价值”。美丽阜新,向绿而行,焕新出发!
    08/10
  • 辽宁大连: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史再添新纪录
    8月5日23时26分,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E18管节顺利完成安装。至此,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安装任务全部完成。20个月完成18节“航母级”沉管的精准安装任务,创造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安装速度最快、用时最短的新纪录,书写沉管隧道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进一步巩固我国在世界跨海沉管隧道施工领域的领先优势。沉管安装持续到深夜。(摄影:杨国胜)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的又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超级工程。工程海底沉管段全长3035米,由18节沉管组成,其中,标准沉管重约6万吨,相当于中型航母的排水量,曲线段曲线半径达到1050米,为国内曲率最大、半径最小的曲线段沉管隧道。本次安装的E18为全线最后一节沉管,安装位置处于E17管节和最终接头之间,沉管首尾净距仅1米,必须采用“填空”法安装,面临施工水域最狭窄、系泊工艺最复杂、安装空间最小、沉放控制难度最大、撤船工序最繁琐、尾端止水带保护难度最大等6项安装难度“之最”。空前的难度,使E18管节成为全线安装难度最大的一节沉管。项目团队根据现场情况多次优化锚系布设方案,合理调整带缆位置和顺序,优化系泊流程并对沉管安装完成后的后续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为沉管顺利安装扫清障碍。对E18管节进行浮运作业。(摄影:杨国胜)8月5日6时,沉管浮运工作正式启动,23时26分,经过约17.5个小时的紧张施工,E18管节安装对接工作顺利完成,测控系统显示,E18管节安装精度符合设计及验评标准,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浮运安装圆满“收官”。
    08/09
  • 沈白高铁全线箱梁架设正式启动
    (摄影:唐佳丽)8月6日,位于抚顺市的兰山特大桥沈白高铁三标施工现场,中铁九局成功架设全线首孔箱梁。以此为标志,沈白高铁全线箱梁架设正式启动。沈白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东北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东部地区客运主通道。建成通车后,北京至长白山的最短运行时间将压缩至5小时以内。
    08/09
  • 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部管节安装完成
    8月5日,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安装任务全部完成。20个月完成18个沉管精准安装任务,创造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安装速度最快、用时最短的新纪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世界跨海沉管隧道施工领域的领先优势。大连湾海底隧道有限公司供图大连湾海底隧道开启了我国在寒冷地区建设大型跨海沉管隧道的先河。工程海底沉管段全长3035米,由18节沉管组成,其中曲线段曲线半径达到1050米,为国内曲率最大、半径最小的曲线段沉管隧道。
    08/08
  • 辽宁盘锦:绕阳河溃口河堤成功合龙
    8月6日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盘锦市集中开展绕阳河河道内阻水建筑物清障,已完成红旗干渠、生态路及10处套堤5490米清障任务。经过5天的持续抢险,6日18时20分,盘锦绕阳河溃口河堤成功合龙。目前,绕阳河左岸曙四联段无新增险情发生,无人员伤亡。经现场抢险人员连续5天奋战,绕阳河溃口封堵完成合龙。至此,发生在盘锦市域内的绕阳河左岸曙四联段国堤溃口抢险取得重大进展。图为8月6日,抢险人员在溃口处进行封堵作业。(摄影:潘昱龙)据介绍,针对淹没区的排水方案已基本形成,正在组织现场勘查。经省防办向国家防办申请调运中央抢险排涝物资,紧急从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和黑龙江5个省(直辖市)调运各类排涝泵共计66台,排水设备于6日陆续进场。盘锦继续加强堤防巡堤查险工作,按每百米设置1人严加排查。为加快推进绕阳河溃口封堵工作,国家防总工作组、水利部松辽委工作组、省防指工作组继续在绕阳河抢险现场指挥处置。省水利厅指导绕阳河堤防应急处置,组织水文部门启动应急监测,每4小时上报一次绕阳河及辽河相关水情信息;省应急厅协调工程抢险力量及消防、电力、通信等应急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协调应急管理部紧急调配大型无人机3架,用于现场视频回传、通信组网保障和监测工作。省气象局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39个,通过系统发送24.37万人次;针对绕阳河险情每4小时制作并发布一次气象服务专报。针对当前省内水情汛情,省水利厅派出6个工作组到沈阳、鞍山、锦州、阜新、铁岭、盘锦等市,检查指导辽河、绕阳河巡堤查险及河道清障工作;指导沈阳等七市投入巡堤查险人员4893人,巡查江河堤防1859公里;对超汛限水库进行逐个调度。目前,辽河干流6个水文站和绕阳河1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超警范围0.04米至0.98米,水势继续呈回落之势。全省37座大型水库总蓄水量194.90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54.55亿立方米;76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9.92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2.89亿立方米。全省共有9座水库超汛限,正在泄洪。受7月28日至30日降雨影响,全省9个市31个县(市、区)253个乡镇(街道)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7.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7.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2亿元。全省累计转移77370人避险,未返回人员8534人,其中盘锦8125人。
    08/08
  • 辽宁沈阳:把铁西记忆装进老厂房
    有句名言这样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人类文明的进化,取决于文化的创造、保存和交流。而工业遗产作为工业社会历史的见证与记忆的凝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2018年1月27日,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至今已有五批、近200处工业遗产被列入名录。一处处工业遗产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也承载着一座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最后一炉钢。(宋敬泽摄)赤红的晚霞如利剑一般穿过浓密的树荫,宋敬泽坐在树下用手背擦了擦汗。眼前是一座巍峨的老厂房,红砖斑驳但排列整齐,那细细的砖缝里,浸透着汗水与钢铁的味道。宋敬泽拿出一个小本子,仔细地在上面标注起来。这是他找到的第多少个老厂房,他已经记不清了。作为一名工业遗产的保护者,宋敬泽已经为此奔波忙碌了十几年,而作为曾在原沈阳重型机器厂有过十年工作经历的他,只是想给沈阳大工业时代的那段辉煌留住一些记忆。定格老铁西1967年,宋敬泽出生在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4岁之前,宋敬泽都住在工厂住宅大院里。宋敬泽至今还记得那个地方的味道,那是钢铁与汗水的味道。大院带给宋敬泽无数美好有趣的少年记忆。有一次,国家奖给大院里一位参加援外工作业绩突出的工人一块上海牌手表。茶余饭后,那位得了奖的工人叔叔坐在院子中央,对围在他身边的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起他在国外工作的故事,时不时地抬起卷着袖子的胳膊,看一下腕上的那块上海牌手表,讲到高兴处,还会把手表贴在凑上来的小朋友耳朵边,滴答滴答的走时声清脆悦耳。孩子们排起长队,挨个贴上去屏气凝神地细听,宋敬泽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宋敬泽觉得,工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1986年,19岁的宋敬泽进入沈阳重型机器厂(简称“沈重”,现为北方重工集团组成企业之一)成为一名炼钢车间工人。一直到1996年离开工厂,工业的铁西留在他青春的记忆里。建制于1938年1月1日,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的铁西区,曾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重工业地区之一。截至1991年底的统计,铁西区共有工厂958家,职工人数42万人,拥有一批机械、冶金、化工等方面的骨干性工厂。烟囱耸立,钢花四溅,这片气势宏大的工业地带是当年沈阳最火热喧嚣的地方。离开工厂后的宋敬泽,还经常像回家一样来到厂里,站在重型机器厂占地超百万平方米的“十里厂区”,宋敬泽享受着自己的渺小。他时常仰着头看那一根根烟囱,一座座厂房,直到脖子发酸。走在机器轰鸣的厂区里,融入上下班涌动的工人大军中,熟悉的味道和着工友们热烈的话语蜂拥而至,那一刻,宋敬泽总是莫名地充满力量。而炼钢工人的白色工作服,带护目镜的前进帽,还有一脚蹬的“洒鞋”,都成了他珍藏在家里压箱底的宝贝。热血沸腾的青春,阳光温暖,米饭馨香。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敬泽看到了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航拍照片,画面中沈阳重型机器厂厂区横亘在铁西区兴华街北端三角地带的头部,像一艘巨轮的船头,在烟云之中乘风破浪。那一刻,宋敬泽心底溢满自豪感。这份荣光拨动了宋敬泽心底最深处的那根弦,嗡嗡声响彻了几十年。时间在钢铁中沉降,火红的钢水铺满了那个令人迷醉的年代。今年春节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宋敬泽看了很多遍,他时常静默地看着荧屏上那一个个似曾相识的画面,恍惚间就会泪流满面。他想念那段骄阳似火的岁月,那段夜以继日奋斗的青春年华,成为宋敬泽血脉相连的牵绊,魂牵梦萦的向往。2005年,加拿大著名摄影家爱德华·伯汀斯基来中国拍摄一组名为“工业改变的自然风景”的主题照片。他的取景地之一就是沈阳重型机器厂。在沈阳重型机器厂铸造车间,随着“咔嚓”一声快门响,这个花白胡子的外国人拍下了此行的最后一张照片。而此时的宋敬泽,也同样奔波在铁西老厂区间,拍摄记录着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老铁西工业时代结束前最后的影像。浇铸“最后一炉钢”宋敬泽是在1996年离开了工作十年的工厂,他脱下了工装,拿起相机,成了一名摄影师。2002年,当时沈阳重型机器厂已经更名为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领导找到宋敬泽希望他回厂协助设计建立沈重集团企业文化展厅,宋敬泽欣然应允。在当年的铁西区兴华北街8号,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一楼,沈阳工业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沈重集团企业文化展厅建成了。开馆第一天,宋敬泽站在展厅的角落里,看着络绎不绝来参观的人们,这让他想起了那块上海牌手表。时间仿佛被凝固,一种久违的精神被唤醒。宋敬泽开始意识到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性,他想留住那份荣光。与此同时,为了重置城市空间布局,铁西区“东搬西建”的改造蓝图全面铺开。几百家工业企业从市区陆续搬迁至西郊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开始大面积搬迁,一些厂房也开始被拆除。宋敬泽有些着急,他一边用手中的相机拍摄记录即将消失的老厂房影像,一边在社会上积极奔走呼吁保留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老厂房,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审美或者是科学价值的工业建筑。这些驻留在时间尘埃中的老厂房,像一件件艺术品,充满了智慧:锯齿形厂房,可以利用设计独特的建筑结构,让阳光充分地通过一层层一排排天窗均匀布洒到工作面,消除金属加工面的点状反光,更利于工人作业。日式的厂房与旁边增建的苏式厂房,还有由工厂家属工和“铁姑娘队”共同建造的,反映新中国式创业精神的一万多平方米大型“争气”厂房连成一片,这种集中体现相同风格差异性和不同风格多样性的工业建筑群,在中国乃至世界亦是绝无仅有的,它们是沈阳这座新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创业和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2008年,在经过多年考察研究后,宋敬泽向铁西区委、区政府递交了一份建议书,建议书得到了高度重视,为北方重工沈重集团二金工车间部分锯齿形老厂房得以保留,尽了一份力。如今那里成了1905文化创意园。位于铁西区的红梅文创园由原沈阳红梅味精厂老厂房改造而成,80多年的老厂房,承载了几代沈阳人的记忆。当时很多人都呼吁要保护这里,宋敬泽就是其中之一。宋敬泽第一次看到那个老厂房的时候是一个午后,当时,工厂大门南侧有个多连跨的材料库和火车站台,是独特的木质建筑结构,阳光透过小窗变成一个巨大的光柱,钉在横跨的巨大木拱上。后来,宋敬泽几乎每天都去给材料库拍照,把每一个梁架的木方尺寸都细细量好制图标注。有一次,宋敬泽骑车回家,半路看到一个老厂房正在被拆除,宋敬泽扔下自行车就从侧面窗户跳了进去。大锤凿墙的声音轰轰作响,宋敬泽在瓦砾堆里蹒跚着四处观望,拍了几张照片后,他从窗户翻了出来,刚走到路边,身后的厂房轰然倒塌。宋敬泽始终认为,文化不是造出来的,而是时间沉淀形成的。工业文化是沈阳最重要的城市特色所在,这些工业遗产凝结的不仅仅是情怀,更是历史赋予这座城市的铮铮傲骨。2009年5月18日,北方重工搬迁,12时59分,炼钢厂房的5吨电炉封炉前炼了最后一炉钢。人群中的宋敬泽使劲地踮起脚,他看见白热化的钢水注满了砂模,将厂房瞬间映得通红,那个沸腾的年代仿佛又在他眼前徐徐展开。2分57秒之后,铁水凝铸成“铁西”两个大字,这两个字也是宋敬泽参与设计的。那浑厚的铁字记下了沈阳大工业时代最辉煌的历史。如今这两个大字就悬挂在1905文化创意园的园区内。那一天,宋敬泽拍下一张名为《最后一炉钢》的照片,就站在当年爱德华·伯汀斯基拍摄时站的地方。记忆翻涌如潮水,还是那个角度,还是那个陈旧的车间,依然有随意散落的铸钢毛坯件、暗红色的天车、挂满铁锈的管道。但这一次,画面中多了那滚烫钢水迸射出的红光。那一天,一群工人和宋敬泽一起,围着早已经冷却的炼钢炉站了许久。那一天,岁月已远,但热血难凉。收集工业的声音2009年以后,宋敬泽除了继续呼吁保护大型工业遗址外,也开始致力于保护一些相对规模较小,但布局完整的工业遗存。如现在已成为奉天工场平台式融合工业园的沈阳冶金机械厂旧址和现已挂牌为历史建筑的沈阳矿山机器厂老水塔建筑群等。持钎人雕塑。(赵敬东摄)对于单一的小物件型工业遗留物,宋敬泽也高度关注。马路上不起眼的井盖,宋敬泽给它们起了个怪好听的名字“城市之印”,这些井盖也是工业遗产之一。为了寻找这些井盖,宋敬泽走遍了铁西区的大街小巷。“你看这个井盖上有一个圆圈,里面有一个‘M’和‘铁轨横截面I型’组合的标志;还有铸有变形的‘市’字标识的井盖,都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标志。”宋敬泽向和他一起寻找井盖的工作人员介绍。在铁西区,宋敬泽收集了11种类14枚井盖,这些井盖如今都收藏在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多年来,经宋敬泽收集和征集到的各种工业遗存物,收藏进博物馆的已超过200件。宋敬泽还收集了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声音,如炼钢出钢时“叫罐”的钟声、一些现在已消失的工种工作时发出的特有的叮叮咣咣的声音、工厂广播站的播音……它们不但是老工厂的历史记忆,更是岁月的珍宝。刚刚下过一场雪,1905文化创意园的一家咖啡厅里,宋敬泽坐在窗边,他的对面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那是在工厂曾带过宋敬泽的师傅。老师傅喝不惯咖啡又心疼徒弟花钱,不时皱着眉和宋敬泽抱怨,而每当宋敬泽指着外面的某一处说起过往,老师傅的眼里立即放出光彩。那是一种即使穷尽岁月也永不会忘记的荣耀之光。2022年端午节,梵·高的《星夜》通过3D技术投射到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奉天工场墙壁上,宋敬泽也带着老师傅去看了,绚烂的灯光照在他们的脸上,一如当年车间里的炉火明灭。宋敬泽的脑海里始终记得一个画面,那是多年以前,一间老厂房即将拆迁,整整一天,在厂子里看大门看了大半辈子的关师傅一直没吱声。晚上宋敬泽去厂房里拍照,刚推开门就看见空旷黝黑的厂房里燃着一小堆柴火,关师傅站在柴火边,穿着一身崭新的工装,地上还没来得及清理的铁沫如铜像上干涸的苔藓碎屑,关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笛子,用衣襟擦了擦,吹了一首《英雄赞歌》,清润的笛声在厂房里回荡,宛若乍开乍合的山林、西去迟迟的明月。他的对面,就是当年沈阳重型机器厂的工人们用19天时间为抗美援朝战士生产10万把军镐的地方。宋敬泽(左)在拍摄现场。宋敬泽用手机录下了这首《英雄赞歌》。铁西区重型文化广场鲜花盛开,宋敬泽坐在小板凳上,摆弄着手里的无人机,这是他的新工作。他打算用航拍的方式,为那些“工业遗产”留下更全面的影像资料。一个小男孩拉住宋敬泽的衣角,他指着雕塑“持钎人”问宋敬泽:“那是什么做的?”宋敬泽蹲下身,笑着对他说:“那是钢铁铸成的!”“他们是什么人?”男孩又问。“是工……英雄……钢铁侠。”宋敬泽答。“骗人!”孩子跑开。夜幕降临,宋敬泽站在路边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笔直的背影后显现出“工业之都”簇新的轮廓,浮光万里,灯火不休。
    08/05
  • 辽宁沈阳:“畅”享生活 跑出幸福加速度
    盛夏的沈阳,暑热正酣。2022年8月1日,时间迫近凌晨,城市渐渐安静下来。万家酣眠的时刻,沈阳地铁九号线的隧道里,轨道检修工作悄然开始……每隔48小时,轨道检修员需要对地铁轨道进行1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需要携带检修工具徒步巡检近7公里。小刘是巡检员中的一员,也是沈阳地铁青年职工中的一员。这一幕是小刘工作的缩影,也是沈阳地铁安全运行的缩影……凌晨时分,轨道检修员对地铁轨道进行检查。十年前,沈阳地铁九号线尚在“襁褓之中”。《辽宁日报》报道工程建设,将镜头对准了一位名叫赵然的青年工人。当时,赵然刚刚21岁,他是中国中铁一局沈阳地铁九号线9标的一名“旋挖钻机”车司机。赵然的老家在山西,在他的眼中,沈阳城又大又繁华。工作间隙,赵然曾经乘坐沈阳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去游览沈阳故宫、北陵公园。他觉得辽宁与山西一样,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赵然有个小小的梦想,他希望沈阳地铁九号线通车的时候,自己能再次回到沈阳,成为体验九号线的第一批乘客。2013年3月,《辽宁日报》以《赵然的地铁九号线》为题,报道了沈阳地铁九号线施工初期,一线建设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在“圆梦”这一点上,吴智斌显然更具优势。作为沈阳地铁九号线的首发列车司机,他见证了沈阳地铁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沈阳城市交通的日新月异。如今,吴智斌已经成为沈阳地铁九号线的“督导员”,负责指导列车司机开行地铁列车。2019年,沈阳地铁九号线开通,担任首班车司机的庞博和吴智斌(左)。自2019年九号线正式开通后,沈阳拥有地铁的通车里程达到了90公里,在中国城市地铁运营里程排名由第22位上升到了第15位。随着沈阳地铁线路的建设延展,这一数字还在向上攀升。截至目前,沈阳已建成运营地铁一、二、九、十号线,线路总长117公里,车站92座。还有5条在建线路,分别为一号线东延线、二号线南延线、三号线一期、四号线一期和六号线一期工程,总长140公里,车站100座。地铁开通,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通过地铁的建设运营,沈阳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让老百姓的出行品质更优、出行效率更高。沈阳地铁九号线
    08/05
  • 辽宁古籍新闻:清代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影响深远——其独特的分类方法今天还在使用
    《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类书。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铜活字印刷的书。令人惋惜的是,康熙皇帝为印刷这部书而专门铸造的30万个铜活字被乾隆皇帝熔毁。令人称道的是,这部工具书独特的框架结构分类方法一直被后世沿用。1992年启动的《中华大典》就是借鉴使用了这种分类方法。壹在清代曾是《四库全书》的陪衬辽宁省图书馆珍藏一部保存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开始编纂,雍正六年(1728年)全部成书,前后历时28年。全书10040卷,共1.6亿字,插图6244幅,50余万页,装订成5020册,分装522函。在体例上全书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32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类书是我国古代的工具书,它的特点和辞典相类似又不完全相同,它最特别之处就是‘述而不作’。”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告诉记者,从编纂角度看,《古今图书集成》的分类方法比较科学。它的科学之处在于由总目统领,下设经目、纬目,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容纳文献资料的巨大空间和上下左右的清晰序列,具备方便而快捷的检索功能。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治学方向,阅读其中的有关典、部,了解其大致沿革,然后再由该书中注明的出处,寻检相关书籍,以作进一步的研究。《古今图书集成》在诸多方面给后人提供了方便,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铜活字印刷的书,代表了中国自从宋代有铜活字印刷以来的最高水平。史料记载,《古今图书集成》总计用铜字约30万个,皆在紫禁城武英殿内开炉铸造,后就贮藏在武英殿。遗憾的是,保管人员监守自盗,致使铜字大量丢失。后来,偷字的人建议乾隆毁铜制钱。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下旨,将铜字库残存铜字、铜盘全部销毁,改铸铜钱。这批珍贵的铜活字从此消失。后来,乾隆皇帝常为此痛惜,感叹:“且使铜字尚存,则今印之书,不为事半功倍乎?深为惜之。”“遗憾的是,这部书问世后,它的价值和地位始终未得到认同。”刘冰介绍,乾隆四十年(1775年)夏,为贮存《四库全书》而建的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和圆明园文源阁竣工,但此时《四库全书》还未抄写完成,为使建成的藏书阁不至于空置,乾隆下旨先将《古今图书集成》放了进去,于是《古今图书集成》成了《四库全书》的陪衬,乾隆在南三阁北四阁,每一阁在《四库全书》之外都配了一部《古今图书集成》。不仅如此,乾隆还用《古今图书集成》做奖品,颁赐编纂《四库全书》有功的大臣或献书最多的藏书家,如舒赫德、于敏中、刘墉、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马裕都各得一部。贰雍正帝篡改了真正的编纂者刘冰告诉记者,陈梦雷是《古今图书集成》的真正编纂者,但成书上却没有他的名字,而是蒋廷锡。陈梦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21岁中进士,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且通满文,是清代著名学者、文献学家。根据《清史稿·列传四十九》记载,陈梦雷一生遭遇两次流放,第一次因为涉嫌“三藩之乱”被流放盛京(今沈阳)16年;第二次是因为受康熙朝“九子夺嫡”牵连,他被流放卜魁(今齐齐哈尔),最终客死流放地。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被流放盛京的陈梦雷献诗,康熙将其赦免并召回京城,命其侍奉皇三子胤祉读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陈梦雷奉旨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古今图书集成》初稿基本完成,初定总名为《汇编》,共包括6个汇编,下分32志,6000余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经过近15年的编纂、修改、校阅,《汇编》终于成形。胤祉上奏,康熙十分高兴,特为此书赐名《古今图书集成》。此后,朝廷铸铜活字,在武英殿里开始印刷《古今图书集成》。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古今图书集成》在武英殿已印刷完成90%以上。然而,此时康熙驾崩,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后,打击当年与自己争位的诸兄弟,胤祉因此被贬斥,陈梦雷亦受到牵连,第二次被流放。雍正又命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对书中的文字进行了审查,除在书中删去了编纂者陈梦雷的名字外,还对已印刷出来的部分图书进行校正,并做了一些技术性处理,对未印刷的部分继续印刷,折页装订。雍正六年(1728年),《古今图书集成》全部印刷装订完毕,共64部,另有样书一部。雍正对此书格外重视,为此书作序。刘冰介绍,尽管雍正在此书序中说,已对此书“重加编校”,但只是把原来的32志改为32典,换了一个字而已,体例上并没有改动。雍正在序言中还说“增删数十万字”,但这对有1.6亿字的全书来说,不过是千分之一,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陈梦雷才是《古今图书集成》真正的编纂者。可惜的是,65部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目前只存25部,国内存16部。辽宁省图书馆除这个版本外,还藏有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其他三种版本的《古今图书集成》。叁为后世提供科学的分类方法“《古今图书集成》科学的分类方法,在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刘冰介绍,《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它的经纬目设置,就是采用《古今图书集成》的框架结构分类方法。据《中华大典·军事典》项目负责人、辽宁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董晋骞介绍,《中华大典》是以国家力量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的中华古籍大型系列类书,于1992年启动。全书分为24个典,包含116个分典。其中,辽宁大学出版社领衔主编了《中华大典·军事典》。此典共计20部,4000万字,由上百位专家、学者历时13年编纂完成。董晋骞介绍,《古今图书集成》只是收录了清朝以前的古籍,清代及以后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不在其中。而《中华大典》所采集的文献资料上自先秦,下迄辛亥革命(1911年),收录2万多种古籍,共8亿多字,是《古今图书集成》的4倍。无论在资料收集方面,还是在成书的规模上,都大大超过前代。以《中华大典·军事典》为例,在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上,需要记载的战争就有7000多场,它们分散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古籍中,其中清代发生的战争就有上百场,都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整理收集、归纳编纂。董晋骞告诉记者,《中华大典》虽然采用了《古今图书集成》经目与纬目相交织的统—框架结构,但由于《古今图书集成》是按照古人的概念进行的划分,类目界定不够清晰,故《中华大典》是在吸取《古今图书集成》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分类法,在经目方面,—般设四级:典——分典——总部——部。但若有必要,可在部之下再细分,但经目不超过六级。其中一级经目共设哲学、政治、宗教、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21个典,二级经目设87个分典;纬目方面,设有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艺文、杂录、图表、著录9项。这样,既汲取了《古今图书集成》的长处,又弥补了它的缺点,使得《中华大典》分类科学,检索便捷。在董晋骞看来,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类书又是这一传统中的代表。从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到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直至现代《中华大典》的编纂,基本上都是每隔三四百年出现一次,所处的时代,无一不是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大批能够胜任整理文化典籍、编纂类书的专家和学者。省图书馆藏《古今图书集成》之《乾象典》及内页。吴限摄在现场与古籍“亲密接触”辽宁省图书馆珍藏着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现存善本古籍12万多册、普通古籍34万册。记者有幸和研究专家一起被特批允许进入善本古籍书库。但见工作人员打开两道锁、录入指纹密码,古籍库房大铁门缓缓打开,清新干爽的空气迅速从房门涌出。“库房内采用恒温恒湿空调控制温湿度,长年维持在18℃~22℃,湿度也一直保持在50%,太干了书会变脆,太湿了容易霉变和虫蛀。”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告诉记者。走进库房,一排排高过头顶的榆木书柜排列整齐,透过防紫外线柜门,能看到古籍被整齐地安放在一个个樟木匣中,一部分已经被封上了“量身定做”的蓝色函套,只留下书脊上的编号。“我们馆收藏的古籍善本,大多是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的刻本。光‘一页一两黄金’之称的宋元刻本,就有百余部,很多是珍本、孤本,极其珍贵。”刘冰一边说着一边在一排摆有上百个楠木书箱的书架前停住了脚步。楠木书箱上印着绿色的隶书大字:“古今图书集成”。工作人员戴上白手套,轻轻打开一个木箱。只见里面整齐地码着一函函线装书,每函都有楠木夹板。刘冰从中抽出一本递到我的手上。这是我第一次翻开铜活字版的《古今图书集成》。手捧铜活字、开化纸印刷的线装大书,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读书人的满足。要知道,这可是装潢考究的铜活字殿本书啊,是中国印刷典籍的精美绝伦之作,每一页都印刷精美,字体周正,纸白如玉,墨凝如漆。此刻,书香幽幽袭来,醇厚、绵长,这是300年前的书香,是雍正时代的书香,是陈梦雷的书香,是武英殿里铜活字的香味。我与300年前的铜活字就这样相遇。我小心地欣赏着它,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手捧的不是一本书,它是历史,是中国先贤的智慧。此刻,我的心跳在加速,我在字里行间分明看到陈梦雷和那些编修人员忙碌的身影,我还看到武英殿里铸字工人在烟火中挥汗如雨……所幸,这些珍贵的古籍历经浩劫又回到了人民手中。我想,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人写书、校书、读书、藏书,把历史上的事件记录下来,把对世界的观察总结下来,把对人生的感悟铭刻下来,把我们民族的根脉传承下来,才会让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小讲堂什么是活字印刷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印刷术是唐朝以整块版刻字印刷的雕版印刷术。到北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制作单个方块体,随时拼版,以方便收纳、易储存和可循环利用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以至于到20世纪活字印刷依然为报纸、杂志等业界生产的主要方式。后来,更多种类的材料被应用于活字印刷,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铁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因为易变形、有拓印不清等缺点,而铜活字的应用,大大加强了活字印刷与保存的质量和效率。实际上,我国铜活字印刷早在北宋真宗时期就大规模用于纸币印刷。明朝弘治正德年间(1488年-1521年),无锡、常州、江苏、南京、苏州一带推广了铜活字印刷,其中无锡的华氏和常氏两家印书颇为著名。康熙晚年,为印制《古今图书集成》,在武英殿内开炉铸造铜字约30万枚,用这批铜活字印制的《古今图书集成》成为中国铜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最浩繁、印制最精美的一部书。
    08/04
  • 辽宁:“芯”装备集聚新动能
    今年以来,我省集成电路装备重点企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沈阳芯源、拓荆科技、沈阳富创、沈阳科仪、沈阳新松等重点企业纷纷突破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实现国产化替代的产品,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产业类型日渐丰富。图为8月2日,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干式真空泵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该公司是全省集成电路装备先进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真空仪器设备和干式真空泵,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08/04
  • 大连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再提升
    2022年7月2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大连自贸片区以80.94分位列全国54个自贸(片)区中的第12名,较去年提升2位,在第三批自贸区中排名第4位,位居全国前列。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据了解,大连自贸片区挂牌五年来制度创新成果丰硕,在全国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21个片区中,率先全面完成《辽宁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19项改革试点任务,累计推出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保税混矿”等3项入选国务院向全国推广改革试点经验,“集装箱码头股权整合新路径”等2项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东北亚商品车陆海联运新通道”等7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进口货物目的地检查‘云眼查’”等18项被国务院官网转发。其中,2021年就推出制度创新成果98项,14项在省内复制推广,9项被国务院官网转发。大连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片区将继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五自由一便利”和RCEP生效机遇,积极探索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创新。以区内大企业、高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高质量重点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向国家部委争取“高质量改革权限”为目标,以制度创新赋能“高质量招商项目”为重点,以完善“高质量考核机制”为抓手,激发全体干部聚焦制度创新工作热情,不断提升制度创新质量,力争在国家层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在省级层面推出新一批创新成果,在市级层面进行更多创新探索实践,以制度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好“试验田”、打出“高产粮”,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