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多彩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气氛
    近日,丹东市各社区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纤维街道黄海社区邀请辖区内的老少朋友齐聚一堂,“香”约过端午,巧手做香囊。四道社区、纤维二社区、瓦房社区,分别开展包粽子、手工制作活动。站前街道华夏村社区开展“左邻右礼粽是情”包粽子比赛。金桥社区开展“传承非遗,端午情缘”手工饰品制作活动。沿江社区、二街社区、三街社区、二三零社区,分别开展画彩蛋、编五彩绳、包粽子活动。浪头镇绿城社区为辖区内17户因病致困的居民送去粽子、鸭蛋等节日慰问品。滨江社区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共建邻里一家亲”活动。花园街道桃铁二社区开展“匠心传承,至扇至美”为非遗漆扇体验活动。桃源社区、盛源社区、桃铁一社区,分别开展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开展“巧手做香囊”活动。英华社区邀请辖区老党员一同包粽子。振八社区开展端午节移风易俗活动。临江街道福民社区、六合社区,分别组织辖区内退役军人参加端午节退役军人双拥活动。新村社区、锦绣社区,分别开展包粽子活动。安民镇安民新村社区联合物业开展“和睦邻里情,端午粽飘香”包粽子活动。鸭绿江街道华盛社区开展端午节走访慰问活动。绿云社区开展“氤氲药草香,巧手做香囊”活动。财专社区、恒景社区、八三社区、东泰社区,分别开展“缤纷五彩绳,浓浓端午情”活动。记者:张津硕
    06/07
  • “六一”的快乐献给你
    日前,丹东退役军人事务局驻长甸镇桦树甸村工作队协调丹东市六纬路小学师生,将价值2500元的学习用品和课内外书籍,送到了桦树甸村两所小学的小朋友手中。桦树甸村现有原桦树甸村小学和蒲石河小学2所学校,主要对20余名适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和1-2年级的学习教育。孩子们对赠送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十分珍视,也十分感谢60多公里外的小同学们对他们的关爱。“关心儿童就是关心未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表示,将持续对在村内接受教育的20余名儿童进行爱心援助,用心用情呵护儿童健康茁壮成长。记者:韩伟
    06/07
  • 节日祝福送给老人
    端午节将至,6月4日,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党委组织“红帆爱民服务圈”志愿者和部分社区居民,上门看望辖区高龄老人、老党员,为他们送去粽子等慰问品和节日的祝福。记者:张怡媛
    06/06
  • 粽叶飘香 情暖消防
    对于坚守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消防指战员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让他们在部队过上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6月5日,丹东市工人村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来到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与消防指战员们一起包粽子。社区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消防指战员叠叶、放米、包裹、缠线……平日里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钢铁男儿”,认真尝试着包粽子这样的“细活”。“你这个粽子啊,粽叶压得不够实,线也缠得不够紧,怕是一煮就会散开了。”志愿者阿姨一边笑着,一边向他们示范如何包粽子。阿姨虚心指导,指战员们耐心学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大盆粽子“诞生”了。食堂里气氛热烈,其乐融融,“吃粽子喽!”随着一声吆喝,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大家品尝着亲手包的粽子,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多年来,工人村社区与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携手共建。通过此次活动,社区居民与消防指战员的鱼水情升温,消防战士们在他乡感受到家的关怀与温暖。作者:沈粹
    06/06
  • 丹东市县前二社区开展“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志愿行动
    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县前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少年和“五老”志愿者到老古沟大沙河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志愿行动。大家沿河两岸捡拾垃圾并分类处理,活动结束后为孩子们颁发证书,引导他们增强环保意识。记者:于上茹
    06/06
  • “无废景区”里 人人都是“保洁员”
    门前是碧绿的稻田,屋后是潺潺的流水,绿树掩映着一排排朝鲜族特色民居。初夏时节,走进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通江村的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初印象便是田边鲜花开放,林间鸟儿婉转歌唱,身着朝鲜族服饰的工作人员淳朴热情,好一派纯净自然的山水田园风光。深入村落,在青山绿水环抱中的民俗景区,“干净整洁”看不到垃圾废物,成为萦绕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体验。三道河四周山环水绕,露河水在这里拐了第三道弯,由此得名。整个村庄的村民都是朝鲜族,是中国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留最完整的村落之一。“保护好青山绿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旅游资源。”景区负责人宫华多年来深植于美景中发展旅游业,深深地热爱着这片青山绿水。在她的带动下,民俗村打造“无废景区”,坚持保护原生态环境、减少废物产生、及时处理垃圾、循环利用资源……对周边环境、动植物、水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描绘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众多景区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丹东市积极推进“无废景区”的创建。许多景区在常年的经营中也逐渐认识到保护性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性,纷纷通过“无废景区”的创建,有针对性地建立规章制度、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景区内的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走进民俗村,记者发现,景区里竟然是“零”垃圾箱。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来来往往的游客不少,却没看到任何垃圾废品。“2022年秋天开始,景区不设垃圾箱,实行‘全员保洁’制度,所有工作人员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手中没有食品便是保洁员,眼前所见的任何垃圾废品都要清理干净。”宫华的解释解开了记者的疑问。不仅如此,来民俗村度假的游客都被提前告知“自备清洁用品和餐具”,景区里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倡导广大游客使用消毒餐具、自带洗漱用品,减少垃圾排放。“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带动着游客不乱扔垃圾、带走废品,共同守护青山绿水。”几年的坚持让宫华看到了“无废景区”带来的文明旅游。沈阳的杨女士是第二次到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旅游。回忆几年前的经历,她感觉对比非常明显:“那次是我跟朋友一起过来,这里跟别的景区差不多,正常设置垃圾箱。但是有的垃圾箱周边就会堆积一些可能是游客不经意间没有投进垃圾箱的废物和垃圾,形成的造脏现象破坏了美景。”这次带着家人故地重游,她发现景区里的垃圾箱没了,只在餐厅、卫生间等不影响景区环境的指定位置设置了分类垃圾箱,而景区的卫生状况却比以前更干净了。“看到景区这么干净,我们都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废品,吃东西尽量在指定的地方,湿垃圾及时丢到餐厅附近的垃圾箱里。我也给家人和孩子随身多准备几个垃圾袋,一路游玩的垃圾废品集中到垃圾袋里,或者交给身边经过的穿着朝鲜族服饰的景区工作人员处理。”杨女士觉得,这样的做法,不仅养成了文明旅游的好习惯,而且也教育了孩子不乱丢垃圾,共同爱护景区环境。宫华发展旅游的思路很清晰:坚守传承和结合创新的文化旅游是“魂”,而保护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是“根”。凭借这些“走心”的细节和创意服务打造的“无废景区”,让从前偏僻的小山村热闹了起来。记者:王卢莎
    06/06
  • 品味鲜香粽子 感悟端午文化
    6月3日,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锦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锦绣物业开展了“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活动,数十名居民一起包粽子,拉近邻里关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记者:吴琼
    06/05
  • 丹东市3人获评第二批辽宁省中医优秀人才
    近日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由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的辽宁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和西学中优秀人才遴选考核工作结束,丹东市中医院刘天成、东港市中医院孙锦江荣获辽宁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称号;丹东市中医院宋安宁荣获辽宁省第二批西学中优秀人才称号。近年来,丹东市相继开展了名中医、青年名中医、中医优秀人才评选及中医经典巡讲、名中医进基层等活动,为加快推进中医经典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丹东市有2人获评国家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4人获评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人获评省级西学中优秀人才。记者:田治华
    06/05
  • 师幼互动 观摩研讨
    近日,丹东市振兴区学前教研组在966医院幼儿园组织开展“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观摩研讨会。活动中,教师们深入班级观摩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及幼儿在游戏中师幼互动。随后,幼儿园老师现场展示一节生动的中班语言活动课,激发幼儿语言的表达欲望。幼儿园教学主任结合本园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及自身的课堂实践经验,分析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与不足。教学活动后,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员就幼儿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与现场老师进行研讨式培训与对话,帮助教师进一步探寻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活动最后,幼儿园现场展示了极具军旅特色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记者:侯春林
    06/05
  • 朱光宇:从“电气新兵”到“技术尖兵”
    从2011年大学毕业到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作至今,朱光宇一直扎根生产一线,磨练技术,从一名“电气新兵”逐渐成长为“技术尖兵”。发电电动机是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的核心部件,为消除发电电动机转子引线穿轴设计缺陷,保证机组安全运行,作为负责人的朱光宇与班组员工组成攻坚小组,并肩鏖战。与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相比,发电电动机转子大轴中狭小的空间更加闷热难耐,温度高达50摄氏度。从集电环及原转子引线拆除、新转子引线装配、绝缘制作及安装焊接到整体检查,朱光宇全副武装在这狭小的空间中“穿针引线”。朱光宇需要仔细将螺栓紧固,每一个焊点、焊缝要求饱满、无裂纹,全程52道操作工序,需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经过7天连续奋战,朱光宇带领团队彻底消除转子引线穿轴设计缺陷。朱光宇牵头组织处理机组GCB操作机构故障、发电机转子引线烧蚀断裂故障等设备缺陷2000余项,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消除发电电动机转子引线穿轴设计不合理、10kV厂用电系统未采用大接地方式、磁极线圈引线接头处开匝等隐患60余项。牵头组织开展机组A级检修1台次、B级检修3台次、C级检修23台次,开展电缆防火封堵治理、机组出口断路器大修、500kV高压电气设备停电检修、电抗器改造、400V自用配电盘改造等电气设备技改大修项目50余项,在保障电站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为提升电站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电站运行模式,朱光宇在自主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革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他研发的《直插式笼式弹簧端子在振动等复杂环境的应用》《电缆火灾早期智能诊断医生》等技术创新成果多次获得国网新源集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职工技术创新奖项。他组织班组专业人员从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出发,成立专项小组,针对生产现场转子接地故障难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总结出适用于蒲石河电站发电电动机转子接地故障分析处理的方法。其中,《消除1号发电机转子磁极引线与连接线接之间间隙》《提高2号发电电动机转子绝缘性能》等成果多次获奖。工作期间,他发表《蒲石河电站磁极线圈径向挡块材料强度及受力研究》等5篇论文;发明《装有门禁卡芯片的巡检仪》等8项专利;参与编制的《水电站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等8本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集团企业标准,规范了电气设备技术监督工作标准。近年来,朱光宇参与部门和班组授课30余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他还定期组织班组培训,为年轻员工答疑解惑,帮他们提升技能水平。作为班组长,他带领班组苦干、实干,班组先后获评辽宁省优秀班组、辽宁省信得过班组“一等奖”、辽宁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其个人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丹东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评丹东市“金牌工人”。朱光宇表示,他要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刻苦钻研,砥砺奋进,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包芙蓉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