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书香漫镇村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激发广大群众读书热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农家书屋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楼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图书捐赠公益活动,盘活社会闲置图书资源,补齐阅读资料匮乏短板。活动得到了振安区科协、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全镇5个农家书屋累计获捐图书700余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农业等多个领域。各农家书屋延伸服务触角,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定期“交流”到镇中心小学的“农家书屋读书角”,丰富学生阅读生活。此外,楼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农家书屋还开展了“书香楼房·畅想享读”“书香楼房·阅读分享”等活动。活动中,群众纷纷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图书室、农家书屋挑选喜爱的图书阅读,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记者:戚文
    06/05
  • 丹东市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5月30日,丹东市教育局举行“守护育幼底线成就美好童年”主题文艺汇演,拉开了丹东市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的序幕。从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丹东市将通过开展“我为学前教育献良策”、召开专家讲座、邀请家长走入幼儿园等系列活动,实现家园共育,营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年来,丹东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出台《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连续实施了四期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截至2023年底,丹东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已达424所,在园幼儿人数近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5%。记者:栾柏醇
    06/04
  • 丹东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启动
    5月31日,由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丹东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在凤城市大梨树村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启动。此次活动旨在纵深推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在丹东落地,落实《丹东市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活动现场举行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专题讲座,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分享了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提升月活动期间,我市将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数字素养与技能专题课、师生信息素养与技能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宣传、农业数字技能培训、数字科普等16项活动,营造浓厚的数字技能学习氛围,促进全民数字素养进一步提升。记者:郑鑫
    06/04
  • 六一”萌娃玩嗨最美风景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丹东合作区国门湾公园、灯塔山公园、集酷国门湾亲子小镇、慧乐儿童游乐场里变成孩子们欢乐的海洋,蓝天下最美的风景就是孩子们的张张笑脸。他们自由自在地嬉闹,相机记录下最美好的瞬间。
    06/04
  • 丹东市临江街道党工委惠民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6月3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共建共治促振兴”惠民文艺演出,街道辖区内共建单位、驻街单位、物业企业及辖区党员志愿者共同观看演出。整场文艺演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精彩的节目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达到了教育和娱乐相结合的效果。据了解,丹东市临江街道党工委近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深化“一社一品”工作。通过此次演出,街道强化了与辖区驻街单位、物业组织的互联互动,夯实了共促共建机制,也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者:沈粹
    06/04
  • 守好居民“钱袋子”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网格不大,但要步步丈量。长期以来,丹东市各社区网格员穿梭于大街小巷,敲响一扇扇门,温暖了众多孤寡独居老人的生活。形式,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作案方式和特点及辨别方法,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并帮助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记者:张津硕
    06/03
  • 情系“夕阳红” 温暖老人心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网格不大,但要步步丈量。长期以来,丹东市各社区网格员穿梭于大街小巷,敲响一扇扇门,温暖了众多孤寡独居老人的生活。“大爷,您这是要下楼散步吗?可得小心些,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随时叫我。”珍珠街道振安社区绿丹江苑南区第一网格的徐晓奥,特别留心空巢、独居老人,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需求。近日,徐晓奥发现平时习惯下楼散步的一位老人好几天都不见踪影,便上门查看情况。得知老人的老伴因胆囊炎复发,短时间内无法陪伴他外出后,徐晓奥便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日前,太平湾街道太平湾社区网格员了解到辖区有一位79岁的独居老人,其儿子在外务工,已经8年没有回来探亲。网格员定期带着生活用品来到老人家里看望,帮忙打扫卫生并仔细检查老人家中的燃气灶、电线插座等,排查安全隐患,保障老人安全用气用电。今年年初,广济街道朝凤社区以“党建引领,网格赋能”为社区品牌,组织网格员深入走访辖区住户。日前,网格员发现财神庙街28号楼搬来了一位91岁的老党员。社区党委书记得知老人身体不好,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为其送去温暖与关怀。“我母亲在家摔倒了,但是我力气很小,试了好几次也抬不起来。”近日,浪头镇左岸社区工作人员吕天野、王艺璇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赶到老人家,合力将摔倒的老人抬起。经过详细询问,确认老人身体无碍后才离开。近日,一位独居老人向七道街道爱民社区求助称,家里的煤气灶突然打不着火。网格员赵世诚立即拨打燃气客服电话进行报修。在等待过程中,赵世诚来到老人家,先查看智能燃气表、软管和安全阀的连接情况。确定没有安全隐患后,他将老人家中的阀门关闭,等待燃气人员上门。这期间,他又发现老人家中的无线网络连接不上,便重新调试网线接口,帮助老人连接上无线网。“有没有人啊,快来帮帮忙!”近日,纤维街道纤维一社区党委书记王恒丹与网格员刘欣在楼道内巡查时,突然听到呼救声,循声寻找,发现揽山园4号楼楼道内有一户开着门,一位老人摔倒在家。两人立即将老人扶起,经询问,老人行动不便,起床时不小心摔倒在地。确认老人无碍后,二人将老人摔倒时不慎碰倒的水杯等物品收拾干净。“你好,请问是八三社区的小宋吗,我现在腿脚不便,无法下楼,能帮我把米送到家吗?”“好的,大姨,马上我就给您送上去。”鸭绿江街道八三社区秉承“服务老人,尽力解忧”的初心,帮助辖区独居、空巢老人解决生活难题。记者:张津硕
    06/03
  • 让孩子们体验采摘的乐趣
    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江城社区联合幼儿园开展草莓采摘活动,让孩子们在采摘中了解草莓生长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记者:张怡媛
    06/03
  • 李鹏:把群众放在心中
    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马市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李鹏扎根基层14年,凭借“把群众放在心中”的信念和“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民警”。他先后获得国家移民管理局百名“成绩突出党员民警”“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丹东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获评个人二等功、三等功。他创建的党建工作经验获丹东市“优秀创新组织成果奖”。前不久,他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是全省移民管理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2023年,李鹏调入马市边境派出所。作为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他带领民警深耕社区“责任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拉,需要多方协调的难题也会当场登记,及时反馈,“有事就找大鹏警官”已成为辖区群众的共识,他先后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150余次。马市边境派出所地处城乡接合部,治安形势复杂。李鹏带领社区民警,以警务走访工作为中心,结合春耕、播种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研,对于土地分割存疑的地块现场查阅历史资料,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李鹏结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创建,总结提出了“接待群众要热心、解决困难要耐心、开展工作要细心”的工作态度和“让服务人人满意、让安全人人注意、让治安人人得意”的工作目标,并始终围绕“三个零”开展群众工作,即服务群众“零距离”、化解矛盾“零滞留”、守护平安“零盲区”,切实让群众感受派出所传递出的“民生温度”。推动创建了“党员平安路”“马市红舟”“农棚群防”等群防工作机制,还在马市村设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主动将村委会、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力量引入“警调衔接”机制,合力解决矛盾纠纷。在此期间,他发动党员参与群防建设350余人次,建立党员治安联动点位36个,调解各类矛盾130余起,遏制矛盾纠纷激化25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50万余元,其所在的九连城镇获评“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马市边境派出所也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候选单位。马市岛是全市蔬菜水果的主要供销产地之一,被称为振安区“菜篮子”。但由于缺乏蔬菜销售渠道,且每户种植品种单一,价格经常被压低。为解决卖菜难的问题,李鹏发动所内民警客串“促销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发布菜农联系方式、蔬菜种类等信息,为菜农拓宽销路。他还利用下班时间走访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寻找有意向合作的商家,最终协调10个免费“助农摊位”,帮菜农拓宽了销售渠道。记者:包芙蓉
    06/03
  • “女童保护”公益课开讲
    日前,丹东市慈善总会七彩志愿服务队走进市实验小学,为在校学生作儿童防性侵公益讲座。2019年,丹东市慈善总会七彩志愿服务队加入北京“女童保护”公益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今年,七彩志愿服务队已深入我市多所学校开展“女童保护”公益宣讲活动,受益学生600余名。记者:包芙蓉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