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新春进基层 文艺助振兴
    冬阳和煦,翰墨飘香。1月18日下午,丹东市文联系统“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新春进基层文艺助振兴’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文联主办,市书法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承办,市书协云创空间创作基地协办。活动现场,市书法家协会的文艺志愿者们为市民书写春联和福字。日前,辽宁省文联下发通知要求在春节期间组织文艺志愿者,通过开展“送福进万家”“摄影服务进乡村”“文艺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乡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文艺形式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艺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李晓峰石少海林志民见习记者/张怡媛于上茹
    01/22
  • 浓情腊八 香暖人心
    1月18日是传统的腊八节。市慈善总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情暖腊八香飘万家”活动。当天一大早,志愿者来到站前广场,为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外卖小哥等送上热乎乎的腊八粥,以表达对他们的浓浓关爱和真挚的祝福。元宝区广济街道天后宫社区开展“浓浓腊八粥你我代代传”活动,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品尝腊八粥。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会爱心公益组织共同开展“浓浓腊八节,温暖身边人”暖心行动,将志愿者们亲手熬制的腊八粥分发给辖区居民,并上门为独居老人、失独家庭送粥。记者:吴琼于上茹张怡媛
    01/22
  • 双拥进军营
    日前,元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拥军老妈妈服务队到驻丹某部军营,与官兵们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共叙双拥情。欢乐温馨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官兵,老妈妈的关爱,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官兵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多年来,元宝区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努力形成军地共同参与、互办实事好事、双向服务奉献、深度融合发展的双拥新格局。记者:宋永昆
    01/22
  • “美丽乡村建设者”姜兆彤:做农民致富的最美“领路人”
    从事草莓科研32年,引进培育草莓新品种数不胜数,开展草莓种植技术试验不计其数,他是农民产业发展的贴心人,是苗木病害的解题人,更是农民致富的“领路人”。他就是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辽宁“最美人物”2023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者代表姜兆彤。面对过往的32年,姜兆彤说:“通过参与草莓引进、研发、生产等环节,我见证了东港草莓产业的发展。看到农民通过种植草莓增收致富,看到草莓产业逐步迈向全国乃至国际,我便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一心扑在草莓产业上的他,还获得过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一等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鸭绿江英才计划“农艺大师”等荣誉。头顶一堆光环的姜兆彤,做人做事依旧踏实。他带领科技团队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求,是我工作的动力。”姜兆彤组织单位科技人员参加科普活动,以各种形式举办培训班,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把草莓生产技术“翻译”给农民听。一次,一家草莓生产基地草莓减产30%以上,出现苗木矮化严重、心叶发红等现象,姜兆彤到现场取样调查,最终发现罪魁祸首是芽线虫。随后,姜兆彤制定了防治措施,成功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恢复生产。这种无报酬的义务指导,对姜兆彤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我们搞农业的,就是要把培育的新品种、研究的新技术推广给农民,农民用了新技术,挣到钱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姜兆彤自豪地说。多年来,姜兆彤不遗余力地扶持很多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2014年春天,姜兆彤提醒振兴区汤池镇草莓种植户李和军更换草莓品种。面对新事物,李和军起初十分抵触。姜兆彤就把冷棚草莓新品种爱莎的相关技术资料准备齐全,再次上门。姜兆彤对他说:“技术上我支持你,你只管种植,如果来年新品种卖不过老品种,我自掏腰包给你补差。”第二年春天,新品种销售形势喜人,每公斤可以多卖8元,每亩地多收入1.2万元。姜兆彤说:“东港草莓的种植从不到1万亩到如今的20.1万亩,种种尝试,让草莓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票子’,就是我多年奋斗的最大意义。”记者:赵硕郑鑫
    01/19
  • “创新创业群体代表”王黛璐:创业有起点 事业无终点
    “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是辽宁“最美人物”2023年度创新创业群体代表王黛璐常常自勉的一句话。王黛璐是一个由海归大学生成长起来的青年企业家,她带领自己的年轻团队在创业道路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18年10月,王黛璐(左一)在中俄科技企业孵化器交流活动中与俄方代表签约。王黛璐在瑞典留学期间便计划回国后要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设计新颖、简单环保的家居日用品牌。2015年,王黛璐以一个不足五百平方米、只有十几个员工的小作坊为创业起点,利用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厂房作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员工近50人,基本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内大规模专业生产手工家居布艺拖鞋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她还创建了丹东青创孵化器有限公司,为各类创新创业群体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扶持50余名草根创业者将自主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有32家企业入驻公司运营的1987青创孵化基地。该公司先后获得辽宁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辽宁省科技厅省级众创空间等荣誉。在王黛璐看来,做事业不只是财富的累积,更要懂得饮水思源,财富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创业以来,王黛璐坚持担当社会责任,先后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36人,并开展“无围墙”居家灵活就业,与市郊农村下岗、贫困、残疾、大龄等特殊人群精准结对。她不但到每个结对家庭手把手传授手工缝纫技能,还用车为残疾和偏远地区留守妇女送去需要缝制的物品,使她们既能兼顾家庭,又能赚钱补贴家用。在东港市十字街镇孙家店村培训时,一个村民对王黛璐说:“黛璐老师,你能不能多来我们村教我几次,我虽然岁数大了,缝得不多,但是我缝两双就能买袋醋了。”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太平哨镇钓鱼台村培训时,一位农民握着王黛璐的手恳求道:“黛璐老师,你一定要在元旦前教会我,我缝俩月就能给家里买头小猪了……”听到这些充满渴望、期待的话语,她暗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她们实现创收增收。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如今已有1032人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此外,王黛璐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以个人名义先后为50户生活困难家庭和偏远山区小学捐资捐物30万元。“事业无终点,我还会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王黛璐坚定地说。记者:赵硕郑鑫
    01/19
  • “最美基层民警”李庆峰: “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他驻村18年,曾用3年时间穿越2000公里山路,走访1041户人家,手绘出28张辖区居民分布图,是大家口中边境线上的“活地图”;在盛产燕红桃的宽甸河口村,他种植、销售一肩挑,帮助桃农提高种植技术、打开销路,带领村民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当地群众都称他是“金凤凰飞进山窝里”;他牵头成立五级调解机制和“线上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在河口警务室的9年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800余起,是村民们心中有说服力的“和事佬”……他就是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指导员、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庆峰。2019年5月,李庆峰为河口村3组村民讲解他的手绘辖区地图。2005年,李庆峰从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河口村担任辖区民警。大江口边境派出所辖区长、山路多,各村住户如繁星一般点缀在山间沟壑里,可谓是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为了掌握辖区情况,李庆峰徒步走遍每户人家。刚开展工作时,李庆峰遇到过不少“门难进、人难找”的情况。“老百姓不开门,说明对我还不够熟悉,那就得用真诚取信于民。”为了尽快让辖区群众认识自己,李庆峰主动“上门推销”,哪里人多就去哪里,谁需要帮忙就伸一把手,看见人就主动发放警民联系卡,卡片上写的不仅是电话号码,更是他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只要庆峰到地头,桃子丰收有盼头!”每到桃花盛开,村民就会说起这句顺口溜。早些年,桃树种植技术有限,销售模式单一,桃农收益不稳定,很多人准备放弃种植桃树。为突破困境,李庆峰协调组建燕红桃合作社,邀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进村指导,并借助电商打开销路。2016年,河口村桃农年均收入突破十万大关。“河口村就在鸭绿江边,地理位置优越,老百姓打开院墙办农家乐一定行。”在李庆峰多方奔走下,经过几年发展,河口村的农家乐从最初的十几家增加到二百多家,一到旅游旺季,农家乐菜香扑鼻、客似云来,火爆非常。在李庆峰看来,不管是多难办的事,只要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就值得全力以赴。“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李庆峰说。记者:赵硕郑鑫
    01/19
  • “雷锋精神践行者”杨栋:打通海岛用电“最后一公里”
    东港獐岛,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在这个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上,一位来自国网丹东市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的“光明卫士”日复一日地守护着小岛的供电安全,他就是辽宁“最美人物”2023年度雷锋精神践行者代表,獐岛村电工杨栋。30多年来,在獐岛只要是与电有关的事,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找杨栋”。“喂,杨栋,家里突然没电了,你来看看啊?”“好的梁叔,我马上过去。”去年冬季的一天,杨栋饭吃到一半接到报修电话,他立马放下筷子,换上工作服,赶往村民家中维修。这样的事对杨栋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岛内的10台变压器、36基高压电线杆、10公里长的架空线路以及一条5.1公里长的海底电缆,是杨栋的日常巡查工作重点;岛上的127家旅馆饭店、100户普通住宅的电器、线路,特别是每家每户的电表,是他平时的工作点位。50多岁的杨栋每天戴着安全帽,背着工具袋、绳索、金属脚蹬,负重二三十斤,在岛上步行往返将近20公里检查电线杆,帮十几家渔家乐和岛上百姓维修电器,被岛上居民称赞为“万能电工”。电网改造升级、更换老旧变压器,海底电缆敷设……他的工作任务不分昼夜。最辛苦的就是三九天巡检,在十几米高的电线杆上,凛冽的海风吹来,再厚的棉衣也能瞬间打透,如果没有安全绳系在身上,冻僵的身体很容易从高空摔下来。“这工作不仅辛苦还危险,杨栋真不是一般人!”提起杨栋,獐岛村村民既感慨又钦佩。2017年,獐岛被评为AAAA级景区。为保障岛内用电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杨栋挨家挨户估算用电需求。2019年底,獐岛更换3台大容量箱式变电器后,当地新农村电气化改造率实现100%。2021年,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倡采用绿色能源,杨栋主动帮着办手续、跑业务,完成獐岛100多户电采暖安装工程,岛上每年减少约945吨碳排放量。2022年,獐岛村建成丹东地区首座“辽·亮”供电服务驿站,杨栋全心全意帮助村民解决用电难题,有效解决服务边远地区客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杨栋用执著与坚守把雷锋精神延伸到祖国海岸线的最东端,构筑了海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者:赵硕郑鑫
    01/19
  • 学生寒假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寒假期间,辽宁省东港市新兴街道关工委组织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快乐假期。碧海社区关工委联合新港边境派出所开展“共迎警察节,感受真‘警’彩”警营开放活动,带领“小太阳”寒假托管班学生,零距离感受警营魅力,了解公安民警打击罪犯、维护公正、服务人民的动人事迹,并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融入其中,着力提升法治教育效果,增强少年儿童法治意识。海角社区关工委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组织小朋友完成“如意翻翻龙”手工制作,表演诗朗诵、新年大合唱等文艺节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孩子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东兴园社区关工委依托“小葵花”暑期公益辅导班,开设读红色故事、作业辅导、手工制作、书法练习等特色课程,以寓教于乐方式,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开展“欢乐度寒假,安全伴我行”教育,驻社区民警讲解假期安全注意事项、逃生自救及识别网络骗局知识,组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提升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保障平安、健康、快乐成长。作者:王媛杨斯淇王美娇
    01/19
  • 桥东社区开展腊八节迎新活动
    1月16日,辽宁省东港市桥东社区组织开展“情暖腊八,万事‘粥’全”喜乐迎新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祥和喜庆氛围。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和巨龙物业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剪窗花、写对联、熬煮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用刻刀和剪子刻画出心目中的“中国龙”,用毛笔写下新年的美好祝愿,欢庆腊八节,共叙邻里情。天气虽冷,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下肚,大家的心里却是暖暖的。“社区组织的腊八活动特别好,大伙儿在一起既拉近了距离,又和谐了关系,十分喜庆,都非常高兴。”居民王传宇说。记者:林焕东孙溪聪
    01/19
  • “尔滨小冻梨”来丹研学
    1月12日中午,来自哈尔滨市三一国际儿童学院的研学团队抵丹,开展研学活动。该研学团队由10位老师带队,共有32名“小冻梨”。在迎接现场,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及鸭绿江大厦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了草莓和朝鲜打糕。在安东老街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小冻梨”们欣赏了舞狮和秧歌表演,丹东的“小草莓”向“小冻梨”赠送了礼物,并一起品尝丹东特色小吃、参观非遗手工制作、观看快板节目。带队老师对记者说,通过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在哈尔滨街头的宣传视频,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丹东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学校组织孩子们来丹东研学。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希望通过此次研学,让哈尔滨的孩子们了解更多抗美援朝历史和志愿军的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同时,品尝丹东特色美食,体验朝鲜族民俗文化。在丹期间,“小冻梨”们将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舰、黄海明珠塔等景区,体验滑雪、泡温泉和摘草莓等活动,还将和朝鲜族幼儿园的师生学习朝鲜族歌谣、礼仪、民族特色游戏等。记者:刚越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