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平台
    近日,丹东市元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辖区一企业举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元宝区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通过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平台,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记者:宋永昆
    06/17
  • 送文化进基层
    日前,由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办,丹东市图书馆联合凤城市图书馆开展的“助力乡村振兴送文化进基层”系列活动在凤凰城街道举办,给当地群众送去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结合传统文化,丹东市图书馆现场开展了“巧手编花绳”手工体验、“诗词对对碰”、“投壶射礼”等民俗文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农业生产技术手册、期刊杂志等资料的免费发放,得到过往群众的热情参与和一致好评。此次活动增进了市县的文化交流,向基层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科技、农业信息,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宋永昆
    06/17
  • 惠民演出润民心
    日前,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振兴区临江街道党工委、丹东市民族歌舞剧院承办的“奋进新时代振兴新突破”公益惠民演出,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文化盛宴。演出在《动感丹东》的优美旋律中拉开序幕。《江山无限》演唱者用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将歌曲中的豪迈表达得淋漓尽致。歌伴舞《晨光曲》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独唱《和平时代》、歌曲《春风十万里》、情景诗朗诵《抗联英雄》等节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群众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还增进了临江街道与共建单位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的舞台,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吴琼
    06/17
  • 为群众解决“堵心事儿”
    “才几天的工夫,就帮我们把下水管道修好了,再也没有臭味儿了。”近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汤山城村居民对镇里帮他们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表示感谢。汤山城村中街居民楼的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漫溢,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此,居民向汤山城村网格员寻求解决办法,接到网格员反馈后,镇政府立即派人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制定解决方案。施工队凿开路面发现,返污水是管道破裂造成的。确定维修方案后,网格员通知该楼居民暂停用水,并告知污水堵塞原因和解决方案。仅用两天时间,施工队就将返污水点位修补完毕,并重铺了道路,困扰居民的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今年以来,汤山城镇持续聚焦民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记者:姜慕馨
    06/14
  • 升级“爱心驿站” 优化便民服务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石油辽宁丹东分公司王萍加油站营业厅,一处“爱心驿站”信息牌格外显眼,该驿站可提供免费饮水、测量血压、读书看报、应急药品、应急充电等服务。为进一步优化“爱心驿站”功能,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中国石油辽宁丹东分公司以“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套更完善、环境氛围更温馨、服务供给更贴心”为目标,对市内4座“爱心驿站”进行改造升级。此次改造升级充分采纳户外劳动者和顾客的建议,扩大了驿站的服务范围,更换了部分设备,增添了多种常用药物和血压仪、充电器等常用物品,完善了图书角的配套设施。各站点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及时补充物品。记者:姜慕馨
    06/14
  • 厚重的文化 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近年来,丹东市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积淀,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理念,加快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努力创建文化厚重的全国文明城市。日前,在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的“英雄城市薪火传”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78岁的耿秀琴向大家讲述了她的母亲在丹东支援抗美援朝前线时纳鞋底、楼下的大姨做炒面的故事。“他们条件十分艰苦而且不易,这种抗美援朝精神正是我们青年人应当传承的。”在场的市民张慧琳感触地说。为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大型原创诗画音乐剧《不朽》的创作和播出,展现了丹东人民“一切为了支援前线”的奉献精神,讴歌了“英雄城市”和“英雄人民”的大无畏气概。丹东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各地组织开展如“五彩鸭绿江”群众文艺汇演、朝鲜族民俗游园会等系列活动,将专业艺术、民族文化、戏曲文艺送进千家万户,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参与体验。在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集贤村农家书屋,书柜里按类别摆放着各种书籍,村民们正在根据自己的需要翻阅着。“农家书屋的开放,开阔了村民们的视野。通过学习,使农民丰富了种植经验,也让做生意的人学会了经营,为培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集贤村农家书屋负责人林源源说。遍布丹东的社区书屋、农家书屋、漂流书屋,不仅得到了市民的肯定,也为社区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夯实了基础。近年来,丹东结合“书香丹东”建设,持续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其中20个图书馆分馆已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倾力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每当夜幕降临,丹东这座小城放缓了白天繁忙的节奏,上演另一番热闹景象。市民走进公园、广场和各类文化场所,开始了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文化“夜生活”。在丹东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楼里不时传来歌声、音乐声,魅力舞蹈班学员吴筱丹和她的姐妹们正在排练舞蹈。“在这里学习舞蹈已经四年多了,学习舞蹈,让我的个人外在形象气质有了很大提高,内心的修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亲戚朋友看到我的变化,纷纷加入到这支舞蹈队伍。”吴筱丹说。重文化,是理念,也是举措。近年来,丹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市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同时,丹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培育服务项目,组建文明实践队伍3600余支,广泛开展“情暖丹东志愿有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明实践活动1700余场,把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群众身边,引领群众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记者:许军杨培强
    06/14
  • “跳蚤市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
    6月8日,丹东市珍珠街道临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家长、学生开展“跳蚤市场”活动,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物尽其用、良性循环、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理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当日9点,一个个“摊位”整齐有序地铺开,书籍、玩具、学习用品、手工制作、小饰品……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每位“小顾客”的到来,都令“小老板”们开心不已,欢笑声、叫卖声和讨价声此起彼伏。“这个小汽车卖吗?”“能便宜一些吗?”在讨价还价、交换物品的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记者:张津硕
    06/14
  • 为生活困难学子点亮求学路
    6月11日,丹东市阳光教育基金会“助学阳光行”公益活动走进凤城市石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为30名生活困难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总金额3万元。捐助仪式上,工作人员勉励受助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受助学生表示,将心怀感恩、奋发图强,在学业有成后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丹东市阳光教育基金会是市教育局在2018年成立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也是我市5A级教育公益慈善组织,已累计募集资金1470多万元,在扶困助学、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助力乡村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助学阳光行”是该基金会2024年“温暖计划”系列活动之一,今后将持续开展,计划资助100名生活困难学生。此外,基金会还将举办“快乐成长阳光行”“为爱而歌阳光行”活动,邀请心理教师和音乐教师为山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记者:栾柏醇
    06/13
  • 长城脚下非遗展演精彩纷呈
    结合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至11日,丹东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虎山长城系列公益惠民文化宣传活动在虎山长城景区举行。非遗展示展演、“长城之歌”专场演出、少儿京剧专场演出及红色印记专题展览4个板块的展示,为各地游客奉上了一场极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内涵丰富的节日盛宴。非遗进景区展示展演活动推动遗产保护和文旅深度融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融入生活。“非遗·食神长廊”和“非遗·匠心技”等精彩展演,以丹东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主,省内各地调集的非遗项目为辅,包括各类非遗项目共54个,系统展示我省及丹东市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在现场,来自省内的上口子高跷、抚顺地秧歌和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等展演队伍,与丹东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联袂展演,充分展现各具特色的精彩音乐舞蹈技艺和传统艺术魅力。海城牛庄馅饼、路家传统酱卤、凤城满族传统小吃、丹东朝鲜族传统小吃等18个“舌尖上的非遗”纷纷亮相,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到“看得见、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的传统非遗美食的特殊魅力。烙画艺术、蒙古勒津刺绣、本溪桥头石雕等27个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展示技艺绝活,讲述非遗故事,让广大游客近距离接触与感受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京剧艺术作为国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活动现场,振兴区少儿戏曲培训机构在舞台上表演了传统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岳母刺字》及现代剧目《智斗》《迎来春色换人间》和新编剧目《友情丹东欢迎你》《走向复兴》等优秀剧目,让游客大饱眼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长城之歌”专场演唱会、“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专题展览,让广大游客沉浸式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红色丹东的浓郁氛围。记者:王卢莎
    06/13
  • 丹东元宝区少年儿童“花式”迎端午
    金汤小学举办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端午节知识竞赛、手工艺制作、绘画创作等活动。金山镇中心小学开展知端午、画端午、包粽子、书情怀等活动。新安小学开展“粽香满校园端午乐翻天”主题端午节系列教育活动。中富小学举办端午诗会、品尝粽香、童趣手抄、画中端午等主题班会。第二幼儿园以“浓情端午粽享传统”为主题,组织孩子们做香包、包粽子、缠五彩绳、包艾草。第五幼儿园开展“过端午佳节品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端午佳节,丹东市元宝区教育局组织区属各少工委开展“浓浓端午情,悠悠传承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端午丰富的文化内涵。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