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工人村社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连日来,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党委开展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在九纬路银杏大道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旅游咨询、线路指引等服务,并及时清理景点垃圾,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记者:吴琼11/06
- “便民服务点”解纠纷为持续推动“红心蓝盾边江锋警”党建品牌走深走实,丹东市古楼子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在与村总支共建过程中,依托各村委设置“便民服务点”作为古楼子所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发挥着深挖社情民意、拉近警民关系、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作用。近日,民警通过“便民服务点”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十月,家住古楼子乡东甸子村的张某到村委会便民服务点向民警求助。经了解,张某想提高家中蓝莓产量,在自家地中建设大棚,因建设的大棚长度和高度很大,其邻居李某担心会挡住自家大棚采光,遂进行阻止,双方发生矛盾纠纷。确认情况后,民警与村书记、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调解工作。起初双方各不相让,商谈几度暂停,民警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化解了李某的担忧,张某的大棚的建设得以顺利开展。记者:唐羽廷11/06
-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近日,丹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带领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深入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慰问困难群众和受灾家庭,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送去大米、面粉、豆油、牛奶等生活用品。记者:李美臻11/06
- 林江名城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近日,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林江名城社区联合市第一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医护人员携带医疗设备,为居民提供测血压、血糖等检查,同时内科、外科等科室专家为居民提供现场问诊,解答各种健康问题。记者:张怡媛11/05
- 暖心服务获锦旗10月29日,一位市民代表其父亲王先生将锦旗送到丹东海事局政务中心“党员先锋岗”。不久前,王先生到丹东海事局政务中心办理海船船员合格证书再有效。受理过程中,政务中心了解到,王先生今年满60岁,遂专门安排“党员先锋岗”对其提供一对一服务,全面统计王先生的现持证书信息。经过统计核对,“党员先锋岗”发现王先生持有的沿海二等大管轮证书有效期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其现有资历符合沿海二等大管轮证书再有效要求,但是到今年12月以后,则不再满足证书再有效要求。“党员先锋岗”当场向王先生说明了法规规定和证书信息,帮助他进行了沿海二等大管轮证书再有效申请。目前,王先生的海船船员合格证书、沿海二等大管轮证书均已办理了再有效,并顺利登轮工作。记者:孙坤霖11/05
- 暖心行动 共筑爱老家园近日,丹东市各社区积极行动,暖心服务,书写出一个个温暖的爱老故事。浪头镇绿城社区网格员张希云巡查时发现一位老人独自坐在路边,询问得知其迷路了,只记得家在东安民村小学附近。联系民警后,张希云为老人买来面包和水并继续了解相关信息。民警赶到后,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鸭绿江街道财专社区接到一位老人求助称,其发现家中有被人翻动的迹象,怀疑进了小偷,手机也找不到了,无法联系子女。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上老人的大女儿,经电话沟通,大女儿说家里是她去收拾的,并不存在小偷,手机应该也在家里,让老人回家里等她。随后,工作人员将老人送回家中。兴东街道泰美社区接到一位老人求助称,其家中马桶不停反脏水。社区党委书记赵玉霞立即与网格员赶往查看,判断是下水管道堵塞。联系物业遭拒后,赵玉霞果断联系兴东街道办事处,自掏腰包帮忙清理。广济街道广济社区接到一位老人反映,德馨园小区内的葡萄藤架经历了数年的生长,逐渐面临藤蔓过密、病虫害滋生、影响景观美观等问题。社区立即组织人员修建葡萄藤架,解决问题。花园街道花园社区联合花园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入户义诊活动,为102岁老人涂国田及其家属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护理知识指导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表厂社区党委书记带头,将华美山庄小区多处坑洼路边进行填平,方便老年人安全出行。桃铁一社区工作人员徐东辉为辖区老人进行养老资格认证,并叮嘱注意用电、用气安全。临江街道东昇社区网格员积极上门为高龄老人进行津贴认证。每到一户,网格员们认真核对老人信息,细心指导认证流程。这一贴心举措,让高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津贴认证,切实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记者:张津硕11/04
- 马市岛上的暖心警事从事社区岗位十四载,从初出茅庐到得心应手,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事迹,只有与群众共度平凡岁月的点点滴滴。村头巷尾记录下他风雨无阻的脚步,万家灯火映照出他无怨无悔的身影,他就是马市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李鹏,村民口中亲切的“大鹏”。自掏腰包帮五保户过冬“红姨”是马市村年逾六十的五保户,收入来源全靠后屋种着的五十平方米的地和几只产蛋的鸡鸭。可单靠摆摊,经常一连几天都没有收入。如何卖出囤货,尽快攒够今年家里买煤的钱,成了红姨的一块心病。“大鹏,眼看着天冷了地也没法种了,本想着这几天多卖点把过冬的钱攒出来,结果菜和鸡蛋卖得也不好,这个冬天我可怎么过啊。”听了红姨的诉苦,李鹏在下班时总会绕路来到红姨家,把红姨当日未卖出的蔬菜和鸡蛋全部按原价买走。“大鹏,你买这么多能吃完吗,你赚的也是辛苦钱,还要养家,可别破费了。”红姨明白李鹏是为了帮她能尽快凑够买煤钱,不禁感动得红了眼眶。“姨没事,我家里人多,我带回去什么家里今晚就吃什么!”李鹏安慰地拍了拍红姨的肩膀,放下买菜的钱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在李鹏的帮助下,红姨赶在天冷前屯好了今年过冬的煤。“我没个一子半女的,以前有难事了就只能自己抹眼泪。自从大鹏来了之后,什么事都帮着我,我一下子觉得生活有希望了。”红姨感动地说。重修危房温暖孤寡老人“大姨,眼看着冬天到了,你家这房子四处漏风还能住人吗?”近日,李鹏着急地对辖区孤寡老人孙女士说道。孙女士今年76岁,老伴去世得早,两个孩子都患有精神疾病无法自理,平时老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政府的低保补贴。老人年事已高,无力修缮自己住了五十多年的房屋,房子四处透风,屋内遍布杂物,餐桌上的塑料布下盖着已经放馊生虫的米饭。李鹏在掀开塑料布后,既心疼又着急,立即联系派出所社区民警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前来,共同帮助老人在冬天到来前修缮好这个已有五十岁高龄的老房。李鹏和工作人员一同将老人屋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又找来村里的木匠重新定做木料并量好尺寸,还自费买了塑料布,帮老人把漏风的窗户补好。忙活了近一个礼拜,当初那个刮风漏雨的危房,在李鹏等人的努力下,成为能够为老人遮风挡雨的家。“孙姐要是没有李鹏,真是不知道怎么过这个冬天,可真是谢谢李鹏,谢谢马市边境派出所。”下尖村妇女主任说。热心公益传递生命之光李鹏是从本溪桓仁县的一个小村子通过考学入警,深知贫苦家庭的不易,对身边有困难的群众始终保持着真挚深厚的感情。自工作起,李鹏就热心公益事业,想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共为贫困家庭与困难儿童自发捐款累计超过百笔。今年八月,李鹏帮助辖区贫困家庭的事迹被本报报道后,有社会爱心人士被李鹏的精神与事迹感动,自发捐款共计5000元。李鹏拿了一个本子专门对捐款使用情况做了记录,每一笔善款的使用都记得清楚明白,“每用一笔捐款我都要记下来发给捐款人,大家信任我,我也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把善款用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不能让好心人寒了心。”此外,李鹏还自己坚持参与无偿献血,个人累计献血量达2000余毫升。润物无声,李鹏靠着热心肠赢得马市岛百姓的民心,和群众打成一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辖区每一名百姓都能在马市岛幸福地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李鹏将继续秉承入警的初心,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让爱与温暖在马市岛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记者:唐羽廷11/04
- 银杏文化周 丹东工人村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游客秋意正浓,丹东的百年银杏大道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翩翩起舞,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丹东市振兴区首届银杏文化周期间,工人村社区党员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用他们的热情服务欢迎着每一位到访的客人。11月1日,工人村社区党员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九纬路百年银杏大道周边,认真清扫垃圾,确保景区环境整洁干净;在主要路口设置指示牌,为游客指引方向;利用便民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旅游咨询服务,并热心帮游客拍照留念。当天,党员志愿者们还为初次来丹游客介绍银杏大道的历史和特色,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作者:沈粹11/04
- 跨越千里祭扫 代父辈圆夙愿“爸爸,这里就是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我代您祭扫志愿军烈士……”10月27日,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的杨忠祥驱车3000余公里,来到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志愿军烈士英灵,圆老父亲杨光炎多年的心愿。杨忠祥为陵园纪念碑献花篮、鞠躬,在湖南籍志愿军烈士沈锡清、鲁明胜、徐恒文、向洪跃墓碑前点上香烟,敬上家乡的美酒,并向他们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视频电话那头,远在湖南的老父亲杨光炎看到这一幕,眼里闪着泪光。杨忠祥是名退役军人,他告诉记者,父亲杨光炎1951年3月入朝作战,1953年11月回国。杨忠祥说,父亲93岁高龄,前年自己就想和妻子陪老人来丹东祭扫志愿军烈士,但老人身体状况不好,计划中断了。今年初,老父亲一直反复念叨,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到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去祭扫他牺牲的战友,此次没能成行也成了老人心头的一大遗憾。杨忠祥说,父亲杨光炎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总部机关首长警卫员,后来主动申请上前线,在战场上被弹片击中腿部,经救治返回战场,但留有听力障碍。父亲经常提起牺牲的战友,他说自己能活着回来并安享晚年,与牺牲的战友比感到很庆幸。杨忠祥介绍,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家里又有六七人参军入伍。后辈入伍时,老人都会提醒要好好干。“替老爷子完成夙愿,是儿女应该做的。”杨忠祥动情地说,老人的话后辈一直遵从、铭记。作者:石计书刁庆峰11/01
- 网格员上门服务10月29日,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网格员上门服务,帮助20位独居老人完成津贴资格认证。他们认真核对老人信息,按认证流程仔细操作,贴心的服务赢得老人称赞。记者:宋永昆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