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五集 毛敬仪:机要员的特殊经历
    03/15
  • 丹东人物原型话剧,入选全国创作工程重点项目!
    3月9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目前有三部剧目入选今年全国大型文化活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干字碑》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辽宁芭蕾舞团芭蕾舞剧《花木兰》、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群舞作品《鲁艺芳华》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这些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代表着我省舞台艺术的较高水准。话剧《干字碑》弘扬时代精神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话剧《干字碑》已入选多项全国文艺展演活动。《干字碑》是根据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毛丰美的先进事迹创作的一台优秀话剧作品。该剧选取了毛丰美一生中的几个典型事迹,浓缩在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深入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脚踏实地的“干”字精神。|话剧《干字碑》剧照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即将在北京举行,这次将亮相于首都舞台的话剧《干字碑》是经过主创人员精心修改后呈现给观众的。在此次修改中,剧组根据剧情有机融入了满族文化元素,舞台后区加入了一道硬质吊装景片,美工师傅将景片镂空,并以写意的方式将满族女性颇具特色的头饰图案融入设计之中,保持了该剧舞台美术鲜明的民族特色。部分演员的服饰也加入了满族服饰的镶滚工艺。演员的台词表达更为精准,更符合当代的语言习惯。该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话剧《干字碑》近年来屡获大奖。2018年,《干字碑》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优秀作品奖。2019年,《干字碑》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提名剧目。该剧入选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03/11
  • 我市一人当选“辽宁名医”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田治华3月8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发出《关于公布第三届“辽宁名医”和第二届“辽宁青年名医”名单的通知》,公布了50名第三届“辽宁名医”和50名第二届“辽宁青年名医”名单。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主任李成当选“辽宁名医”,这是省卫生健康委组织“辽宁名医”评选以来我市的第一位当选者。本届遴选工作于2020年启动。入选者应“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长期服务于临床一线,深受业内同行和广大患者赞誉”。“辽宁名医”和“辽宁青年名医”评选,旨在弘扬和传播“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推动我省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
    03/11
  • 明戍边“怀远将军”遗迹探微
    在振安区太平湾街道望江村七组(原属宽甸古楼子乡管辖)有一处名为“高墙房身”的古建筑遗迹,据传这里曾是一位明朝戍边将领的府邸。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是否对应?于是,笔者对该遗迹进行了详细考察,并依据相关史料对其背后的历史进行了梳理。“高墙房身”遗迹戍边与“拓边”有关《宽甸县地名志》中对“高墙房身”有这样的记载:“相传这里系明末怀远将军程嵩之私宅,今仅存墙基一道,隐约可辩。”笔者从程嵩的后人程绍全那里得知,原程氏老宅的院墙高近两丈,站在院子里望不着门前的大道,老宅占地五亩有余。房屋经多次翻新改造,原模样荡然无存,院墙已拆除大半,门前西侧仅存有50余米长、高近2米的墙体。这段墙体由河卵石砌就,虽然历经400多年的沧桑岁月,依旧坚固无比。怀远将军程嵩是何人?他又为何在此居住?这与明朝拓边有关。明初,辽东戍边城堡很少,最先修筑的是辽河套一带的边墙,主要为防御作用。正统七年(1442)修建了辽西边墙,主要针对蒙古瓦剌部。成化三年(1467),辽东的女真势力逐渐崛起,为防止其扩张,又修筑了辽东边墙,由辽阳副总兵韩斌主持,修建“叆阳、凤凰、汤站、镇东、镇夷、草河等十堡拒守,相属千里”。成化五年(1469),又“开拓柴河抵浦河界60余里”,“增立烽堠,疏桃河道,边人得安”。如今,在宽甸灌水镇柏林川村仍立有碑记,虽经风雨侵蚀,但尚有“成化五年钦命副都统韩斌兹因开展边疆整斥烽堠至此撰”等字可辩。这是明朝在辽东第一次大规模拓边。嘉靖年间,明朝在辽东地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拓边。嘉靖十九年(1540),在与女真部落接壤处立碑为界,设墩台屯兵卫戍,阻挡其势力南徙抢掠。嘉靖二十五年(1546),沿汤站堡至鸭绿江一带筑孤山堡、险山堡、江沿台堡等城堡,并北移边墙,以利战事。嘉靖四十二年(1563),都御史王之诰又沿驿道和要塞建立新安、宁东等六堡十二城。嘉靖四十四年(1565),“令改新江沿台堡于江沿台地方,设备御兼辖汤站、凤凰等堡。以扼短错江之险,与叆阳东西两翼,共成犄角之势”。经有关专家考证,原江沿台堡位于今振安区楼房镇,而新江沿台堡在今古楼子乡,此处今地名就叫“旧江沿台”。新江沿台堡占地约4.5亩,堡内筑有高台,高台上有鼓楼,敌人来犯可击鼓报警,鼓声可以传至附近高山顶的烽火台。遇紧急战事,烽火台可点燃狼烟,向附近城堡求援。“怀远将军”墓碑座尚存墓葬遗迹尚存根据史料记载,新江沿台堡指挥官受险山参将节制,而根据明朝武官品级排序,参将为正三品武官,怀远将军为从三品武官。“怀远将军”排在参将之后,由此推断新江沿台堡最高指挥官为“怀远将军”便在情理之中。那又如何认定这位“怀远将军”是程嵩呢?原古楼子乡文化站站长郑维龙告诉笔者,程嵩于明万历初年去世,后安葬在今望江村七组的山上。30年前,郑维龙曾在当地一位刘姓老人的带领下,看到过坟前散落的青砖。30年后的今天,刘老汉已去世。郑维龙找来刘老汉的孙女带路,才找到怀远将军所葬之处,现在这里已建成了果园。郑维龙说,当年根据刘老汉介绍,程嵩墓用大青砖砌成,坟前立一青石墓碑,墓碑正面有“怀远将军程嵩”字样,碑后刻有其生平简历和功绩。可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村民用墓碑做灶坑石,烧了一天一夜,将石碑烧炸。墓穴也曾遭盗挖,后被夷为平地。墓碑和墓穴虽遭损毁,但碑座尚存。“怀远将军府”推测蒲石河自西向东流入鸭绿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新江沿台堡在军事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担负着从蒲石河入鸭绿江口到险山堡(今杨木川镇土城子村,位于蒲石河沿岸)这一段的防御任务。作为驻守在新江沿台堡的最高指挥官,程嵩在此兴建个人府邸更在情理之中。据史料记载,宽奠堡、大奠堡、永奠堡等六堡于明万历二年至三年(1574—1575)先后兴建完工,而新江沿台堡比“六堡”约早建10年,由此可以推断,其程嵩府邸也大约建于这个时期,距今约450年。
    03/10
  • 1982年的东沟县前阳公社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东沟县各地成立了16个业余剧团和文艺队,解决群众看戏难,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左图1982年拍摄于东沟县前阳公社。丁培中摄影
    03/10
  • 丹东首次发现!探秘凤城秋岭古岩画遗迹
    今年2月,我市考古部门在凤城市草河街道秋岭村,发现一处带有动物图案的古代岩画遗迹。这一发现在丹东地区尚属首例,即使在辽宁地区,这种带有动物图案的岩画也极为少见。该岩画是哪个时期形成的?又是何人所作?岩画位于何处?凤城市草河街道秋岭村五组爱河东岸有一“人洞山”,其西为老古洞山,山上有一洞,当地称为老古洞。在北侧的山岗上立有一个孤零零的石头,当地人称为“石人”。其下方即为草河在此与爱河交汇,聚为一流,东南经东汤、虎山流入鸭绿江。“人洞山”在当地颇有名气,有村民称其为“仙人洞山”。山体西侧濒临河边,是一片石灰岩质地的白色立陡的石砬子,在阳光照射下花白一片。这片石砬子中部的一块近似长方形较为平整的砬面上,阴刻有一幅岩画。由于长年风雨侵蚀,岩画上的一头牛和一只虎已变得模糊不清,依稀能看出是古人采用尖锐工具刻划而成,造型简洁、古朴、生动,线条粗犷有力。岩画产生于什么年代?据考证,秋岭村岩画的年代,从画面造型来看要比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更为具象,刻划的线条更加粗壮,并且只有青铜质地的工具才能刻划出如此粗深的线条,其刻划技法,特别是老虎身上体现肌肉结构和动势美感的云纹线条,与西藏日土岩画中动物的刻划技法类似,综合推断岩画的创作年代可能为青铜时代。此外,西距秋岭村30公里的管家村赫家堡子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大石盖墓群,为青铜时代的墓葬群。由于两地相离较近,因此在这一区域活动的古人类,应属同一族群,这也为秋岭村岩画的产生年代提供了一个有力佐证。岩画的作者是谁?史料记载,凤城地区爱河两岸在青铜时代一直是小水貊人的活动区域。《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句骊一名貊,有别种,依小水而居,因名曰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史料记载,“大水”为浑江,“小水”为爱河。《魏氏春秋》载:“辽东郡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西安平县即今九连城镇上尖村爱河尖古城址,其北正为爱河南流入江至海。由此推断,秋岭村岩画极有可能就是小水貊人的杰作。秋岭村岩画的发现,为人们重新审视凤城地区文明史,研究早期历史遗迹,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参考资料。延伸阅读——老古洞山上的“石人”老古洞山上的“石人”是一块自然的奇石,当地人感觉它像一头古猿,身背草河地区的百姓负重前行。如果除去其上耸立的几块石头,它更像一只正在伸头张望、四足拔地而起的石龟。特别是岩石面上还有4个很浅的圆形凹窝,让人联想起鞍山地区发现的凹穴岩画,这种岩画一般刻在山顶的龟形石上。根据“石人”及其周边环境,研究人员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古人在老古洞山的洞穴里居住,平时就在爱河和草河的两岸捕鱼狩猎,遇到祭祀的时候,便会结队来到“石人”面前祈福。所以,有草木丰盈的秋岭地区,便成了当时的人居佳地。作者/关寒编辑/邹润
    03/09
  • 一片丹心绘风采 巾帼礼赞新时代
    3月8日,市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一片丹心绘风采巾帼礼赞新时代”主题画展。旨在让广大妇女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节日,丰富她们的文化生活,展示她们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妇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画展共有展品100余件,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女性绘画爱好者,创作了国画、油画、水彩和素描等绘画作品,内容涵盖巾帼风采,抗击疫情,幸福家园,祖国山河等主题,作品创意无限、色彩斑斓,独具匠心,颂扬了我市女性为丹东建设所作的贡献,展现出新时代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高品位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当天,有百余人次前往观展,30余位作者前来与观众互动,讲述作品创作灵感和绘画心得。此次展览将持续到三月底,为广大绘画爱好者提供更加充裕的学习交流机会。记者包芙蓉
    03/09
  • 李海涛:公益路上从未止步
    一次偶然接触,成就终身事业,东港市爱心义工协会会长李海涛的公益之路有点与众不同。13年前,李海涛还是一位广告行业经营者。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广告行业的淡季,闲不住的李海涛便开始琢磨,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其他事。一次偶然机会,李海涛从网上了解到深圳义工团队从事公益事业的事情,那时他身边并没有这样的团队。于是,抱着“想做点事”的想法,李海涛组建了一支爱心义工团队。“做了这个事情之后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当时就想带领更多人从事公益事业,把团队做强做大。”荣获2020年度“辽宁好人·身边好人”荣誉称号的李海涛说。2008年,李海涛发起成立了东港市爱心义工协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如今,团队已拥有志愿者1000多人。协会积极开展助老、助学、助残、扶贫、救灾、环保等多种形式的爱心公益活动,现有金牌项目23个,涉及领域包括精准扶贫、关爱未成年人、灾后救援、助老爱老等。协会在省内外知名度很高,并于2019年获准建立党支部,成为东港志愿服务领域的排头兵。公益越做越大,李海涛也彻底从曾经的商人变成了一名全职爱心义工。对于当初的取舍,李海涛从未后悔过。2015年,李海涛的广告事业和爱心公益事业都做到了最好的状态,而他的精力已无法做到两者兼顾。当时李海涛已开始接触壹基金项目,如果想得到更多更大的壹基金项目,帮助更多东港的孩子,李海涛必须付诸全力。于是,李海涛果断放弃了自己的生意。这份付出在2017年得到收获。经多方努力,东港市爱心义工协会最终成为壹基金丹东地区合作伙伴并加入辽宁公益联盟。在壹基金的支持下,李海涛带领义工为东港市8所农村小学安装了80万元的游乐设施;为34所学校捐赠40台净水设备、212套洗手台、免洗抑菌洗手液4000余瓶,专用水杯18000多个,受益学生近两万人,项目总价值240余万元;向东港17所学校捐赠17万元的图书以及救灾设备,为困难家庭学生争取到1000多套温暖包……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李海涛。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李海涛立即召开爱心义工协会志愿者网络会议,成立应急小组,开始向医护人员系统学习防疫知识,同时向各方面求助、筹集防疫物资。从清晨到日暮,团队深入城乡卡点一线和重点部门,深入各个小区、学校、乡村,进行宣传、消杀、发放物资,从未间断。在公益事业上,李海涛不断拓展创新,注重志愿服务专业化。早在几年前,他就敏锐地认识到志愿服务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做好事上,专业化将是大势所趋。他选派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实施灾后科学救援,并深入校园进行防性侵知识宣传。成立了安全教育宣讲团,为学生们进行“交通安全”“避免意外伤害”“食品药品安全”“远离疾病和毒品”四大主题安全公益讲座。一份坚持,多份付出。“最难的时候,曾经无数次到大海边痛哭,如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公益事业也越做越顺了。”李海涛说。记者张瑞
    03/08
  • 61年,从未忘记!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日久弥新;有一种声音,跨越时代,历历在耳;有一种怀念,历经风雨,更臻醇厚;他用实际行动激励着一代代人,温暖着一代代人,感动着一代代人,他就是雷锋。2021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8周年纪念日61年前,雷锋同志曾经在丹东鸭绿江边拍摄照片(感谢读者严祥提供资料照片)雷锋与丹东每年的3月5日,驻丹65739部队都要组织官兵在部队团史馆参观雷锋相关图片展,收听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事迹报告录音。雷锋来丹图片资料“由于党的培养教育,使我成长。我为人民仅仅尽自己一点应尽的义务......”雷锋的激情演讲,听得在场官兵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本段录音选自1960年11月雷锋同志专程来到驻丹部队为官兵作先进事迹报告的演讲。“我叫雷锋,湖南望城县人,放牛娃出身,是伟大的党和毛主席把我救出苦海,我的所作所为都是我应该做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还做得不够……”据该部队原俱乐部主任李咏回忆,1989年,他在清理库房时,发现了雷锋同志在该团作事迹报告时留下的唯一一盘原版录音带。此事在全国、全军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军事天地》栏目和地方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军地多家单位前来复制收藏,就连雷锋纪念馆存放的雷锋录音带也是出自这里。该部队存放的这盘原版录音带,是目前全国存放时间最长,音质最好、最清晰的雷锋事迹报告录音带,也是这支部队的“传家宝”。传承雷锋精神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我市各企事业单位和众多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联合锦绣集团党委开展了学雷锋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为小区居民营造洁净的居住环境。振兴区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开展关爱老党员活动,志愿者服务队到老党员家中帮助打扫卫生。虎山边境派出所开展“雷锋故事进校园”活动,通过读雷锋日记、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等形式学习雷锋事迹,让雷锋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新村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河道清理活动,并对周边居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民警为共建单位广济街道的生活困难群众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丹东市慈善总会818义工站组织义工来到街头,擦拭公共设施。丹东市中医药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收看“雷锋精神我传承、青春闪耀新时代”主题报告会。市实验小学举行了“雷锋精神我传承童年闪耀新时代”活动启动仪式。兴仁小学的红领巾小志愿者们,用卖废品的钱给环卫工人买了手套,把这份暖心礼物送到叔叔阿姨手中。八道小学开展学雷锋“六个一”活动。在“绘制美化环境标语”活动中,小同学们亲手制作宣传牌,并将其挂在树上。站前街道东晨社区30余名志愿者们对辖区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环保知识。3月1日至5日,临江街道工业社区组织30余人,对宣传栏、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非法小广告进行彻底清理。锦绣社区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单元门周围进行了重点消杀;鸿利社区、福民社区组织志愿者清理道路两侧的垃圾;清花园社区携手丹东交通物流有限公司雷锋车队,义务搭载老党员、老战士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记者/谢秋林吴琼田治华王俊鞠鑫磊
    03/0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四集 涂泊毅:毁容伤残弭战火 自强自立谱新篇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