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60份“爱心大礼包”温暖学子
    近日,在广发银行丹东分行的协调下,市对外贸易协会组织29位企业家代表和社会爱心人士,向宽甸硼海镇中学60名学生捐赠了60份“爱心大礼包”,总价值约19万元。本次捐赠的“爱心大礼包”内含羽绒服、毛衣、水杯、书包、牛奶等19种物资。“希望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帮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爱心人士孙丽丽说。“谢谢叔叔阿姨的帮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他们!”收到“爱心大礼包”的学生说。市对外贸易协会于2014年成立,截至目前,已捐赠款物220万元。今后,该协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帮扶模式,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记者:曲丹凤
    01/08
  • 全民消防 安全至上
    1月7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了以“全民消防安全至上”为主题的高层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辖区商户经营者、居民代表、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活动。消防培训讲师借助短视频,从商铺和家庭常见的火灾隐患、如何检查火灾隐患及安全用火用电常识等进行了科普讲解。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指导大家遭遇火灾时如何使用消防设备快速扑救、快速逃生自救的正确做法。
    01/08
  • 解决村民的“烦心事”
    “路灯变亮了,晚上出行更加安全了。”日前,凤城市爱阳镇龙道村的亮化工程,让村民赞不绝口。据悉,龙道村道路路灯老化,给村民夜间出行造成不便。负责该村包扶工作的丹东市国资委,积极协调国资经营公司筹资3万元,更换了50盏路灯配件,解决了村民的“烦心事”。记者:吴琼
    01/08
  • 3万册普法“口袋书”送基层
    近日,由丹东市司法局组织编写的3万余册《丹东真好法治同行》普法“口袋书”,下发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以此带动全民法治素养提升,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丹东真好法治同行》普法“口袋书”围绕“鸭绿江畔丹东真好”这一主题,同时将法治元素与丹东本土文化、便民服务相结合。“口袋书”收集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感疏导家庭和睦”“化解纠纷邻里相亲”等内容共7个篇章、22个法治案例,通过漫画形式传达专业的法律知识,让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营造法治宣传氛围。记者:刁庆峰
    01/08
  • 深耕教研育桃李
    在市中医药学校康复课部主任于萍的办公室书桌上,摆满了专业书籍。“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从教多年,于萍始终坚持学习,扩大知识储备,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她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屡次获奖;2021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2021年4月被市教育局评为丹东市“十四五”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今年6月底,丹东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于萍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课前,于萍认真备课,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情况做好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有趣。课堂上,她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细致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她的“早期妊娠诊断”教学课获丹东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消化性溃疡”教学课获辽宁省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肿瘤的基本特征”教学课获全国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于萍还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她在课堂上通过小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分娩的艰辛,引导大家感恩母亲。班里有位女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于萍多次利用课间时间找她谈心,耐心教她整理床铺,清洗床单和衣物,还在水房帮她洗头。在于萍的影响下,同学们纷纷主动关心这位女生,女生也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业务能力,于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遍又一遍地听课,提出指导意见,鼓励大家外出学习、比赛。“我能获奖,多亏了于老师!”回忆当初的获奖经历,青年教师周娜说。赛前准备期间,于萍围绕课件细节、语言表达及课堂环节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最终周娜荣获全国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在于萍的带领下,康复课部陆续完善了专业建设,并在实训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操作标准等方面大胆尝试,创新工作方法。2021年,学校康复课部团队被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在于萍的组织策划下,学校康复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经常到社区、养老院向提供志愿服务,宣传健康知识,传播正能量。“每学期开学前的一段时间,是于萍最忙的时候。”同事刘晓凤说。于萍每年承担大约400学时的上课任务,还要为其他教师排课。她不厌其烦,提前了解每位授课教师的专业方向、时间安排及班级情况,编制出科学系统的课表,把这项繁杂琐细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记者:田治华
    01/07
  • 为草莓插上“速递翅膀”
    多年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市分公司科员、公司极速鲜草莓寄递项目团队队长白太虎秉持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立足主责主业,带领团队成员以优质高效的寄递服务,助力我市草莓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白太虎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市分公司积极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流通”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加大丹东草莓寄递服务投入,创新推出“邮航包机丹东直飞”寄递模式。为保证寄递工作优质高效,白太虎带领团队成员深入草莓产区设立揽收点,及时响应农户需求;从邮件全程时限、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管控,按照统一标准,为客户提供全环节、零距离服务;配备“主动客服”,与客户及时沟通,尽力降低邮件信息丢失率。近两年,累计发运快递146.3万件,带动销售超2亿元。在日常工作中,白太虎严格要求自己,埋头苦干、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方法。他认真学习邮政和财务、法律等知识,提升业务水平,强化规范经营管理意识;经常向老同志虚心请教,取长补短。他还注重与同事的沟通协作,充分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建议,努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各展所长。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气氛融洽,执行力强,工作效率高。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态势,白太虎不断探索新服务模式,开展“云打印”寄件、直播助农、快递进村等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白太虎还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物品运输问题。一次,市民王女士的老伴儿急需一种药品,但因种种原因运输受阻。在白太虎的积极协调下,药品从沈阳顺利运抵丹东,他还亲自送到了王女士居住的小区。“多亏白太虎,我老伴儿才能继续用药,我们一家人非常感动。”王女士说。记者:刘响
    01/07
  • 振山社区宣传高龄津贴政策
    近日,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山社区网格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宣传高龄津贴政策,让他们及时享受到政策福利。记者:张尧
    01/07
  • 捐资助学 托起山里娃的求学梦
    1月3日,宽甸硼海镇中学的礼堂内,在广发银行丹东分行的搭桥助力下,丹东市对外贸易协会携手29位企业家代表和社会爱心人士,为60名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们送去了爱心物资,传递关怀与温暖。据悉,此次捐赠的60份爱心大礼包,总价值约19万元。每一份礼包里都装着羽绒服、毛衣、水杯、书包、牛奶等19种物资。10时30分,活动正式开启。当企业家代表们将精心筹备的爱心物资发放到学生手中时,学生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惊喜与感动,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谢谢叔叔阿姨的捐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他们。”五年一班的杨名赫用质朴的言语,表达了对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这些物资凝聚着企业对学生们的期望和美好祝愿,期望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够助力学子们更顺畅地完成学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情。”丹东金利抽纱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丽丽说。2014年,丹东市对外贸易协会成立,“多年来,协会连同企业在推动家乡经济发展的同时,心系教育,每年都会开展助学帮困活动,累计筹集物资善款220万元。”会长毕克枫说,今后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拓展公益项目范畴,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记者:曲丹凤
    01/07
  • “3+”机制让“破镜”重圆
    2024年12月12日,在东港市婚姻登记处,一对夫妻来申请离婚。在登记处旁边的婚姻家庭干预咨询室,婚姻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史广宏认真倾听夫妻俩的倾诉,帮助二人分析问题、查找原因,使双方都觉察到了自身问题,最后选择不离婚,回家好好过日子。这是东港市婚姻家庭危机干预咨询室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2021年7月以来,东港市心理卫生协会暨东港市精神卫生中心承接了第二轮婚姻家庭危机干预咨询工作。在东港市妇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东港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完善以“专业医生+专业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团队”为主体的“3+”婚姻家庭干预机制,不断推动婚姻家庭干预工作向市民、向家庭双延伸。婚姻家庭干预工作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家庭干预心理咨询室,配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为处于危机中的婚姻家庭提供专业、公益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当事人办理离婚登记时,如发现他们情绪比较激动,就会让他们到婚姻家庭干预心理咨询室休息一下,咨询师们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调解,平息不良情绪,便于当事人做出理性的选择。调解过程中,发现当事人疑似有心理问题时,会及时向他们提供免费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由专业的心理服务团队,免费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婚姻家庭干预心理咨询室在做好婚姻家庭干预工作的同时,还会定期采集相关信息,向妇联、婚姻登记等部门汇报婚调工作情况,开展相关分析研判。婚姻家庭干预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把婚姻家庭心理疏导工作,当成促进家庭和谐的“稳压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稳步提升。一些重归于好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再次发生矛盾时,都会主动来婚姻家庭干预心理咨询室寻求解决办法。记者:张瑞
    01/07
  • 义务理发暖人心
    2024年12月30日,马市边境派出所民警走进套里村辖区养老院,开展走访活动。活动中,副所长李鹏自备理发工具,耐心细致地为老人们修剪头发。李鹏一边理发,一边与老人们唠家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健康状况。在理发过程中,老人与民警敞开心扉,谈起了自己平日不爱与人说的闹心事。李鹏耐心地倾听老人“吐槽”,而后与养老院工作人员共同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难题,并积极做好老人的情绪安抚与思想工作。辖区养老院因人员结构复杂、琐事繁多,一直以来是马市边境派出所的治安管理难点。副所长李鹏别出心裁,巧妙地利用此次义务理发活动,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实际需求,还“软性”化解了辖区纠纷苗头,进一步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将“隐形警情”化早、化小。记者:唐羽廷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