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不止丰收!凤城秋冬季文体旅活动大幕开启
    9月23日上午,以“魅力山水活力凤城”为主题的辽宁凤城2025年秋冬季文体旅系列活动暨第八届大梨树农民丰收节在大梨树村隆重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共凤城市委、凤城市人民政府、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旨在展现凤城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金秋盛宴。启动仪式在激昂的《龙凤呈祥》鼓舞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凤城市发布了28项2025年秋冬季文体旅系列活动,涵盖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凤城的独特魅力。此外,省妇联与省文旅集团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活动为“凤城好味道”评选中的凤城优秀旅游餐饮名店、名菜、名小吃授匾,进一步擦亮“凤城味觉”名片。奥运冠军王丽萍、男篮国手高诗岩两位凤城籍体育名人获聘凤城文旅推广大使,10位推介官获凤城市政府聘书,进一步拓宽凤城文旅宣传深度和广度。其间,箜篌演奏《袍修罗兰—地》、男声独唱《家在凤城》、歌伴舞《绿水青山江山笑》等节目依次登台,民俗与自然完美交织,展现出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农民丰收节现场,秋实套圈、好运投壶、“舞鼓”丰登、吃梨比赛等趣味活动吸睛无数,在热闹气氛中,大梨树村的丰收盛景与乡村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据了解,本次丰收节及秋冬季文体旅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0月底。其间还将举办全民山地越野大赛、农耕农趣健身赛、非遗体验、美食市集等多元活动,既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文旅体验,也为凤城搭建起展示特色、吸引投资、促进消费的平台,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记者:刘响刘海东李然博于国洪
    09/25
  • 天桥沟赏枫,走起!
    记者:王琳李婷李佳
    09/25
  • 振兴区:精细管理提升城市“颜值”
    近日,振兴区综合执法局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聚焦市容环境突出问题,以疏堵结合、精细治理的方式,持续开展堆占清理、占道经营整治与流动商贩规范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区综合执法局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至街道、社区,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排查。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坚持以劝导为先、教育为主的原则,主动上门与居民沟通,耐心讲解堆占行为的危害性,积极引导居民自行清理。对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协助居民妥善收纳;对废弃杂物及旧家具等,统一安排清运,切实恢复公共空间整洁畅通。针对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和市民出行的问题,区综合执法局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以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学校周边和商业街区等人流密集区域为重点,采取宣传引导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向商户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其入室经营,对多次劝阻无效的商户依法予以查处,有效恢复道路通行功能,实现“还路于民”。在流动商贩管理方面,区综合执法局秉持“疏堵结合、柔性执法”理念,积极与各属地办事处协调,科学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引导流动商贩进入指定区域规范经营。同时成立专项巡查队伍,强化日常监管,坚持以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努力实现市容秩序维护与民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平衡,既保持城市环境整洁,又保留便民利民的城市温度。截至目前,相关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规范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852起,清理各类堆占240处、圈占停车位15处,道路交通环境和市容面貌显著改善。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践行“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高效治理模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记者:王一淞
    09/24
  • 公交车“兼职”送快递啦!
    9月21日,丹东公交218路同城急送服务正式开通,旨在满足五龙背地区与城区快件“当日达”“新鲜达”的需求,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便捷的体验。据介绍,丹东公交依托218路优势开展快递配送,服务时间为每日7:00至18:00,投递点分别设在站前北桥洞218路调度室、五龙背双立温泉宾馆服务点。除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含仿真枪)、毒品、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违禁品外,生活用品、小件货物、非涉密企业急发文件、新鲜果蔬等均可配送。服务开通当日,不少市民和游客率先体验。在站前北桥洞218路调度室,市民张兰迪取到了母亲从五龙背老家寄来的鲜苞米和干菜,她笑着说:“以往要么找人捎,要么周末开车回去取,现在公交直接送到,太方便了。”来自沈阳的游客刘女士则在五龙背双立温泉宾馆服务点取到了活蹦乱跳的虾蟹,她惊喜地表示:“以后来五龙背泡温泉,打个电话,海鲜自己就‘坐’公交来了。”记者:王俊周广庆
    09/24
  • 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国庆节即将到来,近日,市住建局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对城区主要花坛进行鲜花种植作业,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记者:张怡媛
    09/24
  • 东昇社区开展警校联动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连日来,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警校联合临江边境派出所开展“国防教育月之筑牢社区防线,共护家国安宁”系列活动。民警结合实际案例与居民日常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国防知识。此外,社区志愿者与民警一同向小区居民发放国防教育宣传单,耐心解答疑问,扩大国防教育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国防观念。记者:宋永昆
    09/24
  • 营造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日前,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市老年体育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振兴区临江街道清花园社区,为老年人送上健康科普知识读本,教他们健康手指操,进一步营造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张尧
    09/24
  • 珍珠街道:筑牢燃气安全屏障 守护居民“幸福家”
    连日来,振安区珍珠街道通过开展燃气安全入户排查,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用实际行动守护居民安全。珍珠街道明确排查范围、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构建起“街道统筹、社区联动、网格落实”的三级工作体系。为进一步提升排查工作的专业程度,珍珠街道分批次组织网格员开展专项培训,围绕燃气设备隐患识别、安全知识讲解和应急处置等内容,采取“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全面增强网格员的实操水平。在入户排查过程中,网格员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处”的原则,针对液化气罐过期未检、阀门泄漏等常见隐患,借助手持可燃气体测漏仪等仪器,重点对罐管衔接部位进行检测,尤其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用气安全。目前已完成全部居民的入户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珍珠街道第一时间启动整改机制,及时更换软管39根、燃气平压阀14个,完成隐患整改182处,实现隐患整改无一遗漏。排查之余,珍珠街道同步推进燃气安全宣传和“瓶改电”便民服务。网格员逐户向居民讲解燃气罐使用风险和违规操作的危害,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意识。该街道还联合振安区住建局,积极对接专业燃气罐回收企业,在小区出入口和便民服务点设置临时回收点,安排专人现场引导、上门协助,目前已回收燃气罐187个。下一步,珍珠街道将建立健全燃气安全排查长效机制,推动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持续拧紧燃气“安全阀”,让安全保障覆盖每个角落,切实守护好居民家园。记者:王一淞
    09/24
  • 公证服务送到“家门口”
    近期,辽东公证处抽调17名业务骨干,组建4支宣传服务小组,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模式,深入32个社区(村),开展“法律伴您行公证在身边”主题活动,着力推动公证服务资源下沉,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中,各小组紧扣群众需求,聚焦房产继承、遗嘱订立等热点问题,举办了18场专题讲座。公证人员创新宣讲模式,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结合居民身边的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法律知识,受到居民广泛好评。同时,在社区(村)设立咨询点,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1600余份,并面对面解答群众各类咨询420人次,实现服务“零距离”。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公证人员主动携带资料上门讲解办理流程,帮助梳理材料,让公证服务“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辽东公证处着力建立长效联络机制,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公证人员加入社区(村)居民微信群,发放便民服务卡,确保群众线上咨询“有问必答、及时回应”;同时,定期推送公证知识短视频、典型案例解读等内容,打造“指尖上的公证课堂”,实现从“线下一次宣传”到“线上长期陪伴”的转变。记者:刁庆峰
    09/24
  • 靶向监督助企发展
    “现在办事不用反复准备材料,执法规范、程序透明,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近日,面对振安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回访,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企业的心声,更折射出振安区规范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成效。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晴雨表”,规范涉企执法则是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振安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聚焦行政执法关键环节,推动纪检监察与行政执法两类监督深度融合,以有力的“监督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机制先行,构建协同联动责任体系。振安区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监察组实施嵌入式监督,全程跟进区司法局牵头制定的《丹东市振安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进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成立涵盖18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专班,逐步形成“部门主抓、监督协同、各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区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建立“周报制”动态监督机制,通过三级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对潜在问题提前预警,实时掌握工作进展,为专项行动筑牢组织基础。源头管控,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针对涉企检查事项多、频次高的问题,振安区纪委监委从源头切入,监督推动执法部门大幅精简检查项目。编制《2025年度涉企执法检查计划》,将事项从2024年的19项压减至7项,降幅达63.16%。同时,全区43家行政执法主体完成资格确认与信息公示,更新《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110项,实现执法主体、检查事项、执行标准“三个透明”。此外,推动司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卫健等多部门构建“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模式,彻底改变“多头查、重复查”的局面,企业迎检负担显著减轻。闭环监督,打通执法规范“最后一公里”。推动职能部门开展“执法体检”,畅通“信、访、网、电”全方位举报渠道,广泛征集问题线索。创新推出“执法监督卡”制度,全区15个检查主体共向企业发放446份监督卡,形成“检查前告知、检查中记录、检查后反馈”的监督闭环。截至目前,通过该机制已推动整改“执法不作为”等10类问题。此外,振安区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征集意见,将监督成效切实转化为企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我们将坚持‘专项治理+常态监督’双轨并行,持续深化涉企执法规范化成果,紧盯关键环节,做细日常监督,对执法不公、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亮剑,为振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振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景媛媛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