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振兴区新春展演活动 展现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果
    为更好地展示振兴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果,1月15日下午,振兴区教育局组织区内12家民办教育机构、60余名学员于安东老街开展新春展演活动。活动中,来自不同培训机构的学员,从舞蹈、乐器、书法、声乐、口才等领域为现场观众带来20个精彩节目。此次展演活动不仅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更充分彰显振兴区教育局育人理念,展示振兴区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记者|侯春林/文周广庆/图
    01/16
  • 做好微笑服务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事项?”近日,丹东市振兴区永昌街道体育社区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微笑服务”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在社区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办事居民送上微笑和问候。“微笑拉近了我们与居民的距离,有时居民带着脾气来诉说自己的诉求,但看到一张灿烂的笑脸,至少脾气减少一半,处理事情就事半功倍了。”社区党委书记黄秀丽说,社区将通过微笑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记者:张津硕
    01/16
  • “新春进基层、文艺助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企业
    近日,由东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新春进基层、文艺助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辖区企业,送去书画艺术和美好祝福,为企业增添浓厚节日文化氛围。本次活动作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组成部分,由10余位书画艺术家及爱好者负责送文化艺术进企业。活动现场,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副副饱含新春祝愿的春联和“福”字跃然纸上,充分展现企业文化内涵和良好精神风貌,红红的春联与浓浓的墨香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息。“文化传承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次活动不仅提高公司员工文化修养,也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为企业文化建设和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企业负责人表示。记者:刘阳李洛
    01/16
  • 楼房村走访慰问高龄老人
    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楼房村两委成员走访慰问9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向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同时普及冬季居家安全知识,让他们度过祥和、安全的春节。记者:宋永昆
    01/15
  • “翰墨丹青绘新春,文明实践颂祝福”活动走进社区
    近日,辽宁省东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港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翰墨丹青绘新春,文明实践颂祝福”活动,与社区居民、党员、小朋友及家长欢聚一堂,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快,内容丰富多彩。大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画邮票、写“福”字、书对联,一笔一画,描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套圈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信心满怀、争先恐后,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制作冰糖葫芦环节,大家精心选择自己喜爱的水果插入竹签,裹满糖衣耐心等待成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映红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整场活动热闹、温馨、充满活力,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距离,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增强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记者:苏晓文崔启鹏彭飞
    01/15
  • 党建引领甜蜜产业“一路生花”
    “冬季是养蜂的关键时间点,要保持蜂群群体数量和饲料充足、保温得当、环境安静,这样才能安全过冬,增加来年蜂蜜产量。”进入冬季后,宽甸葆春蜂蜜场党支部书记任莉时常深入蜂农家中进行指导,并叮嘱蜂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1991年,任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宽甸养蜂管理站当技术员。2000年5月,任莉下岗了,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决定结合自己多年的蜜蜂养殖经验自主创业。2001年,她创建了一家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葆春蜜蜂场。2002年10月,葆春蜜蜂场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青山湖”牌商标,成为丹东地区首家蜂产品注册企业,生产的蜂蜜、王浆、花粉、蜂胶、蜂蜡等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的发展空间,任莉在蜂产品品种及包装上大胆尝试,先后开发出8大系列、70多个品种的蜂产品,精美的产品包装和优良的内在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蜂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几年的经营中,企业生产的“青山湖”蜂产品获“全国农博会金奖”“省迎战WTO推广品牌”,并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质量安全认证。为了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目标,葆春蜜蜂场正在筹建新的蜂产品加工厂,主要生产以蜂蜜为原料的饮料、酒类和林蛙油胶囊等系列蜂制品产品。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00多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20人,将进一步扩大养殖户数和规模,带动宽甸蜂业生产发展,提高地方蜂产品的知名度,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作为一名党员,任莉深知党建元素嵌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4年,葆春蜜蜂场党支部成立,有党员14人,任莉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些年,她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到蜂场干活,不怕苦不怕累,还经常请党校的老师和技术骨干给党员们上课,提升党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时刻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仅如此,她还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和党员活动基地,做好“三会一课”,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每年七一,她都带领党员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活动;春节时,她又组织党员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动员党员职工资助6名困难家庭的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以党组织名义举办蜂蜜养殖技术学习班,聘请省市养蜂专家来授课,上千户蜂农受益。2019年,任莉当选为宽甸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份。5年来,她共为60户单亲贫困母亲送去价值30多万元的中华蜂、蜂箱、养蜂用具等,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使这些贫困母亲靠养蜂过上好日子。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任莉的创业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2011年,任莉被授予“全国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2年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2018年获得“辽宁好人”称号;2024年获得“丹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记者:曲丹凤
    01/13
  • 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多年来,宽甸中绿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栾吉全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刻苦钻研农业技术,结合本村实际,创新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2021年,他先后获评古楼子乡“产业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栾吉全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年前,南荒沟村多数村民靠放养柞蚕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栾吉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探索出一条产业致富之路。他结合本村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广泛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向村两委提出发展燕红桃、板栗产业的建议。由于缺乏经验,资金投入大,许多村民不敢尝试。“行不行,只有干了才知道,我先给乡亲打个样!”栾吉全毅然拿出全部积蓄,开始种植燕红桃和板栗。村里邀请了农技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栾吉全虚心请教,认真学习,逐渐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在他的精心打理下,燕红桃、板栗收获颇丰,经济效益可观。栾吉全的成功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大家纷纷加入种植行列。“控前促后、控上促下,去低留高、去粗留细、去直留斜、去旺留弱、去绿留红,大家按照口诀修剪桃树。”每年冬末春初,栾吉全都会为种植户讲解修剪桃树的方法。他深知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还义务指导种植户疏果、打药,帮大家解决难题,减少损失,增加产量。随着南荒沟村燕红桃、板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栾吉全发现了新问题:村里种植户分散经营,自产自销,产量虽然增加,但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于是他提出“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2013年8月,在栾吉全的牵头组织下,宽甸中绿合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营燕红桃、板栗等农产品,并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拓展销售渠道。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栾吉全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如今,合作社燕红桃种植面积1500余亩,板栗种植面积1600余亩,年产值360余万元,5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南荒沟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记者:曲丹凤
    01/13
  • 精研农技助“莓”好
    多年来,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姜兆彤深耕草莓种植领域,致力于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助推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姜兆彤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92年,姜兆彤开始从事草莓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和同事陆续研发并引进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棉隆土壤消毒、蜜蜂授粉等先进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丹东地区种植的红颜、甜查理、章姬、爱莎、卡尔特一号、哈尼等草莓品种。此外,姜兆彤大力推广草莓立体种植,让果农免除弯腰劳作之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温室大棚单位面积产量。姜兆彤经常组织研究所农技人员开展科普活动,多年来举办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500场次,推广反季节栽培、促早熟栽培、温湿度调控等二十多项先进技术,培训人员2万人次,发放资料2万份。研究院成立了科技特派团,姜兆彤担任团长,带领科技人员常年到乡镇开展技术指导,送去新优品种和新技术,帮助果农拓宽销售渠道,为草莓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多年前,宽甸一家草莓深加工企业种植的露地草莓出现苗木矮化严重、心叶发红等现象,减产超过30%,企业农技人员尝试了多种办法,未能解决问题。接到企业求助后,姜兆彤现场取样,在实验室仔细研究,确定草莓减产原因为芽线虫及根腐病。他对症下药,制定防治措施,指导企业实施更换种苗、药物防治、更换种植土壤等举措,顺利恢复生产。多年来,姜兆彤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成果屡获省、市各类奖项,主编论著1部,参编论著8部,发表论文20余篇。2016年他获评“辽宁省农民满意农技员”,2022年获评“丹东农艺大师”,2023年获评“辽宁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种植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求,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为果农服务,助力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奋斗目标。”姜兆彤说。记者:张瑞
    01/13
  • 温暖精准送达
    近日,丹东市各社区积极开展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办理工作,将温暖精准送达。记者:张津硕
    01/13
  • 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
    近日,依托珍珠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拓展改造的长者食堂正式投入运营,可口的饭菜吸引了周边不少老年人前来就餐。2021年4月,珍珠街道办事处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改造装修,配备了床位、厨房、洗浴、文体娱乐等设施设备,基本满足辖区老年人助餐、助浴、托养、家政、休闲娱乐等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辖区人口结构变化,为适应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数量及辖区老人用餐需求,在振安区民政局的支持下,珍珠街道投入资金对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厨房及餐厅进行改造,完成长者食堂的升级改造,并顺利通过认定。长者食堂采取补贴加自主经营的模式,在平时12元自助餐的基础上,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额外优惠,推出10元两荤一素套餐,让居民吃饱、吃好。作为振安区首个探索居家养老+长者食堂融合发展新模式的街道,珍珠街道为老年人提供了精细的服务,解决辖区内留守老人、特困老人等困难群体吃饭难的问题,切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让他们在热乎饭菜中吃出“幸福味道”。记者:张津硕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