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最美战疫人】为了最终胜利,我们“疫”不容辞!
    政企同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月14日,满载着抗疫物资的货车顺利抵丹,这批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向丹东捐赠抗疫物资价值11.58万元。市招商局协调市发改委、交通运输等部门,开通爱心捐赠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将爱心物资送到一线防疫人员手中,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5月9日,一批价值2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从沈阳运抵丹东。疫情发生后,市农业农村局主动与省农业农村厅沟通联系,请求向丹东市支援防护服2000套、鞋套2000套、乳胶手套4000副、N95口罩2000个、消毒药1吨。由于防控要求,沈阳至丹东的运输车辆短缺。市农业农村局向丹东至沈阳“点对点”运输企业发出请求,辽宁华鲜食品有限公司主动伸出援手,将这批防疫物资闭环运至丹东。守护家园践行初心彰显担当“我是党员,这种艰难时刻必须冲锋在前,决不能有半分退缩。”这是市经合中心党员干部在接到防疫任务时的回答,他们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冲到防疫第一线。4月24日晚,接到市委组织部紧急下发的“集结令”后,市经合中心组成两个突击队奔赴红房二社区、滨江社区,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张玉朋在红房二社区闭环防疫期间,得知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奶奶突然病逝,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依然顶风冒雨奋战在一线……经合人以不畏艰险的勇气、笃行实干的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坚守卡点直面风险不言苦累他不惧危险、迎难而上;他抱着必胜的信念,与病魔展开斗争——他就是东港市客运有限公司保卫稽查部部长毕克君。疫情发生后,毕克君执行马家店高速口交通卡点值守任务。他主动要求值守最难熬的时间段,在执勤岗一站就是12小时,严密排查往来车辆的通行证、驾驶员的“两码”,坚决做到不漏检一台车辆、不遗留一个死角。有些司机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毕克君耐心地解读,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被劝返的司机常常对毕克君竖起大拇指。由于静态管理,公司部分工作人员上下班成了问题。每次轮岗结束后,毕克君放弃休息时间,担负起了接送公司执勤人员上下班的任务。默默付出当好政府“法律参谋”“疫情防控,法治先行。”疫情发生后,我市先后出台系列涉疫情防控、保供等相关文件。文件背后,凝结着市司法局立法科于姿尧默默地付出。在全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于姿尧在腿部摔伤的情况下,强忍疼痛,组织科室人员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合法性审查专班”,及时跟进疫情防控要点,紧跟疫情防控形势,加强政策研判,确定了“涉及卫生防疫、应急处置和复工复产等防疫相关文件优先审核”的审查原则,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对涉及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应急管理措施、政策文件等事务,从主体、权限、依据、内容等方面依法严格审查把关,为全市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法律支撑,确保出台的各项决策部署依法、科学、有效。有一天晚上,一份涉疫文件需要在10点30分前审核完毕,于姿尧逐字逐句将文件内容与相应法律依据进行一一对照,共对比了8个相关疫情法律依据,对文件内容作了5处修改,使其更加准确、专业、合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05/16
  • 【最美战疫人】拼尽全力,保卫这座城!
    抗击疫情财政人在行动疫情发生以来,市财政局党组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局机关及中心共近百名党员干部下沉到16个社区。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中,有58岁的老党员,也有20多岁的共青团员,有的父母身患重病,有的孩子尚小需要陪伴……但他们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下沉队伍成立了8个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迅速投入到急难险重任务中,承担入户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试剂发放、物资保供等工作,日均核酸采集人员13000余人,保障配送物资700余份。市财政局下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抢救病重人员1人,协助解决重病人员紧急用药4次,自费为孤寡老人买药多次。分秒必争,昼夜奋战在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打好“扫尾清零”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员干部发扬不怕吃苦、冲锋在前的拼搏精神,全力投身于战疫一线。3月24日,市住建局接到建设丹东市疫情防控健康驿站的通知,临时项目部负责人张起鹏顶着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边设计、边施工。4月24日突发疫情,一夜之间半数工人返回家中,但健康驿站必须加快施工进度,随时准备启用。张起鹏带领余下施工人员24小时驻守在工地,争分夺秒地抢工期、抓进度。5月3日夜间,健康驿站A1、A2工作准备区、缓冲区等600间隔离病房交付使用。由于部分项目物资被搁置在封控区内,健康驿站配套设施因此无法安装。张起鹏带领党员干部,在保证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历经4个多小时,将600套窗帘、热水器不锈钢支架、配件、被褥、床铺等急需物资从封控区运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5月10日,健康驿站剩余1400间隔离病房及其他功能区全部交付使用。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市住建局已有100多名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疫情阻不断人间温情5月3日下午4点30分,凤城市营商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接到群众求助:凤城市凤凰首府小区居民康某患有重病,长期需要服用一款进口药物,而康某现住在振兴区桃源逸景小区,由于进口药物在丹东买不到,急需将凤城家中保存的药物送到丹东。因为疫情管控,药品送不出去,家属心急如焚。接到求助后,凤城市营商局立即从执勤卡点抽调人手,联系沟通凤凰城街道办事处等多个部门,于当天下午5点取得药物。5月4日上午8点30分,在交通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凤城市营商局工作人员将药物送至丹东市高速路口,交给振兴区防疫志愿者。上午9点,药物顺利地交到康某手中。凤城市营商局下沉干部承担12个卡点值守任务,累计帮助群众买菜、倒垃圾、买药等服务76人次,为老年人、贫困群众提供口罩30余个。逆行而上,忍痛前行“爸,对不起,在您生病的时候,儿子没在身边,等疫情一过,我马上就回去陪您……”宋希玖在跟父亲视频时,愧疚地说。宋希玖是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的民警,在警察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两代人在制服颜色变化和岁月的更替中,坚守着入警时的誓言和初心。前不久的一天,正在隔离点值勤的宋希玖接到妻子的电话:父亲被确诊为肺癌。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单位人员紧缺的实际,心如刀绞的宋希玖没有向任何人提起父亲生病的事情,每次巡逻归来小憩的时候,他会背着同事与父亲开视频,像个孩子一样和父亲分享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父亲每次都微笑着告诉儿子:“你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就是对我最大的照顾。”有力度、有温度振安区楼房镇坚持疫情防控与民生保供齐抓,确保疫情防控“有力度”、民生保障“有温度”。严格执行《丹东市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设置20余处卡点,村民非必要一律不出门、不聚集。建立应急保供联动机制,成立“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专班,积极与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接沟通,确保农产品供应畅通。物资助农专班帮助农户统一购置种子、化肥等春耕农用物资,对于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村委会带领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代耕代种,确保疫情防控下的春耕生产进度。登门服务暖人心5月7日,振安区同兴镇卫计办工作人员张巍了解到封控区梧桐苑小区居民李女士已经怀孕9个月,尚未办理生育登记。如不能及时登记,会影响孕妇办理生育险。张巍决定上门服务为其办理。次日,她穿戴好防护服,带上资料到梧桐苑小区为李女士办理生育登记,还详细了解她的身体状况,告知孕期保健知识和孕产妇保健惠民政策,叮嘱她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05/16
  • 【最美战疫人】危难时刻显担当
    多举措扎牢疫情防控网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委宣传部下沉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与各单位下沉同志一道做好临江街道东昇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尽最大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一张桌子、一面党旗,临时设立的“振兴区党员先锋岗”成为小区卡口、各核酸检测点的坚强堡垒。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紧密协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每晚工作结束后,临时党支部开会总结当日工作情况,分析问题、查找不足,根据市防指部署,提前计划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组建社区流动劝导专班,在街区巡逻,随时掌握管控区居民的情况,发现聚集、扎堆等问题立即劝阻。创建便民服务群,积极协调解决药品采购、患者就医、卧床居民导尿管换置等问题,累计为居民送医送药800余户、药品3200余件,为居民提供2000余个蔬菜包、鸡蛋包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成立平安守护队,主要任务是帮助急需医疗救助的居民顺利到达医院。兴五路一居民突发脑溢血,120急救车无法及时赶到,平安守护队队员、市住建局下沉干部张连平立即驾车将患者送至市人民医院。打好三大战“疫”,确保三个到位疫情发生后,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2000多名交通人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合力打好三大战“疫”,确保应急物资、转运人员运输畅通,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打好保卫城市阻击战,保通到位。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迅速启动“大圈围”应急防控机制,在原有23处高速公路、14处干线公路交通卫生检疫站点的基础上,增设19处交通卫生检疫站点。交通管控专班专门下发通知,严禁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上设置交通卡点,保障公路网有序运行,绝对不允许中断道路、阻碍防疫应急物资车辆通行,对持有《辽宁省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等证件的车辆,启动优先和快检程序,快速高效通行。同时,要求各县(市)区不得在交界处对已报备放行的车辆进行阻滞拦截。各县(市)与市区之间货运车辆司乘人员持“三证两码”,查验封条后放行,不得阻滞。目前,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网整体通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安全有序。打好运输保障畅通战,保供到位。协调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交警支队及市县两级交通管控专班等相关单位加大宣传指导力度,组织全地区快速启用全国统一样式的跨省运输《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进一步强化落实信息提前互通、车辆“双向”报备、专人引领、司乘人员全程不下车、集中食宿等闭环管理措施。积极与省防指、省高速运营公司沟通协调,建立赴沈阳、抚顺、本溪运输工作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民生物资运输通畅。截至目前,共有224台货运车辆往返沈阳、抚顺、本溪,运输必要的生活物资、急需的防疫(生产)物资、关键农副产品4082吨,其中,蔬菜1375吨、肉类677吨、汽柴油1463吨、防疫物资和药品23吨、农副产品435吨、其他物资109吨。打好末端配送攻坚战,保送到位。全城落实静态管理,居民足不出户,如何把生活物资从生活超市及时配送至居民家中?他们积极协调市商务局、邮政管理局、大型商超等,建立快速保送机制,抽调17台运输车辆、4台执法方舱车驻点保障,组建10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协助商超理货扫码、分装打包,生活超市出货装车→邮政人员快速运送→社区人员卸车登记→下沉干部包片分送等各环节无缝对接,打通了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入户分发“最后一米”的快速保送渠道,累计运送货物7.4万余件。勇当战“疫”先锋,坚守使命担当在振安区鸭绿江街道财专社区,有三个胸前贴着红色标志的“大白”总是格外忙碌,他们就是市发展改革委下沉财专社区的干部。如今,他们是社区居民耳熟能详的服务员、宣传员,甚至是急救员。无论是核酸检测还是抗原检测,无论是站岗执勤还是分发物资,社区每一项工作都少不了下沉干部们的参与。针对财专社区人口多、老年人多、学生多的“三多”特点,他们协助社区科学谋划、创新方法、精心组织,做到“三优先”,即学生、老年人和陪护者优先,核酸检测秩序井然。在协助社区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三名下沉干部还主动担当,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5月3日晚,一名患糖尿病的居民突然鼻子出血急需送医院治疗,由于120急救车迟迟未到,居民只得向社区求助。下沉干部秦玮彤刚刚从防疫卡点回来,得知情况后立刻驾车将患者送往市第一医院,待凌晨两点患者脱离危险后才回到住处。5月6日晚,一名6岁男童在玩耍时从自家窗台上掉落,面部血流不止,秦玮彤得知后立刻护送受伤儿童至市第一医院诊治。如今,秦玮彤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专属120”,大家都说,只要“小秦”在,就有依靠。只要还能走一步,就不会撤下来!一张硬板床,一台治疗仪,一副双拐,两部手持电台和一联止痛药,这就是元宝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马金龙办公室里的“家当”。3月份,因为连续多日在高速卡点执勤,马金龙的腰间盘突出症复发,每次起身都需要别人搀扶,但他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一直坚持到前不久才去医院做了第一次检查。那还是同事看到他上下楼都需要扶着扶手,就谎称和他一起去巡逻,把警车直接开到了医院。“队长,你这得住院!”“50多岁了,还当自己是小伙儿呢,听劝吧!”面对同事的关心,抢过诊断书的马金龙又“挪”上了警车。“这都是老毛病了,你们别大惊小怪,我烤烤电、吃几片止痛药就没事了。快开车,别耽误正事儿。”此次疫情发生后,马金龙带头递交请战书,专门成立了一支24小时随时待命的转运处突组。为了不漏接一个电话,他将手机铃声调到最大,休息时就放在耳旁。在一次深夜转运任务完成后,他让同事赶紧回去休息,自己去给转运车进行消毒,由于疲劳过度,一屁股跌倒在地上,在闻讯赶来的同事帮助下,缓了许久才慢慢起身。显然,这次摔倒对他的“老腰”造成了二次损伤。“再次确认防护服、手套、口罩有没有破损!有情况,随时喊我!”这是马金龙这些天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高速卡点,总能看见他一马当先的身影;在元宝区的大街小巷,也总能看见他奔走忙碌,风尘仆仆。防疫路上的“轻骑兵”这段时间,高新区安民镇村(社区)里各条小路上多了一抹靓丽的风景,防疫“轻骑兵”们通过扩音喇叭滚动播出疫情防控信息。这支“轻骑兵”防疫服务队由各村自愿报名的志愿者组成,承担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防疫宣传、分发物资等重任,让基层防疫“链条”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后勤有保障巾帼有力量“在我心里,妈妈像超人一样。这段时间,她在单位忙着防疫,准备各种物资,好多叔叔阿姨的盒饭都是我妈妈安排的。妈妈是最棒的!我爱妈妈……”5月8日早上6点半,宽甸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张美慧收到了女儿写给自己的微信。女儿的话,扫光了张美慧一身的疲劳,让她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宽甸林草系统下沉干部负责的小区和卡点共有40个,上岗值守人员多达229人。每天,张美慧都会和后勤保障小组的5名成员多次往返各个居民小区和卡点,为值守人员送盒饭、矿泉水等物资。“前方有你们,后勤交给我们。”这是张美慧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05/14
  • 【最美战疫人】谢谢你!“护”我们平安
    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奔跑在抗疫一线穿上白衣第一天南丁格尔的誓言已深深烙进心底这些人有着共同的名字——护士5·12国际护士节祝所有白衣天使们护士节快乐!2022年4月24日,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疫”打响了。与病毒争夺每一寸阵地的战场上,有一群冲锋在最前线的白衣战士。流调队员是这场战役的“侦察兵”,哪里有敌踪,他们就第一批赶到哪里。4月24日,丹东发现3例核酸检测异常人员,流调队员迅速赶到,面对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半小时内收集核心信息,4小时内摸清行程轨迹,完成重点场所研判和界定,形成初步流调报告,24小时内形成精准完整的流调报告……在这个团队里,每一名战士都“百战不殆”:脸庞被口罩勒出深深伤痕;电话那边传来抱怨甚至大声谩骂,流调队员默默擦去泪水,继续拨打号码,因时间过长嗓音嘶哑;午夜时分被惊醒,继续投入战斗;一对对夫妻携手上阵,演绎别样的“战地浪漫”……流调队员们精准绘制的“作战地图”,为战“疫”拨开重重的迷雾。摸清了敌情,隔离转运就成为遏制病毒攻势的主要手段。一辆辆负压救护车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送往定点救治医院、方舱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护梯队一进驻隔离病区,就迅速组建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为患者提供精心治疗和24小时不间断护理。丹东方舱医院是这场战役的“新战场”。从4月26日筹建到4月27日晚9时开始收治患者,市中心医院只用短短一天,就完成了病房布置以及防疫物资、急救物资的筹备工作。在治疗中,护理团队时刻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排忧解难,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市卫健委积极争取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由中医救治组结合本地气候特点选定方剂后,派驻中医医师进驻定点救治医院和方舱医院。市中医院日夜赶制,为定点医院、方舱、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基地、重点部门重点人群发放中药汤剂123274袋(瓶)。一批批患者在中西医疗法的配合下恢复健康。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市卫健委作为市防指隔离管控专班管控工作组牵头单位,认真履职担当,强化隔离场所规范管理,及时堵塞感染防控漏洞,严防隔离场所交叉感染。疫情发生初期,立即组建隔离点感染防控培训专家队伍,通过线上视频定期培训、微信群实时指导、点对点定向培训、卫生监督现场检查指导、隔离点内人员培训等5种培训方式,形成培训合力,快速提升隔离点工作人员防范交叉感染能力水平,共计组织开展10场线上培训会议,2300余人次参加培训。组建4支监督检查队伍紧盯问题导向,检查隔离场所320余户次,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严防隔离场所交叉感染事件发生。4月24日,我市各医疗机构全员紧急集结,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行政人员,都第一时间进入最高风险的地区。很多医护人员当日上了一天的班,当晚又出现在街头、广场上,二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核酸检测基地仅用不到24小时筹建完成,500余名来自相关单位和兄弟城市的工作人员24小时人歇机器不停,日检测量近9万管,成为战“疫”中不可或缺的“瞄准镜”。为了守护好战场“侧翼”,卫健人煞费苦心。市第一医院4月24日当晚派出152名精兵投入核酸检测主战场、增援方舱医院,第一时间实行全院闭环管理,组织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坚守岗位,确保在院医护人员数量。同时,多措并举严守医院的每一道关口,将预检分诊工作前移,优化体温监测和“两码”查验等流程,减少来院人员排队时间。在加严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保证了危重病号救治:5月2日,一位心脏病患者成功获救;5月3日,一脑出血志愿者得到成功救治;5月7日,血透室成功抢救一名心衰患者;5月10日,一位危重心梗患者抢救成功……医院还派专人24小时为在院患者和家属采购生活必需品,增设运送治愈出院患者及家属回家服务通道,截至5月9日已运送出院患者及家属615人。4月27日,我市按照省工作组专家意见,建设黄码医院。经过20个小时的紧急筹备,28日上午顺利开诊,当天收治21名来自封控区的危急重患者,成功开辟了守护患病群众的“新战场”。参战医护人员中,有的暂别了80多岁、刚做完手术的妈妈;有的不敢喝水吃饭,穿着防护服抬患者、查病情、下医嘱、做手术……黄码患者求医难问题,被成功破解。从黑夜到黎明,从清晨到黄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市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尽锐出战、逆向而行,投身抗疫一线,坚守守护生命的使命,只为重启如常的丹东、如常的生活,迎来云开疫散、夏花绚烂的那一天。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全市人民为你们点赞!编辑:邹润
    05/13
  • 【最美战疫人】忠于职守 一心为民
    “硬举措”保障水运安全畅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24日,丹东海事局闻“疫”而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属地疫情防控政策,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保障生产生活物资尤其是重点民生物资的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畅通。4月25日至5月7日,丹东海事局“海鸥”热线共解答群众咨询70余次;丹东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接收船舶应答近800次,发布安全信息近500次,实施临时交通管制2次;丹东东港海事处核查船舶进出港报告200余艘次,受理船舶进出口查验40余艘次,安全保障近200万吨货物进出丹东港,其中煤炭、粮食等民生物资约50万吨。“疫”路向前,“邮”我守护丹东邮政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国家队”,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全力做好保供物资的保通保畅工作。建立保供工作组。自4月27日起,与华润万家、大润发等5家商超合作,全力做好“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保供工作。开通“振兴区困难群体免费蔬菜配送”专线,为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孤儿、空巢和留守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优先配送。5月5日,为丹东市红十字会配送防疫物资300余件,包含口罩、护目镜、消杀手喷等物资4.8万件,及时为防疫一线补充“弹药”。防疫在一线服务“零距离”5月10日,振兴区纤维街道福春七社区收到来自爱心企业丹东嘉满商贸有限公司捐赠的400箱牛奶。这批牛奶是由市委网信办下沉干部协调联系的。当日下午,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点对点将牛奶配送到辖区低保户和80岁以上老人家中。“喂,您好!福春七社区,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铃声响起,电话就会第一时间接入。市网信办下沉干部在工作中发现,由于工作人员全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社区值班电话没人接听现象时有发生,这可能导致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这个重任落在了抗美援朝纪念馆下沉干部于卫的肩上。帮助心梗患者购药,协调送孕妇去医院……电波连着民心,24小时“热线员”于卫每天平均接听热线电话200余次,既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需求,也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凝聚起抗疫的信心和力量。轻伤不下火线5月7日,市信息中心下沉到振兴区临江街道六合社区的胡迪返回驻地宾馆休息时,卫生间浴室玻璃突然炸裂,玻璃碴将他的耳朵和手臂多处扎伤。经医生的简单处理后,胡迪顾不得手臂里可能存有玻璃碴,重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这点伤不算什么,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就要发扬退伍不褪色、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把军人的优良传统融入到疫情防控中来。疫情当下,很多群众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和同事们并肩作战,直至战胜疫情!”一面锦旗与一个团队市自然资源局第二批下沉干部积极参与红房三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承担起封控区核酸采集工作。部分下沉干部承担了小区48栋楼的夜晚巡查任务,同时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和药品,得到了丹建馨园居民的认可。居民们送来一面写有“国土尖兵,抗疫先锋”的锦旗。抗疫民警突发脑梗5月5日上午,正在丹东市区街面巡逻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民警于宝生,突然言语模糊,随即出现头脑发晕、意识不清症状,同事将其紧急送往医院,确诊为脑梗。“疫情形势严峻,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向您请战,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工作!”4月26日,接到支援丹东的指令后,于宝生主动请缨。在丹东期间,于宝生每天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带领3名民警对责任区不间断巡逻防控,及时提醒、劝诫、制止行人逗留、聚集等行为。在严格执勤的同时,他多次为就医困难和有特殊需求的群众提供服务,累计帮助群众30人次。连续奋战近10个昼夜,铁打的汉子最终还是病倒在疫情防控一线。经医院全力救治,于宝生脱离了生命危险。醒来后的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晕倒前的工作,生怕因为自己的病情影响到工作进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4月26日,市自然资源局下沉工作组到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工作组在严格执行防疫管理要求的同时,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难题。自来水小区没有物业,工作组组织每个单元楼选出一名楼长,负责本单元物资统计和资金收取,工作组及志愿者负责汇总上报,由社区统一配送物资,工作组和志愿者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送货上门。工作组及志愿者还主动为居民跑腿购药,上门送药。4月30日,小区54号楼楼长在发放蔬菜包后被反锁在家门外。卡点负责人苏贵军得知其哥哥有一把钥匙,主动骑电动自行车去取来钥匙。5月5日,小区48号楼3单元一位老人24小时未能排尿,急需到医院就诊。工作组联系社区为其开具证明,协助家属联系120转运车辆送老人就医。5月8日深夜,小区52号楼(封控区)独居老人孙某突发身体不适,工作组马上协调社区开具证明,协助120转运车辆将老人送到医院。就诊后老人回家,工作组又给老人在外地的子女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小区48号楼3单元和4单元下水道堵塞,造成1楼居民家中返污水,楼上居民用水困难。工作组多次联系社区,寻找专业维修人员。3单元疏通下水道需要2楼住户配合,但2楼业主不在小区居住,工作组想办法拿到了钥匙,征得业主同意后入户维修,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编辑:邹润
    05/12
  • 【最美战疫人】为了战“疫”胜利,所有付出都值得!
    接力施救晕倒老人5月9日上午8点半左右,凤城市一名70多岁的老人突发急病欲去医院就医,却晕倒在教堂对面的建行门前,这一幕刚好被正在执行疫情防控任务的凤城市综合执法人员卢正规、王振友、赵喜栋看到,三人立即跑上前查看情况。情况危急,王振友、赵喜栋二话不说,驾驶着执勤电瓶车将老人及其家属火速送到了凤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并帮助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此时的老人意识已丧失,当班医生蔡桂凤立即组织抢救,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路等抢救措施。待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开通绿色通道,将其迅速转至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全程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付费,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无缝连接,为患者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一心扑在疫情防控一线她是军嫂、是母亲、是女儿、是志愿者,更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共产党员。于磊是元宝区工信局副局长,丈夫在部队照顾不了家。疫情发生后,她毅然将3岁半和仅9个月大的两个孩子交给老人照看,积极主动报名成为平安社区志愿者,负责协助上门核酸采样、物资搬运、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等工作,已协助为密接人群及社区居民核酸采样近2000份,分发抗原检测试剂4000余份。“看到医护人员和单位的同事们扑在疫情防控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自己在家里根本呆不住。报名当社区志愿者,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分内之事。丈夫、父母都很支持我,相信孩子大了、懂事了,也会理解支持妈妈,为妈妈骄傲的!”于磊说。机动核酸检测基地的“领头雁”4月末的一天,记者拨通了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市机动核酸检测基地负责人苗琳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沙哑变调的嗓音,但语速仍是极快,干练果决的气质未减半分。按照市指挥部部署,苗琳带领各方面力量,仅用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组建队伍、建立机制、优化流程和协调物资保障等工作,抽调核酸检测及后勤保障人员与省内8个地市的支援人员共同组成了500余人的检测队伍,日检测近9万管。在她的带领下,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用最短时间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实现了“当日检、当日出”,为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强忍悲痛坚守抗“疫”一线4月30日,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突击一大队副大队长宋伟健像往常一样,驾驶警车在街面执行疫情防控巡逻任务,喊话劝离、服务群众、应急处突……连最亲近的同事,都没发现他眼底深处的哀伤。这一天,宋伟健留下终生遗憾:远在外地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单位人员紧缺的实际,看着日夜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友,宋伟健没有向任何人提起父亲病故的事情,每与家人通话,他都背着同事。直到5月3日,在发觉异常的大队领导逼问下,他才终于向大家倾诉出来。面对同事们关切问候的话语,他也只是摆摆手说声感谢,就立刻投入工作之中。宋伟健的妻子是铁岭市西丰县的一名小学教师,两地分隔,但妻子一直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疫情当前,忠孝难两全。”面对疫情,宋伟健以大局为重,以疫情防控为令,不辱使命、不负誓言,展现了公安民警无悔的责任与担当。晕倒后又上阵“身体太虚弱,建议马上住院治疗。”5月4日下午,振兴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蕊在抗疫一线连续工作超过30小时后,出现头晕、恶心状况,晕倒在地,辖区卫生院大夫紧急抢救至她苏醒后给出住院建议。“千万别送我去医院!我能坚持,就在单位休息一会儿就行。”陈蕊虚弱地说。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冰没收了陈蕊的手机,让她好好休息。可是第二天,陈蕊又出去工作了。疫情发生以来,陈蕊作为街道办事处分管疫情防控的副主任,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十余天,调配物资、人员和车辆,统筹后勤保障,对接疾控、卫健、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解决各种问题。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她这是24小时连轴转,在桌子上眯十分钟就算是睡觉了,后来实在顶不住,就睡一个小时起来继续干。”说起陈蕊,办事处的同事们都很心疼。4月28日下午,已经忙碌了十几个小时的陈蕊虚脱地蹲在街边。当天只吃了一片面包的她肚子咕咕直叫,翻遍全身只找到两天前剩下的一个鸡蛋,狼吞虎咽地吃了。这一幕,刚好被一位同事从倒车镜里看到,拍了下来。陈蕊的孩子刚满3岁,她只能抽空在微信上和孩子说几句话,每次都硬生生将眼泪憋回去,因为身着防护服,眼泪不好擦。战“疫”一线的“摆渡人”通过隔离栏,穿越警戒线,一群城市公交“摆渡人”频繁穿梭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点、最前沿。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公交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吹响战“疫”集结号,组建了近300人的应急转运队伍,其中多数是党员、先进典型、“先锋号”车组驾驶员。4月24日晚至深夜,公交集团接到多个紧急支援任务,许多党员挺身而出化身“大白”。尽管丹东的大街小巷了然于胸,但他们开得特别认真,“安全及时转运人员,就是我们的使命。”为了执行任务,他们不敢喝水,吃饭也是随便对付几口,几乎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每次出任务,更是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不厌其烦地给车辆消毒、更换防护服。4月27日,在接到援助大润发超市协助理货的任务后,公交集团党委第一时间抽调了12名干部职工增援大润发超市。“全天候”“连轴转”,公交人向“疫”而行,协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母女并肩战“疫”在凤城市凤凰城街道东街村的志愿者队伍里,有一位73岁的老党员陈凤伟,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战“疫”一线。“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两米距离……”在核酸检测点,陈凤伟不停地喊话。她每天都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让村民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配合。陈凤伟的女儿王岩是凤城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科的护士,目前正在丹东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陈凤伟和女儿并肩逆行的故事感染了东街村的志愿者,他们相互配合、闻令而动,用实际行动坚守防疫一线。“大白”变“农夫”5月7日5时许,在振安区九连城镇马沟村的一处旱田里,几位手持简易农耕工具的“红马甲”正在忙碌着,有的犁地,有的撒种子,有的滚撵子........“他们可不是这块田的主人,11点多钟,防疫物资到了,他们还要换上防护服,挨家挨户做抗原检测。”九连城镇宣传委员姜丽明介绍说,眼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又是春耕季。马沟村现处于静态管理状态,村党支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组织帮助村民购买菜苗、化肥、地膜等农资,全力保障正常春耕生产。“春耕不等人,不然就会误农时。”驻村第一书记赵金华停下手里的活说。74岁村民于国义家里还有6亩多旱田没有耕种,一上午时间,在多名志愿者的帮助下,于国义家的地种完了。“严格执行防疫政策,是我们不变的底线。帮助有困难村民完成春耕,是我们应有的抗疫温情。”赵金华说。既是“防疫员”又是“快递员”连日来,振兴区站前街道一街社区党委在做好辖区居民静态管理、全民核酸、抗原检测等繁重工作外,为保证居民生活所需和用药需求,开展上门服务,为独居居民送去蔬菜、面包等生活物资。编辑:邹润
    05/11
  • 【最美战疫人】战疫一线党旗红
    战疫一线党旗红——全市各领域各行业广大共产党员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当先锋、作表率“请广大党员主动向社区党组织报到!”4月24日深夜,市委组织部紧急发出“动员令”,号召全市党员干部不论身份、不论级别、能出尽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迅速下沉社区充实防疫力量,其他领域党员就地转为志愿者,向所在社区(村)党组织报到。短短几个小时,近千名党员主动请缨,冒雨集结完毕,投入到紧张地疫情防控工作中。令必行、召必回、战必胜!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江城保卫战中展现出了不畏牺牲、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真正成为了防疫一线一面面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鲜红旗帜,团结、激励着各界群众齐心战疫、敢于胜利!危难之时显身手“我要尽我所学,出一份力!”元宝区七道街道于家二社区的王昕颖今年刚考上成都医学院的研究生,一听说市区出现疫情,就毫不犹豫地来到社区报到,成为党员志愿者。每天凌晨4点,王昕颖准时来到社区帮忙组织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发放抗原试剂盒等,忙完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到居民家中为老年人换导尿管、给行动不便的患者拆线,协助医护人员提供核酸采样服务。社区居民们都说:“这个小丫头,干活干净利落,可帮上大忙了!”共产党员就要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疫情发生后,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们纷纷闻令而动,逆行奔赴各自的战场。有的党员匆匆把老人孩子安顿好就奔赴单位;有的女党员从被窝里爬起来就赶到社区报到;有的老党员一把年纪也要在小区里当志愿者;还有的党员不仅自己投身战疫,更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并肩作战,组成了“战疫家庭”“抗疫姐妹”等特殊的志愿服务队……市信息中心承担着政府网络运行和信息发布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保证运转,疫情发生后,他们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动员党员到社区报到,派出志愿者超过单位人数的一半。市中医院的党员医护人员们接到医院的动员令后,迅速到单位集结,组成了核酸检测工作组,没有一人因为家庭原因推诿退缩。市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丁勇患有糖尿病,却不顾家人的劝阻,抓起胰岛素和针管就主动报名下沉社区。市公安局振兴分局汤池派出所所长王洋和妻子高淼是一个“双警”家庭,接到上级命令后,第一时间把一双儿女送到了老人家里,连夜双双赶赴工作岗位。振安区五龙背镇的3名退役军人党员组成了战役“兄弟连”,不仅带头冲在防疫一线,还动员身边党员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冲锋陷阵的不仅仅有各领域的党员,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们,他们自发向党员看齐、向党组织靠拢,有的更在防疫一线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安局机关各支部共收到来自防疫一线的入党申请书100余份。凤城市聚宝社区的高中生赫扬,前不久刚刚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4月25日起,就利用上网课的间隙在社区做志愿者。母亲鄂凤红看到儿子这么有觉悟,也加入其中。在社区党群服务站、路口执勤岗位、核酸检测点等场所,母子俩有时分兵把守,有时合兵一处,配合十分默契。“我要接过父母的班,继续战疫情、保家乡!”东港市从事家具安装工作的王堡圣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父母都是医护人员,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时,双双驰援武汉。从此以后,他以父母为榜样,暗下决心,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显身手。今年3月,东港市前阳镇疫情发生后,王堡圣马上驾车赶赴前阳担任志愿者,卡点值守、运送物资,一干就是十几天。这一次,他又跑到了封控区做志愿者,更主动表态:“我有经验,把最吃劲儿的岗位留给我!”“春风杨柳万千条,全市儿女尽英豪。”在这场迎击疫情的战役中,全市上下无数党员挺身而出,用自己坚毅的身躯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红色钢铁长城。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他们则是这座城市的英雄!千磨万击更坚劲“于书记、于书记,快来人呐……”4月29日,振兴区纤维街道纤维二社区党委副书记于瑞云在不顾众人劝阻,几乎连续工作了4天4夜后突然晕倒,把身旁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吓得哭着连连颤声尖叫。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和志愿者们闻声赶忙围拢过来,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胸口,忙活了好半天,于瑞云才缓缓醒过来。于瑞云刚喘匀了一口气,就叮嘱大伙说:“我没事、没事……千万别把我送医院,我手头还有好多事要处理……”4月24日以来,十几个日日夜夜,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们始终坚守岗位,在新冠病毒面前寸步不让,在危急时刻毫不退缩。“凡是打不垮他们的,只会让他们更强大!”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刘少鹏刚做完喉咙乳状瘤手术在家休养,得知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封控区担任下沉干部,听说小区里有居民吃不上饭,他就把自己的盒饭、面包省出来送上门去。社区干部们知道他刚做完手术,关切地问他:“你需要什么帮助吗?”他却说:“我只需要一枚党徽!”家住振兴区福春三社区的敬业高中学生张云龙从4月24日起,主动到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连续多天通宵工作,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帮助统计、搬运物资。张云龙长得胖乎乎的,穿上防护服之后格外憨态可掬,大伙总说:“小胖,歇一会儿吧,别干了!”可“小胖”趁着大伙不注意,转了个圈又溜回了工作岗位上,继续忙里忙外。“这孩子有时候偷偷躲在我们临时党支部的党旗底下写入党申请书,他是按照党员的标准努力,才能这么有干劲!”下沉干部邹本峰说。4月30日这天早上,“小胖”又像往常一样,只睡了三个小时就帮着社区居民配送药品,刚走出社区办公室的门就突然昏倒了。其他志愿者赶紧将他扶回屋里平躺,并撕开防护服,帮他扇风、散热。醒来之后,“小胖”不顾社区干部劝阻,又重返岗位,顾不上吃饭一直忙到了中午。下午,“小胖”终于熬不住了,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让他再次昏倒,志愿者们赶忙把他送到医院。“小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拉着下沉干部的手问:“叔,我还有俩月就满18周岁了,你看我够党员的资格吗?”辽宁锦绣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保安部经理王海涛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在工作中左臂骨折,打着石膏绷带,仍坚守岗位,带领工作人员做好小区环境消杀、物资配送、执勤巡逻等工作。在网上看到专家说“封控小区一定要管住生活垃圾,才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后,王海涛马上主动承担起了垃圾桶清运工作,每天都要强忍着骨折的剧痛,亲自带队完成垃圾处理,才能放心回屋休息。我们的党员也是血肉之躯,不是铜铸铁打,他们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接打上百个电话,来来回回穿梭在小区楼栋里,走上几万步,却只能蹲在角落里匆匆扒拉几口饭,睡上三四个小时。他们不是不知疲倦,只因为他们心里放不下全市的父老乡亲。“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市人民期许的眼神就是党员们力量的源泉,更是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初心使命。在抗疫一线淬火历练,必将使他们更加强大,不可战胜!舟楫合力克风雨“我不知道你们是哪个单位的,也不知道你们叫什么,但是你们确实够格,是好样的!”5月1日,下沉到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的志愿者们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红包”。红包里面是一位老人写来的感谢信。自4月27日以来,下沉社区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们第一时间投入卡点管控、协调防疫物资、组织食品派送和消杀、核酸检测、追阳转运等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解决了社区一系列具体难题,多次收到社区、物业和群众的口头和书面感谢。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社区居民纷纷表示,等到封控结束了,也要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疫情发生以来,下沉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各领域的党员志愿者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关心关爱老幼妇孺等弱势群体,让封控管控的防疫政策更有温度,散发出人文关怀。市科协党员干部李旭下沉社区期间,多次自驾私家车帮助急需药品的肝病患者到医院取药,帮助患黄疸的新生儿取奶粉。市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服务中心特检所气瓶室的单晓龙被派驻到振兴区永昌街道体育社区,社区里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因为家里下水道堵塞,下楼求助,单晓龙二话不说就赶到老人家里,用了3个多小时,疏通了下水,还把地上的脏水打扫干净。辽宁厚德实业集团党支部“一手托两家”,一面收购本地菜农因为疫情滞销的蔬菜水果,一面低价销售给封控区的居民、免费配送给奋战在隔离点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们,解决了志愿者和居民们“吃菜难”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丹东市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摆在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5月1日,市交通运输局协调市中心医院等单位,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将1名出院产妇、1名孕妇及2名新生婴儿及时、安全转运到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家中。市医保局下沉瓦房社区党员干部张忠军在协助社区为居民上门送药时了解到,社区内一名精神类疾病患者常用药品储备不足,现病情很不稳定,且精神疾病类药品属管控药品,社区无法配送,他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几经周折把药品送到家属手中,解了燃眉之急。5月2日下午,太平湾街道太平湾社区的一名老人突发脑出血昏迷不醒,当时老人已气息微弱,急需抢救。社区党委紧急联系街道和区防指,并调度转运车把老人送往医院,区防指全程联系沟通并开启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老人送至医院抢救,现已脱离生命危险。“与民同其乐者,民亦忧其忧。”党员们的付出,群众们都看在眼里。核酸检测时,阴雨连绵,群众们自发为“大白”撑起了雨伞;在封控区值守时,志愿者突发胃病,小区居民从楼上用绳子顺下了一盒“果胶铋”;下沉干部们忙了一天,错过了饭点,小区居民自发为他们送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其实,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群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能一下子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也可能不能完整地说出他们的故事,但是,他们永不言退的身影却一直萦绕在我们眼前,他们的牺牲奉献绝不会被埋没。“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勠力同心、携手战疫。丹东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英勇顽强的丹东人民!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再接再厉,围绕扫尾清零攻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任务最繁重的区域、抗疫最吃劲的岗位去,冲锋一线、全力以赴,与全市群众干在一起,不获全胜不收兵!编辑:邹润
    05/10
  • 【最美战疫人】东港报到!凤城报到!宽甸报到!驰援英雄,你们辛苦了!
    东港报到!丹东发生疫情后,东港市先后派出9支工作队共839人驰援丹东,众志成城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4月28日凌晨,东港市接到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调配防疫工作者支援丹东主城区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等工作。3时30分,450名防疫工作者准时集结完毕。经现场规范培训后,全体人员“披挂”编组,5时30分奔赴丹东疫情防控一线。4月29日凌晨,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东港市又精选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组成防疫工作队,全面投入振兴区临江街道、帽盔山街道、纤维街道及浪头镇的核酸采集等工作中,并组建党员突击队4支,主攻急难险重任务。5月2日6时30分,东港市第七批43名医务人员赶赴丹东方舱医院和振兴区隔离点。“妈,我去丹东支援了,别担心,帮我照顾好宝宝!”踏上大巴车时,于鹏琳悄悄给家里发去微信。尚在哺乳期的于鹏琳,是东港市中心医院一名90后护士。当天刚做完一台甲状腺手术的她接到通知后,立即与队友们对工作流程和任务分工进行了梳理。援丹期间,她日均完成入户核酸采集400余份。完成任务后,她放弃休息,立即支援其他队伍,经常深夜才回到驻地。4月29日,由于连日奔波劳累,于鹏琳晕厥在采样现场,不得不暂时离开队伍休养。“疫情当下,我想用所学的专业与技能,守护好我爱的这座城市。”经过培训学习,也经历过抗击疫情考验,来自东港市卫健系统的90后机关干部周方园心中多了一份从容。作为后勤保障人员,周方园要穿着笨拙的防护服,腰间缠上足量的采样管、棉签等,一刻不停地奔走在街道、社区、楼栋间。14个小时下来,常常汗透衣裳,面屏挂满了水珠……凤城报到!丹东发生疫情后,从4月25日起,凤城市每天派出一支医疗队驰援丹东,以实际行动助力丹东疫情防控。4月25日凌晨,凤城市接到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调配防疫工作者支援丹东主城区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等工作。500名由凤城各医院和机关干部组成的防疫工作者准时集结完毕。经现场规范培训后,全体人员进行编组,清晨就奔赴丹东疫情防控一线。“我们主要负责支援丹东市各区核酸采集、核酸实验室和流调消杀工作,保证每天到岗350人以上,为丹东主城区社会面清零贡献凤城力量。”凤城援丹核酸采集总领队马坤说。队员们每天4点从隔离宾馆准时出发,乘车来到振兴区各个隔离点,开始一天的工作。因为经常需要入户采集核酸,一栋楼爬上爬下,很多人的防护服很快湿透了。午饭,就地解决;短暂的休息时间,很多人倒地就睡。回到隔离宾馆时,已是满天繁星,往返的路上是大家最佳补觉时机……62岁的凤凰医院分队队长张立红说:“我虽然退休了,但作为护理工作者,需要我的时候,就必须往前冲,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这个团队现在有102人,这些天来转战振兴区永昌社区、纤维街道和元宝区等多个核酸采集点,每天采集数6000多人次。张立红每天回到宾馆,还要查看队员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统计汇总当天核酸采集任务等,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最多就能睡上四个小时。最令张立红感动的,是每天晚上回到隔离宾馆后,很多年轻队员怕错过第二天的行动通知,也怕早上起不来,干脆就不睡了,坐在床上打盹直到集合出发。凤城市中心医院分队队长郭惠慧介绍说,这些天,他们转战振兴区临江街道和元宝区广济街道等多个核酸采集点。很多队员是90后甚至00后,在家里还是孩子。但关键时刻,作为白衣天使,他们穿梭在密接者中间,在封控区采集核酸,没有一个人退却,像战士一样勇往直前。“我们团队是一个整体,每名队员在互相帮助、互相打气。”郭惠慧说。宽甸报到!疫情防控,使命如山。丹东突发疫情,宽甸许许多多逆行者星夜驰援,在社区、在方舱、在隔离点,他们“沉”在一线、“冲”在一线、“战”在一线、“守”在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宽甸力量……截至目前,宽甸已派出8支医疗队共计385人支援丹东。疫情防控需要从事感染预防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我是党员,我先上。”宽甸中心医院党委委员高君主动请战。4月28日晚,他到达丹东,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方舱医院筹备工作,快速组建院感队伍,连夜制订相关院感规范制度,手把手指导和培训护士如何转运核酸标本、如何消毒消杀等,要求医护人员必须通过考核方能进舱,以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讲政治、讲大局,即使有危险,我也必须去。”宽甸援丹核酸采集医卫队副总指挥王云成,每天都带领200人奋斗在振安区、振兴区最危险的封控小区和街道。因为患有严重的胆石症和腰间盘突出,他需要服用止痛药、消炎药。高强度的工作,让王云成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从4月27日开始至今,他亲手采集核酸样本3000余人次,他带的团队共采集核酸样本30余万人次。“本人姜晓丹,如在武汉不幸发生意外,自愿贡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愿早日攻克新冠病毒,还中国一片净土!”这是2020年,宽甸中医院ICU护士长姜晓丹支援武汉时写下的“遗书”。如今,她再次请缨驰援丹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调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为了提交更加准确的报告,姜晓丹昼夜奋战,对阳性病例进行流调、整理、分析并找出其接触过的人员……虽然身心极度疲惫,但她仍然高效率完成了任务。他曾驻守宽甸集中隔离点110余天没有回家,还曾于2021年11月主动请缨支援大连,他就是宽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8岁的老党员姜庆辉。在丹东,姜庆辉作为消杀工作人员,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负三十公斤的消毒箱,日行几万步。肩膀被勒出深深的压痕,汗水也湿透了衣衫,耳膜被手持消杀喷雾器噪声震得生疼,但他始终冲锋在防疫消杀的最前沿。编辑:邹润
    05/09
  • 【最美战疫人】闻令即动,向“疫”而行
    疫情发生后,市委政法委发出倡议,号召全市政法系统党员干部充分发扬政法铁军精神,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靠得住,敢于当先锋、作表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市委政法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坚决执行“静下来”工作要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委党员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在核酸检测、卡点值守、入户排查、矛盾纠纷调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全力支援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公安机关民辅警纷纷递交请战书,成立100余支党员突击队、30余支青年先锋队,累计参与党员2000余人。同时,加大社会面治安管理力度,依法惩治违反疫情防控要求行为,坚决保卫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全市两级法院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迅速派出多批志愿者支援抗疫一线,一方面开展网上立案、“云办案”等工作,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两不误,在疫情期间为人民群众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市检察机关青年先锋队、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检察担当。同时,检察干警们注重发挥法律工作优势,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政策和防疫知识等内容,既守好疫情防控“哨岗”,又当好防控政策知识的宣传员。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响应疫情防控集结号,分批分次派出党员干警下沉支援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构筑抗击疫情“司法蓝墙”。各律师事务所成立抗疫小分队,参与疫情防控和法律宣讲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一手狠抓疫情防控,一手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工作,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地方和谐稳定、社会大局有序运行。勇敢“逆行”暖心守护“我报名”“我参加”“我加入”……疫情发生后,丹东市总工会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出《我们的城市我们一起守》倡议书,动员号召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首批9名机关干部立即深入元宝区兴东街道草市、泰美、茂生三个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随后,丹东市总工会又派出第二批、第三批共21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此同时,丹东市总工会积极向辽宁省总工会争取防疫专项资金200万元,并及时将这笔资金送到疫情形势严峻的振兴、元宝、振安社区一线,助力三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截至目前,丹东市总工会累计投入全总、省总、市总资金550万元,以“六个面向”为重点,及时把慰问资金和保障物资送到医疗、公安、交通、社区、物业、环卫等防疫一线职工手中,用心用情用力为他们送去工会娘家人最有温度的慰问。面向白衣天使、安全卫士、城市摆渡人、社区大白、物业管家、环卫工人,丹东市总工会快速集结,为全市战“疫”注入工会力量,努力提振全市抗疫士气,鼓舞一线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尽早实现丹东社会面清零目标。国门战“疫”,我们一直在!4月27日,根据总站部署,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建民警突击队,紧急支援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协助做好边境管控和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为确保当日在港11条船舶的边防检查和监护等勤务工作平稳开展,值守负责人迅速决定,抽调机关居家办公的民警组成增援突击队,由各处室立即上报人员名单。“来不及写请战书了,我已迅速打好行囊,保证完成任务!”“报告站长,全体突击队员已整装完毕,准备出发!”“如突击队需要,我们随时待命!”民警纷纷请战。自投入增援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所有突击队员一直处于闭环工作状态,没人产生丝毫退缩念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移民管理警察从藏蓝化身大白,从国门卫士变身疫情防控战士,用责任与坚守铸就守护边境的钢铁城墙。编辑:邹润
    05/0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五集 李承发:“卫生员也是战斗兵”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