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养员康复效果再提升近日,在丹东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市社会福利院利用中央福彩公益专项资金,购进一批康复设备,进一步改善养员的照护条件,提升康复效果。这批康复设备包括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体感音波反馈系统、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言语认知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经颅磁刺激仪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师经过几轮培训,现已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对养员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近年来,市社会福利院坚持“生活照护+心理关爱+康复训练”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在为养员提供生活照护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情感关爱和康复治疗,一人一策制定专属方案,进行专业化康复训练,帮助养员调整心理状态,维持并改善身体机能,提升幸福指数。记者:戚文04/16
- 基层来了“名中医”东港合隆、凤城红旗、宽甸古楼子、振兴区站前街道、振安区珍珠社区、元宝区七道社区……一个月时间,10个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在我市基层落户,地点遍及3区3县(市)。来自我市医疗单位的名中医、青年名中医等中医优才40余人,纷纷走进一线,服务群众400余人次。各工作室落户当日,医护人员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义诊、适宜技术推广、健康科宣讲等服务。“我这条腿疼了老长时间了,家里活儿多,去市里又远,就一直没顾得上看”在古楼子一位正在排队等待义诊的市民听说名医来了,一大早赶来就诊。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名中医”还在适宜地区开展健康讲座,受益群众达600余人次。和基层群众同时受惠的是各地基层医护人员,义诊队伍专门组织业务骨干传授推广了6类中医适宜技术。10场活动、80余名医护人员接受了培训。“正常要学这些东西我们得去大医院进修,现在老师上门无偿教实在太感谢了”一位基层护士高兴地说。根据第一季度名中医进基层发现的各方需求,这项活动会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名中医专家团队优势在基层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浓厚氛围,把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送给广大群众。记者:田治华04/16
- 小背包承载为民真情近日,宽甸公安局下露河派出所民警闫少平到辖区通江村走访,村民李女士正在通过手机与陌生人语音聊天,对方声称是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向李女士发送了一份“拘捕令”,要求李女士将五万元“保证金”转移到“安全账户”。闫少平迅速帮李女士挂断语音通话,经核实,这是一起冒充“公检法”机关的电信诈骗。闫少平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反诈宣传手册,讲解类似诈骗案例,李女士如梦方醒。在下露河派出所,像闫少平一样,全所9名民辅警都有一个随身背包,里面装有民情记事本、宣传单、矛盾纠纷排查台账、网格员信息簿,有时还有办好的身份证、户口簿,给群众捎去的生活用品……下露河距县城96公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村民想要到连江村的一个村民组,夏天需坐船,冬天要翻一座大山。2023年初,所里倡导全所民辅警勤走访、多走道,背个背包就下乡,“村民在哪里,民警就走到哪里;背包背到哪里,警务就跟到哪里”。就这样,每天一大早,派出所民辅警便背着装有防电信诈骗、缉枪治爆等宣传资料和警民联系卡、户口簿封皮等物品的警务背包入户走访,随时随地为群众帮“小忙”、办“小事”、解“小忧”,被亲切地称为行走中的“百宝箱”。春节前,72岁的金女士向前来走访民警询问:“我的身份证过期了,我腿脚不便还没来得及换,都需要啥手续?”民警听后立即从背包取出一块背景布对老人说:“您不用跑了,我先帮您照相,采集信息上报,年后等身份证办好了,再给您送来。”金女士高兴坏了,“太感谢了,这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民警们还时常帮空巢老人和生活困难的老人购买生活物资和急需药品。小小的“背包”承载的是民心、民情、民意,背负的是群众的信任和期待。2023年以来,该所民警通过“背包警务”累计走访群众3000余人,上门办理身份证材料10张,接受群众咨询30多次,发放警民联系卡800余张,免费发放户口簿封皮20余份,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记者:刁庆峰04/16
- 丹东市沿江社区:联合开展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日前,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沿江社区联合朝鲜族幼儿园开展了“趣味童心乐在手中”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志愿者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制作出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记者:吴琼04/15
- 丹东市东尧社区:古稀老党员精心打造“共享花园”“一直喜欢摆弄花花草草,看到以前荒地变得这么立整,心情格外好!等天气暖和了,我再选取比较好养的花卉、植物来种植,今年的花一定开得更好看。”72岁老党员宋世荣说起精心打造的“共享花园”,满脸自豪。丹东市元宝区九道街道东尧社区旁边的土坡地,去年经过社区改造变成小花园,曾经争相斗艳的花朵都已经枯败凋零,枯草遍地没有生机。从小喜欢花草的宋世荣动起了建花园的心思,他自掏腰包搭建栅栏,并拿来家里闲置花瓶,很快一座生机勃勃的小花园初具雏形。“花园如何打造,居民说了算,只有大家积极参与,才能进一步激发其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社区党委书记仇晓说。记者:张津硕04/15
- 丹东市五龙背镇:免费拍摄婚纱照 十余对老人重拾浪漫4月9日,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玉龙社区82岁的隋维荣和老伴儿,高兴地挑选志愿者为他们拍摄的婚纱照,老两口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日,五龙背镇温泉社区、玉龙社区和毛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为群众免费拍摄“最美是我家,圆梦婚纱照”活动,为辖区中老年夫妻拍摄婚纱照,带领他们重拾浪漫,定格幸福,营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看到社区发的通知后,我马上就报名了。”隋维荣老人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条件拍摄婚纱照,看到年轻人拍,很是羡慕。今年他们老两口结婚55年了,他想带老伴儿来拍个婚纱照,把幸福留存,弥补以前的遗憾,送给老伴儿当作结婚纪念日礼物。拍摄过程中,社区志愿者耐心地了解老人想要的婚纱照风格,精心协助老人挑选合格的服装,并细致地为老人化妆。怕老人拍摄的时候紧张,志愿者跟老人聊家常解压,调动他们的情绪和视线来适应镜头。活动现场笑声不断,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这些牵手相伴数十载的十几对老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特别有意义的时光。“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帮长者夫妻圆婚纱梦,更是希望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向社会传递正确的婚恋价值观,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社区工作人员说,社区将继续聚焦老年群体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持续为长者提供公益活动,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记者:张津硕04/15
- 丹东市东昇社区:普法宣传长廊增强居民法治观念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在小区普法宣传长廊里为居民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区司法局的支持下,东昇社区建成普法宣传长廊,定期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提升居民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记者:宋永昆04/12
- 丹东市东尧社区:走进科普课堂 探索自然奥秘4月1日,东尧社区关工委依托社区精神文明实践站与新源小学联合开展“走进科普讲堂,探索植物与昆虫的奥秘”活动。邀请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报告员,为孩子们作“植物与昆虫的奥秘”科普讲座。讲座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报告员将植物和昆虫界的奇妙、趣味,用一张张色彩丰富、细致入微的图片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帮助大家更好地“看见”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让孩子们了解丰富的植物知识和昆虫的习性特征。一问一答间,各种“奥秘”在欢声笑语中揭开谜底。记者:侯春林04/12
- 丹东市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送教下乡 共促成长为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多渠道提高基层教师的专业素养,近日,丹东市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们带领锦江幼儿园骨干教师来到江海小学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当天,锦江幼儿园宋媛媛老师带来了一节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你开枪我来躲》。以音乐为主线,通过讲故事让幼儿理解音乐,随后结合图谱听音乐,去感受音乐的旋律,最后做打枪躲闪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这个年纪大部分的孩子是喜欢玩耍的,在活动的选择上以契合孩子的天性为主。”宋媛媛说,对她而言,在新环境上课是一次挑战,也是很好的展示机会,既习得了新知识,也让自己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课后,教研员们对此次音乐游戏活动的展示进行深入点评,并传授幼儿园游戏化韵律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组织游戏化律动策略,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教学中,幼儿应以游戏为主,要多给孩子们创造游戏的氛围。”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员邹慧丽表示,老师应关注每个孩子,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并避免小学化。记者:侯春林04/12
- 丹东市鸭绿江街道:办好“微实事” 提升“微幸福”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鸭绿江街道聚焦民生问题,把“让群众安心舒心”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点滴小事做起,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拆除“小锅盖”守护“大文明”为进一步加强对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助力平安丹东建设,鸭绿江街道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前期,各社区以网格为依托,网格员深入调查摸排,准确掌握辖区内非法安装“小锅盖”的用户底数,逐一登记造册。工作人员通过在居民微信群普及相关内容、挨家挨户走访讲解动员等方式,让群众认识到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属于违法行为,引导居民增强意识、转变思想,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于有拆除困难的住户,由街道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协助拆除。针对易重复安装的用户进行摸排,严格落实“回头看”,发现一个,拆除一个,提升整治效果。截至目前,共拆除“小锅盖”1个。拆除“地锁”解“心锁”随着私家车辆增长,小区停车位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为了停车便利,不少居民开始在居民楼前私装地锁占用停车位。为加强社区停车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改善小区环境,街道对辖区小区私装地锁展开了集中拆除行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巡查,仔细查看路况。提前告知居民劝其自拆,逾期不拆的将视为无主地锁,予以集中拆除。城管工作人员用撬杆、锤子、扳手等工具拆除地锁,并将遗留的螺丝锤平,恢复路面平整。拆除后,社区网格员逐一向私设地桩锁的居民讲解私装地锁的危害,同时,倡导居民提高文明素养,自觉抵制私自安装地锁行为,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截至目前,已拆除地锁15个。供水服务保驾护航为切实做好群众春季供水保障工作,鸭绿江街道武营村、鸭绿江村组织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饮水设施维修养护工作,严防漏水渗水、压力不足等现象发生,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同时,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明确专人专责,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和日常巡查,定期对供水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供水设备正常运行。记者:张津硕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