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辽宁丹东建关爱基地 帮未成年人“银杏筑梦”
    日前,丹东市开展“银杏筑梦”观影活动,带领困境儿童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这是丹东市创建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持续开展“银杏筑梦”关爱未成年人服务品牌系列活动之一。今年5月,丹东市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正式建成。该基地分为新时代思想教育、城市印记、综合教育三个区域板块,目前已开展文化娱乐、普法宣传、安全知识教育、志愿服务、心理辅导、科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特色活动。基地投入使用后,免费为全市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依托丹东市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丹东市开展“银杏筑梦”主题系列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书画展、暑期观影、红色研学和“圆梦微心愿”“我们的节日·端午”“安全伴我行同心护未来”“我们的节日·七夕”等活动。据介绍,丹东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丹东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实施细则(试行)》《丹东市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规范化工作手册》等文件。丹东市民政局牵头持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目前,已实现丹东全域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覆盖。同时,丹东市民政部门加大与共青团市委、妇联、司法、教育、卫健、财政等单位和部门沟通协调,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记者:王卢莎
    12/22
  • 讲文明故事 展德育风采
    近日,丹东市德育工作现场会暨文明校园创建“志愿服务实践筑梦”育人故事分享活动在市第三十一中学举行。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教师进修院(校)及市直中小学相关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观摩了元宝区所属各学校的德育工作展示及升旗仪式,观看了主题班会。丹东市第三十一中学负责人讲述了学校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的初衷,以及丹东市在创建文明城期间,志愿者服务队作出的贡献。毕业生代表表示,将传递好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带着温暖和力量服务社会。活动还邀请了北京大学教育博士、东北财经大学杰出学者徐祥运教授,为与会人员作以“何为德育、德育为何、德育何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接下来,各地各校将从多方面、多途径承担起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任,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贯穿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同时,拓宽渠道,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各地各校将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在日常、抓在平常、抓出成效,以立德为先推进人人育德、处处育人,实现德育工作全覆盖,形成全市“重德育、抓德育、比德育”的良好氛围。记者:鞠鑫磊
    12/21
  • “英雄城市 美丽丹东”优秀摄影作品展开幕
    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新突破,12月13日,由丹东市文联主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英雄城市美丽丹东’优秀摄影作品展”于丹东市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共征集150多位摄影家报送的近2000幅作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选出入展作品183幅,入围作品120幅,分别在丹东美术馆和锦江山公园画廊两个展区进行展览。其中,丹东美术馆展出作品100幅,锦江山公园画廊展出作品83幅。记者:侯春林
    12/21
  • 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
    12月11日,省妇联“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巾帼大宣讲接力活动在丹东红色印记主题馆举行,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领广大妇女树立良好家风,共促社会和谐。记者:于上茹宋永昆
    12/20
  • 风雪寒潮中好心司机化身“拖车侠”
    连日来,一些因雪受困的驾驶员,向记者讲述了好心人帮忙拖车和推车的暖心故事。12月14日14点左右,丹东市民江先生驾车行驶到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附近的一段上坡路段时,由于路面积雪结冰,车辆打滑,无法继续前行。此时,一辆装备雪地胎的轿车经过,司机见此情景,表示愿意帮忙,随后找出拖车绳挂在两辆车的拖车钩上,驾驶车辆呈“s”型缓慢向坡顶移动,最终将受困车辆拉上了坡。当天,家住宽甸的好心司机杨洪庆,驾车行驶至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附近路段时,遇到一辆轿车被困在上坡路段,几名好心路人帮助车主一同推车,但无济于事。杨洪庆下车拿出拖绳,帮助车辆成功脱困。受困车主连连感谢,杨洪庆说:“前面的路更难走,再耽误一会儿天就黑了,那就太危险了,能帮就帮一把。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温暖!”记者:郑鑫
    12/20
  • 辽宁丹东刘嘉:三十载春秋守护港口门机
    刘嘉(中)与工友研究技术问题。今年54岁的刘嘉是辽宁省丹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中心一车间门机电维修班班长,也是一名全国劳模。从普通员工到维修班长,从门外汉到高级技师,刘嘉在门机电维修领域深耕30年,走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奋进之路。1986年,刘嘉从丹东轻工机械技工学校毕业,1988年进入丹东港口集团门机电维修班工作。“我学的是机械加工专业,对门机电维修只是略懂皮毛,基本算是门外汉。”刘嘉说。港口生产全天候进行,关键设备能否顺利运转关系着港口的生产效率,刘嘉所在的班组就担负着丹东港关键设备——门式起重机、集装箱岸桥设备的电气维修保养工作。自从进入门机电维修班,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刘嘉就耐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学习。通过不断努力,他渐渐成为门机电维修班里的行家里手。在港口,很少有门机电维修方面的问题能难倒他。每次港口的门机设备发生故障,“看、问、量”后,他就能准确查找到故障点。PLC及变频等高精电控技术是门机的“大脑”和“心脏”,厂家对技术严密封锁,出现故障只能请厂家维修,不仅要支出高昂的维修费用,还影响港口的生产进度。从未接触过PLC及变频技术的刘嘉,决心要尽快攻克这项技术难题。他购买了大量相关书籍,并将知识点裁剪、装订,方便随时查阅。他潜心钻研,不断实践,在较短时间内就全面掌握了PLC控制、变频技术。他曾用不到一个小时就修复了其他员工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岸桥PLC故障,精湛的技艺让所有工友竖起了大拇指。刘嘉不但善于学习,也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针对港口部分老旧门机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这一情况,他主动请缨,带领班组人员先后对老旧门机的电气系统进行PLC控制和变频技术改造,不仅节省了编程等费用几十万元,每年还为港口节省维护费用10万余元。据估算,多年来,刘嘉已为港口节省费用达数千万元。作者:崔博淳朱显志
    12/19
  • “四个注重”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段时间,丹东团市委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共青团、少先队的各项工作中,以“四个注重”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深走实。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正向引导促进未成年人素质提升。充分发挥青少年课外活动阵地优势,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先后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公益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及“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道德模范教育、公益课堂等活动,受益未成年人达万余人次。注重以品牌为抓手,通过关爱服务促进未成年人精神培育。坚持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为桥梁纽带,将“情暖童心”活动与学雷锋、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使未成年人感受到持续的关心关爱,增强未成年人的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组织开展关心关爱困难青少年“点亮微心愿”项目,号召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认领“微心愿”,先后帮助困难青少年100余名。注重以改革为引领,促进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着力推进新时代少先队组织改革创新,在社区、青少年宫等校外阵地成立少先队组织,扩大少先队工作覆盖面。结合“六一”等节点开展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好队员”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普法为依托,通过普法宣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切实关爱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开展“健康科普”“12355与你同行”“普法宣传”等为主题的法治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和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全面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切实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记者:包芙蓉
    12/19
  • “鸭绿江红色讲坛”宣讲百余场
    “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听党话、跟党走,履责于行,为祖国贡献一分力量……”近日,在丹东市振安社区党群活动室,86岁的“鸭绿江红色讲坛”宣讲员王洪学讲述了自己入党60多年难忘的初心故事和奋斗历程,赢得与会者阵阵掌声。年初以来,丹东市振安区以“鸭绿江红色讲坛”为载体,建立区、镇、村、网格四级宣讲队伍,先后与市委党校、退伍老兵、先锋青年、先进典型人物等18位讲师签约,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对培训需求的建议,高质量打造现场理论课11节、微党课6节、情景互动式党课8节。通过“庭院党课”“车间党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精准滴灌”,送学至村、社区、机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尤其关注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结合年度宣讲任务,今年以来,“鸭绿江红色讲坛”开展宣讲100余场,受益党员群众达2万余人次。记者:蔡晓华
    12/19
  • “五老”报告团 关爱下一代
    在丹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素质高、能力强,接地气、富有活力,他们组成了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走遍丹东大、中、小学,面向学生群体广泛开展党史国史、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家庭家风家教、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报告宣讲。市关工委着眼挑选当地优秀人才,挖掘吸引一批老兵报告员,壮大“五老”报告团队伍。以市“五老”报告团副团长李忠怡为首的老兵报告员,深入海华小学、福春小学、红房街小学等,为孩子们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唱雷锋歌曲。“五老”报告团还走进20多所学校和17个社区,宣讲“抗美援朝丹东炸不断的三条线”“抗美援朝丹东市涌现的志愿军英雄”“抗美援朝中成长的丹东少年”等英雄故事,引导广大青年、青少年进一步牢记历史使命,继承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大家知道你们从出生到长大,宪法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吗?”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团长谢欣田走进市金汤小学,为200多名师生宣讲《宪法》。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110余名“五老”报告员参加各种报告活动,在全市大、中、小学及街道、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雷锋精神”“抗美援朝精”“六地红色故事”等主题宣讲1038场,听众达50.31万人次。记者:包芙蓉
    12/18
  • 红色军婚守初心
    12月12日,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了以“伉俪情深永相随红色军婚守初心”为主题的军休干部钻石婚、金婚庆典活动,为12对军休干部夫妻送上美好的祝福。参加此次活动的军休干部年龄最大的87岁,婚龄最长的已相伴62年。在亲朋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12位身着军装的军休干部与配偶佩戴胸花,手挽着手踏上红毯,纪念携手走过的美好岁月。工作人员送上婚纱照,现场切蛋糕、合影留念、赠送证书,为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现场的大屏幕上,这12对军休干部夫妻不能到现场的子女,通过连线的方式,为老人送上祝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军休所工作人员表演了舞蹈、朗诵、剪纸等节目,向老人们表示祝贺。“这次活动弥补了我们年轻时的遗憾,让我们内心非常感动,虽然我们青春不在,但我们对党的忠诚不减。”一对老夫妻在舞台上发表感言时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场浪漫的集体庆典活动,不仅圆了他们多年的心愿,见证了他们坚定美好的爱情,也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幸福的色彩。记者:吴琼
    12/18